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物理中考題分類匯編4—《光現象》.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一、單選題
1.(2021·河北省)下列光現象與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 在平靜的湖面看到藍天白云--光的直線傳播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光的反射
C. 日出時,看到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的折射
D. 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光的反射
2.(2021·山西省)日晷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來計時的一種工具。如圖所示,通過觀察直桿在太陽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時間。下列現象與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 形影緊相依
C. 潭清疑水淺 D. 鏡子正衣冠
3.(2021·吉林省)如圖所示,下列現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 放大鏡成像 B. 水中的倒影
C. 水面“斷筷” D. 手影的形成
4.(2021·上海市)屬于光的三原色的為
A. 黃色 B. 紫色 C. 紅色 D. 橙色
5.(2021·江蘇省泰州市)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皮影B. 筆在水面處“折斷”
C. 水中“倒影”D. 三棱鏡分解白光
6.(2021·江蘇省泰州市)下列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泰州大橋在水中的“倒影” B. 日食
C. 雨后天空出現的彩虹 D. 池水變“淺”
7.(2021·浙江省杭州市)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向玻璃磚并穿過,其光路如圖所示。關于四個角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8.(2021·浙江省溫州市)水平過道上方有一盞燈如圖,小明站在1號地磚上時,通過2號地磚看到燈的像;走到2號地磚上時,通過3號地磚看到燈的像。則小明通過兩塊地磚所看到的像
A. 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 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 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 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9.(2021·浙江省湖州市)如圖是月偏食的示意圖,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下列事實與圓弧的形成無關的是
A. 太陽光的直線傳播
B. 地球是球形的
C. 月球是球形的
D. 地球是不透明的
10.(2021·浙江省麗水市)周末,小科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此時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關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 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 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 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
11.(2021·福建省)如圖,向右勻速行駛的動車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變,動車減速時
A. 入射角不變,折射角不變
B. 入射角變小,折射角變小
C. 入射角變大,折射角變大
D. 入射角變大,折射角變小
12.(2021·山東省臨沂市)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現超級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見天象。下列光現象,與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
A. ?墻上“兔” B. 水中“塔”
C. 空中“橋” D. 鏡中“字”
13.(2021·山東省臨沂市)我市濱河景區濕地公園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大量珍稀水禽在此遷健繁殖。如圖所示,一只白鷺正在平靜的水面上展翅起飛。關于白鷺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白鷺飛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 河水越深,水中的像離水面越遠 D. 水中的像與白鷺關于水面對稱
14.(2021·湖北省武漢市)如圖所示,橋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A. 光的色散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直線傳播
15.(2021·海南省)關于平面鏡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像比物體大 B. 像比物體小 C. 像是實像 D. 像是虛像
16.(2021·四川省成都市)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間里,通過一面窗戶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卻看不見。對于此現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確的是
A. 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過這面玻璃成像
B. 射向這面玻璃的光,夜晚發生鏡面反射,白天發生漫反射
C. 白天,射向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過玻璃,沒有反射
D. 白天,人通過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17.(2021·四川省自貢市)下列光學作圖中,錯誤的是
A. 光的反射
B. 平面鏡成像
C. 光從空氣射入水中
D. 光的色散
18.(2021·青海省)2021年5月26日,我國部分地區第一次也是今年唯一能看到“超級紅月”和“月全食”這一天文景象。下列關于“月全食”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月球擋住太陽光形成的 B. 地球擋住太陽光形成的
C. 月球表面反射太陽光形成的 D. 太陽光經大氣層折射后形成的
二、多選題
19.(2021·湖南省懷化市)在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有
A. 玉帶橋在水中的“倒影”
B. 日晷面上呈現晷針的影子
C. 筷子在水中“折斷”
D. 手影游戲
20.(2021·黑龍江省鶴崗市)紅外線和紫外線的應用非常廣泛,下列儀器中屬于利用紅外線工作的是
A. 驗鈔機 B. 殺菌燈 C. 夜視儀 D. 電視機遙控器
三、填空題
21.(2021·天津市)聳立于碧波與云霄之間的“天塔”是津門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塔尖周圍的“云霧”是水蒸氣______ 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小水滴。
22.(2021·江蘇省連云港市·)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空水槽底部固定點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內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點,此時光斑在O點______ 側,這是因為發生了______ 現象。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同時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____ 移動。
23.(2021·浙江省寧波市)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1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
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______ 傳播。
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______ 方。
預測2021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長度將比 ______ 填“大”或“小”。
24.(2021·山東省棗莊市·歷年真題)如圖所示,三條互相平行的光線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體表面上,三條反射光線______ 選填“會”或“不會”平行射出,這種反射______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5.(2021·湖南省懷化市)疫情期間,醫護人員通過平面鏡檢視防護服的穿戴情況。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______ 選填“實像”或“虛像”;當醫護人員走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6.(2021·湖南省衡陽市)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工作人員每天噴灑消毒液,并對進入校園的人員測量體溫。如圖,常用的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______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測量體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是因為消毒液發生了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
