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中考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物理和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8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9、10小題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選項,正確選項不全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請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把你的選項所對應的大寫字母涂黑
1.下列數據與事實最接近的是( )
A. 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50cm B.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kg
C. 人體的脈搏每秒鐘大約跳動60次 D. 中學生步行的速度大約是5m/s
2.下列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夏天,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 B. 冬天,窗玻璃內表面出現冰花
C. 清晨,路邊草葉上結有露珠 D. 衣櫥里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
3.小明站在穿衣鏡前3m處,以1m/s的速度勻速靠近穿衣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穿衣鏡中小明的像逐漸變小 B. 以穿衣鏡為參照物小明總是靜止的
C. 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是虛像 D. 2s后小明走的距離是1m
4.下列電路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力只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B. 托里拆利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C.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 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6.下列四個裝置中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是( )
A. 動圈式話筒
B. 電動機
C. 揚聲器
D. 電磁繼電器
7.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勢能變小 B. 動能不變
C.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 機械能變小
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燈泡L正常發光;當開關S閉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流表示數不變 B. 電壓表示數變小
C. 燈泡L變亮 D. 燈泡L與電阻R并聯
9.小明用獨輪車搬運磚頭,車箱和磚頭的總質量是120kg,獨輪車的有關尺寸如圖所示。推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獨輪車是省力杠桿 B. 動力臂是0.7m
C. 阻力臂是0.3m D. 人手豎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1500N
10.小飛家的走廊燈很容易燒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她設計了如下電路,L1和L2都是“220V40W”的燈泡(設燈泡L1和L2的電阻不變,電源電壓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燈泡L1的電阻是1210Ω
B. 閉合S,斷開S1,燈泡L1和燈泡L2串聯
C. 閉合S,斷開S1,燈泡L1兩端 電壓是110V
D. 兩燈泡都亮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80W
二、填空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空1分,共24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11.早晨,我們聽見的鬧鈴聲,是由鬧鈴______產生的;我們能分清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是因為聲音的______不同。
12.電視機接收到的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是用______傳遞來的。核能屬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3.水結成冰是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這個過程中水的內能會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4.某同學用天平測得物體的質量是7.5g,將物體放入量筒前后,量筒的示數如圖所示,則物體的體積是______cm3,物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
15.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______和______等因素有關。
16.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重是60N,底面積是0.2m2的物體,物體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Pa;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當推力增大到15N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7.電阻R1的I-U圖像如圖所示,R1的阻值是______Ω,把R1與阻值是30Ω的電阻R2并聯在電源電壓是4V的電路中,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是______,R1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______。
18.把質量是24g,體積是30cm3的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后該物體將______(填“上浮”“懸浮”或“下沉”)。當它靜止時,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19.小強外出時家里只有一盞額定功率是60W的電燈未關,仍在發光。他離開時與回來后電能表的示數如圖所示,在這段時間內,電燈消耗的電能是______kW·h;若他離開家20h,則此燈的實際功率是______W。請寫出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______。(寫出一條原因即可)
20.燈泡L的I-U圖像如圖甲所示,電阻R1的阻值是10Ω,電源電壓是8V。在圖乙所示的電路中,若只閉合S1和S2時,電壓表的示數是2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是______A;若只閉合S1和S3時,電壓表的示數是4V,10s內電流通過電阻R2產生的熱量是______J;若將電壓表換成電流表,閉合S1、S2和S3時,電流表的示數是______A。
三、作圖與實驗探究題(本題共8個小題,共40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21.如圖所示,一束光AB從空氣斜射向透明玻璃,請作出這束光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22.請根據圖中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電源的正極。
