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理科綜合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 60分)
第I卷共25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7題為生物題,8~15題為化學題,16~25題為物理題。1~15題每題2分,16~25題每題3分。
1.在2020年特殊的經濟形勢下,“新基建”的七大產業擔負起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使命,“5G”產業是其中一項。“5G”手機通過電磁波與基站之間進行信息傳遞,以下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 電磁波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C. “5G”比“4G”傳遞信息更快,是因為它所使用的電磁波的波速更快
D. 即使先進的“5G”手機,使用過程中也會發熱,是因為工作過程中部分電能轉化為內能
2.在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很多科學家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以下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衛星
B.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才有了今天人類對電的大規模應用
C. 焦耳最先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通電時間之間的關系,我們據此可以解釋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導線發熱的原因
D. 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大氣壓的數值總是等于1.013×105Pa
3.現代社會里,養狗成為一種“時尚”,但遛狗傷人事故也時有發生,超聲驅狗器(如圖所示為網上一款)應運而生。實驗結果顯示:對著狗一按開關,狗好像聽到巨大的噪聲而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響度小
B.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波的頻率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
C.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D.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4.以下有關現象及應用說法正確的是( )
A. 夏天,景區用噴霧來降溫是利用蒸發吸熱
B. 夏天,涼爽的空調房間的窗戶玻璃上會形成一層水霧,它的形成過程屬于汽化
C. 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蘊含著“液化放熱”的物理道理
D. 冬天,北方常出現霧凇的美景,它的形成過程是升華
5.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觀測到了日環食的天文奇觀。以下現象中與形成日環食的“光學”成因相同的是( )
A. 水中 倒影 B. 樹蔭下的光斑
C. 雨后的彩虹 D. 海市蜃樓的奇景
6.央視節目“遠方的家”曾對隨州廣水馬坪的特色飲食“拐子(豬肘子)飯”的制作過程有過詳細的介紹,“拐子”的秘法鹵制(將食材放在特殊湯汁中持續加熱)十分關鍵。以下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食客端上一碗“拐子飯”,立刻感到香氣撲鼻而來,這是由于分子 熱運動
B. “拐子”在秘法鹵制的過程中,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增大內能的
C. 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由液化石油氣代替原來的柴火土灶來鹵制“拐子”,這樣更方便且衛生,液化石油氣屬于可再生能源
D. 在鹵制“拐子”的過程中,液化石油氣燃燒越充分,它的熱值越大
7.物塊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線軌道上運動(如圖),其中AB=CD=10m。已知物塊在AB段和CD段分別以2m/s和5m/s的速度勻速運動,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別為1N和2N,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該物塊在CD段的慣性比AB段大
B. 該物塊通過AB段和CD段所用的時間之比為2∶5
C. 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為20J
D.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為10W
8.某家庭電路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若保險絲熔斷,則可能是短路引起的
B. 三孔插座的連接方式符合安全用電的原則
C. 若僅b、c間斷路,開關S閉合,燈泡L不會發光
D. 若在a、b間接入一個燈泡L1,則它與燈泡L是并聯關系
9.體重為60kg 工人利用如圖滑輪組將一質量為80kg的重物A勻速提升1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與摩擦,g取10N/kg),小明對此工作過程及裝置作出了以下論斷:
①動滑輪重為200N
②此過程中,工人對繩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勻速上升過程中,它的機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的質量,該工人用此滑輪組勻速拉起重物時,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90%
關于小明的以上論斷( )
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②③正確 C. 只有①②③正確 D. ①②③④都正確
10.某同學做“調節燈泡亮度”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為4.5V,電壓表量程為“0-3V”,電流表量程為“0-0.6A”,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1A”,燈泡標有“3V 1.5W”字樣(忽略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為保證電路安全,小燈泡兩端電壓不超過額定電壓,兩電表的示數均不超過所選量程。則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B. 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3Ω