27.(2021·廣東省)小明給弟弟變了個魔術,他將裝有一枚硬幣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圖所示,弟弟在A處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光沿______ 傳播。小明向杯中緩緩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幣了,這是由光的______ 產生的現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幣的______ 選填“實”或“虛”像。
28.(2021·云南省昆明市)如圖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兩幅照片,圖甲中的倒影沒有牌子本身明亮,這是由于______ ;
由于刮風,圖乙中的水面有漣漪,倒影有些模糊,這是由于光發生了______ 。
29.(202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小明上學前站在穿衣鏡前1m處整理儀表,他與鏡中自己像的距離是______ m。當小明向后退了50cm時,鏡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四、作圖題
30.(2021·吉林省)如圖所示,在圖中畫出光線AO從水中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
31.(2021·江蘇省南京市)如圖中,牙醫借助平面鏡觀察牙齒的背面,請在圖乙中畫出能反映此過程的光路圖。
32.(2021·江蘇省蘇州市)畫出圖中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出折射角。
33.(2021·安徽省)一棵小樹生長在水塘中,圖中用帶箭頭的線段AB表示小樹露出水面的部分。請在圖中畫出AB通過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34.(2021·安徽省)圖中MN為平面鏡,OB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
35.(2021·山東省菏澤市)小明駕車通過小區道路轉彎處時,通過轉彎處的鏡子可看作平面鏡看到了行人,他及時采取避讓措施保證了行車安全。如圖為轉彎時的俯視圖,其中A是車內小明的眼睛,B為行人,請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圖。
36.(2021·山東省濰坊市)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光束和容器的位置不變,向容器中緩慢加水,光斑移到位置時,請在圖中畫出此時的折射光線及水面位置。
37.(2021·河南省)如圖甲為開封鐵塔及其倒影的美景。請在圖乙中畫出光從塔尖經水面反射進入人眼的光路圖,其中A點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
38.(2021·湖南省郴州市)如圖所示,物體AB放置在平面鏡MN前。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并保留作圖痕跡。
39.(2021·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圖所示,A、B是鏡前一點光源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MN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的位置。
40.(2021·云南省昆明市)圖中的是物體AB經過平面鏡M后所成的像,請在圖中畫出該物體。
41.(2021·陜西省)在如圖中作出點光源S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保留作圖痕跡。
42.(2021·甘肅省武威市)如圖所示,A是燭焰上的一點,B是人眼的位置,請畫出A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B點的光路圖。
五、實驗探究題
43.(2021·浙江省嘉興市)某科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像距與物距關系時的實驗步驟如下:
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白紙,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中間位置,記下玻璃板的位置;
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用筆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
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復上述實驗;
用直線連接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記錄數據如表。
次數 物距 像距
1
2
3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實驗本身的限制,要用與實驗對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對象來替代的方法。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______ 。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
實驗中,有同學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你認為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嗎?并說出你的理由。______ 。
44.(2021·山東省東營市)如圖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而且F板可繞ON轉動。
使用可以旋轉的硬紙板,其目的是______ ;______ 。
將入射光線AO向ON靠近時,看到反射光線OB 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
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向O點,光將沿圖中______ 的方向射出,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 的。
無意中,小明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是______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______ 選填“實”或“虛”像。
某同學在實驗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然后轉動紙板F,并使其與紙板E在同一平面內,但在F上沒有發現反射光線,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45.(2021·湖北省荊州市)為完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小芳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 ;
小芳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沒有點燃的蠟燭B,小芳應在______ 選填“A”或“B”蠟燭一側觀察玻璃板中的像;
當把蠟燭靠近玻璃板時,蠟燭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將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
移去蠟燭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 選填“實像”或“虛像”;
實驗中,發現在水平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與蠟燭A的像無法完全重合,你認為原因可能
是______ ;
如圖所示,僅將玻璃板由圖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時,蠟燭A的成像情況是______ 選題字母代號。
A.蠟燭成像仍在B處
B.蠟燭成像在B處右側
C.蠟燭無法通過玻璃板成像
46.(2021·廣東省)小明發現,晚上坐公交車時在車窗玻璃里看到另一個“自己”,而白天卻看不清。結合平面鏡成像知識,他思考以下問題:
在車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個“自己”是光的______ 形成的像。
如圖甲所示,小車的前擋風玻璃是傾斜的,從光學角度分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______ 寫出一條;此外,晚上開車時,來自后方車輛的強光入射到前擋風玻璃,被反射到______ 選填“上方”或“下方”,以減少對司機視線的干擾。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如圖乙所示。
組裝器材時,要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相互______ 。
實驗需要記錄像與物的大小關系,還需要記錄物理量______ 和______ 。
實驗中如果將蠟燭B也點燃,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 寫出一條。
47.(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物理教研小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規律”實驗,根據實驗現象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圖。
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速度將______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當角增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將______ 選填“增大”或“減小” ______ 。
