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多項選擇題
1、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事實的是()。
A.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50cm;B.中學(xué)生的體重約為50kg;
C.人體脈搏每秒跳動約60次;D.中學(xué)生步行速度約為5m/s
【答案】B.
【解析】A.一根筷子的長度約為25cm,而一本物理課本的長度比這個數(shù)值稍長一些,約為26cm,所以A不成立;
B.成年人的體重在70kg左右,而中學(xué)生的體重比成年人要小,一般在50kg左右,所以B符合實際;
C.人體脈搏每分鐘跳動約60次,每秒跳動一次,因此C不正確。
D. 中學(xué)生的步行速度約為1m/s,所以D不現(xiàn)實。所以答案是:B。
2、下列估計與現(xiàn)實生活相符的是()。
A.正常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約為5m/s;
B.新物理教科書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毫米;
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1.5公斤;
D.正常人眼觀察近距離物體最清晰、最不疲勞的距離約為10cm
【答案】B.
【解析】A.正常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約為1.1米/秒,因此A不符合現(xiàn)實;
B.新物理教科書里的一張紙的厚度大約是0.1毫米,因此B符合實際;
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0.2kg,所以C不現(xiàn)實;
D.眼睛的正常視距為25cm,所以D不太現(xiàn)實,所以選B。
3.(2020·新疆)冰壺是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冰壺被運動員投出后,在冰面上減速滑行至停止的過程中,冰壺的平均速度與投出的速度成正比,冰壺的滑行時間也與投出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壺以1.6m/s的速度投出,在冰面上滑行8m,則冰壺以3.2m/s的速度投出,它在冰面上滑行的距離為()。
A. 8 米B. 16 米C. 24 米D. 32 米
【答案】D.
【解析】冰壺以1.6m/s的速度拋出,在冰面上滑行8m,設(shè)平均速度為v,滑行時間為t,根據(jù)速度公式:
當(dāng)冰壺投擲速度為3.2米/秒時,為原投擲速度的2倍;由于冰壺的平均速度與投擲速度成正比,而冰壺的滑行時間也與投擲速度成正比,平均速度和滑行時間均為原來的2倍,則:
;因此,ABC錯誤,D正確。所以選D。
3.(2020·廣州)圖片是試卷示意圖,你使用的物理試卷寬度大約是()。
A.27mB.27nmC..270毫米
【答案】D.
【解析】我們使用的物理試卷寬度約為27cm,也就是270mm。因此ABC不符合實際,而D符合實際。所以D是正確答案。
4.(2020·無錫)如圖所示,這是服裝店墻上貼的一把尺子,可以幫小朋友測量身高,尺子上數(shù)字對應(yīng)的單位是()。
A. mmB. cmC. dmD. m
【答案】B.
【解析】測量身高的尺子的分度值一般是1cm,所以尺子上的數(shù)字對應(yīng)的單位是cm。
因此,ACD錯誤,B正確。所以答案是:B。
5.(2020·山西)如圖所示,工作人員手捧“越王勾踐劍”,此劍出土至今已逾兩千多年,依然鋒利無比,劍上沒有一絲銹跡,讓人不得不驚嘆古人的鑄造技術(shù)。根據(jù)圖中信息,此劍長度的合理估計為()。
A. 0.5mB. 1.5mC. 2mD. 2.5m
【答案】A.
【解析】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此劍的長度與人體寬度相近,約為0.5m。因此BCD錯誤,A正確。
因此答案為:A。
6. (2020·福建) 如圖所示,測量硬幣直徑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
;B.
; C。
;D.
【答案】C.
