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
電氣手動設備安裝維修
學習
場地
室外綜合布線
學習
情況
電池安裝和維修
教學
時間
第一學期
班級
工作場景描述
電池是連接在電源和多個電氣設備之間的電氣設備。 主要用于分配電能和控制、測量、保護家用電器等。通常由主家用保險絲盒、電能表、電流互感器、控制開關、過載或漏電等組成保護電器。 配備隔離開關。 主保險絲盒通常安裝在戶用管道的室外側壁上,電度表、電流互感器、儀表、控制開關、保護電器等都安裝在同一配電蓄電池上。 在安裝和維修過程中,要按照企業的規定進行安全操作和管理工作現場。
學習任務
1.施工前的規劃工作
2、安裝、調試、維修。
3. 交貨。
與其他上下文的關系
本場景是室外綜合布線領域的第二個學習場景。 本活動應在學員掌握“室內照明線路安裝與維修”場景后進行。 打算。
學習目標
1、根據客戶要求、市場情況及設計施工原則,針對客戶需求提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和預算。
2、配電裝置及其容量可根據客戶需求和負載選擇。
3、根據荷載和用戶要求,選擇進線、進線管尺寸和敷設工藝。
4、能將電壓互感器、電能表選為一組,按電壓互感器、電能表接線圖接線
5. 會擬定項目計劃。
6.會繪制安裝圖、原理圖、接線圖。
7、會制定安裝布線工作計劃。
8. 會進入家居設備并安裝電池
9. 會進入家用設備,修復電池。
10、會撰寫安裝調試工作報告。
11、會辦理發貨手續,會編制日常維護保養注意事項和常見故障排除方法等。
學習內容
1、交流電路基礎知識。
2.了解用戶需求
3.器件和材料的品牌和市場價格。
4、萬用表、振蕩器、鉗形電壓表的檢測方法。
5、刀閘、熔斷器、電流互感器、漏電保護器的外觀結構及接線方法。
六、三相電度表和三相電度表的接線方法
7、電壓互感器、電能表的選型及配套知識。
8、線材的選擇原則。
九、蓄電池各元件的安裝規則及接線的一般原則
10.畫出蓄電池的安裝圖和接線圖
11、家用電器及電池配電安裝及開機實驗。
12、配電蓄電池常見故障分析判斷及處理方法
13、施工安全知識。
14.初檢交貨方式。
15、完整的工作流程:獲取資料(安裝調試任務單、圖紙)——制定方案(分工/確定工藝)——實施方案(安裝、調試)——檢驗(自檢、驗收、總結和工作過程反饋)
教學條件
1.師資:綜合班主任1~2名
2.場地(工具、設備):綜合教室小學科學電流和電路教案,配備:①配網板1塊/人; ②電動工具1套/2人; ③ 萬用表1個/2人; ④ 2個搖床/班; ⑤ 鉗形電壓表 2臺/班
3、材料:電池每人一套,電線數條等。
4、教材:①電工基礎知識、維修鉗工技能培訓書; ②學習資料、作業頁、打分單、揀選單 ③安裝調試施工單(任務單)。
教學方法組織
行為引導教學法; 中學生獨立作業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通過小組討論或與班主任交談,培養中學生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1.班主任講解中學生如何練習萬用表、搖表、鉗形電壓表的檢測方法(3課時)
2、班主任講解家用蓄電池配電安裝案例,重點講解電能表的接線方法(6課時)
3、中學生3~4人一組,查閱三相(單相)電路和蓄電池的安裝資料。 (2課時)
4.根據職位頁面要求,分工合作。 (1課時)
5、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確定施工方案,填寫送貨單及領取材料,辦理儀器、工具借用手續。 (1課時)
6、分組完成三相(單相)電路和電池的安裝調試,班主任填寫打分表。 (全班3課時)
7、撰寫工作報告并進行小組交流,根據個人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小組互評。 (2課時)
8、根據任務書的要求,選出一名小組代表向全班介紹工作過程,并分組回答問題。 (全班共3課時)
一貫性要求:執行與車間相關的安全操作、環境保護等規定。
學術評價
1.根據評價標準,從“工作質量、工作速度、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文明生產、社會行為、安全生產、學習內容記錄”八個方面對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小學科學電流和電路教案,重點以下幾個方面:
2、能夠制定計劃,合理全面。
3、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動作正確、規范、熟練。
4. 遵守紀律并負責任地處理廢物。
5、能互相教學,互相學習,向團隊成員介紹自己的工作匯報、工作過程中的感受和改進思路。
6、完成的安裝調試報告規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