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在苦苦背高中物理公式時,已經有人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物理題過一遍了;
當我們高三終于解出“53”題的時候,已經有人在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中獲得了特等獎,并且排名世界第一!
(來源:微博)
這讓小編想起李健在某音樂選秀節目上說過的話:
“有些選手可能唱得很好,比普通人好很多,所以想走上職業歌手的道路。但真正能從選拔中脫穎而出,走上歌手之路的人,深有體會。 “音樂。真正的天賦。這種天賦不是通過努力和勤奮就能獲得的?!?span style="display:none">Rvb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殘酷地說,僅僅對一件事充滿熱情是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要有天賦!
(來源:豆瓣)
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近日落下帷幕。 中國國家隊五名選手全部獲得金牌,總積分排名世界第一。
其中,楊天華獲得個人理論第一名、實驗第一名、總分第一名。
關鍵是他才高一。
(來源:微博)
高中物理對于很多文科生來說幾乎就是玄學,那么這個競賽到底是什么呢?
小編查詢發現,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英文簡稱:IPhO)旨在通過舉辦中學生國際物理競賽來促進學校物理教育和發展。
它最初是由來自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的物理學家組織的。 從第二屆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參加,最終成為一項國際盛會。
(來源:微博)
由于本次比賽主要針對全世界熱愛物理的高中生舉辦,所以題目范圍不會特別廣,但也不會像高考物理題那么簡單。 主要涵蓋物理學的四個最基本的主題:力學、熱力學和分子物理、光學和原子核物理、電磁學。
IPhO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理論考試楊天樺物理競賽,二是物理實驗。 理論考試通常持續5個小時,涉及完成3道理論計算題楊天樺物理競賽,而物理實驗則需要獨立完成1-2道大題。
emmm……小編的“物理知識”都是從漫威電影中學到的。 這次考試的知識儲備恐怕不夠。
當然,想要參加這次考試,像楊天華這樣的玩家,是不能自己報名參加的。 必須以國家名義組團,經過層層篩選。
優等生與優等生之間的赤裸裸的競爭……
首先,你的學校必須有專門負責物理競賽的老師來訓練你,然后報名參加省級競賽,并在省級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最終只有40-100人左右能夠進入省隊訓練。
(楊天華)
省集訓后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一等獎的才能進入國家隊集訓。 然后將在這些人中選出5人代表國家隊。 可以說,優中選優,最終選出的都是“最強大腦”。
小編曾經高估了他的能力。 聽說比賽可以降低高考分數,甚至導致錄取,所以我參加了高中舉辦的計算機比賽。 我在第一班的二元組就被淘汰了,坐在了最后一排。 差點就糊涂了。
小編認為:比賽真不是我這種人渣能參加的! 能參加這種比賽的可能是本科生。
不僅中國奪冠的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如此受歡迎,我們從小到大各個教育機構宣傳的“數學奧林匹克”就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與物理學領域相比,它似乎更接地氣,也早已被國人所認可。 教育的力量奔向神壇。
此外,奧運會不僅承辦體育比賽項目,還承辦化學、生物、信息學、語言學、地球科學等12個國際比賽項目。
最燒腦的還不是我們常聽到的比賽。 有人聽說過哲學奧林匹克嗎? ( )這是國內參賽人數最少的比賽,迄今為止參賽人數不足10人。
比賽內容是參賽者在四個小時內選擇四個主題之一寫一篇文章。 這還不是最困難的。 最困難的是,參與者需要從英語、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中選擇一種語言。 ,而且它不可能是你自己的母語。
但每當我們感到自豪和高興的時候,總會有人向我們潑冷水。 以楊天華參加的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為例。 網上也有人質疑大賽的價值:
“官方提到,比賽只是比普通高中物理題目稍微難一點,而且出題都是選手的母語。只有中國和其他少數國家會重點訓練。這次活動只是為了幫助提高水平?!眳⑴c國的高中物理教育水平?!?span style="display:none">Rvb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為此,小編專門搜羅了歷年IPhO比賽的一些問題:
甚至很難理解這個問題,我只知道這是一個大問題......