48.(2021·云南省)如圖1所示,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和一塊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可以確定像的______ 。實驗中有同學從蠟燭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發生了光的______ 射。改善“重影”問題的辦法是______ 。解決問題后,移動點燃的蠟燭,多次測量并分析得出結論。
小明發現上述實驗中難于準確測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體進行多次實驗,就得出了像與物大小的關系,于是他換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塊進行實驗。
如圖2甲所示,將一組木塊置于玻璃板前,改變該組木塊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用筆在白紙上標記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圖2乙所示。根據對應頂點就能準確測出相應的距離,再將白紙沿______ 選填“EF”或“GH”對折,若像和物的對應頂點都______ ,則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
如圖3所示,用疊加的方法改變物的大小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______ 。
木塊的位置 保持不變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塊的個數個 1 2 3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塊的個數個 1 2 3
某小組在較暗的環境中實驗時,發現木塊的像較暗、不易辨識,聯系日常照鏡子的經驗,解決方法是______ 選填“照亮木塊的像”或“照亮木塊”。
49.(2021·青海省)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小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紙板可繞ON轉動。
實驗前,應將紙板______ 放置于平面鏡上。一束光EO貼著紙板A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OF沿______ 時針方向轉動。
某時刻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時,其反射角等于______ 。
將紙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射到O點,反射光束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說明光在反射時______ 。
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______ 反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錯誤;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正確;
C、日出時,看到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這是由于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時發生折射形成的,故C正確;
D、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是通過小孔成的太陽的像,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C。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如:透鏡的應用、池水變淺了等。
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的實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象;
光的反射是指光線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比如我們平時看到的物體,平面鏡成像等。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此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體現了生活處處是物理的理念。
2.【答案】B
【解析】解:A、池水映明月,光的反射原理,不符合題意;
B、形影緊相依,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符合題意;
C、潭清疑水淺,光的折射原理,不符合題意;
D、鏡子正衣冠,光的反射原理,不符題意;
故選:B。
日晷:古代一種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利用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的應用,屬于應用知識,同學們注重理解原理。
3.【答案】D
【解析】解:A、用放大鏡把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水面“斷筷”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題中各情景都與光學現象有關,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逐一分析各現象的成因,判斷各選項的正誤。
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平時要注意各個現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區分,生活中與之相關的現象非常多,我們應該學會辨別。
4.【答案】C
【解析】解:紅、綠、藍叫做色光三原色,它們按不同比例組合,可以得到各種顏色的光;故B正確。
故選:C。
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
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們對光的三原色的了解,屬基礎知識的考查。
5.【答案】C
【解析】解:A、皮影屬于影子,影子的形成說明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A錯誤。
B、從水中筆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筆的虛像,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感覺折斷了,故B錯誤;
C、平靜水面上塔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確;
D、三棱鏡分解白光屬于光的色散現象,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錯誤。
故選:C。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題通過幾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考查了對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現象。
6.【答案】A
【解析】解:A、泰州大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確;
B、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日食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B錯誤;
C、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錯誤;
D、池底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池底變淺的虛像,故D錯誤。
故選:A。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題通過不同的現象考查了學生對光的反射、光的直線傳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學習中要注意區分,并要學會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物理現象。
7.【答案】A
【解析】解:
A、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磚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則,故A正確;
B、光線從玻璃磚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則,故B錯誤;
CD、因兩條法線是平行的,則由幾何知識可知,所以,,故CD錯誤。
故選:A。
這束光通過玻璃磚要發生兩次折射:
第一次是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磚,折射光線會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二次是光由從玻璃磚內部斜射到玻璃磚的下表面,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因兩條法線是平行的,所以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等于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
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8.【答案】B
【解析】解: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的所成的像的大小與位置只與物體的大小與位置有關,所以由于燈的大小和位置不變,所以在2號地磚和3號地磚上看到的燈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
故選:B。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和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本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要時刻牢記像的大小與位置只與物體的大小與位置有關,平面鏡在同一平面時跟平面鏡的位置無關。
