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仁
摘要:在目前的物理教學中,實驗課的時間較少新課程高中物理演示實驗,物理教學的重點是提高物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革創新物理實驗課,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現階段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實驗在高中物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大多數高中都建立了物理實驗室,但教學效果卻很不理想,教學效果很差。因此貝語網校,為了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應積極創新教學,融入新的教學思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建立新型物理實驗教學教室,以提高教學效果,優化高中物理教學質量。
1.正確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在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時當一些物理實驗很難進行或沒有條件進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演示實驗。多媒體可以具體、生動地展示實驗過程,讓學生了解實驗的目的[1]。借助多媒體,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演示實驗的一些缺陷,確保實驗能夠達到理想的實驗目的和結果。
以“平行運動的研究”實驗為例,為了讓學生理解平行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生動形象的畫面,將平行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軌跡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大腦中有更清晰的認識。動態視頻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它們的區別,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提高課堂實驗的教學效率,調動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探索的積極性。
2.增加設計實驗
學完物理后,我們知道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后發現了引力,奧斯特發現電流可以產生磁場,法拉第在實驗中發現了感應電流。可見,正是因為人類的創造性思維,才改變了整個世界。也許學生不會發現很重要的內容,但應該讓他們形成創造意識,敢于獨立發現一些東西。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采用增加設計性實驗的方法。
以“探索加速度、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避免向學生介紹實驗步驟,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實驗設備和實驗目的的了解,自行設計實驗。在設計實驗時,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不知道如何使用控制變量法等,這時教師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真正理解實驗的目的。
3.加深學生在實驗中的體驗和感受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和實驗設計自主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此時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設計實驗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不斷嘗試。
仍以“探究加速度、力、質量之間的關系”實驗為例,教師可以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賽車的速度為什么比普通汽車快?卡車的加速度為什么比普通汽車慢?通過提出這兩個問題,學生可以推斷出加速度與質量和力兩個因素有關,力與加速度成正比;質量與加速度成反比的結論。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設計相關的實驗。經過學生的積極思考,知道加速度與力有關,質量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為了分別探究加速度、質量和力之間的關系,可以采用變量控制法。此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設備,設計合理的實驗流程來驗證相關結論。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實驗的樂趣,進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4.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指導
有些高中物理實驗在具體知識點上操作難度較大、理解難度較大,在進行這類實驗時,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教學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難度的實驗課題的小組討論,教師也應該參與到學生獨立實驗的過程當中,對學生遇到的常見問題給予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和分析問題的時候,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正確的思路,可以幫助學生少走彎路。
以“電磁感應”為例,教師在進行這門實驗教學時,學生對抽象思維的理解存在差異,教師可以采用相應的分解實驗、分組實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實驗中電磁反應的具體情況。物理教師在實驗中要有效指導學生正確操作實驗,保證學生實驗質量,讓全體學生更好地掌握電磁感應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對于學生在獨立實驗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和問題,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也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探索問題,利用實驗深刻理解和運用知識點,有效地學習課程,從而優化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為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給予學生關心、尊重和信任,這樣才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新課程高中物理演示實驗,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參考:
[1]劉能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研究[J].數理問題解決研究,2017(27):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