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高中物理的家長和同學給我留言說,孩子高三就要高考了,但高中物理只考了20、30分。 那么高中物理應該怎么做呢? 高中物理,問題出在高中物理基本功上。 孩子的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非常模糊。
距離高考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這個時候,想要系統地學習物理知識,同時兼顧其他學科是很困難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說過,由于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和考點非常經典和固定,所以在最后兩個月里,孩子們可以重點學習高考必修和高頻的章節,尤其是知識體系。 是一個獨立的部分,內容比較簡單。 這部分占試卷的50分左右。 如果再加上一些自己熟悉的題型,拿5、6分是沒有問題的。
我以20多年的經驗,把高考必修內容總結一遍,讓學生看得懂、拿分。
我舉幾個高一、高二的例子: 1.運動學
你需要掌握四個基本運動學公式; 兩張基本圖像,一張ST圖像和一張VT圖像; 最基本的題型之一,“知三求一”題型,“知三求一”題型我在很多視頻里都看過。
2. 互動
交互需要掌握力分析和力處理兩種方法。
受力分析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受力分析的順序:一、二外力、三電、四磁、五摩擦。 另一種是受力分析方法,包括整體法和隔離法。 您必須了解它們的使用條件。
處理方法有兩種牛頓第二定律實驗視頻,一種是求解三角形平衡,另一種是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 正交分解法的解法遵循五個字牛頓第二定律實驗視頻,就是求正平方。 這是高考的必修內容,但內容并不難。 學習完成基礎知識后,通過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就可以掌握它。
3.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F=ma,大多數同學對此沒有問題。
重要的是,求合力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三角形求合力,另一種是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這些與上面兩種處理力的方法相同。 在學習如何求合力后,您可以求解加速度,求解一些簡單的運動學。
一、二、三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學完這些之后,牛2的系統就建立起來了。
4.動量守恒
動量有兩部分: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 我們主要需要學習動量守恒的基礎知識,掌握最基本的M1V1+M2v2=M1V1+M2V2,掌握動能守恒的條件,做一些基礎練習。
高考中動量守恒的組合一般比較簡單。 最困難的是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的結合。 兩者的結合是最難的,所以這部分不建議做特別難的練習。 把簡單的題做好就可以了。
5、原子物理(容易拿分,高考必修)
原子物理比較容易拿分。 我們只需回顧一下基礎知識點即可。 基礎知識點有哪些? 我建議同學們從高考真題開始,找一塊時間重點做歷年原子物理高考真題,掌握高考真題。 如果你理解并記住了知識點,你就可以得到這3-6點。
6.選修課(好分15分)
選修課分為選修3-3和選修3-4。 從難度上來說,選修3-4比3-3更難。 因此,如果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建議選擇3-3。
選修3-3,除了閱讀課本上的語言外,還需要掌握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高考的15分就集中在這兩類題上。
選修3-4,有兩部分習題,一是關于機械振動和機械波兩類圖像,另一部分是光學,主要考這兩部分習題,光學也考規范性。
7.實驗(15分)
實驗主要涉及兩種類型,一種是力學實驗中核心學習的定時器,另一種是電學實驗中常見的四種題型。 這四種題型分別是測量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和測量金屬線的伏安特性曲線。 電阻率、測量源電動勢和內阻以及萬用表的使用。
我課程的實驗部分持續約 6 個小時。 總體來說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