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物理中考題分類匯編5—《透鏡及其應用》.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一、單選題
1.(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前適當位置,調節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如圖所示,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調節光屏的位置,適當靠近凸透鏡,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則該鏡片
A. 是凹透鏡,屬近視眼鏡 B. 是凹透鏡,屬遠視眼鏡
C. 是凸透鏡,屬近視眼鏡 D. 是凸透鏡,屬遠視眼鏡
2.(2021·陜西省)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矯正遠視眼需要佩戴合適的凹透鏡
B. 人站在穿衣鏡前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實像
C. 用照相機拍照時,景物應位于照相機鏡頭的二倍焦距以內
D. 待觀察物體通過顯微鏡的物鏡在目鏡的焦點附近生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
3.(2021·湖北省荊州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移動光屏距透鏡20cm時,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則
A. 蠟燭距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
B. 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cm
C. 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
D. 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律
4.(2021·浙江省寧波市·歷年真題)如圖所示,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物體的光線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晶狀體凸度和焦距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A.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短 B. 晶狀體凸度變大,焦距變長
C.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短 D. 晶狀體凸度變小,焦距變長
5.(2021·湖北省十堰市)小明在筆記中整理了有關光現象的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A. 晴天,樹蔭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B. 驗鈔機利用紅外線辨別鈔票的真偽
C. 矯正近視眼要佩戴凹透鏡片做成的眼鏡
D.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6.(2021·湖北省十堰市)小華在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他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蠟燭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
A. B. C. D.
7.(2021·湖南省常德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范圍為
B.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 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左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縮小的像
8.(2021·上海市)凸透鏡成像,焦距是10厘米,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是35厘米,能成像的性質是
A. 放大實像 B. 放大虛像 C. 等大實像 D. 縮小實像
9.(2021·江西省)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把蠟燭和凸透鏡固定在如圖所示位置,移動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畫出,則該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 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10.(2021·山東省東營市)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記錄并繪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間的關系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凸透鏡焦距為20cm
B. 物距為5cm時,可以通過移動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 物距為15cm時,成放大的像,根據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儀
D. 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過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變大的
11.(2021·云南省昆明市)如圖1所示,從P點發出的三條特殊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會聚于點?,F有一條光線也從P點發出,經過凸透鏡后的傳播路徑,在如圖2的四種表示中,正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2021·四川省樂山市·歷年真題)下列圖示光現象中,正確的是
A. 平面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B. 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遠離法線偏折
C.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D. 凹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13.(2021·山東省泰安市·歷年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
圖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4cm
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
把蠟燭適當左移,透鏡保持不動,向左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把蠟燭移至45cm處,透鏡保持不動,向右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 只有正確 B. 只有正確 C. 只有正確 D. 只有正確
14.(2021·安徽省·歷年真題)下列光路圖錯誤的是
A. 放大鏡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氣斜射到水面
D. 近視眼的矯正
二、多選題
15.(2021·天津市)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 光屏一定位于刻度之間
D. 光屏一定位于刻度之間
16.(2021·山東省濰坊市)某同學利用光具座、透鏡、蠟燭、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記錄物距u、像距v得到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A. 當時,成倒立、等大的像
B. 當時,成倒立、放大的像
C. 當時,成倒立、放大的像
D. 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像
三、填空題
17.(2021·黑龍江省鶴崗市)王老師需要摘下眼鏡才能看清遠處來的是哪位同學,他患的是______ 選填:“近視眼”、“遠視眼”,需要佩戴______ 選填:“凸透鏡”、“凹透鏡”矯正。
18.(2021·黑龍江省綏化市)近年來,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機器人上的攝像頭與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視眼,他佩戴的眼鏡鏡片應該是______ 透鏡。
19.(2021·黑龍江省大慶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所選凸透鏡的焦距為。
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在圖中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呈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質是倒立的______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______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工作的;
若將蠟燭和光屏對調,光屏上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
若用不透明紙片將凸透鏡的鏡面遮擋住一小部分,此時光屏上______ 選填“燭焰的像不完整”或“會有紙片的像”或“燭焰的像變暗了些”。
20.(2021·浙江省紹興市)小敏做了如下三個光學實驗:
圖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小敏轉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EO貼著紙板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OF沿______ 時針方向轉動。
圖乙是“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小敏選擇玻璃板而不選擇平面鏡的原因是______ 。
