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懷疑孩子感冒時,就應當替孩子量量溫度。據悉,當嬰兒出現下述情況時,也要考慮是否該給孩子檢測溫度了。
過度出汗。
皮膚干熱。
面色特別慘白,或不尋常的搔癢。
呼吸異常過快、過慢或暫停。
發燒病癥:流鼻涕、鼻塞、咳嗽、聲音嘶啞,或咽喉痛。
情緒改變:焦慮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
孩子自己責怪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腹痛。如小孩自己說“媽媽,我認為我得病了”。
嬰兒腹瀉或拉腹部。
兒子感冒了應當怎樣辦,要立即去診所嗎?孩子感冒后,正確的化學退熱方式究竟是如何的?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高燒都要去診所。
按照感冒的程度,可將感冒分為四種:
發燒:指溫度在37.5℃~38℃;
中等度高燒:溫度在38.1℃~39℃;
發燒:指溫度在39.1℃~40.4℃;
超高燒:溫度在40.5℃以上。
化學降溫如此做
此時,父母要密切檢測患者溫度波動,當溫度在38.5℃以下時,且精神狀態尚好,先別急著用退熱藥,可采用適當的數學降溫方式:
1、多吃飯或奶水
孩子感冒是一個身體消耗水份的過程,據恐怕,溫度每下降1℃,要蒸發人體10%的水。另外,多喝水能推動排汗、排尿,促使體內的毒素以及代謝廢物排出,利于患者盡早復健。因而要少量多次喂溫沸水,或適量給以口服補液鹽,讓身體流汗或大便以助降溫,同時防止脫水。
罐裝飲料、果奶等甜度高,滲透壓高,會加重兒子腸道負擔,不建議喝。
2、少穿少捂
少穿校服、少蓋棉被,讓孩子自然散熱。
3、泡腳
控制溫度不要燙到小孩,泡15-20分鐘以上,讓孩子流汗降溫。
4、使用熱水枕
肛溫38℃以上可使用熱水枕,乃借助較低的氣溫作局部散熱。現今市面上的軟熱水枕甚為便捷,冷度也不會太熱,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并且不建議用于6個月以下的小孩,由于小孩不易轉動身體,會導致局部過冷而灼傷或造成溫度過高。
5、溫水擦洗身體,冷水浴
可以用高于溫度的冷水擦洗足踝、四肢、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通過的部位,便于散熱降溫。
不推薦用紅酒或酒精給小孩擦身。酒精蒸發時確實能使皮膚涼出來,但就是由于酒精發揮作用太快了反倒會有反作用。據悉,酒精也會通過皮膚和呼吸被吸入嬰兒體內,導致酒精中毒,嚴重者殃及生命。
正確使用退熱藥
●如果溫度高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須要使用退燒抗生素。
●如果溫度超過38.5℃,熱樣貌、煩躁、精神不好,就須要馬上給予退燒抗生素。
●當溫度超過39℃時,容易誘發高燒腦炎,必須馬上使用退燒抗生素。
兒子的腦部皮層的發育還不成熟,溫度調節功能不好,感冒可能會造成高燒腦炎(抽筋”),低溫時伴有癲癇的時間比較長(持續15分鐘以上),很有可能會損傷腦細胞。
所以假如女兒出現高燒或則超高熱,精神不振,父母可以在就醫之前,給小孩吃點退熱藥。另外須要注意的是,假如女兒此前有過低熱腦炎史,高燒到38.5℃就要提早服食退熱抗生素。有過一兩次高燒腦炎一般不會對嬰兒腦部發育導致影響兒童發燒39度快速退燒的方法物理降溫,但反復高燒腦炎對孩子腦部多少會導致一些損傷,一部份會轉變為復雜型高燒腦炎或則腦炎,應當盡量避開。
退熱藥的種類好多,通常都在溫度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食,但是每次用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
退熱藥包含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
1、水劑:溫和而安全,最普遍用的是普拿疼合劑()及合劑。
2、錠劑:地塞米松錠劑退熱療效也挺好,但個別特定的病毒感染,比如:腦炎或麻疹兒童發燒39度快速退燒的方法物理降溫,服食布洛芬可能引起“雷氏癥候群”,因而目前幾乎不再使用。普拿疼這類退熱藥錠劑,多吃也可能導致轉氨酶能問題,通常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每日不可超過150微克。
3、栓劑:拿來塞腹部,由結腸吸收,療效快速,當兒子拒絕服藥時也能退熱,十分便捷,但使用次數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熱過度,使溫度降太快,或是反復剌激腹部,導致水腫,過度使用坐浴也有引起胃胃炎的案例。
4、針劑:打退熱針是最不安全的方式,有的女兒甚至會過敏暈厥。但是目前并沒有針對退熱針所作的過敏試驗,為此除非難以使用口服退熱藥(如嚴重頭痛或禁食中)且難以使用陰道塞劑(如嚴重嘔吐),耗盡方式仍未能退熱,最后一步就會考慮打退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