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物理中考題分類匯編3—《物態變化》.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一、單選題
1.(2021·北京市)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加快的是
A. 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
B. 將新鮮的蔬菜封裝在保鮮袋中
C. 給播種后的農田覆蓋地膜
D. 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
2.(2021·山西省)“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 “白露”節氣,露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 “寒露”節氣,露的形成要吸收熱量
C. “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 “大雪”節氣,雪的形成要吸收熱量
3.(2021·吉林省)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朝露晶瑩
C. 晚秋,霜打枝頭 D. 嚴冬,滴水成冰
4.(2021·江蘇省南京市)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A. B. C. D.
5.(2021·江蘇省蘇州市)關于“觀察水蒸氣液化”的實驗,下列幾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燒瓶內水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的沸騰
B. 金屬盤中放冰塊可使液化現象更明顯
C. 瓶口上方的“白氣”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 根據金屬盤溫度升高這一現象不能得出氣體液化會放熱的結論
6.(2021·浙江省杭州市)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 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 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 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7.(2021·安徽省)圖示為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25min
B. 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
C. 在第30min,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 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由于物質溫度不變,所以不吸收熱量
8.(2021·福建省)缺電地方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填有沙子,如圖,盛夏季節里,有利于給“冰箱”中食物降溫的做法是
A. 換用鐵質材料制作內外罐
B. 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
C. 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內
D. 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
9.(2021·山東省菏澤市)下面四幅圖片所展示的自然現象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滴水成冰
C. 氣結成露 D. 氣凝結霜
10.(2021·湖北省宜昌市)中華詩詞蘊藏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A.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C.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11.(2021·海南省)今年1月份海南最低氣溫跌破,五指山水滿鄉出現結霜現象。霜的形成屬于
A. 凝固現象 B. 汽化現象 C. 凝華現象 D. 液化現象
12.(2021·四川省成都市)用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溫度計的感溫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將感溫泡浸入熱水馬上讀出溫度
C. 讀數時溫度計可以離開被測熱水
D. 讀數時如圖所示,測量數據偏大
13.(2021·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關節氣的諺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驚蟄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華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B. “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C. “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該過程需放熱
D. “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該過程需吸熱
14.(2021·陜西省)冷鏈儲運中常用一種裝有制冷裝置的冷藏車,用于運輸冷凍食品和疫苗藥品等。制冷裝置通過液態制冷劑汽化將車的“熱”搬運到外面,實現制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冷藏車廂體應選用導熱性好的材料做成
B. 液態制冷劑在車廂內汽化吸熱
C. 車廂內物品表面會有一層白霜,是凝固現象
D. 放入車廂內的水在凝固過程中溫度降低
15.(2021·甘肅省武威市)如圖所示的幾種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 烘干濕手 B. 哈出白氣
C. 霜打枝頭 D. 湖面結冰
16.(2021·青海省·歷年真題)“寒露”和“霜降”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節氣,下列關于露和霜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B. 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熔化形成的
C.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D. 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升華形成的
17.(2021·黑龍江省伊春市)如圖所示的四個場景中,因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
A. 草葉上的露珠 B. 屋檐下的冰凌
C. 樹葉上的白霜 D. 曠野上的白霧
二、多選題
18.(2021·河北省)我國北方秋、冬兩季的清晨,樹枝上常出現霧凇,那么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來進行探究,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一會兒,發現易拉罐內有冰與鹽水混合物、底部出現了白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白霜是水蒸氣凝固形成的
C. 霧凇形成過程中放出熱量
D. 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
三、填空題
19.(2021·江蘇省蘇州市)如圖是鋪在青藏鐵路凍土區路基兩側的“熱棒”示意圖,它能對路基進行主動降溫,保持路基凍土不熔化。在熱棒內封裝有一定量的氨,棒內下端的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 汽化液化,熱棒應采用______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熱棒的工作效率。
20.(2021·浙江省嘉興市)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電。如圖是核電機組示意圖,通過三個回路的設計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______ 。
二回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______ 。
21.(2021·湖北省十堰市)小紅“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在如圖實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是______ ;
她改正錯誤后繼續實驗,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內是______ 選
填“空氣”或“水蒸氣”;
實驗結束,他取走酒精燈和石棉網,水將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繼續沸騰。
22.(2021·海南省)用天平測量一個芒果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芒果的質量是______ g。受疫情影響,中考要求入場前對考生進行體溫測量,某考生的體溫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 。
23.(2021·云南省)民間俗語“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屬于______ 過程填物態變化名稱。如圖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質量、初溫均相同的煤油和蓖麻油加熱相同時間,觀察到蓖麻油比煤油的溫度變化大,說明______ 的比熱容更大。
24.(2021·陜西省)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______ 的性質制成的,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 。
25.(2021·甘肅省武威市)如圖甲所示為溫度計的一部分,該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 ;如圖乙所示,用刻度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_ cm。
