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第40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廣東賽區)半決賽成績揭曉。 本次比賽共有21935名選手參賽,一等獎113名,二等獎229名,三等獎703名。 共有1045名獲獎者獲獎,獲獎率為5%。 可見高中 物理競賽,本次復賽具有不錯的含金量。
湯圓今年重點關注廣州的高中。 共有274人獲獎,其中一等獎58人,二等獎101人,三等獎115人。 其中,一等獎獲得者數占全省的53%。 可見,廣州憑借教育資源的區位優勢,依然位居全省第一。
下表為這274人獲獎高中分布情況——
從獎項分布可以看出,華孚底蘊深厚。 共有77人獲獎,其中一等獎31人。 雖然省級和光大附院的獎項總數相近,但光大附在獎項質量上具有壓倒性優勢(一等獎)。 、華府斷層領先于其他學校。
此前在全市物理競賽中表現出色的二中、六中、致信學校則落后了。 此次比賽也必然體現出華孚在省級高端比賽中的強大實力,以及近年來吸納廣州中考尖子生后在比賽中成績的快速提升。
全國總決賽將于2023年10月14日至19日在人大附中舉行,全國賽則在伊朗舉行,具體時間待定。
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物理競賽的認可度僅次于數學競賽。 清北等國內知名大學將在基礎強化計劃、數學精英班、物理卓越計劃等自主招生校考中審查物理競賽內容。 在初審和面試中,物理競賽中的省一等獎、省二等獎及以上獎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角色。 對于熱愛物理的學生來說高中 物理競賽,走物理競賽之路是進入名校的一個劃算的選擇。
歡迎關注湯圓談高等教育,全網統一名稱。 多年專注廣東高等教育的教育家。 他不耍花招,態度真實。 了解更多廣東高等教育、學校信息、教育行業內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