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物理學家的小故事
費曼屬于比較平易近人的類型,據說報告會懶得去,但中學生要他講話P顛P顛的就過去
了。另外,費曼注重實驗數據。據說他一直為嗅覺問題感到困惑,親自加以研究,并能
分辨出地毯上所有朋友皮鞋的味道。結論是,人鼻子的確不如狗,但是相差不象大家想
的那么大,關鍵是你湊的不夠近!
泡利就比較傲,據說有一次某人對他說一篇論文剛發出去就發現一個錯誤。好心的泡利
勸他:這很正常,不可能誰都象我一樣,一個錯都不犯。泡利的理論能力無可置疑,哥
本哈根學派討論問題經常是提完想法,BOHR點頭,然后泡利算一遍,泡利說沒問題,大
家都走了,沒人管算的是什么。但是PAULI不能做實驗,甚至任何實驗室只要他在機器就
運轉不正常(FERMI在羅馬也有這么個人叫北先生)。有一次某地一套玻璃設備無原因爆掉
,后來事故原因上填著:經查,發生時,PAULI乘火車路過本城。
PAULI最后得了一點小病住院,別人去看他,PAULI就說自己活不了了,因為床位號是13
7,Fine Structure Constant。后來就死在床上了。
前面說PAULI演算要BOHR點頭,這也很重要。據說BOHR看上去反應很慢,一個想法出來了
,大家都很歡欣鼓舞,覺得很美妙,就是BOHR愁眉苦臉,什么都不明白,結果所有學生
都上去,幫老師解釋這個美妙而淺顯的想法。說著就發現其實他們都沒懂,只有BOHR是
對的。
發現問題最敏銳的是DIRAC,老兄在一次晚會上看別人太太打毛衣,花了很長時間搞清楚
了編結的針法。又獨自想了一會兒,跑過去對那個MM說,他覺得還可以用另一種針法,
詳細描述一遍,結果MM對他的天才并不崇拜,輕描淡寫的回答說打毛衣是有上針和下針
,她奶奶早就告訴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