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復習經典例題解析《透鏡、反射、折射實驗》.zip
更新時間:2021-08-18 07:47:17 文件大小:
401.08 KB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
下載次數: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下載地址1
2019屆中考物理復習經典例題解析
反射、折射、透鏡實驗
1.(2018?蘇州)學過透鏡知識后,小明實驗小組在光學實驗室(暗室)想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光源S(視為點光源)、圓形凸透鏡(直徑為D)、光具座、光屏(足夠大)。經討論他們決定先從測凸透鏡的焦距開始。
(1)在光屏中央畫一個與凸透鏡直徑相同的圓,找出圓心O′。
(2)將光源、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調節它們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鏡光心和 圓心O′ 在同一水平直線上。
(3)固定凸透鏡的位置,將光源從緊貼凸透鏡的位置緩慢向外移動,直到光屏上的光斑 與所畫圓完全重合 ,就可以從光具座上讀出凸透鏡的焦距,此時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20.0 cm。
(4)為了驗證測出的焦距值是否準確,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動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變,則測出的焦距準確。若向右移動光屏,光斑變大,說明本次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 小 。
(5)在移動光屏的過程中,小明發現在光屏上光斑外側還有一個暗環,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鏡的邊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邊框直接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驗證,發現暗環仍然存在。你認為暗環是如何形成的? 透鏡外側沿直線傳播的光與經透鏡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無光區 。若光源S在左焦點上,光屏在右焦點處,如圖乙所示,請你算出此時暗環的面積等于 。
【解答】解:(1)如圖所示,
(2)在實驗之前,為了保證物像完整的成在光屏上,因此像要盡量的成在光屏的中間,只有光源、凸透鏡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才符合要求,而O'正好在光屏的中央,因此使光源、凸透鏡光心和圓心O'在同一水平直線上。
(3)因為圓圈和凸透鏡是等大的,所以當光斑和圓圈重合時說明折射光線是平行的,這時光源剛好在焦點上,因此應該是直到光屏上的光斑與所畫圓完全重合;凸透鏡的焦距是:f=50cm﹣30cm=20cm;
(4)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變,說明折射光線是平行;如果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大,那么向右移動光屏,光斑會減小;如果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小,那么向右移動光屏,光斑會增大;
所以本次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小;
(5)透鏡邊緣以外的光線沿直線傳播,以內的光線會發生偏轉,二者之間會形成一個沒有光線的黑色區域,這就是暗環,因此暗環形成的原因是:透鏡外側沿直線傳播的光與經透鏡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無光區;
如下圖所示,
圖中凸透鏡正好相當于大三角形的中位線,
那么:圓環大圓的直徑就是2D,半徑是D;
小圓的直徑就是D,半徑就是 D;
那么暗環的面積為:πD2﹣ 。
故答案為:(2)圓心O';(3)與所畫圓完全重合;20.0;(4)小;(5)透鏡外側沿直線傳播的光與經透鏡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無光區; 。
2.(2018?常州)小明用光具座、F光源、凸透鏡、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如圖甲所示,將光源放在30cm刻度處時,移動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時光屏在 cm刻度處,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把光源向左移至20cm刻度處時,將光屏向 (左/右)調節,可得 (倒立/正立) (縮小/放大)的清晰像;
(3)把光源放在45cm刻度處時,移去光屏,人眼通過透鏡看到的像是圖乙中的( )
【答案】 (1)70;10
(2)左;倒立;縮小
(3)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