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光學部分演示實驗系列之一,共10個視頻,主要涉及幾何光學定律,即:直線傳播定理、反射與折射定理、凸透鏡成像、全反射、棱鏡和光色散等。還包括高能激光功率的演示。
1. 小孔成像實驗
光沿直線傳播,這是幾何光學的第一基本定律(另外兩條是反射和折射定理)。 根據這一定律,物體通過小孔后在屏幕上呈現倒像。 我國古代墨子做過這個實驗。 帶聚光鏡的針孔成像是相機的基本原理。
在之前的視頻中,演示者將一個房間作為攝像頭的黑匣子,通過窗戶上擋光的黑布上的孔洞凸透鏡成像實驗視頻,將城市的水景投射到旁邊的墻上,并利用了功能鏡頭將光線聚集成像,色溫大大提高。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解:為什么要用鏡頭? 好吧,如果點贊多的話,我會在另外一個話題里說這背后的道理。
2. 幾何光學元件綜合演示
本視頻是一個幾何光學的綜合實驗,展示了不同形狀透鏡的鏡面反射、折射、色散等現象。 并演示了照相機的原理,伽利略和開普勒望遠鏡的原理,以及人眼的成像原理。 給出了散光和近視的誘因。 像差和糾正它們的方式也包括在內。
3.全反射演示
光通常在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 根據斯涅爾定理,當光從折射率較高的介質射向折射率較低的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減小,折射角先增大。 此時入射角等于全反射的臨界角。 當入射角小于臨界角時,折射光就會消失。
全反射棱鏡和光纖都是根據全反射原理工作的。
4. 光纖演示
光纖是數據傳輸的主要方式,是全內反射的直接應用。 單根纖維可以被認為是又長又細的管子——有些纖維的半徑比人的頭發還小!
如果這種燈管在空氣中,假設燈管所用材料的折射率,空氣的折射率,只要每次反射的入射角小于臨界角,光就可以通過燈管永遠不會出管凸透鏡成像實驗視頻,而是會一直沿著管道傳輸。
5、水流轉光實驗
因為水的折射率比空氣大,為此,當光從水底進入空氣時,如果入射角不大于臨界角,水流就變成了光纖。
如本演示所示。 水的折射率為1.333,空氣的折射率為1.00029,其臨界角為。 在這個視頻中,確保激光的入射角在這個臨界角以上,可以觀察光線被水流翻轉的療效。
6. 凸透鏡成像實驗
凸透鏡的成像公式為 其中 是物距, 是像距, 是焦距。 其成像的基本規律如下:
7.棱鏡分裂實驗
因為透明介質(如玻璃、樹脂、水等)對不同頻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因此,當白光在透明介質的界面發生折射時,所包含的不同顏色的光會因折射角不同而相互分離。 對于單次折射,這些影響不太明顯。 但是當光線通過棱鏡時,光線會在兩個界面上不斷折射,出射的光線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反之,如果用另一個反方向放置的棱鏡,使分開的光返回原來的方向,則不同顏色的光可以重新組合,得到白光。
8.光學幻影實驗
凹面鏡的成像規則與凸透鏡相同,只是像和物在同一左邊。 其成像光路如右圖所示,F為焦點,C為凹面曲率中心。 至于這個視頻的秘訣,看看就好。
9.蠟燭錯覺
這沒什么好解釋的。 網上有很多關于蠟燭的錯覺實驗。 多年來,華特迪士尼公司一直在使用這個技巧。
10、高能激光的功率
說實話,如果讓我現場看這家伙的表演(其實我得敢先走),我真的會替他捏一把汗。 要是不小心把注意力放在了小指上,那不是馬上就有一股火鍋味兒了嗎? 據悉,一定要注意保護眼睛。 這種實驗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至少得訓練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