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圖中根據二力平衡用向上力FO減彈簧測力計重力G;丙圖示數自然等于向上力Fo,下端應該固定了,不然就不會有示數
(1)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為5N,所以該彈簧測力計所測量力的大小不能超過5N;在使用前若指針沒有指在零刻度線處,則需先校零,物體M的重力為2N;
(2)由于某次錯誤的使用,使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再也無法回復到零刻度線,只能校到0.2N處,具體的錯誤可能是測量的力超過測力計量程;
此時彈簧測力計還能用,如果用它測力時,讀數為3.6N,那么這個力的大小實際為3.6N-0.2N=3.4N;
(3)不計彈簧的重力,在豎直方向彈簧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吊環的拉力和物體的拉力,其中物體的拉力是彈簧發生形變的原因.故選C.
故答案為:(1)5N;調零;2N;(2)測量的力超過測力計量程;能;3.4N;(3)C.
1.彈簧,指針,刻度盤,掛鉤2.最小分度,即其分度值,也就是所能直接讀出的最小分度,一般的彈簧的分度值是0.1N或0.2N. 量程表示其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不同的彈簧有不同的量程,一般是0~5N,或0~10N.
這是典型初中大氣壓強的題目。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282N/3x10-3m2=94000Pa,不過標準大氣壓為101000Pa,算出的值比標壓略小。
煤油是液體,故用液體壓強公式p=液體密度×高度×g,(g為重力加速度,初中階段不知其名稱,只會用,通常取9.8N/kg或10N/kg,高度單位為m)。壓力=壓強×受力面積。故壓強為12000Pa,壓力為24N。(有事離開,下午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