免費下載!
[!--downpath--]電動車跑不遠是好多人心中的痛
大部份人首先想到的是
“電池不耐用了”
電動車“騎不遠”的現象常常困惑著消費者,一般蓄電板被覺得是“罪魁幫兇”!實則不然,當電瓶檢查容量正常但里程騎不遠的現象也很常見。
影響里程的誘因不僅電瓶外,車況、路況、氣溫和徒步等對里程都有極大的影響。還有一些車況緣由,如制動緊、輪胎氣抬高、線路老化等可以自主排查,但像一些關鍵部件,如電動車的馬達和控制器影響下的行駛電壓(也稱:耗電量),終端商大多沒有能力辨別。
“電動車行駛電壓超標”是消費者反饋“電池容量檢查正常電動車電機電流過大的原因電動車電機電流過大的原因,電動車騎不遠”的最主要的誘因。
實驗數據
我們用一組數據來進行比對:如電板,假定電動車平均行駛電壓10A,考慮路況、空氣阻力及煞車頻度等綜合誘因下,馬達實際使用效率為75%,時速為30Km/h,這么該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為:20Ah÷10A×30Km/h×75%=45Km。假如行駛電壓每減小1A,這么行駛里程變化如下:
(實驗數據)
這么
怎樣測量電動車的平均行駛電壓呢?
接出來,一個簡易的測量方式
搬起小板凳,認真聽課啦
視頻解說
打算工具
鉗形表、2.5米長連接線、套筒扳手、螺絲刀。
測量方式
第一步:打開電瓶盒(或座桶)將蓄電瓶原串聯的任意一根連接線替換成長約2.5米的連接線;
第二步:將鉗形表固定于車頭以便觀看的位置;
第三步:將串聯的長連接線單股夾在鉗形表鉗口內;
第四步:打開電動車電源鎖,并將鉗形表調至直流電壓“A-”檔;
第五步:選擇一條寬度超過500米且人員較少的直線平坦路段,騎于車上,頓時將電動車轉把擰究竟,記錄鉗形表中數據最大值,這就是“啟動電壓”;
第六步:繼續保持最快速度徒步,當鉗形表電壓讀數降至基本穩定,記錄最小電壓值,這就是“平均行駛電壓”。
估算公式
大約行駛里程=電瓶容量÷行駛電壓×實際時速×75%
電瓶容量=放電分鐘數÷60×標準放電電壓
測試結果
考慮風速等阻力誘因,再度返回測試一次,取鉗形表兩次讀數的平均值。依據測得的電壓值與附錄《蓄電瓶配套行駛電壓對照表》對比,鑒定合理智和估算可行駛的公里數。
附錄:《蓄電瓶配套行駛電壓對照表》
注意事項
當電動車啟動電壓過大,頻繁啟動會加速放電,也會降低電瓶斷路的機率。當電動車平均行駛電壓偏大,會直接降低電動車的行駛里程。
其實,測試人體重和整車載重的重量對運行電壓影響也比較大,標準載重為75kg,假如載重量降低(徒步者體重側重或帶重物)測得的行駛電壓值都會減小,徒步里程也會相應減短。
據悉,電動車使用期限越長,馬達老化越嚴重,馬達運行效率也越低,徒步里程也比新車更短,同樣的電瓶徒步里程舊車不如新車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