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和散文家。 1623年6月19日誕生于法國多姆山省克萊蒙費朗城。
帕斯卡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在科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帕斯卡的數學造詣很深。除對概率論等方面有卓越貢獻外,最突出的是著名的帕斯卡定理--他在《關于圓錐曲線的論文》中提出的。帕斯卡定理是射影幾何的一個重要定理,即“圓錐曲線內接六邊形其三對邊的交點共線”。
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中也是功績卓著。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于1653年首次提出了“帕斯卡定律”。定律指出:“加在密閉流體任一部分的壓強,必然按照其原來的大小由流體向各個方向傳遞。”現代的一切應用著的液壓機械,都是帕斯卡定律的具體應用,尤其是近些年來,液壓科學又以更嶄新的面貌應用于現代科學技術之中。
談談冰箱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實現冰箱節能。
制冷的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壓縮機將蒸發器來的氣體制冷劑進行壓縮,由于室溫低于制冷劑的臨界溫度,當達到所需的壓力后液化,液化時放出大量的熱,這些熱量通過散熱管、散熱片散發到空氣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熱管、空調室外機的風扇吹著的散熱片。
液化后的制冷劑散熱后,溫度降低到接近室溫,經過緩沖器后再通過毛細管進入蒸發器,蒸發器就是粗管,上面帶有導熱良好的金屬片。制冷劑在這里蒸發,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蒸發器周圍溫度迅速降低。對于冰箱,蒸發器就是冷凍室周圍的金屬和部分,對于空調就是室內機里面的金屬管和外面的吸熱片,和冰箱不同的是,空調蒸發器溫度不是低嗎,用風扇吹他,于是空調就吹出了冷風。冰箱同志則住在密封箱里,由于蒸發器不斷地吸熱,使得這里面溫度很低,低到零下十幾度。
制冷劑在蒸發器蒸發后變成了氣體,再到壓縮機壓縮,結果又放出熱量變成了液體,成為一個循環。那位優點物理知識的姐姐該問我了:“不對吧?如果說制冷劑在工作中不是在密閉的、循環的系統中運作沒有任何問題,但制冷劑和壓縮機等在一個密閉的系統內進行循環,那壓力應該是平衡的,也就是壓力不變啊,既然不變,那液體怎么可能變成氣體呢?便不成氣體,制個屁冷啊?”姐姐,前面說了,在蒸發器前面有個毛細管,這個毛細管的作用就是減壓,為什么呢,你想想毛細管后面的是蒸發器,蒸發器空間是很大的,毛細管很細,流著的是液體,到了蒸發器,空間突然增大,而且蒸發器后面就是壓縮機,壓縮機會及時地抽取氣體,于是通過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內液體制冷劑由于壓力低,不得不氣化了,于是上演了氣化吸熱的一幕。
冰箱省電小竅門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A++級節能冰箱比普通的冰箱要省電。家庭用的節能冰箱一般消耗0.5?0.8度電/天,而普通冰箱一般耗電1?1.5度電/天,大約可以省一半電。另外,使用冰箱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冷藏物品不要放得太密,留下空隙利于冷空氣循環,這樣食物降溫的速度比較快,減少壓縮機的運轉次數,節約電能。
2.在冰箱里放進新鮮果菜時,一定要把它們攤開。如果果菜堆在一起,會造成外冷內熱,就會消耗更多的電量。
3.對于那些塊頭較大的食物,可根據家庭每次食用的份量分開包裝,一次只取出一次食用的量,而不必把一大塊食物都從冰箱里取出來,用不完再放回去。反復冷凍既浪費電力,又容易對食物產生破壞。
4.解凍的方法有水沖、自然解凍等幾種。在食用前幾小時,可以先把食物從冷藏室(4度左右)里拿到微凍室(1度左右)里,因為冷凍食品的冷氣可以幫助保持溫度,減少壓縮機的運轉,從而達到省電目的。
冰箱的擺放也有講究,一般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在擺放冰箱時,一般應在兩側預留5?10厘米、上方10厘米、后側10厘米的空間,可以幫助冰箱散熱。
2.不要與音響、電視、微波爐等電器放在一起,這些電器產生的熱量會增加冰箱的耗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