26.(2021·黑龍江省綏化)小明自制了一個溫度計,在玻璃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給玻璃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與橡皮塞、橡皮塞與瓶口密封,如圖所示。實驗時,常溫條件下將該裝置放入溫度較高的水中,觀察到細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 。請你分析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______ 。
四、實驗探究題
27.(2021·北京市)在探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特點時,小宇應通過觀察______ 判斷水是否沸騰。待水沸騰后,小宇測量并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歸納出實驗結論:______ 。
加熱時間 0 1 2 3
溫度 99 99 99 99 99 99 99
28.(2021·山西省)下雪天,小明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環衛工人向雪中撒鹽,引發了他的思考:雪的熔點可能與所含雜質的多少有關。小明知道,同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于是,他回家拿鹽水做了實驗,并得到如下實驗數據。
鹽水濃度 0 4 8 12 16 20 24 28
凝固點 0
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中繪制出鹽水凝固點隨濃度變化的圖象。
分析實驗數據可獲取的信息有:______ 寫出一條即可。
為了減少因路面積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請你再列舉一條具體措施:______ 。
29.(2021·吉林省)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實驗前需要調節鐵圈的高度,此時的酒精燈應______ 選填“點燃”或“不點燃”;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 ;圖丙是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______ 。
30.(2021·江蘇省泰州市)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處鐵圈的位置是根據______ 來確定的。
組裝好實驗器材后,小明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溫水,用溫度計來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______ 。
在水溫升高到后,小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注意觀察水中發生的現象,直至水沸騰并持續2min后停止加熱,將所得的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 0 1 2 3 4 5 6 7
溫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請你預測一下,當水沸騰2min后,如果小明繼續加熱4min,此時的水溫應為______ 。
實驗中,小明觀察到水中氣泡的情形如圖所示,此時燒杯中的水處于______ 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狀態。
31.(2021·浙江省湖州市)如圖為驗證沸騰條件的實驗裝置。關于小燒杯內水的最終狀況,同學們有不同看法。
小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且會沸騰。
小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
小紅認為:溫度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
通過實驗觀察到小燒杯內的水沒有沸騰,所以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了驗證小李和小紅的觀點,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甲和乙的示數變化,如下表。
時間分鐘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數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數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______ 的觀點是正確的。
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上升到,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______ 選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燒杯中的水蒸發散失的熱量。
分鐘以后,為什么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穩定,但又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請分析其原因。______
為了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吸熱的條件,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只需改進原裝置即可。如圖所示的改進方案中,______ 更合理。
32.(2021·山東省臨沂市)在“探究水的沸騰特點”的實驗中:
測溫物質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57
酒精 78
注: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時,應先調節______ 選填“A”或“B”固定夾的位置。
水銀和酒精是液體溫度計常用的測溫物質。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本實驗應選用______ 制作的溫度計。
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 。
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會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因為______ 。
圖乙是a、b兩個實驗小組根擬實驗數據描繪出的水的沸騰象,兩圖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選填序號。
A.酒精燈的火焰相同,a組水的質量大
B.水的質量相同,b組酒精燈的火焰小
33.(2021·山東省棗莊市)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王麗同學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實驗樣品設計實驗,驗證王麗的猜想是否正確。
實驗時,應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溫度和液體的______ 都相同。
實驗室已提供了用規格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個樣品,如圖1所示。按實驗要求,應選擇______ 兩個樣品進行對比研究。
若一個同學正確選好兩個樣品后,將一個放在溫暖的室內,另一個放在寒冷無風的室外,經過相同時間后進行對比研究。這個同學設計的方案存在的問題是沒控制______ 相同。該同學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錯誤并進行了正確實驗操作,經過相同時間后,樣品的情況如圖2所示。據此,你認為王麗的猜想是______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的。
34.(2021·山東省泰安市)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甲、乙兩組同學采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分別同時開始加熱等質量的水,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同時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和水的溫度。
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表中的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______ 選填“水銀”或“酒精”制作的溫度計。
在標準大氣壓下
物質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57
酒精 78
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_ 。
實驗中,觀察到水中氣泡上升情形如圖丙所示,可判斷該情形是水沸騰______ 選填“前”或“時”的現象。
圖丁是兩組同學分別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 ;由圖象還可以看出,甲、乙兩組圖線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 不同。
35.(2021·河南省)利用如圖甲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除溫度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
按照實驗規范要求,調整鐵圈B,確定其高度時,______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
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溫是______ 。
圖乙為某小組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分析圖象可知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 。
36.(2021·湖南省長沙市)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溫度的變化,要準確地判斷溫度的高低,就要用溫度計進行測量。如圖甲是一個自制溫度計,把它從熱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觀察到細管中液面的位置緩慢變______ ;在讀數時,乙圖中的______ 方法是正確的選填“A”、“B”或“C”;請讀出丙圖中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__ 。溫度計的單位是攝氏度
