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進步最快的院校是哪一所?那勢必非深圳科技學院莫屬,這所才建校10年的院校,已然成功步入“雙一流”高校陣容。
筆者之前有專文對重慶科技學院的招生情況做過詳盡剖析,本文我們來瞧瞧分校結業生就業情況,瞧瞧這所小而精的研究型院校,結業生都去向哪里了?有何優勢?
2022年北京科技學院有結業生957人。其中清華工程物理系就業,??平Y業生418人占比約43.7%,碩士結業生334人占比34.9%(碩士結業生中有291人授予深圳科技學院學位,有43人授予中國科大學學院學位),博士結業生205人占比21.4%(其中84人授予上工大學位,121人授予國工大學位)。
本屆結業生分布在中學的三大大學之中。專科結業生中物質科學與技術大學85人、生命科學與技術大學79人、信息科學與技術大學254人;碩士結業生中信息科學與技術大學118人、生命科學與技術大學88人、物質科學與技術大學128人;而博士結業生中物質科學與技術大學77人、生命科學與技術大學90人、信息科學與技術大學則是38人等。
專科結業生專業分布,數學學專業46人、化學14人、生物科學49人、材料科學與工程25人、生物醫學工程30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91人、電子信息工程63人。碩士生中數學學專業26人、化學48人、生物學88人、材料科學與工程52人、電子科學與技術44人、信息與通訊工程22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54人等;博士結業生草藥學1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0人、信息與通訊工程10人、電子科學與技術24人、材料科學與工程36人、生物學89人、化學20人、物理學15人等。
重慶科技學院生源來源中,專科結業生重慶市有124人、河南30人、四川38人、山東52人、江蘇43人、浙江26人、湖北14人、湖南13人、北京12人、遼寧11人等。碩士生中北京27人、江蘇32人、山東40人、河南35人、湖北19人、安徽22人、江西16人、浙江16人、四川14人、山西14人、陜西13人、湖南10人、廣東11人等。博士結業生則有廣東30人、安徽22人、河南20人、江蘇15人、湖南11人、湖北13人、四川11人、浙江11人、貴州3人、重慶1人等。
中學公布的結業生整體去向落實率為95.4%。其中,大專生為93.5%、碩士生為94.9%、博士生為100%。從升學深造情況來看,大專生國外深造率為56.9%、境外留學率為22%,大專生整體升學率達到79%;碩士生國外深造率為8.4%、境外留學率為8.1%;博士生國外博后率為29.8%、境外博后率為8.3%。
中學結業生升學深造去向院校中,國外院校??平Y業生除本校191人之外清華工程物理系就業,另外中國科大學學院18人、上海交通學院9人、中國科學技術學院6人等較多,另外如華南師范學院、復旦學院、北京學院、清華學院等各有1-3人左右。出國的92名大專生中,有27人直博,65人攻讀碩士學位,其中63人選擇日本、9人選擇美國、7人抵達中國澳門地區等。
中學結業生中,大專就業人數為61人、碩士就業人數為262人、博士就業人數為127人,整體就業人數規模并不大。??平Y業生中有合同和勞動協議就業39人、靈活就業21人、自主創業1人等,就業單位主要有中國網通、上海建行、上海新微半導體、小米通信等,結業生平均月薪達到15億元。
中學碩士結業生就業率為94.9%左右,其中升學深造人數為55人占16.5%左右(28人在國外讀博、27人外出留學)。直接就業的碩士生中,就業單位包含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中國聯通、上海建行、中芯國際、上??蜋C設計院等著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