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率與機械效率
1. 優點
當力作用于一個物體,并使該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一定距離時,我們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初中時把恒定力所作的功看作變力所作的功,變力所作的功不看作變力所作的功。高中和大學把功定義為空間中力的積累。)
(1)理解判斷的依據:
基礎: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力和施力點沿力的方向行進的距離。
重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行進的距離。
例如,一個物理物體在地面上滑動了一段距離,但是這個物體對地面所施加的摩擦力并沒有做功,因為這個物體對地面所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點并沒有移動,只是這個物體對地面所施加的力的點在不斷地變化,但是每一個點都沒有移動。
(2)不做功的三種常見情況:
A.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物體沒有沿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B.物體移動了一定的距離,但在運動方向上沒有力作用于它(如物體由于慣性而移動)
C.物體既受到力,又移動一定的距離,但兩個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機吊起貨物,并在空中水平移動)。
(3)分析所做工作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做功時,必須指出哪種力在哪個過程中對哪個物體做功,無論是張力、摩擦力還是其他力。
2. 物體克服阻力做功是什么意思? 如果物體受到與其運動方向相反的力F,我們通常說該物體克服阻力F做了功,或者說該力做了負功。
2. 公式W=FS的理解
1. 公式:通式W=Fs
常用的公式是W=Gh(克服重力做功)機械功率高中物理,或W=f阻力(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單位:焦耳(J)
(1)有力量才有工作,沒有力量,就做不成工作。
(2)F和s的方向應在同一直線上(初中要求)、同向或反方向
(3)所做功的大小由W=Fs決定,與物體的運動形式或其他力無關。
3. 權力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不是做功多少的問題,如果做功很多,可能做不快,功率小。
2.定義:做功與做功時間的比值稱為功率。
3.計算公式
4.單位瓦特(W)
(1)注意功與功率的區別:功率與功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功”是指做功的“多少”,而“功率”是指做功的“速度”。“多少”和“多快”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2)將P = W/t轉化為P = F·v可知,當功率一定時,力F與速度v成反比。
4.機械效率
為了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物理學中引入了機械效率這個概念,它等于有用功W總和總功W總和的比值,符號為η。
(1)公式為,為百分比。η值越大,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機器的效率越高。
(2)η 的值總是小于 100%。由于機器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為零,所以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
5.實例分析:
1.下列情形中,人對物體所作的功是( )
A.舉重運動員握住杠鈴不動。
B. 用力卻舉不起重物
C. 一名學生提著一個水桶在水平道路上勻速行走
D. 乘客帶著行李走上樓梯
【解析】A、B都有力的作用,但是沒有移動一段距離;C桶的移動方向與力的方向垂直;D做功的必要條件有兩個,人對行李施加力,行李沿拉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選項D中,人對行李箱施加向上的力,并沿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所以人對物體做了功。所以選D。
2.某人用50N的力,把30N的鉛球投到7m遠的地方,該人在鉛球上做的功是( )
A.350J B.210J C.0 D.無法計算
【解析】鉛球運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人推動鉛球,第二階段是鉛球在空中飛行。注意:第一階段機械功率高中物理,在人推動鉛球的作用下,鉛球移動了一段距離,但這個距離不是7m,你的手不可能有7m長;具體距離問題中沒有給出,所以無法判斷。因此,答案為D
3. 如圖所示,用一個滑輪系統來提升一個重達 400 牛頓的負載。所用的拉力 F 為 250 牛頓。繩索的自由端被拉下 4 米。滑輪的總功、有用功和機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
= Fs = 250 N × 4 m = 1000 焦耳,
重物上升的高度 h = s/2 = 4 m/2 = 2 m
W = Gh = 400 牛頓 x 2 米 = 800 焦耳
4. 一臺拖拉機以 7.2 公里/小時的恒定速度犁地,功率為 20 千瓦。求:
(1)拖拉機犁地時的拉力; (2)拖拉機每小時所做的功。
【分析】(1)由P=Fv可知:
(2)W = Pt = 2 × 104 W × 3600 s = 7.2 × 107 焦耳
5、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將彈簧測力計以恒定的速度垂直向上拉動,使懸掛在較長杠桿下方的鉤子緩慢上升。
(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讀數F為,鉤子總重量G為1.0N,鉤子高度h為0.1m,測力計距離s為0.3m,則該杠桿的機械效率為%。請寫出用此杠桿做額外功的理由:____。
(2)為了進一步研究與杠桿機械效率有關的因素,有同學利用實驗裝置在A、B點處懸掛鉤重物,測量并計算出下表所示的兩組數據:
頻率
鉤子代碼
鉤重 G/N
鉤碼移動距離h/m
張力 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點A
1.5
0.10
0.7
0.30
71.4
B點
2.0
0.15
1.2
0.30
83.3
根據表中數據,我們是否可以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鉤子的重量有關貝語網校,鉤子越重,杠桿的機械效率越高”的結論呢?
回答:;
請簡單說明兩個原因:
①;
②.
【分析】杠桿的機械效率。
問題(2)需要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鉤子重量之間的關系,其他量要保持不變,所以兩次實驗中鉤子應該掛在同一個位置,多次測量才能得出實驗結論,減少偶然因素。
登機
8:15
下車
8:25
單價
2.40元
里程
10.0公里
數量
**元
6、李先生乘坐大眾出租車在直路上勻速行駛,該出租車發動機功率為80千瓦,出租車到達目的地時發票如圖16所示。查找: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在這段時間內所做的工作;
(3)出租車的牽引。
【回答】
3.(1)F=G=200N
(2)W = FS = 200 牛頓 × 3 米 = 600 焦耳
4. L1 = OB - AB = 30 厘米 - 10 厘米 = 20 厘米;F2 = G = 60 N
F1L1=F2L2
F1×20厘米=60N×30厘米
力1=90牛
5. (1)t = 8:25 - 8:15 = 10 分鐘 = 600 秒
(2)W = Pt = 80,000 瓦 × 600 秒 = 4.8 × 107 焦耳
(3)F = W/S = 4.8×107 焦耳/1×104 米 = 4800 牛頓
全部文字都在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