(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題)
看到這張照片,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在知識的海洋里抗拒地遨游……
(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題)
你告訴我,這張圖是不是意味著要找到心理陰影區……
(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題)
看到這里,小編想回家摸摸開關感受一下“肉體”的刺激……
(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題)
那些說這個競賽的價值有問題的人也可以自己試題,看看自己的感受如何。 無論如何,小編只能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我們來看看高考物理題:
有網友表示:雖然看不懂,但好像沒有上面那么難。
能夠像楊天華一樣參加國際比賽并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應該是真正的“最強大腦”。
但也有一些最強大的大腦受到媒體的稱贊。 他們并不是真正強大,他們只是在炫耀智商方面的優勢。
比如,最近走紅的英國三歲小女孩,被英國媒體稱為擁有“超越愛因斯坦”的“最強大腦”。
(英國女孩奧菲莉亞和她的母親)
其實,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愛因斯坦就一直被和“智商”劃上了等號。 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你會發現各個國家都有智商超過愛因斯坦的人。
但高智商就能達到愛因斯坦的成就嗎?
英國女孩奧菲莉亞近日在智商測試中獲得171分,超越愛因斯坦的160分,成為英國最聰明的孩子。
據他的母親說,奧菲莉亞在八個月大時就能發出兩個音節的單詞。 并很快學會了數字、顏色和字母。
奧菲莉亞現在是國際高智商俱樂部門薩最年輕的會員,據說她的智商比六歲以上的孩子還要高。 論腦力,她屬于世界人口前0.03%。
(來源:推特)
但仔細想想,又有些不對勁。 如果“智商”真的有高低之分,那么對于那些智商分數低于平均水平的孩子來說,等待他們的不是驕傲和自信,而是絕望! 這樣的測試真的有意義嗎? 巴黎大學心理學研究實驗室主任阿爾弗雷德·比奈提出了嚴重質疑。
比奈在他的測量中區分了先天智力和后天影響,他拒絕定義或推斷每個孩子分數的含義。
(門薩智商測試)
他宣稱:
“智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不能通過簡單的測試來完成。換句話說,智商這個人們經常使用的概念,只是一個粗略的估計。它是用來判斷哪些孩子是異常的,需要特殊對待。”教育?!?span style="display:none">Rvb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他還完全否定了智商測試對于正常人的意義:
“嚴格來說,這個量表不能用來測量智力,因為智力屬性是不可疊加的,因此不能像測量飛機一樣進行測量?!?span style="display:none">Rvb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比奈不僅拒絕將智商測試作為先天智力的判斷標準,而且還拒絕將其作為對所有兒童進行價值排名的手段。
與現在的綜藝節目相比,“最強大腦”往往是用來講事情的,他們依靠短期記憶和判斷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最強大腦》綜藝節目播出后,不少觀眾感嘆這些人“智商真高”,但《最強大腦》真的和智商有關系嗎? 很多項目其實都是考驗玩家的記憶力。
《最強大腦》正式定位為一檔科學真人秀。 “科學”是布景,但本質在于“表演”。 但不少網友發現,部分內容可能不科學,甚至反科學。
(綜藝節目《最強大腦》)
小編在看這部劇的時候,甚至感覺自己看到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 節目播出后不久,知乎上也有人提出了不少該節目具有高級記憶力的證據。
其中一期節目中,《香港記憶》選手何思慧被節目組要求尋找嬰兒的親生父母。 節目組為她提供了一個嬰兒和50多位家長,幫助她在人群中找到嬰兒的親生父母。
(來源:最強大腦)
這種只有現代DNA技術才能解決的事情,被來自東方的神秘主義輕松解決了。
有網友抱怨:“婦產醫院一定需要這樣的人才,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擔心懷錯孩子的危險了。”
(記憶選手:何思慧)
麻省理工學院的羅伯特·德西蒙教授經常為《最強大腦》撰稿。 他留下了關于該項目的有趣評論:
“我無法想象他們如何將觀眾與剪影相匹配。”
慶幸的是,除了這些娛樂節目,我們還看到了楊天華對科學和夢想的堅持。 人類還在探索星辰大海。
關于夢想,楊天華希望將來從事物理研究,并得到了北京大學的推薦。 一個高中一年級的男孩,真是了不起??!
不少網友表示:
(來源:微博)
看到楊天華的努力,小編想到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將使國家進步?!?span style="display:none">Rvb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