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點亮小燈泡。 講稿 李同 肖陽娟 高中 理科 四年級 第 1 卷 電氣單元 Page 1 點亮小燈泡。 實驗教學目標 實驗教學難點 實驗教學計劃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實驗教學過程 第2頁單元現狀 《點亮燈泡》是四年級卷1第一單元第二課。本課主要講授中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利用簡單的電板和電線讓小燈泡發光測小燈泡電功率評課稿,并探索不同的連接方法讓小燈泡發光,激發探索電的興趣。 第3頁的實驗教學內容“點亮一個小燈泡”是四年級卷1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課的教學內容分為2部分。 第一部分:觀察小燈泡,了解小燈泡的結構; 第二部分:讓中學生通過實驗自主探索如何點亮小燈泡。 第4頁實驗教學目標
2. 1.了解小燈泡和電池的結構; 2.掌握電壓、電路等概念; 3、了解短路、斷路等現象,能夠清楚地描述電壓流向。 科學知識 1、體驗使用電纜、電池、使小燈泡變白的活動; 2.學生學習測試電路器件,感受電壓路線,并學習以自己的形式繪制電路圖。 流程與方法 了解安全用電知識測小燈泡電功率評課稿,體會電池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價值觀、態度和情感 Page 5 認識小燈泡的結構特征。 正確連接電路和可視化電壓路徑的重點是了解電路中的電流路徑。 漏電和斷路的區分難點 第 6 頁 小燈泡電池引線測試材料 第 7 頁 學業條件分析 在引導中學生了解小燈泡的結構后,讓中學生探索通過小燈泡點亮小燈泡的方法實驗。這個實驗活動看似簡單,但中學生會感知到電、電路
3.想象一下電壓是如何流動的,嘗試用更多的連接方法讓小燈泡點亮。 通過簡單的觀察和實驗活動,可以促進中學生科學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的發展。 第8頁 教學方法 教學實驗法1、情境設定法2、任務驅動法1、自主操作法2、合作探究法 第9頁 教學過程匯報與交流、大膽創新回顧與總結、布置儀器引導觀察、了解燈泡創作場景,在新課程中進行動手實驗,親身體驗擴大知識面,并談論收獲。 在觀看第10頁視頻時,由于燈泡的結構處于某種半封閉結構,中學生的觀察角度不同,獲得的結構信息也不同。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小燈泡的結構呢? 這就引出了如何觀察和展示學習技能。 展示講義中小燈泡的剖面圖后,可以深入了解小燈泡的內部結構。通過結構化觀察和講義
4、展示方式引導中學生由短暫、無序的觀察轉向有目的、有序的觀察。 并了解在視頻模式下播放的電池結構。 這充分體現了信息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深度融合。 觀察第 11 頁的小燈泡 讓小燈泡發光。 這一步讓中學生借助實驗材料,通過獨立操作和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如何點亮小燈泡,并讓中學生探究燈泡不亮的原因,從而得出漏電和開路的概念。 在第12頁,了解電壓路線并畫出電路圖,供中學生觀察燈泡裝置并了解它們現在已連接。 在電路的基礎上,引導中學生發現小燈泡的發光部分是鎢絲。 由于介質流動,電路中流路的負極流出,進入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穿過鎢絲,再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小燈泡的正極。電池,可以使燈泡發光。 顯示電壓流圖。 設計方案:
5、學生大膽嘗試更多連接小燈泡的方式,培養中學生的個性。 讓中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的氛圍中不斷迸發學習熱情和創造欲望。 流程圖 第13頁 反思與評價 營造學習環境,激發中學生興趣,提出明確目標,使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懂得安全用電。 對于全體中學生來說,關注中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中學生的個性。 通過中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索,激發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欲望,讓中學生親身體驗處理信息、進行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共同構建健康科學素養。 返回第 14 頁 謝謝! 無論是什么科目,只要對教材理解透徹,就能靈活運用,可以用最少的時間給中學生最大的實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粗淺理解,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第15頁 返回第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