C. 當電壓表示數為3V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
D. 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9Ω時,燈泡的功率為0.54W
第II卷(非選擇題共90分)
26~ 35題為物理題,36~42 題為化學題,43 ~ 45題為生物題。
11.(1)如圖甲是街頭魔術“人體懸空”,神奇的表演讓觀眾嘖嘖稱奇,備感神秘,但圖乙的場景又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魔術愛好者雙腿間夾著一根鋼管,鋼管延伸出來的短板正好可以讓助手躺在上面。不過這樣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難怪助手堅持了沒一會就因體力不支而摔倒。請根據甲、乙圖,寫一句評論,在該魔術中物理規律是否“失效”,并作簡單說明:______;
(2)圖丙、丁是某地街頭的“人體懸浮”術表演,請根據丙、丁圖,提出“人體懸浮”平衡的原因猜想(從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______。
12.如圖是一長方形玻璃磚ABCD,其中AB、BC面涂有反射涂層,一條光線從AD面射入玻璃磚,請畫出該光線進入玻璃磚后經過AB、BC面的兩次反射,并最終從AD面射出的光路圖。
13.如圖所示,在體育課上小明從被豎直的繩子吊著的爬桿上勻速下滑,請畫出此時爬桿在豎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圖。
14.如圖所示,開關閉合后,將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螺線管右側的磁體所受的吸引力會變大。請將圖中的滑動變阻器按要求連入電路,并畫出螺線管的繞法,標出磁感線的方向。
15.如圖甲是a實驗小組“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實驗過程中他們繪制出了水溫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
(1)實驗中,他們發現溫度計上部出現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 ;
(2)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水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其原因是______;
(3)b實驗小組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做此實驗,水的初溫相同,但燒杯中水比a小組的少,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b小組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在調整器材高度時,應______(選填“點燃”或“不點燃”)蠟燭;
(2)如圖所示,此時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
(3)如果保持透鏡和蠟燭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應該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______(選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
17.小紅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找來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和若干個重均為0.5N的鉤碼,實驗前測得杠桿上相鄰刻度線間的距離都等于2cm。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小紅先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紅在實驗中測得一組數據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 6 3 4
(3)某次實驗如圖所示,杠桿平衡,則以下生活中相關杠桿的應用與此圖中杠桿類型相同的是______(選填“托盤天平”、“核桃夾”或“筷子”);
(4)在上圖中,保持彈簧測力計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鉤碼的個數不變,鉤碼向左移動,若要保持杠桿平衡,則鉤碼到支點的距離不應超過______cm。
18.為測量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發光時的電阻,小程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其中電源電壓恒定為6V。
(1)小程合理地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電壓表示數都不為零,接下來他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
A.檢查燈泡是否斷路 B.檢查燈泡是否短路
C.檢查開關是否接觸良好 D.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2)下表為小程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電壓表示數/V 電流表示數/A
1 1.00 0.250
2 2.00 0.400
3 2.40 0.500
4 3.00 0.520
小程在測量第一組數據后再測量第二組數據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向______端滑動(選填“左"或“右”)。老師發現小程測量的數據中有一組明顯有誤,則錯誤的一組是:______(選填序號“1”"、“2"、“3”或“4”);
(3)在完成以上實驗后,小程還想測量另一個額定電壓為3.8V 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該電壓表“0-15V"量程已損壞,只有“0-3V”量程可用,只更換小燈泡,其他器材不變。請設計出完成該實驗的電路圖并畫在虛線框中( )。
19.如圖是一個飲水機的工作原理圖,其中R1和R2是阻值不變的發熱電阻,下表是它的部分參數。[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額定電壓 220V
額定加熱功率 2000W
額定保溫功率 88W
求:(1)1kg的水溫度從20℃升高到80℃吸收的熱量;
(2)R2的阻值;
(3)飲水機正常工作時,加熱效率為84%,則將1kg的水從20℃加熱到80℃需用多長時間。