37.(2021·湖南省常德市)小芳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
甲圖裝置錯誤的地方是______ 。
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如圖乙中______ 選“A”或“B”。
當水溫接近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了如圖丙所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______ 。
通過這個實驗,小芳終于明白媽媽用爐火燉老母雞時,在沸騰后總是______ 選填“保持大火”、“調為小火”的道理。
38.(2021·四川省南充市)如圖甲是某小組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
安裝實驗裝置時應遵循______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則。
請根據下方表格數據在乙圖坐標紙中用描點法繪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時間 0 2 4 6 8 10 12
溫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圖丙是實驗中某個時段氣泡的變化圖像,這是______ 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情形。
結合圖表可知液體沸騰的條件是______ 。
實驗中發現液體升溫較慢,若需要縮短液體沸騰前的加熱時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
39.(2021·四川省瀘州市)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水的沸騰特點的實驗時,采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加熱質量不同的水,如圖甲乙所示。通過實驗,該小組繪制了水溫隨加熱時間變化的A、B圖線如圖丙所示。
由實驗可知,該實驗室所在地點的大氣壓_____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要持續吸熱,但溫度______ 。
分析甲乙兩個裝置燒杯中水的多少可知,圖丙中______ 選填“A”或“B”圖線反映的是甲實驗裝置的實驗結果。
40.(2021·上海市)小明在高海拔地區旅行,發現雞蛋煮不熟,查閱資料發現煮雞蛋需要達到一定溫度,水溫達到沸點后溫度不在提升,不同氣壓下沸點不同,以下是氣壓和沸點之間的關系。
實驗序號 大氣壓 沸點
1 81
2 100
3 120
第1問:氣壓和沸點的關系;______
第2問:說明雞蛋煮不熟的原因;______
第3問:在高原上想要快速煮熟雞蛋需要:______
A.耐燒的鍋
B.比熱容大的鍋
C.內部氣壓高的鍋
41.(2021·黑龍江省鶴崗市)物理學是一門十分有趣的科學,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觀察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如圖所示:水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則燒瓶中的水會發生什么現象?并解釋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將水果放在低溫冷藏柜中,降低了溫度,減慢了蒸發,故A不合題意;
B、把新鮮的蘋果裝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發面積,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故減慢了蒸發,故B不合題意;
C、用地膜覆蓋農田,是控制了蒸發面積,減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氣流動,故減慢了蒸發,故C不合題意;
D、將新采摘的辣椒攤開晾曬在陽光下,是通過增大表面積、提高溫度來加快蒸發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要想加快蒸發,可以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同時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情況。
液體蒸發的快慢是經常考查到的一個知識點,有時還以實驗題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在此實驗中同時也考查到了控制變量法的使用。
2.【答案】C
【解析】解: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A錯誤;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此過程放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C正確;
D、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此過程中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3.【答案】C
【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的熔化現象,故A錯誤;
B、朝露晶瑩,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確;
D、滴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4.【答案】D
【解析】解:金屬盤下的水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
燒杯內的冰變小,是冰的熔化現象,熔化過程吸熱;
推動活塞乙醚變多,是氣體乙醚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
碘粒變少是碘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5.【答案】D
【解析】解:A、用酒精燈加熱,燒瓶內的水會吸收熱量,發生沸騰現象,汽化為水蒸氣,燒瓶內水的減少主要是因為水的沸騰,故A正確;
B、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使盤的溫度低一些,可以在盤中加些冰塊,故B正確;
C、燒瓶口上方的白氣是瓶內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
D、水蒸氣上升后遇到金屬盤會放熱,從而液化成水珠,金屬盤溫度升高;也有可能是金屬盤從水蒸氣中吸收熱量造成的,金屬盤溫度升高,故不能得出氣體液化會放熱的結論,故D正確。
故選:D。
物質有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個: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時要放出熱量。
本題考查液化和汽化現象等,重點是液化的條件和特點,難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A、“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錯誤;
B、“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空中小塵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錯誤;
C、“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草葉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正確;
D、“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液化是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華是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升華是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熔化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
判斷物態變化主要看物體由什么狀態變為什么狀態,然后根據各種物態變化的概念得出結論;物態變化知識是中考必考的知識點,需要掌握。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熔化的知識,分析物質熔化圖象時,既要看溫度隨時間的整體變化趨勢,更要學會觀察關鍵的溫度點和時間點,這樣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
明確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可以看出物質的溫度整體呈上升趨勢,且有一段時間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再高,說明這是晶體熔化的圖象,進而可以判斷出對應的熔點溫度;熔化前處于固態,熔化過程后處于固液共存狀態、熔化完成處于液態。
【解答】
分析圖象可知,圖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對應的溫度就是物質的熔點,該物質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晶體,該物質從第10分鐘開始熔化,到第25分鐘左右結束,約進行了15分鐘,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故AD錯誤,B正確;
C.在第30min熔化完成,該物質處于液態,故C錯誤。
故選B。
8.【答案】B
【解析】解:A、鐵質材料比陶制品表面更加緊密,不利于水的蒸發,不合題意;
B、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使水分充足促進水的蒸發,符合題意;
C、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內,抑制了空氣流通,不利于水的蒸發,不合題意;
D、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空氣潮濕、悶熱,不利于水的蒸發,不合題意。
故選:B。
陶制的罐中罐“冰箱”,是通過水的蒸發吸熱降低物體的溫度。所以只要圍繞如何加快水的蒸發進行思考。
