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識點信息匯總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匯總 1.測量⒈長度L:主要單位:米; 測量工具:秤; 測量時,估計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光年的單位是長度的單位。 ⒉時間t:主要單位:秒; 測量工具:時鐘; 秒表用于實驗室。 1 小時 = 3600 秒,1 秒 = 1000 毫秒。 ⒊質量m:物體所含物質的量稱為質量。 主要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尺子; 實驗室托盤天平。 2.機械運動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的運動。 參考物體:要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 這個被選為標準的對象稱為參考對象。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速度的兩種方法: 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行駛的距離。 b 比較走相同距離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1米/秒=3.6公里/小時。 3.力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 物體之間的力的相互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 測量力的儀器:測力計; 實驗室使用的彈簧天平。 力的作用:使物體變形或改變其運動狀態(tài)。 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是指物體運動速度或方向的變化。 ⒉力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稱為力三要素。 力圖應按比例繪制; 力圖不應按比例縮放。 ⒊重力G: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方向:垂直向下。 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 m=G/gg=9.8 N/kg。
讀數(shù):9.8牛頓每公斤,這意味著質量1公斤的物體的重力為9.8牛頓。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稱為物體的重心。 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位于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兩個力平衡的條件:作用于同一物體; 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他們的行動呈直線。 當兩個力平衡時,物體可以靜止,也可以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條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與正壓力、材料特性和接觸表面的粗糙度有關。 【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其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始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稱為慣性。 4、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m=ρV 國際單位:千克/立方米,常用單位:克/立方厘米,關系式:1克/立方厘米=1×103千克/立方米; ρ水=1×103kg/m3; 讀數(shù)方法:每立方米103公斤,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公斤。
⒉ 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用量筒測量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1 cm2=1×10-4 m2、1 mm2=1×10-6 m2。 5、壓力⒈壓力P:物體單位面積所施加的壓力稱為壓力。 壓力F: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單位:牛頓(N)。 壓力的作用用壓力來表示,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壓力單位:N/m2; 特殊名稱:帕斯卡(Pa) 公式:F=PS [S:受力面積,兩個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 單位:平方米。 】改變壓力的方法:①降低壓力或增加受力面積來降低壓力; ②增加壓力或減少受力面積以增加壓力。 ⒉液體內(nèi)部壓力:【測量液體內(nèi)部壓力:使用液體壓力表(U型管壓力表)。 】原因:由于液體的重力,對容器底部施加壓力; 由于液體的流動性,壓力施加在容器壁上。 規(guī)則:①同一深度,各方向壓力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力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密度較大的液體壓力較大。 