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9 17:04
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是高中生接觸到的第一個困難實驗。 本文系統地為同學們做了詳細的講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實驗目的和原理實驗目的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當物體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成正比; 當力恒定時,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實驗原理:利用沙子和沙斗加速小車穿過細線的運動,利用控制變量方法研究以上兩組關系。
如圖4-6所示,通過適當調整,忽略小車上的阻力。 當M和m加速時,我們可以得到
當M>>m時,可近似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T等于mg;
本實驗第一部分,保持汽車質量不變,改變m的大小,測量對應的a,驗證a與F的關系;
第二部分保持m不變,改變M的大小,測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驗證a與M之間的關系。
(二)實驗設備
電磁打點定時器、紙帶和復印紙、低壓交流電源、兩根電線、手推車、一端帶滑輪的長木板、薄木板、小水桶、繩子、沙子、天平、秤、砝碼。
(3)實驗流程及設備調整
(1)用天平測量臺車、鏟斗、沙子的質量M、m,并記錄數值;
(2)安裝如圖4-7所示的實驗設備;
(3)平衡摩擦力:在沒有滑輪的長木板一端墊一塊薄木板,反復移動其位置,直到其后面的紙帶連接好,沒有沙桶的小車剛好保持勻速移動為止。在斜坡上;
(4)用繩子將砂桶綁在小車上,打開電源松開小車使小車移動,用紙膠帶記錄小車的移動情況,撕下紙膠帶,并在上面標記數字紙膠帶;
(5) 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改變砂桶內砂量(確保M>>m),重復步驟(4)。 每次記錄必須在相應的紙帶上進行標記,記錄的數據將記錄在表中。 填寫表格;
(6)建立坐標系,縱坐標表示加速度,橫坐標表示力。 在坐標系上畫點,并繪制相應的圖形,驗證Ni與F的關系;
(7) 保持沙子和小桶的質量不變,改變小車的質量(增加或減少小車上的重量),重復上述步驟(5)和(6),驗證a和a之間的關系中號;
(四)操作注意事項
(1)在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牛頓第二定律,必須通過在長木板的一端適當的位置墊上墊子來平衡摩擦力。 位置確定后,傾角不可更改;
(2)改變m、M大小時,每次開始放車時,應盡量接近打點定時器,并先接通電源,再放車;
(3) 每次用紙帶確定a時,應求解其平均加速度;
(5)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
(1) 本實驗原理中,T=
,
可見每次實驗都必須要求M>>m。 只有這樣牛頓第二定律,拖拉機的牽引力才能約等于沙子和沙斗的重力;
(2)平衡摩擦力時,緩沖物體的位置必須合適。 長木板形成的傾斜角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同時,每次改變M時,不應再次平衡摩擦力;
(3)驗證a與M的關系時,繪圖時橫軸應表示為l/M,以便使形象更直觀;
掃描圖片關注王商微信公眾號即可免費獲得價值98元的視頻資料:《物理重難點80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