圖丙是“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敏將凸透鏡向光源方向移動至某位置,發現在光屏上又成一個清晰、______ 填像的性質的實像。
21.(2021·四川省成都市)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類似于______ 透鏡。青少年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缺乏戶外活動,就可能患上近視?;冀暫笮枰宕鱛_____ 透鏡進行矯正。
22.(2021·云南省)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成像規律,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可能是______ 選填“8”、“18”或“28”;把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應將光屏向______ 選填“左”或“右”調節,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23.(2021·四川省遂寧市)學?!白o眼小分隊”自制了一個水凸透鏡,來展示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水凸透鏡的厚薄可通過注射器注入透鏡的水量來調節。實驗器材如圖中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接著他推動活塞使水凸透鏡變厚,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將蠟燭適當靠近透鏡,像又變清晰;若不移動蠟燭,要讓光屏上的像變清晰,可在蠟燭與水透鏡之間適當位置安裝一個合適的______ 選填“凹”或“凸”透鏡。此過程模擬的是______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四、作圖題
24.(2021·四川省達州市)如圖所示,凹透鏡的主光軸處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點,平面鏡與水平方向成,請畫出豎直激光束AO經平面鏡反射,再經凹透鏡折射的光路圖。
25.(2021·青海省)如圖所示,O為凸透鏡的光心,、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請在圖中畫出光源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
26.(2021·廣東省)如圖所示,蠟燭的燭焰中心A在主光軸上距凸透鏡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在圖甲中標出A所成的像的大致位置。
借助輔助線或光路圖,在圖乙中找到A所成的像的確切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27.(2021·湖北省宜昌市)小靜在玩耍時透過爺爺的老花眼鏡看到了小玩偶的像,請你在圖中作光路圖確定玩偶S點所成像的位置。圖中O為老花鏡的光心,F為其焦點。
28.(2021·重慶市)在圖中畫出折射光線的入射光線。
29.(2021·江蘇省連云港市)如圖所示,請畫出這條光線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30.(2021·四川省南充市·歷年真題)一束光線射向凸透鏡后再經平面鏡反射射出,請將光路圖補充完整。
31.(2021·安徽省)如圖,L表示凸透鏡,MN為主光軸,O為光心,F為焦點。從S點發出兩條光線,一條經過光心,另一條平行于主光軸,請在圖中畫出它們經凸透鏡后的出射光線。
32.(2021·山東省泰安市)請在圖中將折射光線補畫完整是凸透鏡的焦點,O是凸透鏡的光心,光線SP平行于主光軸。
五、實驗探究題
33.(2021·黑龍江省鶴崗市)某同學在做光學實驗時,如圖所示,他先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A兩側,蠟燭放置在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65cm刻度線處,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
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 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______ 像選填“虛”、“實”,是______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若將蠟燭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線處,需將光屏移至______ cm刻度線處不需估讀,光屏上可再次呈現燭焰清晰的像;
若在原有圖示中,蠟燭與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處,放置一近視鏡片,為了使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沿著光具座向______ 移動選填“左”或“右”;
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燃燒變短,蠟燭的像將會向______ 移動選填“上”、“下”,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在保持蠟燭和光屏不動的條件下,應將凸透鏡向______ 移動選填“上”或“下”。
34.(2021·四川省廣安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小穎同學依次進行了如下操作。
小穎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裝蠟燭、凸透鏡、光屏,然后點燃蠟燭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
如圖所示,小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觀察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同。接著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動,僅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燭焰清晰的像。
上述實驗完成后,小穎借用物理老師的眼鏡繼續探究,他將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像變模糊了,接著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動,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后又能觀察到清晰的像,則可判斷物理老師的眼鏡是______ 眼鏡選填“近視”或“遠視”。
35.(2021·山西省)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
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
將蠟燭和光屏移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燭焰倒立、等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 cm。
改變蠟燭位置,移動光屏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樣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到10cm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______ 選填“左”或“右”移動。
36.(2021·山東省臨沂市)小明用焦距為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當各器材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
實驗前,應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
此時燭焰的成像特點與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相同。
實驗時,若一只蒼蠅落在了凸透鏡上,光屏上______ 選填“有”或“沒有”蒼蠅的像。
小明將一副遠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僅將蠟燭向______ 移動適當距離,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
37.(2021·江蘇省南京市)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
圖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倒立、______ 的實像。
圖中只移動蠟燭和光屏,可以模擬照相機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 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蠟燭左移,光屏右移
D.蠟燭右移,光屏左移
完成實驗后,他將另一透鏡放在圖中45cm刻度線位置,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左移動光屏又發現清晰的像,說明該透鏡對光有______ 作用,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是______ 。
38.(2021·福建省)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
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 。
如圖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斷,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到______ cm刻度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_____ 、倒立的實像。
實驗一段時間后,原來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圖乙所示位置。能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 。填序號
光屏下調
蠟燭上調
透鏡上調
實驗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往凸透鏡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上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現象說明凹透鏡對光具有______ 作用。______ 視眼的矯正與上述成像過程類似。
