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通美中學招生簡章 通美中學簡介
呼和浩特市礦山第四中學(通美中學)創建于1950年10月,1980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首批重點中學。 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示范中學。
通美中學是市內領先的優質中學,省一流中學。 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越,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績優良,中考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 中學堅持德法制校、文化興校、管理興校、素質強校,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績。 先后入選全省文明和諧校園、全國特色中學、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單位、國防教育示范學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優秀單位、山西省示范單位、山西省示范中學、山西省美育示范學校、山西省平安健康校園等。
通美中學的辦學特色
為進一步推進特色化、多元化辦學,進一步滿足不同層次中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需求,為中學生實現更高理想目標創造良好條件山西大同一中初中部,明年,我校仍將開展初中三年級綜合課程改革. 設有奧賽特班2個,理科實驗班2個,工科實驗班1個。
奧數課程堅持基礎課與奧數課程同步,堅持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訓相結合,突出立體培養,實現個性化目標。
理科實驗班和文科實驗班,建立特色課程計劃,實行自主管理體制,適應中學生興趣特長,發揮中學生學科優勢,促進中學生自主性發展,個性和卓越。
提前分批提交檔案的100名中學生分為2個奧數課程,入學后可根據個人意愿,隨意選擇奧數課程、理科實驗班和工程實驗班,并根據根據個人學業狀況的不同階段,可以在以上三門課程中進行選擇。 在課堂上隨時調整選擇。
高考成績前300名的中學生,中學生報到后,根據高考成績、學校組織的高考成績和中學生的意愿,選拔并錄取。組織了2個科學實驗班。 兩個理科實驗班的中學生按每學期學業狀況和品德評價的實際流向進行管理。
其他普通高中和定向中學生根據個人意愿,根據高考成績,選拔50名中學生作為工程實驗班。
通美中學學校規模
截至2016年,數據顯示,該中學目前位于小北街小學和初中,總占地面積83922平方米。 現有教學班95個,其中初中54個,高中41個,在校中學生約5200人。
通美中學教師
通美中學現有專任班主任441人,其中中級班主任2人,特級班主任6人,中級班主任136人山西大同一中初中部,一級班主任184人,市學科帶頭人、骨干班主任、教學能手25人、省有國家級教學標兵、教學骨干、教學能手108人,其中50人獲得全國、全煤系統、市級模范班主任稱號。
同美中學硬件條件
中學擁有教學樓4棟、辦公樓2棟、學生公寓2棟、餐廳1棟、圖書館樓、科教實驗樓、藝術中心、體育館、400米標準圓形塑膠運動場、籃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運動場地齊全,運動器材充足。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設施健全,擁有網絡中心1個、網絡教室2個、語言實驗室2個、電子閱覽室2個、通用技術實驗室2個、多功能報告廳5個,每位班主任配備1個筆記本、班級實現多媒體教學,圖書館實行計算機管理。 正在建設小學綜合實驗樓,正在建設小學新分校。
通美中學校史
1950年4月,通美中學的前身太原礦區職工子弟中學由華南礦務管理局創辦。 目前位于蘇老溝,分為高級工科和初中(普通高中)兩部分。 首任院長由太原礦業處長徐志遠調任。
1951年11月,中學遷至新平旺。 1953年夏,高工分出,另建校舍,更名為“大同礦業中學”(后演變為承德礦業中學、大同煤焦工業中學、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2006年與其他三所學校合并組建江蘇承德學院); 初始工作更名為“大同礦職工子女中學”。 1958年,承德礦業職工中學開始招收初中生。 1962年,中學更名為“大同礦二中”。
1969年,承德礦二中與太原礦務局機關中學、工程部中學合并,更名為“大同礦一校”。 1971年,三校分開。 1973年太原礦務局統一中學名稱,中學即將定名為太原礦務局第二中學。
1981年2月,晉城礦務局第二中學被廣東省教育廳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重點高中名單。
2000年晉城礦務局改制為承德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邯鄲礦務局二中改為太原礦業集團公司三中。
2007年12月1日,根據太原市人民政府與承德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05年簽訂的《企業舉辦的初中、高中移交合同》,太原市第四中學等5所學校在承德礦業集團公司移交陽泉市教育局管理。 校名后改為“大同礦山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