23.下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 規律”的裝置圖,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1)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______上;
(2)將實驗器材按圖中位置放置,光屏上燭焰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實像,應用此規律工作的是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將圖中 凸透鏡換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鏡,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填“靠近”或“遠離”)
(4)實驗中,不小心用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的像______。(填“變暗”“無變化”或“變殘缺”)
24.某同學用下列器材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1)他向圖甲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紅墨水靜止時,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______;
(2)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______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______;(填“漏氣”或“不漏氣”)
(3)他把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Pa;繼續向下移動探頭,會看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______有關;
(4)為了檢驗“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這一結論,他用圖丙的裝置,在容器的左右兩側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看到橡皮膜向左側凸起,則______側液體的密度較大。(填“左”或“右”)
25.利用圖中的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情況。在兩個相同的燒瓶中分別接入電阻絲,裝入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別插入溫度計。
(1)裝置中電阻絲的阻值應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實驗中用______來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數據,請計算出煤油的比熱容是______J/(kg·℃);
液體 質量/g 初溫/℃ 加熱時間/min 末溫/℃
煤油 150 20 10 50
水 150 20 10 35
(2)夏天,海邊晝夜溫差變化小,這是因為水的______大;
(3)在燒瓶中重新填裝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電阻絲,此裝置就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______的關系。
26.如圖甲是小明“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的實驗電路圖。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實驗時,燈L1和燈L2的規格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閉合開關后,小明發現兩燈都不發光,于是分別把電壓表接在圖甲中AB兩點、BC兩點及AC兩點,測得數據分別是UAB=3V,UBC=0V,UAC=3V;小明檢查發現只有燈L1和燈L2中的一盞出現故障,則故障可能是______。
(3)處理好故障后,小明把電壓表接在AB之間重新測量,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分度值是______V;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接下來小明應該:斷開開關______。
(4)正確實驗后,小明分析多組數據得出結論______。(請使用文字敘述)
27.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實驗的最佳順序是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圖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通過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
(3)以下情況會影響結論的是______。
A.圖乙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 B.圖乙中物體未全部浸沒在水中
(4)將圖乙中的水換成酒精( ),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小紅利用上述實驗中的器材和木塊,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過程中______步驟不需要彈簧測力計。(填“甲”“乙”“丙”或“丁”)
28.小飛要測量標有“2.5V”字樣小燈泡的電阻,選取電壓是6V的電源。
(1)用筆劃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小燈泡變亮,導線不允許交叉)
(2)此實驗的原理是______。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最______瑞。(填“左”或“右”)
(3)圖乙中,小燈泡的I-U圖像不是一條直線,原因是小燈泡的電阻隨______的變化而變化,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W。
(4)小飛又取來阻值是600Ω的定值電阻R0、一個開關和阻值約5Ω的未知電阻R1,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測量R1的阻值,小飛的實驗方案如下:
a.閉合S1,斷開S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是U1
b.閉合S1和S2,讀出電壓表 示數是U2
則電阻R1=______(用U1、U2和R0表示),小飛的實驗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得電阻R1的阻值,理由是______。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29.如圖,某同學用40N的拉力,在6s內將重9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不計繩重和摩擦。在此過程中,求∶
(1)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開的功率是多少?
(4)若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5N,請計算說明,使用該滑輪組能否提起重120N的物體?
30.下表是小李家部分用電器的參數。
用電器 額定電壓/V 額定功率/W 數量/個
電飯鍋 220 1100 1
電烙鐵 100 1
節能燈 16 10
(1)表中所有用電器同時正常工作的總功率是多少千瓦?
(2)電飯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是多少?
(3)電烙鐵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多少?
