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獲獎名單的公布,不少家長和考生紛紛對獎項等級表示質疑,這是否相當于自主招生簡章上的省一、省二等獎?尤其江浙一帶情況特殊,家長們更不知道該如何區分……
這里,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快速簡潔地識別獎勵證書的級別和價值。
1. 鑒別“含金量”
高校自主招生認可的學科競賽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信息學等,具體競賽名稱及主辦方如下:
在與考生及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小編發現,大量家長無法分清自主招生普遍認可哪些學科競賽,將“應用物理”“應用數學”誤認為是自主招生簡章中提到的學科競賽,從而無法通過初審,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編者提醒家長們要特別留意,仔細閱讀招生簡章,了解學校和主辦方認可的比賽全稱,很多時候一個字的差別,就會讓獎項的價值大打折扣。
學科競賽評選流程及獎項設置
五大學科競賽主要有四場考試:兩個省級競賽,一個全國性競賽,一個國際性競賽(國內一般只有4-6個人可以參加,大致可以忽略)。
(1)省級初賽:一般由學校自行報名參加,所有考生均有資格參加。一般情況下,如果每個城市的報名人數達到要求,可以在該城市單獨設立考場,考生可以在其所在城市參加考試。
初賽設一、二、三等獎,但這些獎項對于自主招生無用。
(2)省級復賽:省級復賽由各省賽委會組織,各省市考生統一到同一地點參加考試,考試時間和題目對全國考生統一。
復賽入圍選手從各省預賽中選拔,不可單獨報名。復賽后將確定各省一、二、三等獎候選人及號碼。其中,省隊選手從本省第一名中選拔,省隊人員及號碼由中國XX學會確定。
(3)全國總決賽:各省隊在規定時間內集中到一地,參加XX學科的全國性競賽,一般稱為學科冬令營或者決賽(生物學、信息學除外,因為生物學、信息學的決賽一般在8月份舉行)。
決賽將確定金、銀、銅牌獲得者人數及名單,國家將從金牌獲得者中選拔50-60名選手作為集訓隊,一般為決賽成績前50-60名應用物理競賽證書,集訓隊選手無需參加高考即可入學。
(4)國際比賽:從訓練營中選拔4至6名隊員前往其他國家參加國際比賽。
2. 競賽證書等級認定
方法一:網站查詢
各學科競賽獲獎名單可登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查詢。
尋找地址:
本網站只公布全省一等獎獲得者和入圍者名單,全省第二名、第三名的考生可登錄各大賽承辦單位(XX省XX學會)官方網站查詢。例如,想查詢湖南省物理學會全省二等獎,可登錄湖南省物理學會網站查詢。
方法二:按比賽時間識別
獎項證書的級別也可以通過比賽時間和賽事級別輕松有效地識別。結合上文介紹的“比賽評選流程及獎項劃分”可知,省級復賽產生的獎項就是自主招生簡章中提到的“省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省級三等獎”,決賽產生的獎項就是自主招生簡章中提到的“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全國三等獎”。
江浙兩省復賽時將在本省選出“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全國三等獎”,此時的獎項與自主招生簡章中的“全省一等獎、全省二等獎、全省三等獎”相對應。如果家長此時還有疑問,可以參考方法三“證書簽名印章的識別”。
2017年五大科目競賽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方法三:通過證書上的印章識別
對于已經獲得獲獎證書,但不確定獲獎級別的考生和家長應用物理競賽證書,可以通過證書上的印章進行識別。
江浙地區的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全國三等獎”獲獎證書上有“xx省xx學會”的簽字蓋章,那么對應的應該是“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
數學競賽證書樣本
物理競賽證書樣本
化學競賽證書樣本
生物學競賽證書樣本
信息學競賽證書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