20.盛有水的柱形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容器和水總重為80N,容器底面積為200cm2,如圖甲,現用一根輕質細繩(繩的粗細和重力均不計)將一圓柱體物體M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讓M從水面上方沿豎直方向緩慢浸入水中(水始終未溢出,且M未接觸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示數F的大小隨M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水的阻力,ρ水=1×103kg/m3,g取10N/kg)。
求:(1)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
(2)物體M的底面積;
(3)物體M的密度;
(4)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隨州市2020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
理科綜合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 60分)
第I卷共25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7題為生物題,8~15題為化學題,16~25題為物理題。1~15題每題2分,16~25題每題3分。
1.在2020年特殊的經濟形勢下,“新基建”的七大產業擔負起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使命,“5G”產業是其中一項。“5G”手機通過電磁波與基站之間進行信息傳遞,以下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 電磁波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C. “5G”比“4G”傳遞信息更快,是因為它所使用的電磁波的波速更快
D. 即使先進的“5G”手機,使用過程中也會發熱,是因為工作過程中部分電能轉化為內能
【答案】C
【解析】
【詳解】AB.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在真空中傳播,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AB均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5G”比“4G”傳遞信息更快,是因為它的頻譜帶寬增加了,電磁波的波速是相等的,C錯誤,符合題意;
D.手機在使用 過程中出現發熱現象,是由于電阻做功,電能轉化為內能,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在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很多科學家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以下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衛星
B.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才有了今天人類對電的大規模應用
C. 焦耳最先精確地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通電時間之間的關系,我們據此可以解釋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導線發熱的原因
D. 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大氣壓的數值總是等于1.013×105Pa
【答案】D
【解析】
【詳解】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總結出了牛頓三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衛星,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據此人們發明了發電機,才有了今天人類對電的大規模應用,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焦耳是最先精確地確定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通電時間之間關系的科學家,命名為焦耳定律,據此可以解釋使用大功率電器時導線發熱的原因,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大氣壓的數值約等于1.013×105Pa,受海撥、溫度等因素影響,大氣壓有差異,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3.現代社會里,養狗成為一種“時尚”,但遛狗傷人事故也時有發生,超聲驅狗器(如圖所示為網上一款)應運而生。實驗結果顯示:對著狗一按開關,狗好像聽到巨大的噪聲而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響度小
B.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聲波的頻率不在人耳能夠感受的頻率范圍內
C.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D. 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它發出的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答案】B
【解析】
【詳解】對著狗按開關,狗好像聽到巨大的噪聲而躲開,而旁邊的人什么也沒聽見,是因為發出聲音的頻率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固體中最快,氣體中最慢,真空不能傳聲,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4.以下有關現象及應用說法正確的是( )
A. 夏天,景區用噴霧來降溫是利用蒸發吸熱
B. 夏天,涼爽的空調房間的窗戶玻璃上會形成一層水霧,它的形成過程屬于汽化
C. 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蘊含著“液化放熱”的物理道理
D. 冬天,北方常出現霧凇的美景,它的形成過程是升華
【答案】A
【解析】
【詳解】A.夏天,景區用噴霧車噴霧降溫,是利用水蒸發時吸熱的特點,故A正確;
B.湖面上出現的白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
C.下雪是水蒸氣的凝華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放出熱量使空氣的溫度升高,人感覺不冷;化雪是熔化過程,熔化是吸熱過程,從周圍的空氣吸熱,導致空氣溫度降低,人們感到寒冷,故C錯誤;
