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路的組成,了解電源、家用電器、開關等電路器件的作用;
2、認識常用設備及其符號;
3、了解電壓的產生過程,知道電壓方向的調節,知道直流電路中電流的方向;
4、能根據實物電路畫出相應的電路圖,并能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2.工藝與技巧
1、走一遍組裝電路的過程,了解電路的組成;
2、通過實驗知道直流電路中電流的方向;
3. 學習搭建電路模型和繪制電路圖。
3. 情緒、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動手實驗,激發中學生學習熱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學習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了中學生合作學習和規范操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1、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連接電路;
2、直流電路中電壓的產生和電流的方向;
3、認識家用電器的元件和符號,能畫出簡單的電路圖。
教學難點
1.電壓方向規定;
2、直流電路中電流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通訊方向的關系。
教育資源
干電板、小燈泡(燈管)、電鈴、小馬達(小吊扇)、發光晶閘管、電線、開關等。
教學過程
一、知識復習
1、為什么導體容易導電? 金屬導體如何導電?
2、電壓是怎么產生的?
設計意圖是復習金屬導體導電依靠自由電子和電荷定向連接產生電壓這兩個知識,檢驗上節課的學習成果,為解決本節課的難點做鋪墊.
2.新課教學
模塊 1 組裝電路,了解電路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聯系一個小組一起組裝電路
以小組為單位,將提供的設備組裝成簡單的電路,使家用電器工作。
設計意圖 中學生其實是電路知識的初學者,但對簡單電路的組裝并不陌生。 根據中學生樂于操作的特點,讓中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電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中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二部分顯示組裝結果并解釋電路的組成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小組成員組裝電路的成果,并嘗試講解電路的基本元件;
2、總結電路的組成:電源、家用電器、電線和開關;
3、實時評價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是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中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展示結果和即時評價的目的是鼓勵中學生大膽詮釋自我,讓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識。
3 讓中學生嘗試說出各部分的功能
1、電源
(1)功能:提供電能; 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以維持家用電器中的電壓并使家用電器工作。
(2)分類:直流電源、交流電源。
(3)關于直流電源(干電板、學生電源)的自學和合作學習。
2.家電
(1)作用:消耗電能,并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列出常用的家用電器。
3.開關
(1)功能:控制電路(接入、開路)。
(2) 講義顯示了常用開關。
4.電線
作用:連接電路小學科學電流和電路教案小學科學電流和電路教案,傳輸電能。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生活,引導中學生注意收集身邊的化學知識,觀察身邊的化學現象,培養中學生的概括能力,使中學生能夠了解并弄清電路各部分的功能。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組裝電路,了解電路的主要元件及其作用”。
模塊 2 探索直流電路中的電壓方向
Link 1 借助發光晶閘管獨立探索電路中電流的方向
(1) 提出問題:電壓是如何通過小燈泡的? 因此有猜測。
(2) 實驗探索:班主任提供發光晶閘管,分組組裝電路,使晶閘管發光; 自學發光晶閘管知識,了解發光晶閘管的發光特性; 根據發光晶閘管的現象和特點,進行討論和發現。
(3)交流研究成果。
由此推斷,在(直流)電源外,電壓的方向是從電源的負極通過家用電流流向正極(負極使用家用電器的正極)。
補充 在(DC)電源內部,電壓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
設計意圖是關于電路中電流的方向,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電壓是看不見的,可以用發光晶閘管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 讓中學生進行實驗,自己摸索。 通過觀察分析,他們知道直流電路中電流是有方向的,進一步明確了電壓的方向。
第二部分借助講義解釋電路中產生電流的過程
(1)班主任結合講義分析電路中電流的產生過程。
(2) 推論:
A。 自由電子定向通信的方向與電壓方向相反;
b. 電壓方向的調節:正電荷定向連接的方向。
小反饋:確定電壓的方向(講義顯示了另外兩種自由電荷具有方向性的情況)。
中學生分析判斷,達成共識:明確自由電荷定向通信的方向與電壓方向的關系。
設計意圖是利用多媒體講義模擬電路中電流的產生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電壓的產生以及自由電子定向連接方向與電壓方向的關系,理解關于電壓方向的歷史規定。 本環節充分利用講義闡明微觀本質,突出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
模塊三 認識常見的熱敏器件及其符號,繪制電路圖,并能根據電路圖連接物理電路
鏈接小組合作學習裝置符號
小組合作學習器件符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案中的相關內容。
2 學習成果交流與展示
分組學習后,以分組比賽的形式衡量對器件符號的掌握情況。
Link 3 對照自己組裝的電路試著畫個電路圖
(1)小組合作繪制電路圖;
(2) 顯示結果;
(3)規范了電路圖的繪制方法。
環節4: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
(1)團隊合作根據電路圖連接物理電路;
(2) 顯示結果;
(3)規范了物理電路的連接方式。
設計意圖是讓中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學習搭建電路模型,培養中學生搭建數學模型的能力; 采用競賽的方式加強對知識的掌握,目的在于充分調動中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合作意識。 提高學習目標的達成率,最終使中學生熟練掌握簡單電路圖與實物電路的相互繪制。
3.課堂總結
讓中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班主任總結改進,為這節課建立知識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