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物理《滑輪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考點+訓練.zip
更新時間:2021-08-14 07:10:57 文件大小:
602 KB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
下載次數: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
《滑輪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考點+訓練
滑輪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力學中重要的知識點,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識點之一。機械效率知識綜合性強,學生考試中普遍感覺較難,很多學生往往是機械的模仿,一味的套公式,不理解公式成立的條件,出錯率偏高。
一、 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定義 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圖意
實質 等臂杠桿 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特點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在不考慮繩重和摩擦力的情況下, (n是指與動滑輪相連繩子股數)
距離關系 s=h s=2h s=nh
速度關系 v繩=v物 v繩=2v物 v繩=nv物
1、滑輪組繩子股數n的判定:有N個動滑輪, 如果繩子的一端系在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就是2N+1股;如果繩子的一端系在定滑輪上,,繩子的股數就是2N股。
2、滑輪組的繞法:
根據F=G/n,如果n是偶數,那么饒線的起始點在上面的定滑輪上;如果n是奇數,那么繞線的起始點在下面的動滑輪上。 即“奇動偶定”定理。
二、機械效率
1、三功——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有用功 我們需要的、必須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用表示。
額外功 使用機械時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用W額表示。
總功 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是總共做的功,叫做總功,用W總表示,用公式表達為W總=W有+W額
2、機械效率
(1)定義:物理學中,把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
(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增大重物、減小機械間的摩擦、減小機械自重、改進結構等。
注意:機械效率是一個比值,通常用百分數表示,由于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故機械效率總小于1;機械效率的高低與使用機械是省力還是費力無關。
三、 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物體勻速運動)
當滑輪組豎放使用時,克服物體重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有用=Gh,總功W總=Fs,額外功W額=W總-W有=Fs-Gh,機械效率 (任何情況下都適用);
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W額=G動h,機械效率
(不考慮繩子和摩擦的情況下適用)。
當滑輪組橫放使用時,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有用=fs物,總功W總=Fs繩,額外功W額=W總-W有=Fs繩-fh,機械效率 ,此時與物體重力無關,繩端移動的距離與物體運動的距離的關系為s繩=ns物。
注意:
(1)當用豎放滑輪組提水中物體時,克服的不再是物體的重力,而是G-F浮,在計算機械效率時,只有將G換成G-F浮即可。
(2)由于物體和繩端同時運動,將s=nh或s繩=ns物兩邊同時除以時間t,所以得v繩=nv物。尤其在計算拉力的功率選用P=Fv計算時,一定要用v繩,不要用v物。
一、中考題型分析
在中考試卷中,側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有時結合浮力、功率一起考查,綜合性強。中考中,主要以計算形式考查。近年來,分值在4分—6分左右。
二、典例精析
★考點一: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典例一:(2019·鹽城)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這樣做( )
A.省力,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變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變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