D.霧凇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直接變成的固態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選A。
5.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觀測到了日環食的天文奇觀。以下現象中與形成日環食的“光學”成因相同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樹蔭下的光斑
C. 雨后的彩虹 D. 海市蜃樓的奇景
【答案】B
【解析】
【詳解】日環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線傳播;
A.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現象,故A不合題意;
B.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題意;
D.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象,故D不合題意。
故選D。
6.央視節目“遠方的家”曾對隨州廣水馬坪的特色飲食“拐子(豬肘子)飯”的制作過程有過詳細的介紹,“拐子”的秘法鹵制(將食材放在特殊湯汁中持續加熱)十分關鍵。以下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食客端上一碗“拐子飯”,立刻感到香氣撲鼻而來,這是由于分子的熱運動
B. “拐子”在秘法鹵制的過程中,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增大內能的
C. 隨著時代 進步,已經由液化石油氣代替原來的柴火土灶來鹵制“拐子”,這樣更方便且衛生,液化石油氣屬于可再生能源
D. 在鹵制“拐子”的過程中,液化石油氣燃燒越充分,它的熱值越大
【答案】A
【解析】
【詳解】A.感到香氣撲鼻而來,是分子做擴散運動,即分子的熱運動,A正確;
B.“拐子”的秘法鹵制(將食材放在特殊湯汁中持續加熱),是通過熱傳遞來增大內能,B錯誤;
C.液化石油氣是由化石能源石油提煉而來,屬于不可再生能源,C錯誤;
D.熱值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與物質的多少,燃燒是否充分無關,D錯誤。
故選A。
7.物塊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線軌道上運動(如圖),其中AB=CD=10m。已知物塊在AB段和CD段分別以2m/s和5m/s的速度勻速運動,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別為1N和2N,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該物塊在CD段的慣性比AB段大
B. 該物塊通過AB段和CD段所用的時間之比為2∶5
C. 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為20J
D.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為10W
【答案】D
【解析】
【詳解】A.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大小無關,故A錯誤;
B.由題知,物塊在AB段和CD段的速度之比為2∶5,AB和CD距離相等,則該物塊通過AB段和CD段所用的時間之比為5∶2,故B錯誤;
C.物塊在AB段勻速運動,拉力等于摩擦阻力,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
W=FABsAB=fABsAB=1N 10m=10J
故C錯誤;
D.物塊在CD段勻速運動,拉力等于摩擦阻力,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
P=FCDvCD=fCDvCD=2N 5m/s=10W
故D正確。
故選D。
8.某家庭電路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若保險絲熔斷,則可能是短路引起的
B. 三孔插座的連接方式符合安全用電的原則
C. 若僅b、c間斷路,開關S閉合,燈泡L不會發光
D. 若在a、b間接入一個燈泡L1,則它與燈泡L是并聯關系
【答案】C
【解析】
【詳解】A.保險絲熔斷,可能是發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三孔插座的左孔接地線,右孔接火線,上孔接地線,符合于三孔插座的接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若僅b、c間斷路,開關S閉合,電路是通路,燈泡會發光,故C錯誤,符合題意;
D.若在導線a和b之間接一個燈泡L1,即L1接在火線和零線之間,它和L是并聯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體重為60kg的工人利用如圖滑輪組將一質量為80kg的重物A勻速提升1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與摩擦,g取10N/kg),小明對此工作過程及裝置作出了以下論斷:
①動滑輪重為200N
②此過程中,工人對繩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勻速上升過程中,它的機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的質量,該工人用此滑輪組勻速拉起重物時,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90%
關于小明的以上論斷( )
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②③正確 C. 只有①②③正確 D. ①②③④都正確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題意物體所受的重力
物體上升的高度 ,此時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
根據機械效率公式 有,總功為
而 有
又因為 可得
①②均正確。
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和,當重物勻速上升過程中,動能不變,勢能增加,它的機械能增大,③正確。
若要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達到 ,由效率公式有
化解可得當 時,滑輪組的效率能到達 ,則若增大重物A的質量,用此滑輪組勻速拉起重物時,機械效率能達到90%,④錯誤。
故選C。
10.某同學做“調節燈泡亮度”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為4.5V,電壓表量程為“0-3V”,電流表量程為“0-0.6A”,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1A”,燈泡標有“3V 1.5W”字樣(忽略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為保證電路安全,小燈泡兩端電壓不超過額定電壓,兩電表的示數均不超過所選量程。則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時,電壓表示數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B. 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3Ω
