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父母都知道,睡眠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缺少足夠的睡眠,通常都會大哭大鬧,食欲不佳,但是你或許還不知道,睡眠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它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有效學習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麗薩·吉比斯教授對47000名兒童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朋友、音樂、閱讀、運動等因素都能讓孩子感到快樂,但是最能讓孩子獲得幸福感的還是睡眠。在麗薩教授的實驗中,擁有足夠睡眠的孩子的幸福感最強。
麗薩教授在接受新聞采訪時表示,睡眠是兒童幸福感的關鍵,家長除了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外,還應該關心孩子的睡眠質量。在實驗中,睡眠質量差的孩子幸福感很低,因此家長們不僅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還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讓孩子睡得更加安穩。
為了更好地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況,提升孩子的睡眠質量,麗薩教授給出了以下5點建議:
1、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白天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能讓孩子在夜晚睡得更加安穩。
很多孩子之所以在晚上夜不能寐,是因為白天受到了父母的批評,如果父母不能在白天解決好和孩子之間的矛盾,那么孩子就會在晚上一直擔心,孩子害怕自己會逐漸失去父母的愛,越想越不安,進而難以入眠。
2、養成定時上床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定就寢時間,逐漸幫孩子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父母還可以把睡前的活動也固定下來,讓孩子知道幾點吃晚飯,幾點玩游戲,幾點去洗漱,幾點父母會讀睡前故事……這樣孩子就能有規律地完成睡前準備,不會再一拖再拖,天天熬夜。
3、讓孩子每天堅持鍛煉
鍛煉身體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鍛煉既可以消耗孩子的體力,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休息,鍛煉也可以幫助孩子發泄壞情緒,釋放心中的壓力,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入眠。
4、讓孩子在睡前遠離電子設備
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孩子睡眠,父母應該在孩子睡前關掉孩子房間中的電視和電腦,最好把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從孩子房間取出,畢竟孩子的自制力有限,他們可能會在父母走后偷偷玩電子游戲或者發帖聊天。
5、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如果你的孩子經歷了超出常人經驗的事件,形成了心理創傷,治療后仍然睡不好覺,請帶著孩子去向心理醫生復診,傾聽專業醫生的建議,幫助孩子修復心理創傷,給孩子多一些陪伴,讓孩子能夠早日平復自己的情緒,安然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