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物理《力和運動的關系》考點+訓練.zip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資源介紹
力和運動的關系是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識點。全面、準確的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對以后學習高中物理有重大幫助。在過程中,許多學生認識上有很多誤區,導致中考中丟分。
一、力的作用效果:
力作用到物體上對物體產生的后果,就是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改變物體的形狀,如使物體伸長、縮短、彎曲、扭轉等;
(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如使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由快到慢,又慢到快,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注意:(1)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由快到慢,又慢到快可以理解為速度大小變化;運動方向發生改變可以理解為速度方向發生變化。
(2)勻速運動的物體,運動狀態也可能發生變化,如地球同步衛星,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等。
二、通過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1、物體在不受力時的運動情況(牛頓第一定律):保持靜止或保持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的運動:保持靜止或保持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或保持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稱之為平衡狀態。
(2)平衡力: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我們說這幾個力是平衡力,此時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
3、物體在非平衡力(只受一個力)時的運動:
(1)當合力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如從高空自由落下的物體;
(2)當合力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如豎直上拋的物體;
(3)當合力與初速度的方向成一夾角時,物體做曲線運動,如推鉛球。
物體處于加速、減速運動或運動方向發生改變時,我們說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此時物體所受的力是非平衡力,此時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
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
1、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合力為零。此時我們常常通過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來計算或判斷未知力的大小或方向。
2、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加速、減速或曲線運動),所受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合力一定不為零。
(1)當物體加速運動時,合力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2)當物體減速運動時,合力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3)當物體做曲線運動,當力與初速度的方向成一夾角。
四、牛頓第一定律結論的得出
1、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實驗裝置圖:
(2)實驗方法:
①轉換法:通過小車比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阻力的大小;
②控制變量法: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下滑,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通過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變阻力的大小;
③實驗推理法:由實驗推理出,若物體不受阻力時,物體的速度將不會減小,即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3)實驗現象:
在相同條件下,水平面對小車的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的越慢,向前運動距離越遠。
(4)實驗結論: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5)交流討論:
①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后繼續運動的原因小車具有慣性。
②小車最終在水平面停下來是因為小車受到阻力的作用。
③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斜面底端,重力勢能轉化為機械能(動能),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動能)轉化為內能。
2、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該結論是由實驗推理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驗證;
(2)“或”是二選一,不同時存在,物體不受外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3)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五、力與運動常見理解誤區:
1、用力推桌子,桌子未動,摩擦力小于推力。
簡析:未動,說明桌子靜止,靜止的物體,合力為零,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
2、必須有力的作用,物體才會運動。
簡析: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物體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力為零時,物體可以做勻速直線運動。
3、勻速運動的物體,必須有恒定的力。
簡析:勻速運動的物體所受的的合力為零,如果對它施加恒定的力,它的運動狀態將會發生改變,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4、豎直上拋的物體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零,所受的力也為零。
簡析:豎直上拋的物體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零,但合力等于重力(不考慮空氣阻力),處于非平衡狀態。
5、放在水平傳送帶帶上的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簡析: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所受的合力為零。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個力與之平衡,這個力沒有,則沒有摩擦力。(或理解為沒有相對運動)
6、只受重力的物體只能豎直向下做直線運動。
簡析:只受重力的物體也可以做曲線運動,如推鉛球,離手后不考慮空氣阻力,只受重力,但鉛球做曲線運動。
一、中考題型分析
中考中,力和運動的關系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識點,通常有三種考法:一是通過物體的狀態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計算力的大小和判斷力的方向;二是通過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速度大小情況;三是將三種常見的力、慣性、二力平衡等知識綜合考察。多以選擇題題、填空題最為常見,所占分值一般在2分—3分左右。
二、典例精析
★考點一:力和運動綜合
◆典例一:(2019·連云港)下列關于運動和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受力時,一定保持靜止狀態
B.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實驗直接總結出來的
C.運動的物體具有慣性,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D.靜止在地面上的“殲-20”戰機,受平衡力的作用
◆典例二:(2019·宿遷)下列關于力和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