(4)小李家有一款電熱水壺、加熱效率是75%正常工作時,將質量是3.63kg,初溫是20℃的水加熱至30℃,需要2.8min。小李在某次燒水時,發現這個電熱水壺的實際功率只有1000W,則這次燒水時,小李家的實際電壓是多少?(設電熱水壺電阻不受溫度影響)
二O二O年綏化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物理和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8小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9、10小題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選項,正確選項不全得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請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把你的選項所對應的大寫字母涂黑
1.下列數據與事實最接近的是( )
A. 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大約是50cm B. 一名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kg
C. 人體的脈搏每秒鐘大約跳動60次 D. 中學生步行的速度大約是5m/s
【答案】B
【解析】
【詳解】A.初中物理課本長度大約是26cm,不符合題意;
B.成年人質量在70kg左右,中學生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般在50kg左右,符合題意;
C.人體的脈搏每分鐘大約跳動60次,每秒鐘大約跳動1次,不符合題意;
D.中學生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m/s,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下列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
A. 夏天,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 B. 冬天,窗玻璃內表面出現冰花
C. 清晨,路邊草葉上結有露珠 D. 衣櫥里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
【答案】C
【解析】
【詳解】A.夏天,濕的衣服被晾干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發了,是汽化現象,不符合題意;
B.冬天,窗玻璃上出現冰花,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華現象,不符合題意;
C.路邊草葉上出現露珠,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符合題意;
D.衣櫥里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態,屬于升華現象,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小明站在穿衣鏡前3m處,以1m/s的速度勻速靠近穿衣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穿衣鏡中小明的像逐漸變小 B. 以穿衣鏡為參照物小明總是靜止的
C. 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是虛像 D. 2s后小明走的距離是1m
【答案】C
【解析】
【詳解】A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小明以1m/s的速度勻速靠近穿衣鏡,穿衣鏡中小明的像不變,成的像是虛像,故A錯誤,C正確;
B.以穿衣鏡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穿衣鏡的位置發生改變,小明是運動的,故B錯誤;
D.2s后小明走的距離
s=vt=1m/s×2s=2m
故D錯誤。
故選C。
4.下列電路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A.電路中缺少電源,故A錯誤;
B.兩個燈泡串聯,電壓表測量其中一個燈泡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連接正確,故B正確;
C.導線將其中一個燈泡短路,電路中只有一個燈泡發光,開關不起作用,故C錯誤;
D.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了,故D錯誤。
故選B。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力只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B. 托里拆利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C.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 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答案】D
【解析】
【詳解】A.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錯誤;
B.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B錯誤;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運動的原因,不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C錯誤;
D.由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可知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故D正確。
故選D。
6.下列四個裝置中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是( )
A. 動圈式話筒
B. 電動機
C. 揚聲器
D. 電磁繼電器
【答案】A
【解析】
【詳解】A.動圈式話筒是把聲信號轉變成電信號的,聲信號的振動帶動線圈在磁場中振動,產生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原理,故A正確;
B.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B錯誤;
C.揚聲器把電信號轉化為聲信號,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原理,故C錯誤;
D.電磁繼電器是利用電流效應工作的,故D錯誤。
故選A。
7.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勢能變小 B. 動能不變
C. 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D. 機械能變小
【答案】C
【解析】
【詳解】人造地球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的過程中,衛星的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動能減小;衛星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此時的機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變。
故選C。
8.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燈泡L正常發光;當開關S閉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流表示數不變 B. 電壓表示數變小
C. 燈泡L變亮 D. 燈泡L與電阻R并聯
【答案】D
【解析】
