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專題《摩擦力》考題歸類.zip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摩擦力是中考的常考點,主要考查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比較或計算摩擦力的大小及其有關問題,涉及對摩擦力的正確認識和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現將摩擦力考題整合歸類,以供復習備考參考。
一、判斷摩擦力的方向
依據摩擦力的定義判斷。摩擦力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其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先分析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力物體相對于接觸物體(施力物體)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方向;再由“方向相反”確定摩擦力的方向。
例1 (2017·衡陽)如圖1所示,一方形木塊從斜面上滑下,請畫出木塊下滑時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解析:木塊從斜面上滑下,木塊與斜面接觸且相對于斜面向下運動,故木塊下滑時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圖2所示。
例2 圖3甲所示是快遞分揀輸送機,圖3乙所示為它的工作過程簡化圖,轉動輪帶動水平傳送帶向右運行。當傳送帶上的貨物A加速運動時,貨物A所受的摩擦力是 (選填“阻力”或“動力”)。
解析:動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力、其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阻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其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貨物A與傳送帶接觸,傳送帶水平向右運行,A相對于傳送帶有向左滑動的趨勢,故A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A與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摩擦力的方向與A的運動方向相同,故貨物A所受的摩擦辦是動力。
例3 汽車加速運動時,前、后輪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為( )
A.前、后輪均向前
B.前、后輪均向后
C.前輪向后,后輪向前
D.前輪向前,后輪向后
解析:一般汽車的發動機是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后輪工作的(后輪驅動),當汽車加速運動時,后輪(驅動輪)轉動相對于地面有向后運動的趨勢,因而地面與后輪之間會產生阻礙這種相對運動趨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當汽車向前運動時,前輪(從動輪)隨整車一起向前運動,相對于地面有向前運動的趨勢,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答案:C。
【點撥】(1)兩物體相對運動時,它們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兩物體相對靜止時,它們之間產生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2)注意“運動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的區別,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相
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二、比較摩擦力的大小
依據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應用控制
變量法分析比較;對于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
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平衡力的條件分析比
較。
例4 如圖4所示,同一物塊在水平拉力 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關于圖甲、乙中物塊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和 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 >
B. =
c. <
D.無法判斷
.解析:物塊在水平拉力 的作用下向右運動,水平面對物塊的滑動摩擦力水平向左。可采用兩種方法分析解答:
(1)由甲、乙的圖示情景可知,同一物塊的兩種不同放置方式中,物塊對接觸面的壓力相同(等于物塊的重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受力面積)大小不同,甲中的受力面積比乙中的大;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故圖甲、乙中物塊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即 = 。
(2)圖甲、乙中,物塊受到的拉力 相等,均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拉力與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甲中, ;乙中, ,故 = 。
例5 (2017·西寧)在研究滑動摩擦力時,小王同學利用同一木塊進行了如圖5所示的三次實驗。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 、 、 ,則 、 、 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 > >
B. > >
C. = =
D. > =
解析: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彈簧測
力計的拉力和木板對它的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因此,通過比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的大小。
由圖示情景可知, 與 相比,接觸面所受的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毛巾的粗糙程度大,摩擦力大,故 > ; 與 相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所受的壓力不同,木塊上放砝碼的壓力大,摩擦力大,故 > 。答案:A。
【點撥】比較摩擦力大小的兩種方法如下。
(1)根據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較。壓力一定時,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粗糙的摩擦力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比壓力,壓力大的摩擦力大。
(2)根據平衡力的條件比較。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物體所受的力為平衡力,由動力比較摩擦力的大小,反之,由摩擦力比較動力的大小。
三、判斷摩擦力的大小變化
依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判斷。分析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的變化,確定摩擦力大小的變化情況;通過改變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改變摩擦力的大小。
例6 (2017·長沙)班級大掃除,小天發現許多現象與摩擦有關,其中減小摩擦的措施是( )
A.擦玻璃時把抹布壓緊在玻璃上去擦
B.書柜下裝有滾輪便于移動位置
C.黑板擦的刷面選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解析:擦玻璃時把抹布壓緊,通過“壓緊增大壓力,增大摩擦;書柜下裝有滾輪,通過“滾輪”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黑板擦的刷面選用更粗糙的材料、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通過“粗糙”和“凹凸不平的花紋”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捺:答案:B。
例7 (2016·黃岡)山體滑坡是一種強降雨天氣極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強降雨時,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來不夠穩固的山體的不同地質層(板塊)之間摩擦力 ,部分山體在 作用下向下滑動而導致山體滑坡。請你提出二項避免山體滑坡的措施: 。
解析;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強降雨時,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來不夠穩固的山體的不同地質層(板塊)之間滲入水,使得接觸面變光滑,摩擦力變小;平時不夠穩固的部分山體在其重力與所受的摩擦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強降雨時摩擦力變小,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動而導致山體滑坡。
避免山體滑坡的措施是:加固山體、植樹造林、合理導流、定期檢查上坡地表的變化、增加植被等。
例8 (2017·蘭州)在平直的路面上用1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體,物體靜止不動。增大推力使物體開始運動、當推力為30.N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撤去推力后,物體運動速度逐漸減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用1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體時,物體所受摩擦力為零
B.撤去推力后,物體所受摩擦力逐漸減小
C.物體運動速度減小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逐漸增大
D.物體在該路面運動時所受摩擦力大小始終不變
解析:用10N的力推物體時,物體靜止不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推力,為10 N;當推力增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