9.【答案】C
【解析】解:圖中的月食的輪廓,是由于太陽、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時,不透明的圓形地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完整月球時,便形成的月偏食。
所以圓弧的形成與太陽光的直線傳播;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不透明的;三者有關,而與?月球是球形的,無關。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月食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當太陽、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時,不透明的地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時,便形成月食。
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所形成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本題是一道較為新穎的試題,要學會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10.【答案】C
【解析】解:
A、媽媽的攝“影”,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項說法正確;
B、樹木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項說法正確;
C、水中的魚“影”,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即魚“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項說法錯誤;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項說法正確。
故選:C。
“攝影”,即利用照相機照相,是利用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
“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影子的形成、日月食以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本題主要考查了光現象中的幾種“影”,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區分。熟練掌握其原理;對于生活中的現象要善于分析和總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1.【答案】C
【解析】解:動車減速,杯中的水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水面會蕩向車子的前方,作出變化后的水面的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即為入射角,比較變化前后的入射角,由下圖可觀察得入射角變大,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則折射角也變大。
故選:C。
動車減速,杯中的水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水面會蕩向車子的前方,作出變化后的水面的法線,根據圖示比較變化前后的入射角,判斷入射角的大小變化;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得出折射角的大小變化。
本題借助慣性現象,考查光的折射規律,有一定難度。
12.【答案】A
【解析】解:月全食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A.墻上“兔”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故A符合題意;
B.水中“塔”是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空中“橋”是由于太陽光照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現象,屬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題意;
D.鏡中“字”看起來變大了,屬于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明確月全食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然后分析各個選項形成原理,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此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體現了生活處處是物理的理念。
13.【答案】D
【解析】解:
A、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白鷺在水面所成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
B、白鷺飛離水面的過程中像的大小與白鷺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不變,故B錯誤;
C、物距是白鷺到水面的距離,像距是白鷺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二者始終相等,與水的深度無關,故C錯誤;
D、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白鷺在水中的像與白鷺關于水面對稱,故D正確。
故選:D。
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了解和掌握,緊扣平面鏡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去分析即可比較容易地進行解答。
14.【答案】B
【解析】解: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選:B。
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準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當光照射到物體界面上時,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來,例如:平面鏡成像、水中倒影等;
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生折射現象,如:看水里的魚比實際位置淺等。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光學現象的區分,掌握三種光現象的本質是解題的關鍵,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
15.【答案】D
【解析】解: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即為正立等大的虛像。所以選項ABC說法錯誤,選項D正確。
故選:D。
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成正立、等大的虛像,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
此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虛像的真正含義,并做到靈活運用。
16.【答案】A
【解析】解: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過這面玻璃成像,白天陽光從屋外照射進來,由于陽光的亮度遠超鏡子反射的物體的成像的亮度,所以在晴朗的白天卻看不見,
?晚上外面暗室內亮,所以外面幾乎沒有反射光線進來,室內燈光越亮,反射的光線越強,像也就越清晰,故A正確;
B、射向這面玻璃的光,夜晚和白天發生的都是鏡面反射,故B錯誤;
C、白天,射向這面玻璃的光一部分透過玻璃,發生折射,一部分反射,故C錯誤;
D、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白天,人通過這面玻璃成的像與人時等大的,故D錯誤。
故選:A。
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物體發出或者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
光的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線還是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
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
此題考查鏡面反射、漫反射和平面鏡成像特點,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屬于綜合性題目,難度不大,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17.【答案】A
【解析】解:
A、光線發生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圖可知,反射角為,入射角為,反射角與入射角不相等,故A錯誤;
B、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是對稱的,所成的像是虛像,故B正確;
C、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確;
D、在光的色散中,紅光的偏轉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D正確。
故選:A。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分析;
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分析;
根據光的色散現象分析。
本題考查了光路圖的辨別,難度不大。
18.【答案】B