【詳解】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斷開時,燈泡L正常發光,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 電流,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當開關S閉合時,燈泡L與電阻R并聯,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電壓表的示數不變,由并聯電路電流規律可知電流表的示數變大,由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燈泡L亮度不變。
故選D。
9.小明用獨輪車搬運磚頭,車箱和磚頭的總質量是120kg,獨輪車的有關尺寸如圖所示。推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獨輪車是省力杠桿 B. 動力臂是0.7m
C. 阻力臂是0.3m D. 人手豎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1500N
【答案】A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獨輪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正確;
BC.支點在車輪的軸上,力F為動力,所以動力臂的長度為1m,阻力是G,阻力臂的長度為0.3m,故B錯誤,C正確;
D.磚頭及車廂的總重
G=mg=120kg×10N/kg=1200N
由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人手豎直向上的力
F= =360N
故D錯誤。
故選AC。
10.小飛家的走廊燈很容易燒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她設計了如下電路,L1和L2都是“220V40W”的燈泡(設燈泡L1和L2的電阻不變,電源電壓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燈泡L1的電阻是1210Ω
B. 閉合S,斷開S1,燈泡L1和燈泡L2串聯
C. 閉合S,斷開S1,燈泡L1兩端的電壓是110V
D. 兩燈泡都亮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是80W
【答案】ABC
【解析】
【詳解】A.燈泡L1的電阻
R1= =1210Ω
故A正確;
BC.閉合S,斷開S1,兩個燈泡串聯,兩個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相同,由R= 可知兩個燈泡的電阻相同,電源電壓是220V,由串聯分壓可知燈泡L1兩端的電壓是110V,故BC正確;
D.兩燈泡都亮時,兩個燈泡串聯,電路消耗的總功率
P= =20W
故D錯誤。
故選ABC。
二、填空題(本題共10個小題,每空1分,共24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11.早晨,我們聽見的鬧鈴聲,是由鬧鈴______產生的;我們能分清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是因為聲音的______不同。
【答案】 (1). 振動 (2). 音色
【解析】
【詳解】[1][2]鬧鈴聲是由鬧鈴的振動產生的。不同物體的材料不同,產生的音色不同,所以能根據音色分清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12.電視機接收到的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是用______傳遞來的。核能屬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答案】 (1). 電磁波 (2). 不可再生
【解析】
【詳解】[1]廣播、電視、手機屬于無線電通信,都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所以電視機接收到的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是利用電磁波傳遞的。
[2]核能消耗后不能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是不可再生能源。
13.水結成冰是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這個過程中水的內能會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1). 凝固 (2). 變小
【解析】
【詳解】[1][2]水結冰,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凝固過程,放出熱量,內能減小。
14.某同學用天平測得物體的質量是7.5g,將物體放入量筒前后,量筒的示數如圖所示,則物體的體積是______cm3,物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
【答案】 (1). 5 (2). 1.5×103
【解析】
【詳解】[1][2]物體的體積
V=30mL-25mL=5mL=5cm3
物體的密度
ρ= =1.5g/cm3=1.5×103kg/m3
15.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______和______等因素有關。
【答案】 (1). 長度 (2). 橫截面積(溫度,任選其中兩個)
【解析】
【詳解】[1][2]導體的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反映了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還與溫度有關。
16.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重是60N,底面積是0.2m2的物體,物體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Pa;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當推力增大到15N時,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 (1). 300 (2). 10 (3). 不變
【解析】
【詳解】[1]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300Pa
[2]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
f=F=10N
[3]當推力增大到15N時,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17.電阻R1的I-U圖像如圖所示,R1的阻值是______Ω,把R1與阻值是30Ω的電阻R2并聯在電源電壓是4V的電路中,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是______,R1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______。
【答案】 (1). 10 (2). 3∶1 (3). 1∶1
【解析】
【詳解】[1]由圖象可知,當電壓為6V時,電流為0.6A,所以R1的阻值
R1= =10Ω
[2][3]把R1與阻值是30Ω的電阻R2并聯在電源電壓是4V的電路中,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所以R1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是1∶1,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
18.把質量是24g,體積是30cm3的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后該物體將______(填“上浮”“懸浮”或“下沉”)。當它靜止時,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答案】 (1). 上浮 (2). 0.24
【解析】
【詳解】[1][2]物體的密度