【解析】AB。用尺子量硬幣直徑的方法不科學(xué),尺子量出的長度不一定是硬幣的直徑,且B沒有對準(zhǔn)零位標(biāo)記,所以AB是錯誤的。
C、圖示方法為“輔助工具法”,三角形直角邊對應(yīng)的數(shù)字就是硬幣的直徑,所以C正確。
D.圖中尺子的0刻度線與水平桌面不齊,故D錯誤。故選C。
7.(2020·山東聊城)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很多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例如“不疑舟動,只見遠(yuǎn)樹來”中“遠(yuǎn)樹來”所選取的指稱對象是()
A. 船 B. 遠(yuǎn)處的樹木 C. 河岸 D. 山峰
【答案】A.
【解析】A.遠(yuǎn)處的樹與船之間的位置在不斷變化,所以以船為參照,樹是在運動的,符合題意;
B.研究對象不能選擇自己作為參照對象,因而不能選擇遠(yuǎn)處的樹木作為參照對象,不符合題目的要求;
CD. 遠(yuǎn)處的樹木、河岸和山峰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不符合題目要求。因此,A為正確答案。
8.(2020·自貢)2020年5月,一位同學(xué)乘車前往觀看第二十六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暨2020年全國抗疫燈會,發(fā)現(xiàn)路邊的樹木不斷后退,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路邊的樹木 B.遠(yuǎn)處的山脈 C.路面 D.你乘坐的公交車
【答案】D.
【解析】A.研究對象為行道樹,不能作為參照物,因此A不符合題意;
BC。路邊樹相對于遠(yuǎn)山和路面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以遠(yuǎn)山和路面為參照,路邊樹是靜止的,所以BC不符合題目要求;
D.以公交車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相對于公交車的位置是不斷變化著的,你會看到路邊的樹木在向后移動,所以D符合題目的要求。所以選D。
9. (2020·宜昌) 小明乘坐爸爸開的車,停在路口等紅燈,他看著右邊車窗外并排停著的車,突然感覺自己乘坐的車在倒退。下列關(guān)于此現(xiàn)象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小明出現(xiàn)幻覺;
B.肯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反悔”了;
C.以右邊的車為參照,小明的車向后行駛;
D.小明的車和右邊的車始終相對靜止
【答案】C.
【解析】小明觀察右邊車窗外的車,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在向后行駛,于是選擇了右邊向前行駛的車作為參照。因此答案為C。
10.(2020·湘西)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相對于什么參照物,可以認(rèn)為他是靜止的()。
A. 來來往往的行人 B. 迎面而來的車輛
C.他騎的那輛電動車 D.街道兩邊的房屋
【答案】C.
【解析】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如果他靜止不動,那么所選參照物與外賣小哥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只有他與所騎的電動車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而他與街道兩邊的行人、對面駛來的車輛、房屋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因此,C正確,ABD錯誤。因此,正確答案為:C。
11.(2020·恩施)物體A、B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0到5秒,B的平均速度為3米/秒;
B.在3-5秒內(nèi),B做勻速直線運動;
C.第4秒時,B位于A前方5米處;
D.5s時,物體A、B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AB。從圖中可知,0~3秒內(nèi),B做勻速直線運動,B移動的距離為15m。3~5秒內(nèi),B處于靜止?fàn)顟B(tài)。0~5秒內(nèi),B的平均速度為:vB=
;因此,A正確,B錯誤;
C.A以均勻速度沿直線運動。
速度:vA =
=3米/秒;
4s時,A行進的距離為:sA1=vAt1=3m/s×4s=12m;
4s時,B行進的距離為:sB=15m;
當(dāng)時間是4s時,B已經(jīng)位于A的前面,Δs=sB-sA1=15m-12m=3m,所以C是錯誤的;
