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考什么了?
有什么特點?
教育部考試中心權威綜合評審來了!
01
全國第一卷
關鍵詞:勞動教育、演講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民生靠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才能成功。”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苦干睡,掃法庭”,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延續至今的優秀傳統。 但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學生不懂勞動,不愿意勞動。 有的說:“我們學習那么忙,勞動占用那么多時間!” 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以后勞動力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了!” 還有人說:“勞動這么辛苦,要花這么多時間。” 累了,為什么要自己做呢? 花點錢讓別人來做吧!”此外,我們身邊也存在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刻思考。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致我校(統稱“復興中學”)學生的講話,倡導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反映你們的認識和思考,提出希望和建議。 要求:創建自己的標題,選擇自己的角度,確定自己的意圖; 請勿復制或剽竊; 不泄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02
全國第二卷
關鍵詞:青少年、家國情懷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發起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 1949年,中國人站起來了! 新中國青年投身祖國建設新征程。 1979年高考作文2019,“科學之春”生機勃勃,許多報國之志的莘莘學子投身到改革開放的洪流中。 2019年,中國青年凱旋前行,新時代青年勇敢接過接力棒,誓言“國強有我”。 2049年,中華民族將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將繼續奮斗……
請選擇以下任務之一并以年輕學生客戶的身份進行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講話。
②1949年10月1日,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閱兵后寫給家人的一封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迎新儀式后寫給同學的一封信。
④2019年4月30日,觀看《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后的感想。
⑤2049年9月30日,致某“中華百年功勛人物”的國慶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選擇自己的角度,確定概念; 與您的身份和背景一致; 符合風格特點; 請勿復制或剽竊; 不泄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03
全國第三卷
關鍵詞:畢業季、師生、漫畫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意義,選擇好角度,確定概念,明確風格,準備好自己的標題; 請勿復制或剽竊; 不要泄露個人信息。
04
全國漢語試卷
關鍵詞:冬奧會、體育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開始。 來安中學召開以“我最喜愛的奧運會”為主題的班會。 小花說:“我最喜歡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 大偉說:“我最喜歡的乒乓球運動員馬龍。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世界冠軍,并像他一樣自豪地說。“我是中國制造!”肖琪說:“我最喜歡的奧運口號是:‘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獲勝,而是參與。” 我沒有任何運動技能,但我經常鍛煉!”
請根據材料的內容以及你的經歷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準備好自己的題目,選擇自己的風格。 ② 不少于600字。 ③ 不得抄襲。 ④ 正文中不得出現考生真實姓名、學校名稱、地名等信息。
05
北京卷
關鍵詞:韌性、色彩、愛國主義
選擇以下兩個問題之一并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抄寫答題卡上的問題。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固、不易破碎的性質。 中華文明歷經坎坷,延續至今,體現了“韌性”精神。 回顧中國悠久的歷史,這種文明的韌性在關鍵時刻尤為明顯。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你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中國人民的性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想法。
要求:觀點明確、證據充分、論據合理。
②顏色指顏色; 不同的顏色往往被賦予不同的含義。 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慶祝共和國70華誕。 作為一名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參加高考的學子,你會給2019年賦予什么顏色來淋漓盡致地表達你的感受和理解呢?
請寫一篇題為“2019年的顏色”的敘事文章。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善于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06
天津卷
關鍵詞:家國、信徒、歷史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誠然,現在的中國百廢待興,國破家亡,民不聊生,但誰能說中國沒有光明的未來呢? 不,絕對不是。 我們相信,中國的未來將是值得稱道的、光明的。
——方志敏
國家屬于每個人。 愛國主義是個人的義務。
——陶行知
如果我能成為一小波浪潮,加入到洶涌的奉獻者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前進,我想,這是人生中最值得驕傲和驕傲的事情。
——黃大年
上述材料引發了您怎樣的想法和看法? 請以此為基礎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選擇自己的角度,創作自己的標題; ② 體裁不限(詩歌除外),具有明顯的文體特征; ③不少于800字; ④ 嚴禁抄襲、抄襲。
07
上海卷
關鍵詞:中國韻味、音樂
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國音色,我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因此更加自覺地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認識事物。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想法和見解。
要求:(1)準備自己的題目; (二)不少于800字。
08
江蘇卷
關鍵詞:五味和諧、和而不同
根據以下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起草自己的選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了詩歌,你可以選擇自己的風格。
物有其屬性,水為淡英語作文,鹽為味。 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 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和諧共存,相得益彰,創造出多種風味。 事如此,事如此,人如此。
09
浙江卷
關鍵詞:作品、創作、堅持己見
閱讀下面的句子,根據要求寫一篇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在寫作時應該牢記讀者,多傾聽他們的聲音。
另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在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受到讀者的影響。
如果你是一個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變成了“作品”,你會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并分享你的觀點。
【注】①立下自己的意圖,選擇自己的角度,起草自己的標題。 ② 風格要明確,不能寫成詩。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襲或重復。
01
緊扣時代,積極體現家國主題