由于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松手后該物體將上浮,當它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
F浮=G=mg=24×10-3kg×10N/kg=0.24N
19.小強外出時家里只有一盞額定功率是60W的電燈未關,仍在發光。他離開時與回來后電能表的示數如圖所示,在這段時間內,電燈消耗的電能是______kW·h;若他離開家20h,則此燈的實際功率是______W。請寫出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______。(寫出一條原因即可)
【答案】 (1). 1 (2). 50 (3). 發生短路或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解析】
【詳解】[1]在這段時間內,電燈消耗的電能
W=2020.8kW·h-2019.8kW·h=1kW·h
[2]此燈的實際功率
P= =0.05kW=50W
[3]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發生短路或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20.燈泡L的I-U圖像如圖甲所示,電阻R1的阻值是10Ω,電源電壓是8V。在圖乙所示的電路中,若只閉合S1和S2時,電壓表的示數是2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是______A;若只閉合S1和S3時,電壓表的示數是4V,10s內電流通過電阻R2產生的熱量是______J;若將電壓表換成電流表,閉合S1、S2和S3時,電流表的示數是______A。
【答案】 (1). 0.6 (2). 32 (3). 2.4
【解析】
【詳解】[1]只閉合S1和S2時,定值電阻R1和燈泡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示數是2V,由圖象可知,通過燈泡的電流是0.6A,即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是0.6A。
[2]只閉合S1和S3時,定值電阻R2和燈泡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示數是4V,由圖象可知,通過燈泡的電流是0.8A,即此時電路電流是0.8A,電源電壓是8V,根據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電壓之和,所以定值電阻R2兩端的電壓為
U2=U-UL=8V-4V=4V
所以定值電阻R2的阻值為
R2= =5Ω
10s內電流通過電阻R2產生的熱量
Q=I2R2t=(0.8A)2×5Ω×10s=32J
[3]若將電壓表換成電流表,閉合S1、S2和S3時,定值電阻R1和R2并聯,電流表測量干路電流,電源電壓是8V,電流表的示數
I總=I1+I2=
三、作圖與實驗探究題(本題共8個小題,共40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21.如圖所示,一束光AB從空氣斜射向透明玻璃,請作出這束光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
【解析】
【詳解】過入射點垂直于界面做出法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的空氣中作出反射光線;再根據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線左側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2.請根據圖中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電源的正極。
【答案】
【解析】
【詳解】由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螺線管的右端是N極,由安培定則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電源的左端是正極,如圖所示:
23.下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裝置圖,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1)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______上;
(2)將實驗器材按圖中位置放置,光屏上燭焰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實像,應用此規律工作的是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3)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鏡,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填“靠近”或“遠離”)
(4)實驗中,不小心用指尖觸摸到了凸透鏡,這時光屏上的像______。(填“變暗”“無變化”或“變殘缺”)
【答案】 (1). 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線或凸透鏡的主光軸 (2). 放大 (3). 投影儀 (4). 靠近 (5). 變暗
【解析】
【詳解】(1)[1]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3]由圖可知,此時 物距為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應用此原理制成的。
(3)[4]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鏡,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相當于增大了物距,凸透鏡成實像,物遠像近像變小,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減小像距,即光屏應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4)[5]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了凸透鏡,由于凸透鏡的其他部分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現的仍然是燭焰完整的像;因為此時凸透鏡會聚光線的數量減少,所以此時的像比手指指尖觸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24.某同學用下列器材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1)他向圖甲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紅墨水靜止時,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______;
(2)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______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______;(填“漏氣”或“不漏氣”)
(3)他把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是______Pa;繼續向下移動探頭,會看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______有關;
(4)為了檢驗“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這一結論,他用圖丙的裝置,在容器的左右兩側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看到橡皮膜向左側凸起,則______側液體的密度較大。(填“左”或“右”)
【答案】 (1). 相同或相等或相平 (2). 高度差 (3). 不漏氣 (4). 600 (5). 深度 (6). 右