【深度h是從液面到液體中某一點的垂直高度。 ]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立方米; g=9.8N/kg。 ⒊大氣壓力:大氣受重力作用產(chǎn)生壓力。 馬格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并且非常大,這就是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測量大氣壓值的人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 當托里拆利管傾斜時,水銀柱的高度保持不變,但長度增加。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柱高度=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度。 測量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箱式氣壓計)。 大氣壓隨海拔高度變化: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其產(chǎn)生原因:當浸入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推動力時,稱為浮力。 方向:垂直向上; 原因:液體與物體之間的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該浮力等于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即F浮力=G液體排出量=ρ液體gV排出量。 (V排代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 float = GT = ρ 液體 g V 排量 = F 上下壓力差 4、物體漂浮時:F float = G 物體和ρ物體G物體和ρ物體ρ液體 7.簡易機械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支點到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保持在水中的位置,是為了方便直接測量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于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于一個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 它可以節(jié)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⒉做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②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 W=FS 功的單位:焦耳 3. 功率: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
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P的單位:瓦特; W的單位:焦耳; t的單位:秒。 8、光⒈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針孔成像、陰影和光斑是光的線性傳播現(xiàn)象。 真空中光速最大為3×108米/秒=3×105公里/秒。 光的反射定律:一側、兩側、三側大小相等。 [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角度就是入射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角度就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大小相等,距離相等,與鏡面對稱。 物體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反射的虛像。 ⒊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規(guī)律:看筷子和水中魚的虛像中光的折射現(xiàn)象。 凸透鏡具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透鏡具有發(fā)散光線的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側、兩側、三隨大、四空隨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guī)則:【U=f、U=2f、V=2f時無圖像,形成大小倒立的實像】物距u、像距v、像的性質、光路圖應用u>2f f、倒置現(xiàn)實相機、f2f、倒置放大幻燈機 u 放大正虛放大鏡 ⒌ 凸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幕依次放置在燈臺上,使蠟燭火焰中心,凸透鏡的中心與光幕的中心處于同一高度。 9、熱學: ⒈溫度t:表示物體的熱或冷程度。 [這是一個狀態(tài)量。 】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 溫度計與溫度計的區(qū)別: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燈泡、彎細管,④使用方法。