掌握物態變化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并能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的物理現象。
9.【答案】B
【解析】解:A、雪花融化是熔化現象,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故A不符合題意;
B、冬季的冰是由液態水變成固態冰的,是凝固現象,故B符合題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液態小水滴的,是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小晶體,是凝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晶體凝固規律:晶體凝固時要不斷放熱,但溫度保持在凝固點不變;非晶體凝固規律:非晶體凝固時,隨著物質不斷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本題考查的物態變化現象均是基礎知識,要注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
10.【答案】C
【解析】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A錯誤;
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C正確;
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1.【答案】C
【解析】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熔化的條件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2.【答案】D
【解析】解:使用溫度計時,感溫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選項A錯誤;
B.使用溫度計時,將感溫泡浸入熱水中,等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否則,測量結果可能偏小,故選項B錯誤;
C.讀數時,溫度計繼續留在被測熱水中,避免因溫度計離開熱水導致溫度下降,故選項C錯誤;
D.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刻度值保持水平,圖中俯視讀數或導致測量結果偏大,故選項D正確。
故選:D。
使用溫度計時,感溫泡應該與待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數穩定后開始讀數,讀數時,溫度計要留在待測液體中,視線要與刻度平行。
本題考查溫度計的使用及讀數,屬于基礎知識的應用。
13.【答案】C
【解析】解:A、云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的小水珠,由氣態變為液態,屬于液化現象,該過程放熱。故A錯誤。
B、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該過程放熱。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小冰晶,是凝華現象,該過程放熱。故C正確。
D、河水結冰是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現象,該過程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根據物態變化的知識逐一分析: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體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體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體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熟悉常見的自然現象,掌握六種物態變化的狀態變化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14.【答案】B
【解析】解:A、為保持低溫環境,要求運輸過程中盡可能不從外界吸收熱量,所以冷藏車內的填充材料應選用導熱性差的材料,故A錯誤;
B、液態制冷劑在車廂內由液體變成氣態,是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B正確;
C、車廂內物品表面會有一層白霜,這些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
D、冰是晶體,放入車廂內的水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為保持低溫環境,要求運輸過程中盡可能不從外界吸收熱量,所以冷藏車內的填充材料應選用導熱性差的材料;
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晶體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熱學知識的掌握,掌握各種物態變化定義是解題的關鍵。
15.【答案】C
【解析】解:烘干濕手,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現象,故A錯誤;
B.哈出的“白氣”,是人呼出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為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正確;
D.湖面結冰,是水由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的過程,解此類題關鍵是搞清物質變化前后所處的狀態,再利用概念辨析法判斷即可。
16.【答案】C
【解析】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故C正確。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7.【答案】B
【解析】解:
A、草葉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錯誤;
B、屋檐下的冰凌是雪先熔化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先熔化后凝固,故B正確;
C、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故C錯誤;
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出現的現象,故D錯誤。
故選:B。
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態變化;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
18.【答案】ACD
【解析】解:A、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A說法正確;
B、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說法不正確;
C、霧凇形成過程屬于凝華,凝華過程放出熱量,故C說法正確;
D、易拉罐內冰與鹽水混合后,其凝固點降低,所以混合物的溫度低于,故D說法正確。
故選:ACD。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物質混合后,其凝固點會降低。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9.【答案】汽化? 導熱性
【解析】解:裝在熱棒下端的液態氨在路基溫度升高時會汽化,從路基內部吸熱,使路基溫度降低,凍土就不會熔化。熱棒應采用導熱性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熱棒的工作效率。
故答案為:汽化;導熱性。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吸熱。
材料的導熱性能影響其工作效率。
知道汽化概念和汽化吸熱,了解材料的導熱性,可解答此題。
20.【答案】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汽化? 比熱容大
【解析】解: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當上方氣壓增加時,沸點也增加,此題中水面上方有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所以將水加熱到約也不會沸騰。
蒸發器中的水是液體,被加熱后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是氣體,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
因為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升高相同的溫度,物質比熱容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多。核電站用水做冷卻劑就是應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
故答案為: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汽化;比熱容大
液體的沸點與上方的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
水常被用來作冷卻劑是因為其比熱容大。
本體考察了影響液體沸點的因素、物態變化和比熱容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21.【答案】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 水蒸氣? 不能
【解析】解:觀察甲圖可知,圖中有的錯誤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
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內是水蒸氣;
水達到沸點,還要不斷吸收熱量,水才能沸騰,所以在水沸騰過程中,突然取走酒精燈和石棉網,則水不能吸熱,所以不能繼續沸騰。
故答案為: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水蒸氣;不能。
溫度計測量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液化的概念: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
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斷吸收熱量。
本題考查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解題關鍵是將實驗操作要求及結論熟練掌握,認真審題分析。
22.【答案】82?