【解析】解:當太陽、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線上,地球位于太陽與月球之間時,太陽發出的沿直線傳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擋住,光線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現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正確。
故選:B。
月食是由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本題考查了月食的成因,是一道基礎題;生活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或光直線傳播應用的例子很多,如:日食與月食的形成、影子、射擊瞄準時的三點一線等,平時要注意觀察與思考,用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19.【答案】BD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A、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日晷面上呈現晷針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筷子在水中“折斷”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燈下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BD。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影子、小孔成像、樹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現象;倒影、照鏡子、潛望鏡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現象;透鏡、看水下的物體變高,光在不均勻介質中不沿直線傳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現象。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此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體現了生活處處是物理的理念。
20.【答案】CD
【解析】解:A、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工作,故A錯誤;
B、殺菌燈是利用紫外線工作,故B錯誤;
C、夜視儀是利用紅外線工作,故C正確;
D、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工作,故D正確。
故選:CD。
紅外線常用于電視機遙控器和夜視儀等。
知道紅外線和紫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解答此題。
21.【答案】反射? 液化
【解析】解: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塔尖周圍的“云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為:反射;液化。
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現象稱為液化。
本題考查了光的反射現象、物態變化,屬于基礎題。
22.【答案】左? 光的折射? 右
【解析】解:水槽內沒有注水時,光沿直線傳播,照射到O點;當向水槽內注入適量的水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偏向法線,因此水槽底部光斑移動到O點的左側,該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打開水槽底部水龍頭緩慢放水,水面下降,折射點向右移動,因此折射光線逐漸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左;光的折射;右。
根據光的折射現象可知,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其傳播方向一定發生改變;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
本題考查光的折射的應用,注意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水面發生變化時,入射角不變,所以折射角也不變。
23.【答案】直線? 北? 小
【解析】桿影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寧波位于北半球,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
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這一天的桿影應比2021年3月14日這一天的桿影短。
故答案為:直線;北;小。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應用:影子、小孔成像等;
在北半球,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南半球相反;
由于地球的公轉和地軸是傾斜的,所以太陽直射角在周期性變化,春分3月23日后,太陽直射向北半球偏,到夏至6月22日這一天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此時影子最短。
本題借助影子的形成考查光的直線傳播及地理相關知識,屬于基礎知識考查及應用,難度不大。
24.【答案】不會? 遵循
【解析】解:由圖可知,物體表面凹凸不平,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為:不會;遵循。
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時,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本題考查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種反射現象,分析問題時注意反射光線是向一個方向還是向各個不同方向。
25.【答案】虛像? 不變
【解析】解:醫護人員在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當醫護人員走近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像與物體等大。
故答案為:虛像;不變。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延長線形成的,光屏無法承接,是虛像。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
明確平面鏡成像的成因以及像與物體間的大小關系,可解答此題。
26.【答案】紅外線? 汽化
【解析】解:測溫槍是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來測量體溫的;噴灑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這是因為消毒液由液態變為了氣態,發生了汽化現象。
故答案為:紅外線;汽化。
一切物體都會向外輻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稱為汽化。
本題考查了紅外線、物態變化,難度不大。
27.【答案】直線? 折射? 虛
【解析】解:弟弟在A處看不到硬幣,是由于杯的邊緣部分擋住了來自硬幣的光線,光線進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幣,這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當杯中緩緩注水后,來自硬幣的光線會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從而發生折射,當折射光線進入人眼時,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偏高。
故答案為:直線;折射;虛。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就看到了物體的虛像。
本題綜合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折射,關于光現象歷來就是考試的一個熱點,所以該題屬于常見題,一定要掌握。
28.【答案】一部分光線折射進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線減少? 漫反射
【解析】解:圖甲中的倒影沒有牌子本身明亮,是因為一部分光線被反射到空氣中,一部分光線折射進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線減少,所以倒影暗了一些;
水面有漣漪,則一部分光線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了四面八方,使得倒影有些模糊。
故答案為:一部分光線折射進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線減少;漫反射。
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偏折,發生折射現象;
光照射到不平的反射面上時會發生光的漫反射現象。
本題考查了光的折射現象、光的反射現象,難度不大。
29.【答案】2? 不變
【解析】解:小明站在平面鏡前1m處,小明的像和小明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1m,則像到小明的距離為2m。
當小明向后退了50cm時,小明像的大小跟小明的大小有關,跟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2;不變。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體大小有關,跟平面鏡大小,跟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但是我們遠離平面鏡時,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變小,是因為眼睛看像的視角變小,產生了錯覺,像的實際大小是沒有發生變化的。
30.【答案】解:過入射點垂直界面作出法線,根據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空氣中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畫出折射光線。
