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荷
1、電荷種類
(1)正電荷: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符號 “+”)
(2)負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符號 “-”)
2、電荷的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物質的微觀結構與物體的帶電
1、原子的構成:
原子核比較穩定,為什么?答:質子和中子之間有強相互作用→核力
2、三種起電方式
(1)摩擦起電
不同物體對電子的束縛能力不同。摩擦過程中,(對電子的束縛能力強的)物體得到電子帶負電,(對電子的束縛能力弱的)物體失去電子帶正電。
實質:摩擦使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失電子—-帶正電;得電子—-帶負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接觸另一個物體,電荷會轉移到這個物體上,使這個物體帶電。
規律:相同金屬球平分總電量;不同 金屬球按比例分配。
實質:電荷的轉移
? ? ? 接觸起電的電荷分配原則:帶等量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都不顯電性,這種現象叫做電中和現象;兩? ? ? ?個相同的帶電金屬導體接觸后,電荷要重新平均分配,這種現象叫做電荷均分原理。
先中和在平分
(3)感應起電: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于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感應起電的判斷方法
1.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種電荷,如圖5甲所示.
2.導體接地時,該導體與地球可視為一個導體,而且該導體可視為近端導體,帶異種電荷,地球就成為遠端導體,帶同種電荷,如圖乙、丙所示.。
三種起電方式的比較
電荷守恒定律及元電荷
1、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
2、元電荷:迄今為止,自然界中最小電荷量。 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國際單位制度中,電荷量的單位是庫倫,簡稱庫,用C表示。正電荷的電荷量為正值,負電荷的電荷量為負值。
3、任何帶電物體所帶電荷量是最小電荷量的整數倍。我們稱這個最小電荷量為元電荷,用e表示。密立根利用油滴實驗測量出電子的電荷量,獲得193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計算中,我們可以取。
4、電子的電荷量e與電子的質量之比,叫做電子的比荷。
電荷及其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