【解析】解:由圖甲可知,標尺每一個大格代表1g,每一個小格代表,游碼對應的刻度值以游碼的左邊緣對應的刻度是2g,芒果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對應的刻度值;圖乙中體溫計的量程為,一個大格表示,里面有10個小格,它的分度值是,因此它的讀數為。
故答案為:82;。
根據砝碼和游碼對應的刻度值計算物體的質量;
掌握體溫計的基本結構,包括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等,讀數的時候要看液柱與哪個刻度對齊,然后根據刻度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本題屬于基礎題,考查天平的讀數和溫度計的讀數,難度不大,但易錯。
23.【答案】凝華? 煤油
【解析】解:霜是由于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形成的。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初溫相同,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小的物質升溫較快,比熱容大的物質升溫較慢,蓖麻油比煤油溫度變化大,故煤油的比熱容更大。
故答案為:凝華;煤油。
凝華: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該過程會放熱。
比熱容:單位質量某物質,溫度變化,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初溫相同,比熱容大的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較慢。
本題考查自然現象中的凝華現象和比熱容的概念,難度較小。
24.【答案】熱脹冷縮?
【解析】解: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圖示的體溫計的量程為,一個大格表示,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因此它的讀數為。
故答案為:熱脹冷縮;。
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體溫計的讀數:首先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各代表的示數,從小數字讀向大數字。
本題考查液體溫度計的制作原理、體溫計的讀數方法,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
25.【答案】?
【解析】解:
溫度計上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所以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液面在以下,示數為;
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物體左側與刻度線對齊,讀作;右側與刻度線對齊,讀作,所以物體的長度為。
故答案為:;。
溫度計的讀數:首先確定零上還是零下,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各代表的示數,從小數字讀向大數字;
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長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之前,要明確其分度值;測量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物理中有很多的測量工具,如刻度尺、溫度計等,任何一種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字,其他的測量工具不需要估讀,讀出最接近的數值即可。
26.【答案】先下降后上升? 玻璃瓶先受熱膨脹,容積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液柱上升
【解析】解:將該裝置放入溫度較高的水中,首先玻璃瓶受熱膨脹,容積增大;水后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液柱上升。
故答案為:先下降后上升;玻璃瓶先受熱膨脹,容積大,液柱下降:水后受熱膨脹,體積變大,液柱上升。
將該裝置放入溫度較高的水中首先是玻璃瓶熱脹冷縮,然后考慮溫度升高液體體積膨脹,細玻璃管中液柱升高。
本題通過探究小實驗考查了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和固體的熱脹冷縮,考查我們考慮問題的全面性。
27.【答案】水中是否產生大量氣泡? 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解析】解:水沸騰前,可觀察到水中產生少量的氣泡,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小;水沸騰時,可觀察到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至水面破裂;
由表中數據可得結論為: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水中是否產生大量氣泡;水沸騰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水沸騰前,產生少量的氣泡,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小;水沸騰后,產生大量氣泡,氣泡上升時逐漸變大,上升至水面破裂。
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結論。
本題考查實驗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驗現象判斷水是否沸騰,并能根據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難度一般。
28.【答案】鹽水的凝固點隨濃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 在車輪上安裝防滑鏈
【解析】解:在圖像上描出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圖。
由凝固點和鹽水濃度的變化圖像知,鹽水的濃度增大,鹽水的凝固點先降低后升高。
路面積雪造成路面摩擦力減小,要增大摩擦力,故在車輪上安裝防滑鏈來增大摩擦力或在路面上撒鹽加快積雪熔化。
故答案為:如上圖;鹽水的凝固點隨濃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車輪上安裝防滑鏈答案不唯一。
從圖像上描出鹽水濃度和凝固點的對應點,然后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根據凝固點和鹽水濃度的變化圖像分析兩者的關系。
路面上有積雪造成路面摩擦力減小,從增大摩擦力方法進行分析或從撒鹽來加快積雪熔化。
本題通過實驗考查了凝固點跟雜質的關系,積雪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
29.【答案】點燃? 92? 保持不變
【解析】解:按規范要求,要使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調節鐵圈的高度時,需要點燃酒精燈;
如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故溫度為;
圖丙是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點燃;92;保持不變。
點燃酒精燈加熱物體時,要使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安裝裝置時,先從下到上,方便調節;