D. 5s 時,A 的速度為 3m/s,B 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初中物理試卷,因此兩者的速度不同,所以 D 錯誤。所以 A 是正確答案。
2. 填空
12. (2020·湖南常德) (1)圖 A 所示木塊的長為。
【答案】3.80。
【分析】如圖所示,尺子的刻度值為0.1cm,物體在尺子上左端在6.00cm處,右端在9.80cm處,則物體的長度為:L=9.80cm-6.00cm=3.80cm。
13. (2020?岳陽) 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狀體相當(dāng)于(選擇主題“凸透鏡”、“凹透鏡”或“平面鏡”);右圖中,物體的長度為cm。
【答案】凸透鏡,6.50。
【解析】人眼是天然的活照相機,晶狀體相當(dāng)于凸透鏡;長度的測量記錄包括精確值、估算值和單位。鉛筆的長度為6.50cm。
因此答案是:凸透鏡,6.50。
14.(2020·黑龍江隴東)如圖A所示,木塊長度為cm:如圖B所示,彈簧測力計顯示N。
【答案】5.251.2
【解析】讀尺子時,需要估算刻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字,從圖A中我們可以看出刻度值為1mm,所以木塊的長度為5.25cm;圖B中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值為0.2N,所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1.2N;
15.(2020哈爾濱)如圖所示,小車沿斜面滑下后,在足夠長的光滑水平木板上運動,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為0.8s,此期間小車的速度為m/s(結(jié)果四舍五入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經(jīng)過B點后小車的運動速度為。
【分析】43.8;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
【分析】(1)由圖可知:sAB=40.0cm﹣5.0cm=35.0cm;
汽車在AB區(qū)段的平均速度:vAB =
=
≈
43.8厘米/秒;
(2)汽車經(jīng)過B點后,速度逐漸減小,最后停止。
因此答案為:43.8;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
16.(2020·貴州貴東南)如圖所示,“殲31”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具有隱身功能的第四代戰(zhàn)斗機。飛行時,以(填“地面”或“飛機”)為參照物,飛行員靜止不動;飛機能起飛,是因為機翼上方的氣流速度比下方(填“快”或“慢”)大,從而產(chǎn)生較大的升力。
【答案】(1)飛機;(2)快。
【分析】殲-31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具有隱身能力的第四代戰(zhàn)斗機,飛行時,以飛機為參照物,飛行員與飛機的位置不變,因此飛行員是靜止的;
飛機能起飛,是因為機翼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比下方快。空氣流動速度越快,壓力就越低。因此,機翼上方的壓力小,而機翼下方的壓力大。這種壓力差產(chǎn)生了升力。
17. (2020·丹東) 小明爸爸坐汽車去武漢抗擊疫情,車子啟動后,小明向車子揮手告別,小明爸爸看見小明漸漸遠(yuǎn)去時,以(選擇“汽車”或“地面”)為參照物;而小明看見車子遠(yuǎn)去時,以_____(選擇“汽車”或“地面”)為參照物。
【答案】(1)汽車;(2)地面。
【解析】小明爸爸看見小明逐漸向后移動,也就是說小明在向后移動,小明爸爸選擇的參照物是汽車。
小明看到汽車漸漸遠(yuǎn)去,這就說明汽車在移動,他選擇的參照物就是地面。
18.(2020·江蘇泰州)小明為了測量自己的跑步速度,在一段200米的直路的起點開始計時,在終點停止計時,圖中以秒為單位。小明跑完這段距離平均用時為 /s。
【答案】(1)40;(2)5。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小表盤的分度值為0.5min,指針在0.5min到1min之間;大表盤的分度值為1s,因此秒表讀數(shù)為40s,所以小明用時40s走完這段距離。
平均速度為:
。
19.(2020·荊州)茹所元記錄了兩輛汽車在直路上的運動情況。圖A中汽車以/s的速度運動;圖B中汽車在10s、20s、30s、40s末時的速度分別為10m/s、20m/s、30m/s、40m/s。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速度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變化。如果我們用a來表示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則圖B中汽車運動時a=。
【答案】(1)均勻直線;(2)30;(3)1m/s2。