【解析】
【詳解】(1)由圖甲可知,向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當管內的紅墨水靜止時,根據連通器原理,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相平。
(2)[2]圖乙壓強計通過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來反映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說明橡皮膜所受壓強較大。
[3]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不漏氣,如果裝置漏氣,擠壓橡皮膜,U形管兩邊也不會出現高度差。
(3)[4]探頭放入水面下6cm處,探頭受到水的壓強
p=ρ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5]向下移動探頭,看到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變大,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4)[6]相同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在容器左右兩部分分別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橡皮膜向左側凸起,說明橡皮膜右側的液體壓強較大,右側液體的密度較大。
25.利用圖中的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情況。在兩個相同的燒瓶中分別接入電阻絲,裝入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別插入溫度計。
(1)裝置中電阻絲的阻值應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實驗中用______來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數據,請計算出煤油的比熱容是______J/(kg·℃);
液體 質量/g 初溫/℃ 加熱時間/min 末溫/℃
煤油 150 20 10 50
水 150 20 10 35
(2)夏天,海邊晝夜溫差變化小,這是因為水的______大;
(3)在燒瓶中重新填裝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電阻絲,此裝置就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______的關系。
【答案】 (1). 相等 (2). 加熱時間 (3). 2.1×103 (4). 比熱容 (5). 電阻
【解析】
【詳解】(1)[1]圖中兩電阻絲串聯,通過的電流相同和通電時間相同,要產生的熱量相同,則實驗中選用的兩根電阻絲的阻值應相同。
[2]實驗中用加熱時間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長,液體吸收的熱量多。
[3]由表中數據可知,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即
Q煤油=Q水
c煤油mΔt煤油=c水mΔt水
c煤油=
(2)[4]因為水 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
(3)[5]在燒瓶中重新填裝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電阻絲,通過電阻絲的電流相同,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26.如圖甲是小明“探究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的實驗電路圖。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__。實驗時,燈L1和燈L2的規格應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閉合開關后,小明發現兩燈都不發光,于是分別把電壓表接在圖甲中AB兩點、BC兩點及AC兩點,測得數據分別是UAB=3V,UBC=0V,UAC=3V;小明檢查發現只有燈L1和燈L2中的一盞出現故障,則故障可能是______。
(3)處理好故障后,小明把電壓表接在AB之間重新測量,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壓表的分度值是______V;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接下來小明應該:斷開開關______。
(4)正確實驗后,小明分析多組數據得出結論______。(請使用文字敘述)
【答案】 (1). 斷開 (2). 不相同 (3). L1斷路或L1開路或L1接觸不良 (4). 0.5 (5). 電壓表改接0~3V量程或電壓表改接小量程 (6). 見解析
【解析】
【詳解】(1)[1]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2]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選用不同規格的燈泡進行實驗。
(2)[3]把電壓表接在圖甲中AB兩點,UAB=3V,說明AB兩點的外側是通路,把電壓表接在BC兩點,UBC=0V,說明BC兩點的外側有斷路,把電壓表接在AC兩點,UAC=3V,說明AC兩點的外側是通路,所以故障可能是L1斷路。
(3)[4]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電壓表 量程是0-15V,電壓表的分度值是0.5V。
[5]圖乙中電壓表的示數是2V,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需要選擇0~3V量程。
(4)[6]由實驗數據可知,串聯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
27.小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1)實驗的最佳順序是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圖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通過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
(3)以下情況會影響結論的是______。
A.圖乙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 B.圖乙中物體未全部浸沒在水中
(4)將圖乙中的水換成酒精( ),物體受到的浮力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小紅利用上述實驗中的器材和木塊,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過程中______步驟不需要彈簧測力計。(填“甲”“乙”“丙”或“丁”)
【答案】 (1). B (2). 1 (3). 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4). A (5). 變小 (6). C
【解析】
【詳解】(1)[1]先測量空桶重力和物體 重力,將物體浸沒在溢水杯中,測量拉力的大小,測量小桶和溢出水的重力,所以最佳順序丁甲乙丙,故選B。
(2)[2][3]圖甲中物體的重力是2N,圖乙中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拉力是1N,物體受到的浮力
F浮=G-F=2N-1N=1N
由圖丁可知,空桶的重力為0.5N,圖丙中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為1.5N,排開水的重力
G排=G總-G桶=1.5N-0.5N=1N
所以比較可知
F浮=G排
即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重力。
(3)[4]A.圖乙中水面未到達溢水杯的溢水,排開水的重力小于所受的浮力,會影響實驗結論。
