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標卡尺的原理和讀數方法
螺旋測微器的原理和讀數方法
測金屬絲的電阻率
(1)實驗步驟
①測直徑:用螺旋測微器或游標卡尺在金屬絲的三個不同位置上各測一次,并記錄數據。
②測長度:將金屬絲兩端固定在接線柱上懸空掛直,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接入電路的金屬絲長度l(即有效長度),反復測量三次,并記錄。
③連電路:依照電路圖用導線把器材連好,并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至并聯電路部分的電壓為零處。
④測U、I:電路經檢查確認無誤后,閉合開關S。改變滑動變阻器滑動觸頭的位置,讀出幾組相應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I和U的值,記入記錄表格內,斷開開關S。
⑤整理:拆除實驗電路,整理好實驗器材。
(2)數據處理
①金屬絲直徑的讀數:
a.利用螺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直徑,讀數時應特別小心半刻度是否露出。
b.因螺旋測微器的精確度為0.01 mm,可動刻度上對齊的格數需要估讀。所以,若以毫米為單位的話,最后一位應出現在小數點后的第三位。
c.把三個不同位置的測量值求平均值作為直徑d。
②金屬絲長度的測量:
a.應測量接入電路中的有效長度。
b.因為用的是毫米刻度尺,讀數時要讀到毫米的下一位(別忘記估讀)。
c.把三次測量值求平均值作為長度L。
③電阻R的測量值的確定:
方法一、平均值法:可以將每次測量的U、I分別計算出電阻,再求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方法二、圖像法:可建立U-I坐標系,將測量的對應U-I值描點作出圖像,利用圖像斜率來求出電阻值R。
④計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將測得的R、L、d的值,帶入到電阻率計算公式。
(3)誤差分析
①金屬絲直徑、長度的測量帶來偶然誤差。
②電流表外接法,R測<R真,導致ρ測<ρ真(系統誤差)。
③通電時間過長,電流過大,都會導致電阻率發生變化(系統誤差)。
(3)注意事項
①為了方便,應在金屬導線連入電路前測導線直徑,為了準確,應測量拉直懸空的連入電路的導線的有效長度,且各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②測量電路應選用電流表外接法,且測電阻時,電流不宜過大,通電時間不宜太長,因為電阻率隨溫度而改變。
③為準確求出R的平均值,應多測幾組U、I數值,然后采用U-I圖像法求出電阻。
游標卡尺的讀數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