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銜接---11 摩擦力(解析版)
更新時間:2021-08-06 06:53:15 文件大小:
437.98 KB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運行環(huán)境:
/WinNT/2000/XP |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
下載次數(shù):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tǒng)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
【重溫·初中】
一、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4、靜摩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分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7、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知新·高中】
摩擦力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2.分類: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
一、靜摩擦力
1.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1)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即有彈力).
(2)接觸面粗糙.
(3)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
2.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方向無直接關系,既可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與運動方向相反或成某一夾角.
3.靜摩擦力的大小
(1)范圍:0<Ff≤Ffmax.
(2)計算: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時,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求解.
(3)靜摩擦力大小與正壓力無關,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
4.判斷靜摩擦力有無的方法
(1)定義法:在判斷物體間是否存在靜摩擦力時,可用假設法,先假設接觸面是光滑的,看物體是否發(fā)生相對運動。如果物體仍保持相對靜止,則物體不受靜摩擦力;反之,則受靜摩擦力。
(2)平衡條件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判定。
小試牛刀:
例1: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表面粗糙的物體,只要直接接觸就會產生靜摩擦力
B.靜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C.靜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兩個物體之間的靜摩擦力總是一個定值
【答案】C
【解析】由于靜摩擦力產生在彼此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又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所以A錯誤;靜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不能說成阻礙物體的運動,所以B錯誤,C正確;兩物體間靜摩擦力的大小隨物體所受其他外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D錯誤。
例2:運動員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上攀和勻速下滑時,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上和F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上向上,F(xiàn)下向下,F(xiàn)上=F下?B.F上向下,F(xiàn)下向上,F(xiàn)上>F下
C.F上向上,F(xiàn)下向上,F(xiàn)上=F下?D.F上向上,F(xiàn)下向下,F(xiàn)上>F下
【答案】C
【解析】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攀上時,受力平衡,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F上向上,而且有?F上=G;
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滑下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下向上,因為勻速運動,根據(jù)平衡條件有:F下=G.所以F上=F下.
故選:C.
二、滑動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