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識結構圖》 初中物理知識重點難點總結 1.初中物理教學模塊 1 力學(含聲學)、熱力學、電學、磁學、光學 2 考試重點難點及分值比例 力學(35%-40%)、電學(35%-40%) 3 初中物理學習與中考的特點 (1)靈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解和知識掌握,強調學以致用。 例: 知識點的考查 舊形式 新形式 摩擦 什么是摩擦等 說出自行車哪些部位利用了摩擦 力學綜合 簡單的力學綜合題 壓力鍋、抽水馬桶、鍋爐閥門 電學綜合 簡單的電路題,與實際生活無聯系 給出電熱毯、電飯鍋的電路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結構圖,說出它的工作原理,并求P (2)注重實驗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結構圖,實驗題型多 物理本身是一門實驗科學,中考的趨勢就是重視實驗。例:今年中考物理實驗分數比去年提高7分左右,要求用科學、規范的物理語言描述物理現象,得出實驗結論。題型示例都是基礎的,以書本上的實驗為基礎,沒有任何變化,只需反復練習即可。計算型可以作為計算題,2006年中考,計算某物體的密度。學習型在題中加入了非初中物理知識,理解之后才能做熱敏電阻實驗。靈活型沒有這個實驗,需要對物理知識有深入的理解,2006年中考,驗證P=U2/R。 (3)重基礎。例:2007年中考實驗考核有所提高,但基礎知識分數比去年也有所提高。 (4)教材較淺,但考試靈活,需要高中知識。例如:力的平衡,考試涉及二力或三力平衡壓力,氣體壓力的性質及其微觀解釋,分子運動論,溫度與平均動能的關系等。 4 各模塊特色 模塊內容 特色 力學 聲學 35-40% 1 運動與力(含基礎知識) 力學基礎,需補充高中知識,培養力學思維 2 物質的簡單運動 中考要求不高,分值較小 3 測量與密度 密度題有難有易,本身不難,但和4-8組成綜合試卷,多以實驗、填空、選擇、力綜合為主 4 壓力的重點難點理解困難,易混淆的內容多 5 浮力的重點難點“無用”,知識點少,靈活性高不能花太多時間看(中考分數不高),但綜合性很強,可以鍛煉你解力學題的思維。 6.杠桿力的重點和難點多在畫圖,實驗,計算。 7.滑輪力的重點和難點多在畫圖,實驗,計算,錯誤點多。結合8。 8.作業和能力的重點多在計算和選擇填空,需要補充高中知識。音分較少,基本考點幾個。 熱力學 15% 1.狀態變化 講解生活中的狀態變化,吸收與釋放熱量。
多在實驗,填空 2 分子運動論與內能需要補充高中知識,可以做題 光學 10% 1 反射理解記憶,需要總結貝語網校,補充高中知識 2 折射理解記憶,需要總結,補充高中知識 1 簡單電路補充儀表特性 電學 35% 2 歐姆定律實驗,計算 3 電功與電力實驗,需要總結,靈活運用 4 安全用電基礎知識 磁學 1 奧斯特實驗及書上幾個知識點的應用 2 電磁感應書上幾個知識點 5 初二學過的內容,目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新課標版都有,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章節安排不同,因為章節之間沒有太大的聯系,而且有時候學校會抽章節講解。大部分學校在初二就完成了力學的講解(杠桿、滑輪、功和能量沒有講解)、聲學、光學、部分熱力學。 6 需要滲透高中知識點的章節和模塊 力學 1 牛頓第一定律 2 影響滑動摩擦的因素 3 合力的意義 4 平衡的力與物體 5 力的作用 6 力的分析 7 機械能的種類及公式 8 功與能量的物理意義 9 杠桿的旋轉效應 10 機械效率公式的意義 11 壓力的力的性質 12 密閉空間內氣體壓力的微觀性質 13 壓力與動能分子理論解釋沸點與壓力的關系 熱力學 1 動能分子理論 2 內能的概念及意義 3 能量的種類及轉化 4 用動能分子理論解釋物質三態變化中熱的吸收與釋放 電學 1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特點及原因 2 電勢的概念及其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 3 電功的意義及能量守恒定律 4 電功與電功率公式的適用范圍 5影響阻力的因素及公式 光學 1 平面鏡成像光路圖 2 凸透鏡成像光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