全國卷二作文題《青春接力棒,強國有我》精選五個標志性歷史節點: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以及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激勵考生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深刻感受中國青年與祖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光輝歷史。 引導考生作為參與者感受歷史、思考未來,激勵他們自覺繼續奮斗,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綻放光彩。 天津論文作文以“愛國情懷”為主題,啟發考生領會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涵,深入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人類的關系,感受理想信念的偉大意義引領新時代青年繼續奮斗。
北京論文征文《2019的色彩》引導考生將個人成長節點置于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激發考生的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02
全面發展,響應素質教育時代的強烈呼聲
2019年作文試題突出體育、藝術、勞動教育的引領,著力落實“五育并舉”,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全國卷一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將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與當前社會對勞動的一些偏見認識和錯誤態度進行對比,引導青年學生深入思考這一現象和勞動本身。 自覺弘揚勞動精神,推動全國乃至全社會青少年形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參與勞動的良好氛圍。 全國中文論文征文《我最喜歡的奧運會》回應2022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這一熱點事件。 呈現奧林匹克格言、奧林匹克口號和運動員的英雄話語,引導考生深刻領會體育精神,體會體育蘊含的愛國情懷。 。
上海論文作文《尋找‘中國味道’》以聆聽、接觸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音樂為出發點,引導考生尋找和品味“中國味道”,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增強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認同感。 歸屬感。
03
畫里畫外,師生情誼致敬教育,聚焦成長。
教育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復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國卷三作文《畫里畫外,師生情》用漫畫素材呼應教育主題。 材料直觀,情況真實。 考生通過沉浸在場景中,深深感受到師生情誼,體會師德和感恩,體會老師的奉獻精神、園丁品格和責任感,向老師致敬; 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經歷、奮斗目標,關注成長。
試題給考生真實的寫作情境和豐富的想象空間,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經歷,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找借口。
04
巧情境、強應用、深思考,寫作設計新亮點
2019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設計科學,亮點多。 國家卷二作文題《青春當道,強國有我》規定了五種具體寫作情境,要求考生結合具體歷史背景,以特定身份、特定風格完成寫作任務; 全國卷一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要求考生“寫一篇給本校學生的演講稿”。試題設置真實,寫作任務明確高考作文2019,讓考生更容易上手換位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力。
試題要求考生以特定的應用文體進行寫作,從而傳遞出強烈的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要,強調實際應用、知行合一。
北京論文《文明的韌性》、浙江論文《‘作家’與‘工作’》、江蘇論文《五味調和、共存共生》要求考生根據生活和時代的現實。 話題空間大,炒作色彩濃。 ,方便多方面測試考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表達能力。
01
深化家國情懷,講述奮斗故事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將深厚的家國情懷融入到試題中。 國家卷二散文《青春接力棒,強國有我》呈現了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生動展現了中國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奮斗的光輝歷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天津卷的構圖以“愛國主義”為主題,引用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的話語,寓意一段感人的奮斗故事。
全國第二卷實用文本閱讀精選1954年《人民日報》社論《奮力搶修武漢長江大橋》、2018年報道《港珠澳大橋背后的科技支撐》等三篇素材呈現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家工程,是國家最重要的武器,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技術”。 考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新中國建設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四個自信,激發奮斗熱情。
02
加強體育、藝術、勞動教育的指導
落實全面發展理念
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落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加強體育、藝術、勞動教育指導,促進全員素質教育。候選人的全面發展。 命題凸顯了語文學科在以美育人、美化人、精選文學經典、以美啟蒙、以美行善等方面的優勢。
國紙、京紙、浙紙考驗對名著的理解和欣賞,包括《史記》、《治水》、《小步舞曲》、《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 《老人與海》《邊城》《紅樓夢》《呼蘭河故事》等作品帶領考生享受審美愉悅,培養健康興趣,升華人生境界。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 《全國古詩詞卷三》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田歌》節選,展現了勞動之美; 《江蘇現代文學卷》讀《表弟》,歌頌勞動之美。
國卷I作文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倡導考生崇尚和尊重勞動,積極參加勞動。 體育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全國第三卷實用課文閱讀材料呼應奧運精神。 語言文字應用題以第5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報道為素材,引導考生關注奧運、關注體育,增強參與意識,激發愛國情懷。
03
創設情境并突出應用
繼續深化漢語考試內容改革
2019年高考語文突出試題的語境設計和應用導向,落實高考全面創新的考試要求,引導考生注重實踐、學以致用。 命題選材與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營造開放式、綜合性的探究情境,突出語文考試的實踐性。 全國第一卷文學課文閱讀,考的是對魯迅《治水》人物的理解。 結合教材章節“中國人是否失去了自信”,創作了一組魯迅作品來探討這一情況; 全國卷二實用文閱讀題六《為什么今天中國的橋梁是體現中國人自信的名片?》 引導考生將材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從這里到那里,在開放的情境中獲取新知識。 該命題將答案要求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創造出真實的任務情境。
國卷一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和卷二作文《青春接力棒,強國有我》創造了高度貼近現實生活的寫作情境,要求考生用應用文體來完成自己的寫作任務。寫作,強化寫作的應用導向。 。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新時代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明確體現“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體育、美術、勞動”,搞好高考德育工作實施。 探索高考德、智、體、藝、勞綜合教育方法,持續推進高考語文學科改革,積極服務高校科學選才,積極引導基礎教育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