B.圖乙中物體未全部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重力減小,浮力減小,浮力和排開水的重力減小量相等,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不會影響實驗結論。
(4)[5]將圖乙中的水換成酒精,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液體的密度變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變小。
(5)[6]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圖乙中物體處于漂浮狀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零,不需要彈簧測力計。
28.小飛要測量標有“2.5V”字樣小燈泡的電阻,選取電壓是6V的電源。
(1)用筆劃線代替導線,將圖甲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小燈泡變亮,導線不允許交叉)
(2)此實驗的原理是______。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最______瑞。(填“左”或“右”)
(3)圖乙中,小燈泡的I-U圖像不是一條直線,原因是小燈泡的電阻隨______的變化而變化,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W。
(4)小飛又取來阻值是600Ω的定值電阻R0、一個開關和阻值約5Ω的未知電阻R1,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測量R1的阻值,小飛的實驗方案如下:
a.閉合S1,斷開S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是U1
b.閉合S1和S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是U2
則電阻R1=______(用U1、U2和R0表示),小飛的實驗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準確測得電阻R1的阻值,理由是______。
【答案】 (1). (2). (3). 左 (4). 溫度 (5). 1 (6). 或 (7). 不能 (8). R兩端電壓過小,小于電壓表的分度值
【解析】
【詳解】(1)[1]由圖乙可知,電流表的示數沒有超過0.6A,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0.6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小燈泡變亮,說明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將電流表的0.6A的接線柱和變阻器右下角的接線柱連接,如圖所示:
(2)[2]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的原理是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 。
[3]為了保護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阻值最大處,即最左端。
(3)[4]由于小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小燈泡的I-U圖像不是一條直線。
[5]由圖乙可知,燈泡兩端的電壓是2.5V,通過它的電流是0.4A,燈泡的額定功率
P=UI=2.5V×0.4A=1W
(4)[6]閉合S1,斷開S2,兩個電阻串聯,電壓表測量R1兩端的電壓,R1兩端的電壓是U1,閉合S1和S2,只有R1的簡單電路,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電源電壓為U2,通過電路的電流
I=I0=
電阻
R1=
[7][8]定值電阻R0是600Ω,未知電阻R1的阻值約5Ω,通過電路的電流約為
電阻R1兩端的電壓
小于電壓表的分度值,小飛的實驗方案不能準確測得電阻R1的阻值。
四、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相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域內
29.如圖,某同學用40N的拉力,在6s內將重9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不計繩重和摩擦。在此過程中,求∶
(1)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開的功率是多少?
(4)若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5N,請計算說明,使用該滑輪組能否提起重120N的物體?
【答案】(1)180J;(2)75%;(3)40W;(4)不能
【解析】
【詳解】由圖可知,滑輪組的動滑輪繞3段繩。
(1)拉力F做的有用功
W有=Gh=90N×2m=180J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方法一:
方法二:
(3)拉力F的功率
(4)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
W額=W總-W有=240J-180J=60J
動滑輪的重力
G動= =30N
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5N,提起物體的最大重力
G最大=3F最大-G動=3×45N-30N=105N<120N
使用該滑輪組不能提起重120N的物體。
答:(1)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180J;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
(3)拉力開的功率是40W;
(4)若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5N,使用該滑輪組不能否提起重120N的物體。
30.下表是小李家部分用電器的參數。
用電器 額定電壓/V 額定功率/W 數量/個
電飯鍋 220 1100 1
電烙鐵 100 1
節能燈 16 10
(1)表中所有用電器同時正常工作的總功率是多少千瓦?
(2)電飯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是多少?
(3)電烙鐵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多少?
(4)小李家有一款電熱水壺、加熱效率是75%正常工作時,將質量是3.63kg,初溫是20℃的水加熱至30℃,需要2.8min。小李在某次燒水時,發現這個電熱水壺的實際功率只有1000W,則這次燒水時,小李家的實際電壓是多少?(設電熱水壺電阻不受溫度影響)
【答案】(1)1.36kW;(2)5A;(3)484Ω;(4)200V
【解析】
【詳解】(1)表中所有用電器同時正常工作的總功率
P總=P鍋+P烙+P燈=1100W+100W+16W×10=1360W=1.36kW
(2)電飯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
I鍋=
(3)電烙鐵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R烙=
(4)水吸收的熱量
Q吸=cmΔt=4.2×103J/(kg·℃)×3.63kg×(30℃-20℃)=1.5246×105J
電熱水壺消耗的電能
W=
電熱水壺的額定功率
P額=
電熱水壺的電阻
R壺=
實際電壓
答:(1)表中所有用電器同時正常工作的總功率是1.36千瓦;
(2)電飯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是5A;
(3)電烙鐵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是484Ω;
(4)小李家的實際電壓是200V。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