由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可得示數;
掌握沸騰的特點: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此題通過水的沸騰實驗考查了器材的調節、溫度計的使用、沸騰的特點等基礎知識。
30.【答案】酒精燈外焰的位置? 相平? 99? 沸騰時
【解析】解:根據自下而上的組裝順序,A處鐵圈的位置是根據酒精燈外焰的位置來確定;
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此時水的沸點為,如果小明繼續加熱4min,此時的水溫應為;
水沸騰時,燒杯中所有的水溫度都一樣,氣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體壓強越小,且不斷有液態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故氣泡越來越大,符合圖中情境,故此時燒杯中的水處于沸騰時的狀態。
故答案為:酒精燈外焰的位置;相平;;沸騰時。
根據自下而上的組裝順序分析;
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水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此時水的沸點為,據此分析;
水沸騰時,燒杯中所有的水溫度都一樣,氣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體壓強越小,且不斷有液態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故氣泡越來越大,據此分析。
本題考查研究“觀察水的沸騰”實驗,重點考查器材組裝、溫度計使用、沸騰特點等知識,難度不大。
31.【答案】小紅? 大于? 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在升高? 方案2
【解析】解: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大燒杯中的水在沸騰,水的沸點是;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上升到,18分鐘以后,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穩定,沒有達到水的沸點,小燒杯中的水不沸騰,所以小燒杯中的水,溫度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故小紅的觀點是正確的;
本實驗是利用“水浴法”給小燒杯中的水加熱,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之所以升高是由于大燒杯中的高溫度的水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小燒杯中的水散失的熱量,所以,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上升到,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小燒杯中的水蒸發散失的熱量;
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穩定不變,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在升高,所以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
要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吸熱的條件,據此可知:實驗中應使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符合這個條件的裝置是合理的;
如圖所示的改進方案中,方案1是只在小燒杯加蓋,方案2是在大燒杯加蓋;比較方案1、2可知:方案1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氣壓會不相同;方案2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氣壓相同,所以,方案2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若沸騰則它們的沸點相同,所以方案2更合理。
故答案為:
小紅;大于;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在升高;方案2。
通過實驗數據,根據實驗現象即可判斷觀點的正確或錯誤;
知道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升高是由于吸收的熱量大于水散失的熱量,據此分析判斷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上升到的原因;
知道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不變是由于吸收的熱量與水散失的熱量平衡引起的;據此判斷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穩定的原因;
要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吸熱的條件,則實驗中應滿足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但不能再吸熱,符合這個條件的裝置就是合理的。
本題以水沸騰的實驗考查了實驗裝置的裝配、實驗過程分析和沸騰條件等知識,要知道液體沸騰的條件和“水浴法”的應用。
32.【答案】A? 水銀? 93? 石棉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會繼續吸收熱量? B
【解析】解: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先根據酒精燈火焰的位置確定A固定夾的位置;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酒精的沸點為,低于水的沸點,水銀的沸點為,高于水的沸點,故選用水銀制作的溫度計;
溫度計的分度值為,示數為;
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會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因為石棉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會繼續吸收熱量;
從圖中可知b組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較長;
A、酒精燈的火焰相同,相同時間里a、b組的水吸收的熱量相同,a組的水的質量大,則a組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長,與題意不符;
B、水的質量相同,b組酒精燈的火焰小,則相同時間里b組的水吸收的熱量少,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長,符合題意。
故選B;
故答案為:;水銀;;石棉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會繼續吸收熱量;。
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先根據酒精燈火焰的位置確定A固定夾的位置;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酒精的沸點為,低于水的沸點,水銀的沸點為,高于水的沸點,據此選擇;
先看清溫度計的分度值,再讀數;
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水還會繼續沸騰一小會兒,這是因為石棉網的余溫高于水的沸點,水會繼續吸收熱量;
從圖中可知b組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較長;
