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正式啟動后,人生的選擇直接擺在了面前,讓孩子們從高一畢業(yè)后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 選擇科目不僅關系到高考成績高中物理40分正常嗎,還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道路,所以一定要綜合考慮。
⒈。 新模式下選科誤區(qū)
⑴. 歷史高考更容易
很多孩子和家長都認為歷史更容易,選擇歷史可以在高考中獲得更高的分數。 但不可忽視的是高考錄取率。
以去年江蘇省為例:江蘇省2022年高考考生總數為40.6萬人,其中在線總人數控制在1人左右,在線率為27.98%。
其中,首選實物對應在線90982人高中物理40分正常嗎,首選歷史對應在線22610人。
“3+1+2”模式實施后,各普通高校將提前公布本科專業(yè)選修科目。 以《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學科要求》中北京大學的學科要求為例:
如果考生選擇物理,則可以報考北大公布的全部52個專業(yè),但如果選擇歷史,則只能報考其中的70%左右。
即使是中國人民大學這樣的文科大學,如果選擇物理,就可以報考所有專業(yè),但如果選擇歷史,就不能報考兩個專業(yè)。
⑵根據老師選擇科目
有些孩子和家長因為聽課喜歡選擇某位老師教的科目,但最終孩子的成績并不高。 其實,喜不喜歡聽老師講課和考試能得多少分沒有任何關系。
畢竟,坐在考場上需要回答問題的是孩子,而不是老師。
⑶不要過多引用“某些數據”
有些孩子和家長會參考往年的申請數據和成績數據作為選科的標準。 往年的數據最多只能作為參考。 畢竟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人數、不同的政策都會導致最終結果的差異。
根據每年選科數量和最終成績的不同,所獲得的分數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很難預測。
⒉。 物理學科的優(yōu)勢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高考總成績改為必修科目(語文、數學除外)高考成績加上選修科目學業(yè)水平測試水平折算的相應分數??颇?。
這意味著學生必須在高一、高二對自己選擇的科目進行深入學習,均衡發(fā)展各科目。 不能太偏科,也不能等到高三再刻苦學習。
至于物理,則要求孩子們從高一開始就認真對待。 如果他們在高一的時候努力一點,高二的學習就會很容易。 高三的時候,他們可以嘗試向滿分沖刺。
然而,由于很多孩子剛進入高中時心態(tài)和思維沒有及時轉變,成績很容易就會斷崖式下降。 這些都是正常情況。
由于一開始的懶惰以及初高中物理的差異,孩子在學習時并沒有意識到如何建立自己的物理思維,考試成績也不能直接反映孩子目前的真實水平。
而且,孩子們目前高一學期學習的運動學、牛定律都是非?;A的內容,與高二的電磁學、動量知識點沒有配對。
所以,你可以在寒假期間完整復習高一的內容。
以上,跟隨尹老師成為學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