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物理《氣體壓強、流速與壓強的關系》考點+訓練.zip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資源介紹
氣體壓強、流速與壓強的關系,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連,是初中物理學習中的重點內容,在歷屆中考中都有考題出現,考題一般較簡單,但有些省市在考查難度較大。
一、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1、產生原因:空氣受重力的作用,且氣體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
(1)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2)生活實例: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鋼筆吸墨水、吸盤、用吸管吸飲料、火罐、托里拆利實驗、水泵、輸液、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等。
3、大氣壓的測量:
(1)最早測出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2)托里拆利實驗:
①實驗裝置:1m長的玻璃管(一端開口)、水銀(俗稱“汞”)
②實驗現象:管內水銀下降至于槽內水銀面760mm處不再下降;
③實驗分析與結論:由于槽外的大氣存在大氣壓強,大氣壓強壓在槽內的水銀面上,當大氣壓強與水銀自身重力產生的壓強相等時,管內水銀面不再下降,所以760mm水銀柱長生的壓強就是的大氣壓強,所以大氣壓強p0=ρ水銀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
Pa。
④分析論證:
A.倒置后,水銀受重力作用下降;
B.水銀下降后,管內水銀面上方是真空;
C.實驗時不小心有氣體留在管中未排出,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小于760mm;
D.實驗時玻璃管傾斜了,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等于760mm;
E.實驗時將玻璃管豎直上提,但管口不離開槽中水銀,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等于760mm;
F.實驗時往槽中繼續加一些水銀、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等于760mm;
G.如果換用更粗(細)玻璃管實驗,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等于760mm;
H.如果在液柱上方(真空部分)某處刺破,水銀柱下降;如果在液柱中間某處刺破,小孔上段水銀柱將上升,下段水銀柱將下降;
I.如果將水銀換用水來做實驗,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10100mm;
J.將實驗從山下移到山上,穩定后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小于760mm;
4、大氣壓強的特點:
(1)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
(2)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氣壓與體積的關系:溫度不變時,質量一定的氣體的壓強隨體積的增大而減小。
5、大氣壓與氣壓的區別:
氣壓,可以是任意氣體,在任意狀態下的壓強,可以是任意值,比如,氣球中的壓強叫氣壓,車胎中的壓強也叫氣壓;而大氣壓就是大氣產生的的壓強,地球大氣層對浸在里面的物體的壓強。
6、粗略測量大氣壓的方法:
(1)吸盤法:
A.原理:
B.器材:吸盤、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C.步驟: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D;②將吸盤四周沾上水,擠出里面的空氣壓在光滑的玻璃面上;③用力豎直往上拉吸盤,直到吸盤脫離玻璃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拉脫吸盤所需拉力的大小為F;④寫出大氣壓強的表達式: 。
D.誤差分析:①吸盤中的氣體擠不凈,會使測量結果偏??;②測量力時偏大或偏小,會使測量結果偏大或偏??;③測量吸盤直徑時偏大或偏小,會使測量結果偏小或偏大。
(2)注射器法:
A.原理:
B.器材: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繩、橡皮帽
C.步驟: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盡筒內的空氣,并用一個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③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L,用這個長度去除它的容積V,得活塞的橫截面積 ; ④寫出大氣壓強的表達式: 。
D.誤差分析:①注射器筒內的空氣排不盡,會使測量結果偏小;②測量力時偏大或偏小,會使測量結果偏大或偏??;③測量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L,而不是整個注射器的長度,否則L偏大,測量結果偏大。④考慮到摩擦的存在,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二、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液體或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壓強越大。
2、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如圖所示,飛機機翼截面的上表面彎曲,下表面平直,飛機飛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較大,壓強較小,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較小,壓強較大,因此在機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壓強差,因此有壓力差,這就是產生升力的原因。
3.生活中的實例:火車站臺上的安全線、風雨中的傘容易向上翻、乒乓球的上旋與下旋、足球比賽中的“香蕉球”、兩船不能并排高速航行;向兩張紙片中間吹氣,兩紙片靠攏;沿著下垂的紙條從上方吹氣,紙條會飄起來等。
一、中考題型分析
中考中,各省市對氣體壓強和流速與壓強的關系都有考查,主要以選擇、填空、實驗、形式出現,比較簡單,大多屬于容易題。分值在2分—3分左右。
二、典例精析
★考點一:大氣壓強
◆典例一:(2019·成都)下列情形與大氣壓強無關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鍋不易煮熟米飯 B.用吸管吸飲料
C.“玉兔”號在月球上留下“足跡” D.馬德堡半球實驗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