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磁場
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磁場發生。 電流在周圍空間中產生磁場,小磁針在該磁場中受到力。 磁極和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電流與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通過磁場產生的。
磁場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物質,存在于磁鐵、電流和移動電荷周圍的空間中。 磁極或電流在其周圍空間中產生磁場,磁場的基本屬性是對置于其中的磁極或電流產生強大的影響。
2. 磁現象的電學性質
1.羅蘭實驗
正電荷隨絕緣橡膠盤高速旋轉高中物理磁場力公式,發現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運動的電荷產生了磁場,小磁針受到磁場力的作用而發生偏轉。
2.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
法國學者安培提出,原子、分子等物質粒子內部存在環形電流——分子電流。 分子電流使每個物質粒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其兩側相當于兩個磁極。 安培是第一個揭示磁現象電學性質的人。
在未磁化的鐵棒中,分子電流的方向是無序的,它們的磁場相互抵消,因此它們不會向外界表現出磁性。 當鐵棒被磁化時,分子電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兩端對外界表現出較強的磁性。 磁性,形成磁極; 請注意,磁鐵在受到高溫或劇烈撞擊時會失去磁性。
3. 磁現象的電學性質
移動的電荷(電流)產生磁場,磁場對移動的電荷(電流)施加磁力。 所有磁現象都可以歸因于移動電荷(電流)通過磁場的相互作用。
3. 磁場方向
規定在磁場中任意一點,作用在小磁針北極上的力的方向,即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向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
4. 磁力線
1、磁力線的概念:
繪制一系列磁場方向曲線。 在這些曲線上,每個點的切線方向與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
2、磁力線的特點:
(1)磁鐵外部的磁力線從N極走向S極,磁鐵內部的磁力線從S極走向N極。
(2) 磁力線是閉合曲線。
(3)磁力線不相交。
(4)磁力線的密度反映了磁場的強度。 磁力線越密高中物理磁場力公式,磁場越強。
3、幾種典型磁場的磁力線:
(1) 條形磁鐵。
(2)帶電直導線。
①安培定則:右手握住導線,使直的大拇指指向與電流方向相同的方向,彎曲的四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線環繞的方向;
②磁力線呈內密外疏的同心圓。
(3) 環流磁場:
①安培定則:使右手彎曲的四個手指與環電流方向相同,直拇指的方向為環線中心軸的磁力線方向。
②所有磁感應線均穿過內部,內部密集,外部稀疏。
(4)通電電磁鐵:
①安培定則:使右手彎曲的四個手指指向的方向與電流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螺線管內部磁場的磁力線方向;
②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相當于條形磁鐵的磁場。
5. 磁感應強度
1、定義:磁場中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載流直導線所施加的磁場力與電流I與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稱為磁感應強度在載流導線上。
2. 定義:
3、單位:特斯拉(T),1T=1N/A。 米
4、磁感應強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應磁場的方向。
5、物理意義:磁感應強度是反映磁場本身機械特性的物理量,與直通電導線的電流強度或導線長度等因素無關。
6、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可用磁感應線的密度來表示。 規定垂直于磁場方向的1m2面積內的磁感應線數量與該處的磁感應強度一致。
7、均勻磁場:
(1)磁感應強度大小和方向處處相等的磁場稱為均勻磁場。
(2)均勻磁場的磁力線是一組均勻且平行的直線。
6. 磁通量
1、定義:磁感應強度B與面積S的乘積稱為通過該表面的磁通量。
2、定義公式: φ=BS(B與S互相垂直) φ=BScosθ(θ為B與S夾角)
3.單位:韋伯(Wb)
4、物理意義:表示磁場中通過某一表面的磁感應線的數量。
5、B=φ/S,因此磁感應強度也稱為磁通密度。
7. 安培力
1. 磁場對電流施加的力稱為安培力。
2、安培力大小:安培力的大小等于電流I、導線長度L、磁感應強度B和I、B夾角的正弦sinθ的乘積,即F=θ。
注:該公式僅適用于均勻磁場。
3. 安培力的方向: 安培力的方向可以用左手定則確定。
左手定則:伸出左手,使拇指與其他四指垂直,并與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將手放入磁場中,使磁力線垂直穿過手掌,并將伸出的四根手指指向電流。 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方向就是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 安培力的方向必須垂直于B和I確定的平面,即F必須垂直于B和I,但B和I不一定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