C. 當電壓表示數為3V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
D. 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9Ω時,燈泡的功率為0.54W
【答案】C
【解析】
【詳解】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電流表測電路電流。
A.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變大,由歐姆定律以及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大,即電壓表示數變大,通過電路電流變小,即電流表示數變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燈泡正常發光時,由P=UI可得電路電流為
根據串聯分壓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
由 可得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
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P=UI可知,要想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則電路電流應該最大,考慮電路安全,電路最大電流應該為0.6A,由 可得燈泡的阻值
此時由 可得燈泡兩端電壓
根據串聯分壓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
即電壓表示數為0.9V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最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當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9Ω時,電路總電阻
此時電路電流
由 可得燈泡兩端電壓
則燈泡的功率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第II卷(非選擇題共90分)
26~ 35題為物理題,36~42 題為化學題,43 ~ 45題為生物題。
11.(1)如圖甲是街頭魔術“人體懸空”,神奇的表演讓觀眾嘖嘖稱奇,備感神秘,但圖乙的場景又讓人大跌眼鏡。原來:魔術愛好者雙腿間夾著一根鋼管,鋼管延伸出來的短板正好可以讓助手躺在上面。不過這樣也是非常耗費體力的,難怪助手堅持了沒一會就因體力不支而摔倒。請根據甲、乙圖,寫一句評論,在該魔術中物理規律是否“失效”,并作簡單說明:______;
(2)圖丙、丁是某地街頭的“人體懸浮”術表演,請根據丙、丁圖,提出“人體懸浮”平衡的原因猜想(從受力的角度看人是如何平衡的):______。
【答案】 (1). 見解析 (2). 見解析
【解析】
【詳解】(1)[1]不失效,由杠桿平衡原理可知,只要滿足杠桿平衡條件,助手就不會摔倒。
(2)[2]“人體懸浮”平衡 原因可能是:以手與拐杖接觸的部分作為支點,只要滿足 ,人就可以懸浮在空中。
12.如圖是一長方形玻璃磚ABCD,其中AB、BC面涂有反射涂層,一條光線從AD面射入玻璃磚,請畫出該光線進入玻璃磚后經過AB、BC面的兩次反射,并最終從AD面射出的光路圖。
【答案】
【解析】
【詳解】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首先過入射點畫出法線,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然后,光線射到AB面,在AB面發生反射,反射光線射到BC面,在BC面再次發生反射,分別作法線,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當光線射到AD面,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同樣作法線,然后按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注意最后的折射光線與原始光線平行,如圖所示:
13.如圖所示,在體育課上小明從被豎直的繩子吊著的爬桿上勻速下滑,請畫出此時爬桿在豎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圖。
【答案】
【解析】
【詳解】小明從被豎直的繩子吊著的爬桿上勻速下滑,小明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爬桿也受到小明對它的向下的摩擦力f,其次爬桿還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和繩子對它向上的拉力F,三個力的合力為0,過爬桿的重心分別向上和向下畫出三個力,如圖所示:
14.如圖所示,開關閉合后,將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螺線管右側的磁體所受的吸引力會變大。請將圖中的滑動變阻器按要求連入電路,并畫出螺線管的繞法,標出磁感線的方向。
【答案】
【解析】
【詳解】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螺線管右側的磁體所受的吸引力會變大,說明電流增大,電阻變小,滑動變阻器接右下柱,根據右手定則,可判斷螺旋管的環繞方式和磁場方向,如圖所示。
15.如圖甲是a實驗小組“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裝置實驗過程中他們繪制出了水溫隨時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
(1)實驗中,他們發現溫度計上部出現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的;
(2)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水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其原因是______;
(3)b實驗小組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做此實驗,水的初溫相同,但燒杯中水比a小組的少,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b小組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
【答案】 (1). 水蒸氣液化 (2). 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會繼續吸熱 (3).