【分析】從圖A中我們可以看出,汽車A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行駛了相同的距離,所以汽車A以均勻的速度沿直線行駛。
汽車A在0至30秒內(nèi)行駛的距離為sA = 900米,所用時間為tA = 30秒,因此汽車A的速度為
從圖B中我們可以看到,在0~40s內(nèi),B車的速度變化量為40m/s。那么當(dāng)圖B中的小車在運動時:
。
20.(2020·赤峰)赤峰至喀左高鐵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標(biāo)志著赤峰進入高鐵時代。赤峰至喀左高鐵線路全長157km。C8228次列車上午11:09從赤峰站出發(fā),12:12到達喀左站。赤峰至喀左區(qū)段列車平均速度為_____ km/h(計算結(jié)果四舍五入為整數(shù))。小明乘坐高鐵,火車啟動時,感覺站臺向火車相反的方向移動,小明根據(jù)燈光做出判斷。
【答案】(1)150公里/小時;(2)你乘坐的火車。
【分析】列車上午11:09從赤峰站出發(fā),下午12:12到達喀左站,共計運行1.05小時。赤峰至喀左區(qū)段列車平均速度為:
;
小明以自己乘坐的火車為參照物,站臺距離列車員越來越遠(yuǎn),并且站臺在向火車的反方向移動。
21.(2020·涼山)如圖所示,公交車A和公交車B從同一站點同一時間、同一方向勻速行駛,行駛的距離隨時間變化。公交車A的速度為km/h。若行駛5分鐘,公交車B行駛的距離為。
【答案】36;1500米。
【解析】從st圖中我們可以看出:t表示運動的時間,s表示運動的距離,
當(dāng)t為2s時初中物理試卷,A的距離為20m,B的距離為10m,則
汽車A的速度:vA=
=
=10米/秒=10×3.6公里/小時=36公里/小時,
B車速度:vB=
=
=5米/秒,
由 v =
可得出汽車B行駛5分鐘后行駛的距離為:s=vBt1=5m/s×5×60s=1500m。
因此答案為:36;1500米。
22.(2020·天水)小曼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一個物體,該物體的vt圖如圖所示。
(1)物體處于0到1s的狀態(tài)。
(2)物體在第2秒時的速度為m/s;
(3)物體在4至6秒內(nèi)行進的距離為m。
【答案】(1)靜止;(2)0.5;(3)2。
【分析】(1)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物體在0到1s內(nèi)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2)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第 2 秒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 0.5 米/秒;
(3)物體在4至6秒內(nèi)的速度為1米/秒,由v =
可以看出,物體在4至6秒內(nèi)行進的距離為:s=vt=1m/s×2s=2m。
因此答案為:(1)仍然;(2)0.5;(3)2。
23.(2020·無錫)一場50米比賽,小紅在沖刺階段超越小華,率先到達終點,在超越小華的過程中,以小華為參照物,如果小紅的最終成績是8秒,那么小紅的平均速度就是m/s。
【答案】體育;6.25。
【分析】(1)當(dāng)小紅超越小華時,小紅與小華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因此以小華為參照物,小紅在移動。
(2)小紅在50米跑過程中的平均速度:v=
=
=6.25米/秒。
因此答案為:鍛煉;6.25。
24.(2020·山東濟寧)小明在探究速度的變化時,拍攝了兩個小球運動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閃光時間間隔為1s。圖上的數(shù)字為閃光時刻數(shù)。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1)小球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選“A”或“B”);
(2)求1s至6s時間間隔內(nèi),A、B球的平均速度分別為:(填入“=”“>”或“.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小球A行進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小球A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1s到6s的時間間隔內(nèi),球A和B行進的距離sA>sB。
可以看出,在1s到6s的時間間隔內(nèi),球A和B的平均速度應(yīng)為vA>vB。
25.(2020·四川南充)兩輛車A、B在直線道路上以恒定速度同向行駛,由兩輛車的ST圖(如圖所示)可知,B車的速度為/h;t=0時,A車領(lǐng)先B車200米,B車仍需追上A車。
【答案】(1)72;(2)40.
