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樂山教育信息,傳播教育好聲音,展樹良好形象,服務師生父母。全樂山人都在關注。投稿合作:電話陌陌同號:
6月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中考防騙預警:2021中考將至,廣大考生都步入了緊張的沖刺狀態,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動起了“歪腦筋”,借中考編造虛假信息,欺騙考生和公眾,甚至施行行騙。因此,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匯總了近些年來出現的一些盜竊案例和虛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父母,慎思網路謠言,避免上當被騙。
提防網路盜竊,
莫購“高考答案”
臨近中考,網上還會出現一些所謂的“高考答案”,有人便以“出售中考試題答案”為名,侵吞考生和父母錢財。
【案例】今年3月,廣東人黃某通過QQ步入多個聊天群,聲稱自己有渠道可以買到中考答案,以每科1.5億元的價錢將所謂的“高考試題答案”出售給父母及考生,盜竊廣東、山東、湖南等五省10余人,侵吞錢財10余億元。目前,黃某已被民警依法民事拘押,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提醒】高考試卷屬于國家機密級材料,其保管和運送都有非常嚴格的管理舉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為施行考試作弊行為,向別人非法轉讓或則提供試卷、答案的”,屬于違規行為。考生及父母不要心存僥幸,訂購所謂“高考機密答案”。
考前盤發“占坑帖”,
考后宣傳“押中題”
考前,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常常通過網站峰會、QQ空間或自媒體構建標題欄,發布空白內容的“占坑帖”并隱藏高考防騙預警發布,考后再將從網上獲得的考題內容等重新編輯到“占坑帖”中,并公布。借此制造考前獲得試卷或“押中真題”的表象,并作為噱頭進行培訓補習宣傳,博取網民關注,混淆社會視聽。
【提醒】近年來,這類“占坑帖”時常發生。她們通過把握管理員的權限,制造考前能獲得試卷或則“押中真題”的表象,借此迷惑考生。其背后目的就是施行盜竊,攫取利益。中考試卷試題屬于國家機密級材料,提醒廣大考生,請勿輕信這類虛假宣傳,以免上當被騙。
代考替考入刑量刑
“槍手”坐牢你誤終生
網上刊登所謂的“替考”“槍手”等廣告信息,宣稱可以找到學院生或則往屆生來代考,須要提早支付“保證金”,成績下來后再依照“協議”支付貨款等等。
【案例】2019年12月高考防騙預警發布,在某國家教育考試中,兩名助考結伙人員找了一名學院生,為一名考生進行代考。代考被發覺后,兩名助考結伙人員竟賄賂監考老師對民警隱瞞實情。日前,某地高級人民法庭公布了裁定結果:兩名組織考試作弊者犯組織考試作弊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分別被判有期判刑3年8個月和3年2個月;兩名監考老師犯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分別被判有期判刑2年,判刑3年和有期判刑1年,判刑1年6個月;代考學院生犯替代考試罪,被改判徒刑5個月,判刑1年。
【提醒】我國民法規定,對在中考、研考等國家教育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直接認定為“情節嚴重”行為,處七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刑期并處罰金。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遵紀守法,不要一時糊涂,飲恨終身。
中考招生有章法“渠道”上學不可能
中考成績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圖章、設立報考處和咨詢電話等方法,冒充院校招生人員、校領導同事等,聲稱手中把握院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低分高錄”“補錄”等施行盜竊。
【案例】2020年5月30日,被害人陳某甲在某網站上認識一名叫陸某超的女子,該女子稱能幫助被害人的兒子投檔到更好的中學。通過網上多次聯系,陳某甲相信了陸某超的謊言。以后,陳某甲相繼向陸某超支付7.8億元,結果不但沒有被投檔,反倒人財兩空。10月8日,警方將嫌疑人陸某超擒獲。
【提醒】高校招生投檔有嚴格的工作流程。院校招生計劃由市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公布。未經有關省(區、市)公布的招生計劃一律不得安排招生。考生及父母要高度提防這種“花錢能買學院名額”的盜竊信息,應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新政和信息,請勿輕信蠱惑,因而上當被騙。
招生網站和公眾號
遭搶注“山寨版”以假亂真
近些年來,出現某些地區和中學的招生部門網站和陌陌公眾號被一些個人和機構提早搶注,冒充、仿冒院校或官方招生機構和中學網站、公眾帳號散布散播虛假信息,蒙蔽考生和父母,嚴重攪亂考試招生秩序。
【案例】央視財經頻道報導,2020年中考結束后,山東、山東等地出現大量山寨公眾號。如:“河南招生考試”“山東招錄官網”“山東招錄辦公室”等均為個人或補習機構注冊。調查發覺,這種山寨、高仿陌陌公眾號的背后,已產生了產業鏈,她們通過發布虛假招生新政等博取關注,再售賣虛假答案、高額培訓課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每年具有本本科招生資格的全省高等中學名單還會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父母可通過登入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中學名單”進行查詢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