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光既不匯聚也不發散,只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體的連線垂直于鏡子,像和物體到鏡子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實像與虛像(包括透鏡)的區別在于,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 可以用屏幕接收,當然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他們都是顛倒的。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而是由實際光線的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 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屏幕接收。 他們都是直立的。 4、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反射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式球面鏡: 1、凸面鏡:使光線擴散。 (應用:機動車后視鏡、街角反光鏡) 2、凹面鏡:會聚光線,射向凹面鏡的平行光會聚在焦點處; 焦點發出的光是平行發出的。 (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光面、天文望遠鏡) 5、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當光從一種介質傾斜入射到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轉。 這種現象稱為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都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 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來的介質,而折射光則進入另一種介質。 由于光在兩種不同物質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因此在兩種介質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 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同時發生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兩側分開的正常線。 當光從空氣傾斜入射到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偏轉); 當光從水或其他介質傾斜入射到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 當光垂直照射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保持不變。 理解:折射定律分為三點:(1)三線一條邊(2)兩條線分開(3)兩種角度關系分為三種情況:當入射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光從空氣傾斜進入水中,在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水等介質傾斜入射到空氣中時初中物理光學知識點,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一個可逆的現象:折射使池子里的水“變淺”,筷子“彎曲”,水中的人看著岸邊的樹“變高”。 6、光的色散:牛頓用棱鏡將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雨后彩虹光色散現象) 色光的三基色:紅、綠、藍。 (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產生各種顏色的光)顏料的三基色:青色、品紅色、黃色。 物體的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通過的色光決定的。 什么顏色的光通過就會產生什么顏色。 2.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的。 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呈現什么顏色。 7、不可見光的光譜:將光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就是光譜。
紅外線:在光譜中除紅光以外的部分,也存在能量輻射,但人眼看不見。 這種輻射稱為紅外線。 紅外線的應用:加熱、拍攝用于醫療診斷的紅外照片、夜視設備和遠程控制。 紫外線:除了光譜的紫色端之外,還有一種不可見光,稱為紫外線。 紫外線的特點及應用:促進鈣吸收、殺滅微生物(紫外線燈殺菌)、發出熒光熒光物質。 霧燈之所以采用黃光,是因為不易被空氣散射,而且人眼對黃光比較敏感。 8. 透鏡 透鏡:由透明材料(玻璃)制成的光學元件,其至少一個表面為球體的一部分并折射光線。 分類: 1、凸透鏡:邊緣薄,中心厚。 2、凹透鏡:邊緣厚,中心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體中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一個特殊點,通過該點光傳播方向保持不變。 (透鏡的中心可以認為是光學中心) 聚焦:凸透鏡可以使平行于主軸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 該點稱為透鏡的焦點。 虛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成為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該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稱為虛焦點虛擬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學中心的距離稱為焦距初中物理光學知識點,用“f”表示。 每個鏡頭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學中心。 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凸透鏡:會聚光線。 凹透鏡:使光線擴散。 9、生活中的鏡頭相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來自物體的光線通過相機鏡頭聚集在膠片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鏡頭相當于凸透鏡。 來自投影膠片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成像,再經過平面鏡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從而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創建直立、放大的虛像。 10、實驗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從左到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幕。 1、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上(不使用燈座); 2. 調整它們,使燭火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幕中心處于同一高度。 凸透鏡的成像規則: 物距(u) 圖像的性質 圖像距離(2f 倒置縮小實像 v2f 相機 2f 倒置放大實像 u2f 倒置放大實像 2f 幻燈機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則 口頭記憶法 注1:為了使屏幕上的圖像“”(正立),應將幻燈片倒置插入。 注2:相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于一個光幕。我們調節對焦環的時候,并不是調節焦距,而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體距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該離鏡頭越近。 11、眼睛眼睛:眼睛中的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像凸透鏡一樣,將物體發出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圖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進行傳輸。向大腦發出信號??催h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變薄(焦距長,偏轉弱)。 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轉強)。 近視的癥狀: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但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產生的原因:晶狀體太厚,屈光力太強,或者眼球前后方向太長,使遠處物體的圖像在視網膜前面形成。
矯正近視:戴凹透鏡。 遠視的癥狀:能看清遠處的物體,但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屈光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導致遠處物體的圖像出現在視網膜后面。 矯正遠視:戴凸透鏡。 (眼鏡的度數):焦距100的倒數。 12、顯微鏡、望遠鏡顯微鏡:物鏡的焦距較短,物體通過它形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像投影儀鏡頭); 目鏡的焦距較長,物鏡形成的圖像通過它形成放大的虛像(像放大鏡)。 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形成實像。 目鏡起到放大鏡的作用,可以放大該圖像。 注:伽利略望遠鏡的目鏡是凹透鏡,天文望遠鏡常用凹面鏡作為作物透鏡。 視角:物體邊緣與眼睛之間的角度。 視角越大,圖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