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探究題是高考、期末考試中數學常考的內容,但是分值比較重,這么這種實驗都在那兒呢?
實驗一:密度的檢測
密度的檢測在考試中常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天平、量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考查點2:實驗步驟的正確填寫、排序;
考查點3:實驗中偏差、常見問題的剖析處理;
考查點4:運用ρ=m/v估算密度;
例題:南寧坭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小劉取了一小塊玉器樣品,通過實驗來測定坭興陶的密度,過程如下:
(1)把天平放到水平臺上,把游碼移到標尺上端的零刻度處,發覺表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絲向左(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用調好的天平檢測樣品質量時,所用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樣品質量為52克。
(3)用燒杯檢測樣品容積時,樣品置于燒杯前后的水位情況如圖丙所示,則樣品容積為20立方分米。
(4)樣品的密度:2.6克每立方分米。
實驗二:探究影響磨擦力大小的誘因
本實驗在試卷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實驗基本操作,如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線勻速帶動鐵塊;
考查點2:控制變量法的理解和應用;
考查點3:實驗數據的剖析;
考查點4:實驗推論: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有關。
例題: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的實驗.
(1)實驗中為了檢測滑動磨擦力的大小,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帶動鐵塊;
實驗數據如下:
(2)剖析1、3(選填序號)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滑動磨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3)在第一次實驗中假如用0.5N的力水平帶動鐵塊,則鐵塊遭到的滑動磨擦力為0.4N.
實驗三: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本實驗在試卷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二力平衡的三要素關系;
考查點2:重力、阻力對物體平衡的影響;
例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目的是探究貨車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兩個拉力F
、F
的關系。
(1)實驗中,貨車應當處于靜止狀態。
(2)實驗中,通過調整
鉤碼個數
來改變F
和F
的大小。
(3)實驗中,保持F
與F
大小相等初中物理實驗題,用手將貨車扭轉一個角度,松手后,貨車將
轉動。
實驗四: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在試卷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如何調節杠桿平衡;
考查點2: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的剖析;
考查點3
:實驗推論的總結及應用,即:F
=F
;
考查點4: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和處理。
例題: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小麗把杠桿支在支架上,調杠桿兩端的平衡螺絲,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右側B處掛兩個相同的(鉤碼,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左側A處掛三個相同的鉤碼。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下拉,當彈簧測力計日漸往右傾斜時,杠桿一直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變大(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緣由是拉力F的力臂變小。
實驗五:探究壓力作用療效有關誘因
探究壓力的作用療效和哪些誘因有關,常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轉換法的應用:用受力物體形變的大小反映壓力作用療效的大小;
考查點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考查點3:實驗中常見問題的剖析;
考查點4:實驗推論:壓力的作用療效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療效越明顯;受力面積一定,壓力越大,壓力作用療效越明顯。
例題:在“探究壓力的作用療效與什么誘因有關”實驗中,小周朋友用一塊海棉和兩塊尺寸相同的長方體磚塊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仔細觀察,并剖析回答下述問題:
(1)壓力的作用療效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海棉的凹坑程度來確定的。
(2)剖析比較圖乙和圖丙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推論: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療效越顯著。
(3)剖析比較圖乙、丁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推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療效越顯著。
(4)進一步綜合剖析圖中甲、乙、丙和丁的實驗現象,并歸納得出推論:壓力的作用療效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療效越顯著。
實驗六:探究液體內部的浮力
探究液體內部的浮力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液體浮力計的原理及使用;
考查點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考查點3:實驗中故障的剖析及實驗過程的評估;
考查點4:實驗推論:①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浮力;②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各個方向浮力都相等;③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的浮力越大;④液體的浮力與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例題:小李朋友借助如圖裝置探究“液體內部浮力的特性”。
(1)小李檢測浮力計的氣密性時,用右手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發覺U形管兩側液柱的高度差變化較小(選填“大”或“小”),表明其氣密性差。小李調節快壓強計后,U形管兩側液手相平。
(2)小李把金屬盒分別溶入到甲、乙圖中的兩種液體(水和酒精)中,發覺圖甲中U形管兩側液柱的高度差較小,他判定圖甲中的液體是酒精。其推論不可靠,緣由是沒有控制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他改變圖乙中金屬盒的深度,其探究情況如圖丙所示。
(3)小李應當比較圖乙、丙,得出金屬盒離液面的距離越深,U形管兩側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初中物理實驗題,表示液體的浮力就越大。
(4)小李發覺在同種液體中,金屬盒所處深度相同時,只改變金屬盒的方向,U形管兩側液柱的高度差不變,表明在同一種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或在相同條件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
實驗七:探究滑車架的機械效率
車架的機械效率在試卷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實驗基本操作,如用彈簧測力計勻速帶動物體;
考查點2:對于實驗現象、數據進行剖析,確定實驗的探究目的;
考查點3:控制變量法的理解與應用;
考查點4:運用功、機械效率的估算式進行簡單估算。
例題:如圖所示,在“探究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驗中,物體重為6N。
(1)實驗時要豎直向下且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若物體上升高度為10cm,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是2.4N,則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83.3%。
(2)若降低物體的重,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計磨擦)。
實驗八:探究動能大小的有關誘因
本實驗在試卷中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考查點1:轉換法的應用:通過觀察鐵塊被砸的距離,判定動能的大小;
考查點2: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考查點3:實驗推論:質量一定時,速率越大,動能越大;速率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例題:如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誘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
(1)該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速率和質量的關系。
(2)該實驗物體動能是指物體A(選填“A”或“B”)。
(3)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B被砸的遠近來反映的。
(4)該實驗物體的速率是指物體A從斜面上靜止滾下與物體B碰撞,碰前A(選填“碰前A”、“碰前B”或“碰后B”)的速率,它是通過高度(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
(5)實驗中多次讓物體從斜面同一高度上靜止滾下時,應改變物體A(選填“物體A”或“物體B”)的質量,這是為了研究物體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