39.(2021·湖南省懷化市)小華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并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整到______ 。
小華為了準確的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 cm。
將凸透鏡固定在圖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______ 的實像,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律。
若保持圖乙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小華將蠟燭移動到15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鏡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視網膜,則此時成像情況相當于______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原因。
40.(2021·江蘇省泰州市)小明在做模擬“視力的缺陷與矯正”的實驗中。
他將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組裝好,然后把凸透鏡正對較遠處的窗戶,移動光屏,在圖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戶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約為______ cm。
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動,接著小明把蠟燭點燃,并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______ ,然后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線處,并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______ 的實像,日常生活中的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規律制成的。
小明將蠟燭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來一副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的左側并靠近凸透鏡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鏡,將光屏向______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說明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落在視網膜的______ 選填“前方”或“后方”。
41.(2021·江蘇省蘇州市)用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標尺上位置如圖時,在光屏上能成______ 、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______ 照相機放大鏡幻燈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_____ :
A.8cm
B.12cm
C.16cm
D.20cm
若僅將圖中凸透鏡移動到刻度值為______ cm處,光屏上可再次呈現一個清晰的像;
若僅將圖中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______ 近視遠視眼鏡,可使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
42.(2021·江蘇省揚州市)“一雙好眼睛,能更好地探索未來”,小麗了解到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眼睛是如何看清遠近不同物體的?她對這一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
首先用平行光正對凸透鏡A照射,如圖甲所示,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 ______ cm。
然后適當調整凸透鏡A和光屏的位置,移動蠟燭,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接著她將凸透鏡A換為焦距稍大的凸透鏡B,并保持位置不變,移動蠟燭,使燭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梢娦←愌芯康膯栴}是:當凸透鏡成實像時,保持______ 距離不變,探究______ 的關系。
通過探究發現,當人眼觀察近處物體時,晶狀體的焦距變______ 。
43.(2021·湖北省武漢市)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蠟燭和凸透鏡放置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將光屏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______ 、______ 立的實像。
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換用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繼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填序號。
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清晰的實像
向左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向右移動蠟燭,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放大的清晰的實像
無論怎樣移動蠟燭,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清晰的像
如圖乙所示,F表示凸透鏡的焦點,S表示燭焰,表示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請在圖乙中畫出入射光線SA經過凸透鏡之后的光線。
44.(2021·重慶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
調節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處于______ 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
如圖甲所示,測出了凸透鏡的焦距;若凸透鏡不動,把蠟燭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處,調節光屏,在光屏上會成倒立、______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生活中的______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是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在探究物質熔化特點時,得到圖乙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屬于______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圖中A點的溫度如圖丙溫度計所示,讀數為______ ,熔化過程需______ 選填“吸熱”或“放熱”。
45.(2021·重慶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光屏上有清晰的燭焰像時,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所示,則光屏上的像應為倒立、______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生活中的______ 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小琴同學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后,發現光屏上呈現的像是______ 選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6.(2021·四川省自貢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圖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
中______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如圖乙,線段AB為凸透鏡成像的物距倒數和像距倒數的關系,則凸透鏡焦距為______ cm。
當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時,不改變圖甲中蠟燭和透鏡位置:
若將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鏡面較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相比______ 選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了。
若將凸透鏡換成鏡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再次實驗,則需將屏______ 選填“向左”或“向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比______ 選填“變大”或“變小”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如圖所示,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調節光屏的位置,適當靠近凸透鏡,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這說明該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是凸透鏡,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故選:D。
根據光屏移動的方向判定鏡片對光線的作用,然后根據遠視鏡片是凸透鏡,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判斷。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2.【答案】D