⒉傳熱條件:有溫差。 熱量:物體在傳熱過程中吸收或釋放的熱量。 【是一個過程量】傳熱有三種方式:傳導(熱量沿著物體傳遞)、對流(通過液體或氣體的流動實現(xiàn)熱量傳遞)、輻射(高溫物體直接放出熱量)向外)。 ⒊汽化:物質由液態(tài)轉變?yōu)闅鈶B(tài)的現(xiàn)象。 方法:蒸發(fā)沸騰,汽化需要吸收熱量。 影響蒸發(fā)速度的因素:①液體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量。 蒸發(fā)具有冷卻作用。 ⒋比熱容C:某種物質單位質量在溫度升高1℃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單位:J/(kg°C)。 在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C水=4.2×103焦耳/(千克℃) 讀數(shù):4.2×103焦耳/千克℃。 物理意義:表示質量1公斤,溫度升高1℃的水吸收的熱量為4.2×103 J。 ⒌熱量的計算:Q釋放=cm⊿t減少Q(mào)吸力=cm⊿t增加Q與c、m、⊿t成正比,c、m、⊿t彼此成反比。 ⊿t=Q/cm6。 內(nèi)能:物體內(nèi)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所有物體都具有內(nèi)能。 內(nèi)能單位:焦耳 物體的內(nèi)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 當物體溫度升高時,內(nèi)能增大; 隨著溫度降低,內(nèi)能降低。 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做功和傳熱(相當于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7、能量轉換和守恒定律:能量不會憑空產(chǎn)生,也不會憑空消失空氣。 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種物體轉移到另一種物體,而能量總量保持不變。 。
10、電路 ⒈電路由電源、電鍵、電器、電線等元件組成。 要使電流連續(xù)流過電路,電路中必須有電源,并且電路應閉合。 電路包括電源和電器中的通路??、斷路(開路)、短路等。 ⒉容易導電的物質稱為導體。 如金屬、酸、堿、鹽的水溶液。 不易導電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如木材、玻璃等。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導體。 ⒊串并聯(lián)電路的識別:串聯(lián):電流不分叉; 并聯(lián):電流有分叉。 【將非標準電路圖轉換為標準電路圖的方法:采用電流流路法。 】11. 電流定律⒈數(shù)量 問:電荷的多少稱為數(shù)量,單位:庫侖。 電流I:1秒內(nèi)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稱為電流強度。 Q=It 電流單位:安培(A) 1 安培 = 1000 mA 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指定為電流方向。 用電流表測量電流,將其串聯(lián)在電路中,并考慮合適的范圍。 不允許將電流表直接連接到電源兩端。 ⒉電壓U:電路中自由電荷定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壓單位:伏特(V)。 用電壓表(電壓表)測量電壓,并聯(lián)在電路(電器、電源)兩端,并考慮合適的范圍。 ⒊電阻R:導電物體對電流的阻擋作用。 符號:R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單位:歐姆、千歐、兆歐。 電阻與導線的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還取決于材料。 【】不同電阻的導體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流相同(1:1)。
導體的電阻不同,但并聯(lián)在電路中時,電壓相同(1:1)⒋歐姆定律:公式:I=U/RU=IR R=U/I 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與電阻成反比。 導體電阻R=U/I。 如果某一導體的電壓發(fā)生變化,電流也會發(fā)生變化,但電阻值不會發(fā)生變化。 ⒌串聯(lián)電路特性: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兩個不同電阻的導體串聯(lián)后,電阻較大的兩端電壓較大,兩端電壓較小。 導體電阻小。 示例:標有“6V,3W”的燈連接到標有8V 的電路。 如何連接電阻才能讓小燈泡正常發(fā)光? 解:由于P=3瓦,U=6伏∴I=P/U=3瓦/6伏=0.5A。由于8伏的總電壓大于6伏的燈的額定電壓,所以加一個電阻R2應如右圖串聯(lián),因此U2=U-U1=8伏-6伏=2伏∴R2=U2/I=2伏/0.5A=4歐姆。 答:(略) ⒍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兩根不同電阻的導體并聯(lián):電流流過電阻不同的導體。電阻越大則越小。 流過電流較大的導體,其電阻較小。 例如:如圖所示,R2=6歐姆,當K開路時,電流表指示0.4安培。 當K閉合時,A指示1.2安培。 求:①R1 電阻 ②電源電壓 ③已知總電阻:I = 1.2 A I1 = 0.4 A R2 = 6 歐姆 求:R1; 你; R 解: ∵ R1、R2 并聯(lián) ∴ I2 = I-I1 = 1.2 A - 0.4 A = 0.8 A 根據(jù)歐姆定律 U2 = I2 R2 = 0.8 A ∴R=U/I=4.8 伏/1.2 A=4 歐姆(或用公式計算總電阻) 答:(略) 12、電能 ⒈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稱為電功。