光由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1.【答案】解:先作出牙齒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像的位置,連接像和眼睛B與平面鏡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連接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由于光在平面鏡發生鏡面反射,所以牙齒和在平面鏡形成的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先確定像的位置,連接像與人的眼睛確定入射點,可得反射光線,進一步得出入射光線即可完成光路。
本題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考查的是我們對生活中光的反射現象的應用,這是光現象中的重點。
32.【答案】解:過入射點作法線,根據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發生折射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作圖即可。
本題考查根據光的折射規律作圖,掌握發生折射時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是關鍵,注意作圖要規范。
33.【答案】解:先根據像與物關于水平面鏡對稱,作出端點A在平面鏡中的像點,端點B在水平面鏡中的像點重合,
用虛線連接、即為物體AB在水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
【解析】要作出AB通過水面反射所成的像,要先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虛像、左右相反,及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其次,先作出兩個端點A、B在平面鏡中的像點,連接像點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34.【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題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畫法,關鍵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注意法線要畫成虛線。
根據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及其度數。
【解答】
先過入射點O作出法線;因為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所以反射角為;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與入射角相等,由此作出入射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如圖所示:
。
35.【答案】解:根據平面鏡中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點B的像點,連接,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O,OA為反射光線,連接BO,畫上箭頭即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首先作出點B的像點,連接,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再分別畫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注意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關鍵用好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像點。
36.【答案】解: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會靠近法線,保持入射光線不變,向容器中緩慢加水,折射點發生了變化,但折射光線的方向不變,即位置的折射光線與位置的折射光線是平行的,據此做出折射光線,該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交點為折射點,也是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
【解析】折射規律的內容: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此題主要通過作圖考查了學生對光的折射規律的掌握,特別要注意折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
37.【答案】解:由題可知,A的位置是塔尖通過水面所成的像,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據此畫出塔尖的位置,連接人的眼睛和A,則連線與水面的交點為反射點,據此作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
【解析】由題可知,A的位置是塔尖通過水面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塔尖的位置,根據光的反射作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作圖、光的反射的光路的畫法,難度不大。
38.【答案】解: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用虛線連接、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解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虛像、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在平面鏡成像作圖中,若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據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先作出端點和關鍵點的像點,再用虛線連接各點即為物體的像。
39.【答案】解: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在通過平面鏡作出的對稱點S,即為發光點的位置,并聯接S與兩個反射點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作出反光點的像點,再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出發光點S的位置,補出入射光線。
本題考查光的反射光路圖的畫法,掌握好反射規律,并利用好反射光線反向延長過像點、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是關鍵。
40.【答案】解:分別作出物體端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實線連接A、B即為物體如圖:
【解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虛像、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物體AB。
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要注意先作出端點或關鍵點的像點,再用虛線連接得到物體的像,用實線連接即為物體。
41.【答案】解:做點光源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
【解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虛像、像與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本題考查平面鏡相關作圖,關鍵是利用好平面鏡成像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的特點。
42.【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A的像;再根據平面鏡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線所有的反向延長線都會過A的像;連接像點與B點,則與平面鏡的交點為入射點,再完成光路即可。
本題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原理來完成光路。一定要注意物與像關于鏡面是對稱的。
【解答】
先作出發光點A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A的像;連接交平面鏡于點即入射點,連接AO,則AO為入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43.【答案】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 像距等于物距? 能,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
【解析】解:本實驗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體體現在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可得像距等于物距;
用一張白紙擋在玻璃板和像之間,該同學還能觀察到蠟燭的像,因為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
故答案為:用未點燃的蠟燭替代像;像距等于物距;能,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
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可得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很容易。
44.【答案】呈現光路? 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靠近? OA? 可逆? 等大? 虛? 硬紙板沒有豎直放置
【解析】解:硬紙板F的主要作用是:呈現光路;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若將AO靠近ON,入射角減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靠近法線;
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所以小明看到自己在平面鏡中的像是等大的虛像;