【解析】解:A、近視眼是晶狀體的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發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故A錯誤;
B、穿衣鏡是平面鏡,人站在穿衣鏡前看到自己在鏡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錯誤;
C、照相機是根據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二倍焦距之外,故C錯誤;
D、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放大鏡是根據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故D正確。
故選:D。
掌握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正立等大的虛像;
照相機是根據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目鏡是根據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的原理制成的。
此題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應用,同時考查了有關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平面鏡成像特點等,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3.【答案】C
【解析】解: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移動光屏距透鏡20cm時,成清晰放大的像,說明此時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則,此時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用是投影儀;綜上所述,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用是投影儀或幻燈機。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要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
4.【答案】A
【解析】解:當我們從看遠處物體改為看近處物體時一般不小于,此時的物距變小,像距會變大,為了使近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需要增大眼睛的聚光能力,即要增大晶狀體的凸度,使得焦距變短,故A正確。
故選:A。
眼睛的晶狀體是一個焦距可調凸透鏡,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該題考查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的調節,難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A、晴天,樹蔭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A說法正確;
B、驗鈔機利用紫外線辨別鈔票的真偽的,B說法錯誤;
C、矯正近視眼要佩戴凹透鏡做成的眼鏡,C說法正確;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屬于光的折射的現象,D說法正確;
故選:B。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現象:小孔成像、樹蔭下的光斑等;
人民幣上有用熒光物質印的字,驗鈔機會發出一種人們看不見的光紫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從而使我們看到它。
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變得更凸,焦距變小,像成在視網膜前面,需要帶凹透鏡使光發散后再會聚到視網膜上;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會發生折射;現象:筷子在水面處折斷;水中的魚等。
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透鏡的應用、不可見光的應用,屬于基礎知識應用,難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由圖可知,物距為,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
故選:B。
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難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B、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15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所以,故A正確,故B錯誤;
C、凸透鏡成實像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是:物遠像近像變小,透鏡不動,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錯誤;
D、蠟燭和光屏不動,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將物距和像距互換,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錯誤;
故選:A。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攝像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當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當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脽魴C、投影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當時,無像。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沒有會聚點;
當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成實像時的動態變化規律是: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此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關鍵是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與物距之間的關系,能夠從圖中獲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學規律分析解答問題,這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
8.【答案】D
【解析】解:已知焦距,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選:D。
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成像情況: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掌握凸透鏡成像的兩種判斷方法:根據物距和焦距的關系,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
9.【答案】A
【解析】解:A、如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則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像出現在光具座之間,故A符合題意;
B、如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則此時的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像距應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40cm,像出現在光具座100cm以外,所以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B不符合題意;
C、如凸透鏡的焦距為30cm,此時的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故C不符合題意;
D、如凸透鏡的焦距為40cm,此時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進行判斷:,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及應用,關鍵是熟記成像規律的內容,并做到靈活運用。
10.【答案】C
【解析】解:A、,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如圖,時,所以,故A錯誤;
B、當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故B錯誤;
C、當時,此時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為投影儀,故C正確;
D、當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物距變大,像距應該變小,像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和老花鏡;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像之間的關系,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一定要熟練掌握。
11.【答案】A
【解析】解:由題知,是P點經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那么由P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一定過像點,由圖2知,甲圖正確,乙、丙、丁錯誤。
故選:A。
凸透鏡成實像是物體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而成的,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知道從物點P發出的任一條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都會經過像點。
12.【答案】C
【解析】解:A、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A錯誤;
B、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靠近法線偏折,故B正確;