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單位:W 焦耳 U 伏特 I 安培 t 秒 Q 庫 P 瓦特 ⒉ 電功率 P:單位時間內(nèi)電流所做的電功,表示做功按當前速度完成。 【電力大的電器工作速度快。 】公式:P=W/t P=UI(P=U2/RP=I2R) 單位:W 焦耳 U 伏特 I 安培 t 秒 Q 庫 P 瓦特 ⒊ 電能表(瓦時計):測量電能的儀器電器消耗的電能。 1千瓦時的電量=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千瓦時的電可以讓兩盞“220V、40W”的電燈工作多少小時? 解 t=W/P=1千瓦時/(2×40瓦)=1000瓦時/80瓦=12.5小時 13、磁性 1、磁鐵和磁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相吸】物體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 磁性物質稱為磁鐵。 磁鐵的磁極總是成對的。 2. 磁場:磁鐵周圍的空間中有一個區(qū)域會影響其他磁鐵。 磁場的基本屬性是它對放置在其中的磁體施加的磁力。 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向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磁鐵周圍的磁場由磁力線表示。 地磁北極靠近地理南極,地磁南極靠近地理北極。 3、電流的磁場:奧斯特實驗表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通電螺線管在外部相當于條形磁鐵。 通電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與螺線管兩端的極性之間的關系可以使用右手螺旋定則來確定。 贈送以下資料:考試知識點和技巧合集。 檢查時應喝葡萄糖水。 大腦是記憶的地方。 大腦中有數(shù)以億計的神經(jīng)細胞,不斷地進行著繁重的活動。 腦細胞的活動需要大量的能量。 科學研究證實,雖然大腦的重量僅占體重的2%-3%,但大腦消耗的能量卻占食物產(chǎn)生總能量的20%。 其能量來源是由葡萄糖氧化過程產(chǎn)生的。 據(jù)醫(yī)學文獻記載,健康的青少年學生用腦30分鐘,血糖濃度為120毫克/100毫升,大腦反應快,記憶力強; 如果他用腦90分鐘,他的血糖濃度會降到80毫克/100毫升,他的大腦功能仍然正常。 ; 連續(xù)用腦120分鐘后,血糖濃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腦反應緩慢,思維能力較差。 我們中考、高考每科持續(xù)2小時以上,集中用腦。 這會引起低血糖并導致大腦疲勞,從而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對考試成績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因此,建議考生在用腦60分鐘后開始飲用100毫升左右、濃度為25%的葡萄糖水,為高效考試提供能量。 2、考場內(nèi)存“短路”怎么辦? 對于考生來說,掌握有效的應試技巧比匆忙做題更有效。 1、草稿也應該按順序、按主題來寫。 草稿應工整、整齊,草稿紙的使用情況應易于檢查。
不要在大紙上亂寫亂畫,有的東有的西。 寫草稿應該像解決問題一樣,將每個問題按順序一一寫出來。 最好在試卷的題號前加一個符號,以確定考試的重點。 為了完成試卷后便于復習,一般可將草稿折疊成4-8個小方格,并標注題號以供核對,并保留清晰的分析計算過程。 2.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回答問題。 不要考慮考試的難度和結果。 可以先花5分鐘熟悉試卷,合理安排考試進度,先易后難,先熟悉后學習,排除干擾。 你很可能會遇到一些考試時沒有見過或復習過的疑難題,所以不要被忽悠了。 一般高中試卷的題型難度分布基本是由易到難排列,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簡單的試題不要浮躁英語作文,認真審題。 圈出關鍵詞,邊復習題邊畫草圖,明確解題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簡單的問題,就會感到舒服、興奮。 他們常常情緒激動,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心大意,避免受熟悉問題答案和解決問題流程的刻板思維影響。 避免漏題、做錯題、丟不該丟的分。 4. 回答多項選擇題時不要猶豫。 在選擇題中做出選擇時要小心。 注意題干中的否定詞,比較篩選四個選項之間的差異和聯(lián)系,計算型選擇題要特別注意保留解答過程。 當一道試題有多個可疑答案時,考生必須堅定自信。 即使他們不確定答案,也不能長時間猶豫,浪費時間。 最后,他們應該把自己認為最正確的答案寫在試卷上。 ,不要留空或打開答案部分。