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沒有發現反射光線,這說明硬紙板沒有與鏡面垂直,反射光線從其他方向射出。
故答案為:呈現光路;驗證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靠近;;可逆;等大;虛;硬紙板沒有豎直放置。
從實驗需要觀察光的傳播路徑和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進行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讓光線逆著BO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據此可以得到此題的答案;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正立、等大的虛像;
實驗時,硬紙板應與水面桌面垂直。
本題主要考查了如何驗證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此實驗是初中物理的一個最基本的探究實驗,應當掌握。
45.【答案】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A? 不變? 虛像? 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A
【解析】解: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A這一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
當把蠟燭靠近玻璃板時,由于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同,蠟燭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將不變;
取走蠟燭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的像,說明蠟燭A經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如果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A蠟燭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這樣B蠟燭與A蠟燭的像就無法重合了;
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蠟燭A位置不變,將平面鏡平移,平面鏡仍在原來像與成像物體對稱軸上,像的位置不變,故選A。
故答案為: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不變;虛像;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平面鏡成像的實質是光的反射現象;
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
無論怎樣調節后面的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根據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本題考查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分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是中考出題的一個熱點,本題圍繞這個探究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釋來考查同學的。
46.【答案】反射? 物體的像不會影響司機的視線? 下方? 垂直? 物距? 像距? 像會更不清晰
【解析】解:在車窗玻璃里看到的另一個“自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根據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時,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小汽車前面玻璃是傾斜的,汽車內物體的像在汽車的上方,司機看前面道路時,物體的像不會影響司機的視線。此外,晚上開車時,來自后方車輛的強光入射到前擋風玻璃,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減少對司機視線的干擾;
為了比較物像大小和確定像的位置,要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相互垂直放置;
實驗需要記錄像與物的大小關系,還需要記錄物理量物距和像距;
將另一側的蠟燭點燃,結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前后對比不明顯,所以像會更不清晰。
故答案為:反射;物體的像不會影響司機的視線;下方;垂直;物距;像距;像會更不清晰。
平面鏡成像現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
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在玻璃上會成像,干擾司機視線。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像等大、等距。
在實驗中,點燃A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慢慢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證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在實驗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鏡的作用,在鏡面前的亮度越大,則其成的像越清晰。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得出正確結論,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尤其要注意等效替代法的應用;本題同時考查了平面鏡的應用。
47.【答案】變小? 減小? 10
【解析】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速度將變小。
當角增大,即入射光線與水面的夾角增大,所以入射角減小,反射角也減小,所以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將減小。
故答案為:變小;減小;10。
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水和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均小于在空氣中的速度。
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知道光從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可解答此題。
48.【答案】位置? 反? 用較薄的玻璃板? GH? 重合? 相等? 照亮木塊
【解析】解: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觀察并確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會發生反射現象,造成重影;
玻璃板如果薄,兩個像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所以為了改善“重影”,可以選擇較薄的玻璃板;
實驗中應該將實驗數據沿平面鏡的位置對折,即為GH,若像和物的對應頂點都重合,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對稱性;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玻璃板前后木塊的個數始終相等,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物體成像要清晰,就必須讓木塊有足夠光線射向平面鏡才能成像,所以應該照亮木塊。
故答案為:位置;反;用較薄的玻璃板;;重合;相等;照亮木塊。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于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較厚的玻璃板兩面,都可以成像,會出現了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
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人眼能夠看清物體,是因為物體有光線進入人眼,探究平面鏡成像是觀察的是木塊反射的光。
對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只要掌握扎實,牢記相關的知識,答案不難得出。
49.【答案】豎直? 順? ? 光路可逆? 漫
【解析】解:要使入射光線和其反射光線的徑跡同時在紙板上出現,則法線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并且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因此紙板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必垂直;
移動激光筆,使入射光線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則反射光線會遠離法線,即反射光線會順時針轉動;
當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時,入射角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為;
一束光貼著紙板B沿FO射到O點,反射光束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這說明光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故答案為:豎直;順;;光路可逆;漫。
實驗中應將硬紙板垂直置于平面鏡上,這樣反射光線才能在硬紙板上呈現;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關系進行分析;
入射角和反射角均指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光在光屏上發生了漫反射而進入我們的眼里。
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