A、酒精燈的火焰相同,相同時間里a、b組的水吸收的熱量相同,a組的水的質量大,則a組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長,據此分析;
B、水的質量相同,b組酒精燈的火焰小,則相同時間里b組的水吸收的熱量少,加熱至沸騰所用時間長,據此分析。
本題考查“探究水的沸騰特點”的實驗,重點考查了器材組裝順序、溫度計的選擇和讀數、實驗現象分析等知識。
33.【答案】溫度? 乙、丙? 溫度? 正確
【解析】解:影響液體蒸發的因素有三個,探究正負快慢與液體的種類是否相關時,需要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溫度和液體與空氣接觸的面積相同;
要想對比蒸發的快慢,必須控制兩種樣品的體積相同,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體積變化大的就是蒸發的快,所以要選:乙、丙;
要驗證液體種類對蒸發的影響,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不變,若將一個放在室內,另一個放在室外的話,它們的溫度就不一樣,沒有辦法對比,所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從圖中情況可以看出:在兩種液體體積相同時,水減少的慢,酒精減少的快,因此可以證明李麗的猜想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溫度;乙、丙;溫度;正確。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當探究與其中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余因素不變,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既然對比就要求兩個樣品體積相同,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蒸發的快慢,所以要選體積相等的兩個樣品;
選好兩個液體樣品后,將一個放在室內,另一個放在室外,即使時間相同,室內和室外的溫度也不相同,是沒法對比的;根據兩個樣品的體積變化,可以確定在同種條件下,不同液體蒸發多少不一樣,說明蒸發和液體種類有關。
該題目用到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在使用時,既要控制相同的量,又要控制不同的量,而不同的量只有一個。
34.【答案】水銀? 96? 時? 98? 初始溫度
【解析】解: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水銀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為完成實驗選用溫度計測溫物質應為水銀。
圖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示數為。
水沸騰前的現象:產生少量的氣泡,上升時體積變小;沸騰時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達水面破裂,把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觀察圖像,圖像下邊氣泡小,上邊氣泡大,可知為水沸騰后。
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它的圖像特點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線段,觀察圖像可知水溫達到后溫度隨著時間不再升高,所以水的沸點是。
題干中告訴我們“實驗是采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同時加熱等質量的水”,所以甲、乙實驗水的質量相同,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也相同。觀察圖像,當溫度達到時,甲用時6分鐘,乙卻用時8分鐘,說明水從開始加熱到開始沸騰時間不同。觀察圖像可知,甲、乙實驗雖然控制了水的質量相同、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但沒有控制初始溫度相同。甲的初始溫度大于乙,所以造成了甲先沸騰,乙后沸騰的結果。
故答案為:水銀時;初始溫度
溫度計內所選液體的沸點應高于被測液體的沸點;
在進行溫度計的讀數時,注意其分度值和0刻度線;
水沸騰前產生的氣泡少,水的下層溫度高,上層溫度低,氣泡上升過程中遇冷體積收縮并且一部分水蒸氣液化成水,所以體積變小;水沸騰時產生的氣泡多,水的上下溫度一致,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水變成水蒸氣加入到氣泡中,且氣泡所受水壓減小,使氣泡體積變大;
水沸騰后溫度不變,它的圖像特點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線段;通過觀察坐標系上的點可以判斷甲先沸騰,乙后沸騰。原因可能是初始溫度不同。
本題考察了課內實驗“探究水沸騰的特點”相關內容,需要學生掌握液體沸騰時的特點、溫度計的選取與讀書、實驗圖像的解讀。
35.【答案】秒表或其它計時工具? 需要? 93? 溫度保持不變
【解析】解:實驗過程中,要記錄的物理量是溫度和時間,相應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秒表,圖甲顯示,已有溫度計,故還需要秒表或其它計時工具;
為了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組裝實驗裝置時,需要點燃酒精燈,觀察火焰的外焰與鐵圈的位置來調整鐵圈B的高度;
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示數為;
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秒表或其它計時工具;需要;;溫度保持不變。
實驗過程中,要記錄的物理量是溫度和時間,相應的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秒表;
為了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調整鐵圈B,確定其高度時應點燃酒精燈;
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示數為;
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
本題考查實驗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要求學生會使用溫度計、酒精燈等實驗儀器,會分析圖像得出結論,難度不大。
36.【答案】低? B? 20
【解析】解:該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把他從熱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液體的體積會變小,細管中液面會下降,所以液面的位置會變低;
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柱的液面相平,故B正確;
溫度計的分度值為,液柱與相平,該溫度計的示數為。
故答案為:低;B;20
液體液體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
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液柱的液面相平;
讀數前,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再讀數。
本題考查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原理及使用方法,是對基礎考查。