【分析】根據(jù)公式
汽車B的速度可計算如下:
根據(jù)公式
汽車A的速度可計算如下:
B車追逐A車的追逐速度為:
汽車B追上汽車A所需的時間為:
。
26.(2020·南京)南京長江五橋?qū)⒂?020年底全面通車,如圖:
(1)五座橋梁總長度約為10(填單位);
(2)以江面上行駛的船只為參照,橋上的路燈為;
(3)道路開通后,一汽車以72公里/小時勻速行駛5分鐘,行駛的距離為;
【答案】(1)公里;(2)鍛煉;(3)6000。
【分析】(1)根據(jù)我們?nèi)粘5慕?jīng)驗,我們知道這五座橋的總長度約為10.33公里。
(2)以江面上行駛的船為參照,橋上路燈的位置相對于江面上行駛的船是發(fā)生變化的,橋上路燈是移動的。
(3)汽車行駛距離:s=vt=72公里/小時×
=6公里=6000米。
3. 綜合題
27.(2020·江西)如圖,這是小莉快到隧道口時發(fā)現(xiàn)的交通標(biāo)志。
(1)請解釋兩個標(biāo)志上的數(shù)字的含義;
(2)假設(shè)勻速通過隧道所需的時間為3分鐘,那么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小麗是否超速。
【答案】(1)參見分析;(2)不超速。
【分析】(1)“80”表示汽車通過隧道時,最高速度限制不能超過80公里/小時。
“3600”是指隧道總長度為3600米。
(2)汽車速度:v=
;
小麗沒有超速。
答案:(1)“80”表示最高速度限制為80公里/小時,“3600”表示隧道長3600米。(2)小麗沒有超速。
IV. 實驗問題
28. (2020·山西) 交警為了保障學(xué)生安全,在育才中學(xué)門前設(shè)立了30km/h的限速標(biāo)志,有家長反映車輛經(jīng)常超速,在沒有測速儀的情況下,請設(shè)計一個實驗方案,測量校門前車輛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1)實驗設(shè)備:
(2)實驗步驟:
②
③
④;
(3)實驗結(jié)論:。
【答案】 (1)秒表和尺子; (2) ①在校門前的馬路上標(biāo)出A、B兩點,用尺子量出兩點之間的距離s; ②讓一名學(xué)生站在A點,另一名學(xué)生站在B點; ③當(dāng)車頭到達A點時,A點的學(xué)生舉手示意,B點的學(xué)生用秒表開始計時,當(dāng)車頭到達B點時,B點的學(xué)生停止計時,并記錄汽車從A點行駛到B點的時間t; ④計算汽車的平均速度v=
;(3)若v>30km/h,則為超速;若v≤30km/h,則不為超速。
【分析】(1)根據(jù)v=
我們知道,測量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來測量時間,用尺子來測量距離,所以我們需要一塊秒表和一把尺子。
(2)實驗步驟:
① 在校門前的街道上標(biāo)記A、B兩點,用尺子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s;
② 讓一名學(xué)生站在A點,另一名學(xué)生站在B點;
③當(dāng)車頭到達A點時,A點學(xué)生舉手示意,同時B點學(xué)生用秒表開始計時,當(dāng)車頭到達B點時,B點學(xué)生停止計時,并記錄小車從A點行駛到B點的時間t;
④計算汽車平均速度v=
;
(3)實驗結(jié)論:若v>30km/h,則為超速;若v≤30km/h,則不為超速。
因此答案為:(1)秒表和尺子;(2)①在校門前的馬路上標(biāo)出A、B兩點,用尺子量出兩點之間的距離s;②讓一名學(xué)生站在A點,另一名學(xué)生站在B點;③當(dāng)車頭到達A點時,A點的學(xué)生舉手示意,同時B點的學(xué)生用秒表開始計時,當(dāng)車頭到達B點時,B點的學(xué)生停止計時,并記錄汽車從A點行駛到B點的時間t;④計算汽車的平均速度v=
;(3)若v>30km/h,則為超速;若v≤30km/h,則不為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