5、核對試卷認真有序,作答準確。 一般來說,答題時語言表達應盡量簡潔、切中要點,答題卡不得填寫錯誤。 做完試題后,如果時間允許,通常需要復習試卷的答案。 復習時要小心,可以運用逆向思維、逆向推理和論證,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評價結果的合理性,選擇特殊值,多次總結。 另外,針對不同的題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檢查方法。 您可以使用多項選擇題的示例。 如果你能舉出一兩個例子證明其他選項不正確,你就放心了。 對于填空題,首先查看評論; 其次,檢查想法是否完整; 第三,檢查數(shù)據(jù)替換是否正確; 第四,檢查計算過程; 第五,檢查答案是否與問題相符; 第六,檢查步驟是否齊全,符號是否規(guī)范。 。 還要檢查一些客觀問題的答案,看看是否有遺漏、錯誤答案和有疑問的項目。 如果你沒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變你根據(jù)第一印象做出的選擇。 6、內(nèi)存短路時,可能會出現(xiàn)呼吸緩慢的情況。 考試時,有些考生會因為怯場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會突然大腦一片空白,造成記憶堵塞。 這時不要緊張,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一是穩(wěn)定心態(tài),保持冷靜,注意調節(jié)呼吸頻率。 先慢慢吸氣,告訴自己放松時慢慢呼氣,然后思考你要回憶的問題。 如果還是想不起來,就暫時把這道題放在一邊,開始選擇其他的試題。 過了一會兒,再回到這個問題。 二是積極聯(lián)誼。 你不妨回憶一下老師的講課或者自己的復習筆記,嘗試回憶一下與記憶堵塞問題相關的論點和概念。 快速記下回憶的內(nèi)容,然后看看是否能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 或線索。
第三,進行一分鐘的自我暗示。 即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激勵自己、平靜自己、增強信心的詞語,在心里默念3~5遍。 比如:我已經(jīng)平靜了,我考試能考得好,我有信心,我一定會考出理想的成績等等。 第四,分析內(nèi)容,找到相關要點。 借助試卷上的其他問題,考生可能會得到一些線索。 所以不要輕易放棄,檢查一下試題中的相關要點,看看能否給考生提供線索或者啟發(fā)。 3.考試時,相信你的第一感覺。 當我們回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我們平時學習中形成的習慣,不自覺地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 雖然我沒有太多的自信,但由于日常學習的積蓄,自動出現(xiàn)的答案大部分都是正確答案。 之后你試圖得出的答案可能會在思考過程中被錯誤地扭曲。 因此,做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擇題最好一步完成。 ? 做選擇題時,相信自己的第一反應,做出最終決定。 別急著想回去再檢查一下。 有的考生做完選擇題后,不斷地重新測試、反復修改,但結果并不準確。 第二:不懂題就跟著感覺走。 ? 一般來說,我們考試拿100分的可能性不大。 總有一些問題是我們不明白或不確定的。 根據(jù)我們的第一印象,我們不會在不確定的問題上浪費太多時間,而將剩余的時間集中在我們確定的問題上。 有利于時間控制和準確性。
尤其是漢字和英文拼寫字母,非常直觀,十有八九,第一個想到的更正確。 第三:檢查時用另一種思維方式,只有在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才進行修改。 ? 另一個想法是多項選擇驗證方法。 有的學生貿(mào)然更改答案,導致錯誤答案多,正確答案少。 因此,修改答案時一定要謹慎,不要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推翻第一選擇。 關于回答問題得分的一些技巧。 高考題目量大、范圍廣、有一定的難度。 快速準確地回答問題并不容易。 以數(shù)學為例,考試時間只有兩個小時,90%的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答案。 如果速度和準確性之間存在沖突,則應以準確性為準。 由于考試時間緊張,很多考生沒有時間進行檢查。 因此,我們答題時一定要穩(wěn)、快。 選擇題和填空題一定要一步一步做。 不要指望在最后的檢查中糾正錯誤。 平時與學生交流時,學生常常遺憾地說:其實這次考試沒有考出我的正常水平。 我顯然可以得分一些問題。 如果不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會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我知道有些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是考試的時候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經(jīng)過觀察這些學生,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知道一些最大化分數(shù)的技巧。 例如:? 同樣的問題總是比其他問題花費更多的時間;? 沒有對整張試卷的整體看法,導致對試題的難度把握不好,導致在難題上浪費太多時間,最終導致時間不夠。 因此,雖然自己的水平還不錯,但是卻很難取得與自己的知識水平相對應的成績。
? 聽我講到這里,你可能會問: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將實際的知識和能力水平轉化為我們應得的考試成績呢? ?? 除了身體因素和現(xiàn)場考試狀況外,這里最重要的是答題和考試的策略。 ? 上一節(jié)我們已經(jīng)講了充分利用考前5分鐘和合理分配時間的兩個技巧。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一些優(yōu)秀學生的經(jīng)驗談談其他答案分數(shù)。 技能。 (1)力爭第一次就做對。 ? 考試時,很多學生拿到試卷后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搶著答題,迫不及待地回答每一道題。 潛意識里,他們并不注重準確率。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反正以后都要查,所以還是先把試卷做完吧。 