【解析】
【詳解】(1)[1]溫度計上部出現許多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2)[2]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水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是由于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會繼續吸熱。
(3)[3] b實驗小組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做此實驗,水的初溫相同,但燒杯中水比a小組的少,b實驗小組燒杯中的水到達沸騰所吸熱的時間應比a小組的短,圖像如圖所示
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在調整器材高度時,應______(選填“點燃”或“不點燃”)蠟燭;
(2)如圖所示,此時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
(3)如果保持透鏡和蠟燭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應該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______(選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
【答案】 (1). 點燃 (2). 投影儀 (3). 遠視眼鏡
【解析】
【詳解】(1)[1]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中實驗的要求,必須讓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有先將蠟燭點燃,才可以確定燭焰的中心,所以點燃蠟燭應在調整高度之前。
(2)[2]如圖,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日常生活中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3]把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應使像向左移動,因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故需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適當的凸透鏡,遠視眼鏡就是一種凸透鏡。
17.小紅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找來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和若干個重均為0.5N的鉤碼,實驗前測得杠桿上相鄰刻度線間的距離都等于2cm。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小紅先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平衡,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紅在實驗中測得一組數據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 6 3 4
(3)某次實驗如圖所示,杠桿平衡,則以下生活中相關杠桿 應用與此圖中杠桿類型相同的是______(選填“托盤天平”、“核桃夾”或“筷子”);
(4)在上圖中,保持彈簧測力計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鉤碼的個數不變,鉤碼向左移動,若要保持杠桿平衡,則鉤碼到支點的距離不應超過______cm。
【答案】 (1). 便于直接測量力臂 (2). 不合理,只有一組實驗數據,得到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3). 核桃夾 (4). 10cm
【解析】
【詳解】(1)[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為了便于直接測量力臂,我們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我們需要進行多次實驗得到多組實驗數據是結論具有普遍性,實驗中由一組實驗數據得到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3)[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對杠桿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鉤碼對杠桿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個省力杠桿;而托盤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核桃夾是一個省力杠桿,筷子夾菜時相當于一個費力杠桿;所以與此圖中杠桿類型相同的是核桃夾。
(4)[4]杠桿上相鄰刻度線間的距離都等于2cm,每個鉤碼重均為0.5N,則圖中鉤碼的總重力為
彈簧測力計施加拉力的力臂
鉤碼向左移動,若要保持杠桿平衡,彈簧測力計量程為5N,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鉤碼對杠桿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即鉤碼到支點的距離不應超過10cm。
18.為測量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發光時的電阻,小程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其中電源電壓恒定為6V。
(1)小程合理地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電壓表示數都不為零,接下來他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
A.檢查燈泡是否斷路 B.檢查燈泡是否短路
C.檢查開關是否接觸良好 D.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2)下表為小程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電壓表示數/V 電流表示數/A
1 1.00 0.250
2 2.00 0.400
3 2.40 0.500
4 3.00 0.520
小程在測量第一組數據后再測量第二組數據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向______端滑動(選填“左"或“右”)。老師發現小程測量的數據中有一組明顯有誤,則錯誤的一組是:______(選填序號“1”"、“2"、“3”或“4”);
(3)在完成以上實驗后,小程還想測量另一個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但該電壓表“0-15V"量程已損壞,只有“0-3V”量程可用,只更換小燈泡,其他器材不變。請設計出完成該實驗的電路圖并畫在虛線框中( )。
【答案】 (1). D (2). 右 (3). 3 (4).
