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探索初步認識:u=? v=? 測量焦距的方法; 設備安裝: 1、測量焦距:將鏡頭對準太陽,在鏡頭另一側左側放置一張白紙,直到白紙上鏡頭上出現一個小而亮的光斑,從該光斑到光斑的距離為檢測到鏡頭,即焦距。 f=10cm,2f=20cm2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從左到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幕。 并點燃蠟燭,調節蠟燭火焰中心、凸透鏡、光幕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圖像位于光幕中心)2倍焦距倒立、縮小、實像3、將蠟燭放在2f地外,連接光幕,直至光幕上出現清晰的圖像,觀察圖像的大小和反轉。 等2倍焦距倒立、等大小、實像4、將物體放在2倍焦距上,觀察圖像的大小、倒立、虛實。 焦距小2倍,焦距大1倍。 反轉、放大、創建真實圖像 5、將蠟燭移動到2f和f之間,重復上述操作,觀察檢測。 等待1倍焦距不導致成像。 6、將物體置于焦點處,觀察后即可成像。 將焦距縮小1倍直立,放大,虛像7,繼續靠近蠟燭,使U<F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在光幕上能得到圖像嗎? 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蠟燭的圖像呢? 通過凸透鏡觀看圖像。 規則三:所形成的像為虛像時,物體和像在相對的一側。 當物體和圖像形成實像時,物體和圖像在同一側。 規則四: 1、焦點是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物體在焦點外成虛像,在焦點內成實像。 將焦距加倍以區分現實與現實。 2、雙焦距是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物體在雙焦距外成為小像,在雙焦距內成為小像。 雙焦距的大小。 倒立使實像縮小 倒立使實像放大 正立使虛像放大 七:分析演示: 八、評價與交流: 凸透鏡成像中,物體相連時,物體之間的轉折點在哪里虛像和實像? 虛像放大和縮小的過渡點在哪里? (請中學生回答)記憶公式:(一焦距分為實像和虛像;雙焦距分為大和小。) 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特點:倒像、放大、實像; 物距<像距的特點:倒像、縮小像、實像; 物距>像距特點:正立、放大、虛像; 物體同側成像規則一:凸透鏡成像 主題分類: 1.凸透鏡成像與物距的關系: 1.凸透鏡的焦距為8分米。 在距離鏡頭20分米處,在鏡頭另一側左側的光幕上可得到 的圖像,這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如果將物體放置在12分米的位置,調整光幕,則可以在鏡頭上得到 的圖像,鏡頭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作的; 如果物體距離鏡頭 6 分米,它將(可以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這樣就可以形成圖像,這就是應用。 倒置放大實景攝像頭 倒置實景放大投影儀不能豎立放大虛擬放大鏡 2、根據物距與像距的關系,判斷圖像的性質:當蠟燭距離蠟燭36分米時凸透鏡,其圖像清晰地反射在遠處透鏡另一側左側20分米的光屏上,在光屏上得到的是0.3的圖像。 根據圖像的性質來判斷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