正是因為第一遍要求放寬,導致一些本來可以很好回答的題出現(xiàn)了很多錯誤。 顯然,這種考試方法是不明智的。 一位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曾經(jīng)說過: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準確性,保證自己做的題得到盡可能多的分。 在完成所有問題之前,請標記您不確定的問題,然后回去檢查或再次彌補它們。 否則,如果您急忙完成測試紙,然后將希望放在整個紙上,這相當于每兩個問題兩次。 您根本沒有時間,您會急于煩惱。 錯誤率將不可避免地很高,并且隱藏的危險將很大。 。 考試室里的時間非常珍貴。 有時,由于大量的問題或其他原因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您可能沒有時間在完成一次后再次檢查問題。 因此,在考試期間,對于我們知道如何做的問題,我們確定解決問題的想法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在第一次回答問題時努力準確。
您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小心,但是與第一次不小心這樣做相比,它仍然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第二次犯錯,然后重做。 另外,我必須意識到,考試中的審查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因此最好在第一次回答時不要依靠評論。 (2)回答問題應該首先簡單,然后從前到后很難。 應如何安排回答問題的順序? 一般而言,回答問題的原則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然后是困難的原則。 這至少具有以下好處:首先,人類思維活動有一個從啟動到激活的過程。 在回答問題時,首先簡單而困難的原則符合這種活動的思維定律。 其次,從一開始就順利回答問題將有助于您集中精力并穩(wěn)定心情。 您還可以使用流暢的答案來喚起您的信心,并盡快將自己處于最佳的測試狀態(tài)。 第三,解決簡單問題通常更快。 一方面,它可能會留出很多時間專注于解決困難問題。 另一方面,它可以為解決困難問題提供想法,從而促進解決困難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四,如果您回答首先得分的問題,則可以放下負擔,專注于困難問題。 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盡可能多的事情。 如果您的思想放松,您將在回答問題的情況下處于良好狀態(tài)。 (3)對于低級問題,將在中級問題上授予高分,并且將獲得高級問題(難題)的每個點。 ? 考試問題通常分為三種類型:低級問題,中級問題和高級問題(難題)。 如果您想從這些問題中最大化得分,最好的方法是為自己設定目標:低級問題而不會失去積分,中級問題而不會失去積分。 為了獲得高分,必須回答每個高級問題(難題)。 在獲得測試文件后,不要急于做問題。 在考試期間,通常提前5分鐘分發(fā)論文。
每次分發(fā)測試文件后,我都會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盡管我們的監(jiān)督員會向學生提供重復的指示,以便首先閱讀測試論文,而不是急忙回答問題,但仍然有很多學生只是沒有。請按照說明進行操作。 他們經(jīng)常渴望回答問題。 不能否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花更多的時間回答問題,但是這真的是科學的嗎? 讓我們聽聽有類似經(jīng)驗的學生必須說的:嘿,不要提及。 我忙于做問題,以至于我忘了填寫我的名字和門票號碼。 最后,得益于監(jiān)護人的提醒,我做對了。 發(fā)生了大事。 在中文測試紙中,錯過的構圖頁的概率很低,但是我曾經(jīng)確實發(fā)生過這樣的低概率:我的構圖答案表在首頁上只有一個構圖框,但在后面沒有一個構圖盒。 我剛剛得到了測試紙,所以我只是花了一些時間回答問題,而無需檢查測試紙。 到我發(fā)現(xiàn)測試紙已經(jīng)缺少并將其報告給老師更改測試紙并復制一些先前完成的論文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了。 我只能看著散文點丟失。 為了獲得時間,我一收到測試紙就開始這樣做。 因為我對測試論文的難度水平?jīng)]有一般的了解,所以我對問題沒有具體的關注。 結果,考試結束后,我的測試紙沒有完成。 從上述學生的個人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當您獲得測試紙時,不要急于回答問題,而是要做以下操作: 首先,檢查測試紙中的頁數(shù)是否完成,以及是否存在缺少頁面的任何問題,請立即將其報告給監(jiān)護儀。 ? 其次,請閱讀整個測試紙,并注意問題的難度,數(shù)量,類型,答案要求,點等。
然后確定您自己的答案計劃,也就是說,為您回答問題的問題和時間分配的順序進行總體安排,并保留時間檢查整個論文。 此外,瀏覽整篇論文的優(yōu)點是能夠清楚地了解測試紙上所有問題,這有助于在回答問題時將各種問題相互關聯(lián)。 這非常適合拓寬思想和消除記憶阻塞。 。 ? 第三,確保您的候選信息正確填寫。 不要通過忽略這個小細節(jié)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 俗話說,銳化刀不會浪費時間切碎柴火。 充分利用5分鐘的提前分發(fā)論文,進行準備,對測試紙的難度進行總體掌握,然后合理地分配時間,并且很可能成為您在檢查室中的最佳選擇。 勝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