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鏡用透鏡符號來表示(一條線段兩頭有兩個V形標志)畫出主光軸,標出光心、焦點來根據(j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中的兩條折射光線(一般作過光心的光線和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較好)的相交點,即可得到透鏡所成的像的特點(如虛實、大小、正倒等)。
2.透鏡成像時,物體上每一點發(fā)出的照到透鏡上的所有光線都成像在同一個位置,擋住一部分,并不影響射向透鏡的其它光線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于射到像上的光線減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會變暗。
3.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凸透鏡成實像需要滿足的一個條件是(u>f)。
(2)共軛成像指的是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可以互換,兩種情況下分別成放大、縮小的倒立實像
4.透過凸透鏡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鐘表,秒針的像仍然是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因為此時成倒立的實像,倒著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5.實像和虛像的異同相同點:它們都是光線所在的直線的相交而成的不同點:實像是實際光線相交成的,而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實像可以成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觀察到,而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
6.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有:會聚太陽光(或平行光線)的方法、遠物成像法、成倒立等大實像的方法、共軛成像法
7.(1)照相時照遠景時,相機遠離被拍攝物,鏡頭后縮;照近景時,相機要靠近被拍攝物,鏡頭前伸。(理由是: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2)放大投影儀投出的像時,鏡頭要向下調(diào)節(jié),同時要增大投影儀到屏幕的距離;縮小投影儀投出的像時,鏡頭要向上調(diào)節(jié),同時要減小投影儀到屏幕的距離。(理由同上題)
(3)放大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時,應將放大鏡到被觀察物的距離適當增大(不能比透鏡的焦距大);縮小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時,應將放大鏡到被觀察物的距離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