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貢獻:
費曼于40年代發展了用路徑積分表達量子振幅的方法,并于1948年提出量子電動力學新的理論形式、計算方法和重正化方法,從而避免了量子電動力學中的發散困難。
費曼圖表是費曼在四十年代末首先提出的,用于表述場與場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簡明扼要地體現出過程的本質,費曼圖表早已得到廣泛運用,至今還是物理學中對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表述形式。
除了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費曼還建立了解決液態氦超流體現象的數學理論。之后,他和默里·蓋爾曼在弱相互作用領域,比如β衰變方面,做了一些奠基性工作。費曼通過提出高能質子碰撞過程的層子模型,在夸克理論的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學貢獻:
費曼有一種特殊能力,就是能把復雜的觀點,用簡單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這使得他成為一位碩果累累的教育家。著名的書有《費曼物理學講義》。《物理定律的特征》和《量子電動力學:光和物質的奇特理論》等。
最初出版于1962年的《費曼物理學講義》被《科學美國人》這樣贊譽:“盡管這套教材深奧難懂,但是它的內容豐富而且富有啟發性。
還有可以追問!!
望采納!!
防抄襲!!
1942年,24歲的費曼加入美國原子彈研究。項目。小主參與秘密人。智媛子石項目。韓曼哈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