37.【答案】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底部? A? 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調為小火
【解析】解:圖甲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底部,這將使得溫度計的液柱上升較快,溫度計的示數高于水的溫度。若不及時調整,會損壞溫度計。
水沸騰前,從底部產生的氣泡會逐漸上升。氣泡內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因接觸到溫度較低的水會發生液化現象,所以會越來越小。水沸騰后,整杯水的溫度保持一致,所以氣泡內的水蒸氣不再發生液化。因受到的液體壓強越來越小,氣泡會逐漸變大,直至達到水面破裂。
由圖丙可知,水沸騰前,水的溫度持續上升;水沸騰后后,雖然持續給水加熱,但是水的溫度保持不變。
在湯沸騰前用大火,可以減少將湯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湯沸騰后,即使調為小火,湯仍能保持沸騰。而水沸騰時的溫度是保持不變的,所以不論保持大火還是調為小火,老母雞從湯中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即使用大火和使用小火,將老母雞煮熟的時間是基本一致的。而調為小火可以節省燃料,所以調為小火更為合理。
故答案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底部;;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調為小火。
安裝探究水沸騰特點的實驗器材時,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要保證溫度計的玻璃泡可以完全浸入液體中且不能接觸到燒杯。
掌握沸騰時與沸騰前現象的區別: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
水沸騰后持續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
本題是考查水沸騰實驗操作的基礎類試題,熟知器材的安裝順序、儀器的使用規則、水沸騰前后的現象、水沸騰時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38.【答案】自下而上? 沸騰時? 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提高水的初溫
【解析】解: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燒杯后,再調節溫度計的高度;故安裝實驗裝置時應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則;
根據表格數據進行描點,然后用平滑曲線把所有點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
;
水沸騰時,整個容器內的水溫都達到沸點,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有水汽化成水蒸氣,進入氣泡,同時氣泡所受水壓減小,氣泡不斷增大,圖丙是沸騰時的情況;
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實驗中發現水沸騰前加熱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自下而上;如上圖所示;沸騰時;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提高水的初溫。
實驗時,需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要調整好鐵圈的高度,然后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則固定好其位置;
根據數據描點連線即可;
水沸騰前,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減小;沸騰時,氣泡上升過程中不斷增大;
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
實驗中發現水沸騰前加熱時間過長,為了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少水的質量。
此題考查了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描點法畫圖以及水沸騰的特點,難度不大。
39.【答案】小于? 不變? B
【解析】解:由圖知,當水的溫度達到時,溫度不再變化,說明此時是水的沸騰過程,沸點是。
此時沸點低于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所以實驗室中的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
分析圖象會發現:水在沸騰過程中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
由圖象還可以看出,A、B兩圖象的沸點相同,加熱時間不同,說明水的質量不同,B加熱時間長,所以B的質量較大,結合圖甲、乙可知,圖丙中B圖線反映的是甲實驗裝置的實驗結果。
故答案為:小于;不變;。
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液體的沸點;沸點與氣壓之間的關系,知道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根據水的加熱時間不同,可以比較水的質量關系。
本題考查了“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液體沸騰的特點等基礎知識,常見題目。
40.【答案】大氣壓越高,水的沸點就越高;大氣壓越低,水的沸點就越低;? 高原大氣壓較低,水的沸點低,所以雞蛋煮不熟;? C
【解析】解:在三次實驗中,隨著大氣壓的增大,水的沸點也增大,這就說明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氣壓隨著海拔的增大而減小,所以在高海拔地區,氣壓較低,水的沸點較低。由題知,煮熟雞蛋需要一定的溫度,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所以,若高海拔地區水沸騰時的溫度低于煮熟雞蛋所需的溫度,雞蛋將無法煮熟。
為使水的溫度升高到足以煮熟雞蛋,就需要提高水的沸點。由可知,應采取方法增大水表面的氣壓。方法C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故答案為:第1問: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就越高;氣壓越低,沸點就越低;
第2問:高原大氣壓較低,水的沸點低,所以雞蛋煮不熟;
第3問:C。
大氣壓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越高的地方,氣壓越低;海拔越低的地方,氣壓越高。
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水沸騰后,溫度將不再升高。若想提高水的溫度,則需要提高水的沸點。
本題考查我們從文字及表格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熟知海拔與氣壓的關系、氣壓與沸點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41.【答案】答:燒瓶中的水重新沸騰;
因為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
【解析】從液體沸點與氣壓關系角度來分析,氣壓減小,沸點降低。
本題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與沸點的關系的掌握情況。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