【解析】
【詳解】(1)[1]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電流表、電壓表均有示數,電路為通路,發現小燈泡不亮,說明電路中的電流過小,故但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燈的發光情況,故選D。
(2)[2]由表格數據可知,第二組數據電壓表示數大于第一組電壓表示數,即增大燈泡兩端的電壓,故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向右滑動,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減小分壓。
[3]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第3組數據明顯有誤,因為由4組數據計算可得燈泡的電阻分別為
RL1= = =4Ω,RL2= = =5Ω,RL3= = =4.8Ω,RL4= = 5.77Ω
RL3小于RL2,不符合電壓越高,通過燈泡的電流越大,燈絲溫度越高,燈絲阻值越大的規律,所以第3組數據是錯誤的。
(3)[4] 電源電壓恒定為6V,故可用電壓表用“0~3V”的量程測滑動變阻器的電壓,電路圖如圖所示:
19.如圖是一個飲水機的工作原理圖,其中R1和R2是阻值不變的發熱電阻,下表是它的部分參數。[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額定電壓 220V
額定加熱功率 2000W
額定保溫功率 88W
求:(1)1kg的水溫度從20℃升高到80℃吸收的熱量;
(2)R2的阻值;
(3)飲水機正常工作時,加熱效率為84%,則將1kg的水從20℃加熱到80℃需用多長時間。
【答案】(1)2.52×105J;(2) 525.8Ω;(3) 150s
【解析】
【詳解】(1)水升溫所吸收的熱量
Q吸=cm t=4.2×103J/kg?℃×1kg×(80℃-20℃)=2.52×105J
吸收的熱量為2.52×105J。
(2) 當S1閉合、S2斷開時,飲水機處于保溫狀態,由圖可知R1和R2串聯,已知P保溫=88W,由P= 得
R1+R2= = =550Ω
當S1、S2同時閉合時,飲水機處于加熱狀態,由圖可知,只有R1接入電路,已知P加熱=2000W,由P= 得
R1= = =24.2Ω
則R2的阻值為
R2=550Ω-24.2Ω=525.8Ω
R2的阻值為525.8Ω。
(3) 熱水器放出的熱量
Q放= = =3×105J
由P= 可得,電流所做的功W=Q放=Pt,加熱所用的時間
t= = =150s
加熱需用多長時間150s。
答:(1)1kg的水溫度從20℃升高到80℃吸收的熱量為2.52×105J;
(2)R2的阻值為525.8Ω;
(3)飲水機正常工作時,加熱效率為84%,則將1kg的水從20℃加熱到80℃需用150s。
20.盛有水的柱形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容器和水總重為80N,容器底面積為200cm2,如圖甲,現用一根輕質細繩(繩的粗細和重力均不計)將一圓柱體物體M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讓M從水面上方沿豎直方向緩慢浸入水中(水始終未溢出,且M未接觸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示數F的大小隨M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考慮水的阻力,ρ水=1×103kg/m3,g取10N/kg)。
求:(1)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
(2)物體M的底面積;
(3)物體M的密度;
(4)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答案】(1) 8N;(2) 8×10?3m2;(3) 3×103kg/m3;(4) 4.4×103Pa
【解析】
【詳解】(1)由圖乙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示數F最大=24N,此時物體M未浸入水中,則物體M的重力
G=F最大=24N
物體M全浸入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16N,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24N?16N=8N
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8N。
(2)由F浮=ρ水gV排得物體M的體積
V排= = =8×10?4m3
由圖乙知物體M的高度h=10cm,物塊的底面積
S= = =8×10?3m2
物體M的底面積8×10?3m2。
(3) 物體M的質量
m= = =2.4kg
物體M的密度
ρ物= = =3×103kg/m3
物體M密度為3×103kg/m3。
(4) 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增加量等于物體M排開水的重力,即物體M受到的浮力,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壓=G容+水+F浮=80N+8N=88N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p= = =4.4×103Pa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4.4×103Pa。
答:(1)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 8N;
(2)物體M的底面積為8×10?3m2;
(3)物體M的密度為3×103kg/m3;
(4)物體M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4.4×103Pa。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