C、發生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故C正確;
D、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光線靠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水或其它介質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光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
理解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本題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和凹透鏡本質區別的認識,背會基礎知識即可作答。
13.【答案】B
【解析】解: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像距為,則、,解得:,焦距可能為14cm,故正確;
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錯誤;
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在蠟燭與光屏之間向左移動,根據凸透鏡光的可逆性當物距等于像距,像距等于物距時,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故正確;
將蠟燭移動到45cm的刻度線處,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錯誤。
所以正確。
故選:B。
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虛像。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特點的應用,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關鍵。
14.【答案】C
【解析】解:
A、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是由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得到的,故A正確;
B、小孔成像是實際光線通過小孔時沿直線傳播會聚成的實像,故B正確;
C、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應靠近法線,折射角應小于入射角,故C錯誤;
D、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物體“發出”的光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像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為使像成在視網膜上,應讓光線發散一些,所以近視眼應佩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D正確。
故選:C。
本題考查了光學中放大鏡成像光路、小孔成像、光的折射以及近視眼的矯正的光路,綜合性強,關鍵是掌握這此基礎知識。
15.【答案】AC
【解析】解:此時物距,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光屏一定位于刻度之間,生活中照相機就是依據此原理制成的,故AC正確,BD錯誤。
故選:AC。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原理的實驗,關鍵是將課本知識內容記憶清楚,仔細分析即可。
16.【答案】BD
【解析】解:因為當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如下圖,在圖像中找出的點,
由圖像可知,則,所以,
A、當時,,即,不成像,故A錯誤;
B、當時,即,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
C、當時,即,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C錯誤;
D、當時,即,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
故選:BD。
要解決此題,需先根據,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并結合圖像判斷該凸透鏡的焦距;
再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進行判斷:,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不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及應用,關鍵是熟記成像規律的內容,并做到靈活運用。
17.【答案】遠視眼? 凸透鏡
【解析】解:王老師需要摘下眼鏡才能看清遠處來的是哪位同學,這說明王老師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所以王老師的眼睛是遠視眼,可以用凸透鏡的鏡片進行矯正。
故答案為:遠視眼;凸透鏡。
遠視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來自遠處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眼睛及其視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對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的掌握。
18.【答案】照相機? 凹
【解析】解:
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的成像原理和我們生活中的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小明患有近視眼,物體通過眼睛所成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由于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鏡來矯正近視眼。
故答案為:照相機;凹。
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是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近視眼。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攝像頭的成像原理、近視眼的矯正等知識的掌握情況,是一道基礎題。
19.【答案】放大? 投影儀? 能? 燭焰的像變暗了些
【解析】解:如圖所示,此時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這一原理可制成投影儀;
若將蠟燭和光屏對調,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
凸透鏡被遮住一部分,光屏上仍然會出現完整的像,但是通過凸透鏡的光線減少,所成的像會變暗一些。
故答案為:放大;投影儀;能;燭焰的像變暗了些。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其應用是投影儀或幻燈機;
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物體的實像;如果凸透鏡的口徑大,透過的光多,像就亮;口徑小,透過的光少,像就暗。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關鍵是將課本知識內容記憶清楚,仔細分析即可。
20.【答案】順?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倒立、放大
【解析】解:小敏轉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EO貼著紙板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線會遠離法線,即反射光束OF將會順時針轉動;
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此時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小敏將凸透鏡向光源方向移動至某位置,當物距小于像距時,適當調整物距和像距,又可以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答案為: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倒立、放大。
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關系進行分析;
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凸透鏡成實像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本題考查光現象的有關實驗題,屬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
21.【答案】凸? 凹
【解析】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青少年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缺乏戶外活動,就可能患上近視,此時的像會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
故答案為:凸;凹。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佩戴近視眼鏡來矯正。
本題考查人眼的成像原因,以及近視眼的矯正方法,都需要學生熟練掌握。
22.【答案】18? 右
【解析】解: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像,說明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為照相機的應用,物距應該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應大于10cm小于20cm,所以此時的像距可能是18cm;
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會延遲光的會聚,所以把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應將光屏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18;右。
當物距大于像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及應用,關鍵是熟記成像規律的內容,并做到靈活運用。
23.【答案】凹? 近視眼
【解析】解:向水凸透鏡內注入適量的水,使水凸透鏡的焦距變短,會聚能力越強,故若不移動蠟燭,要讓光屏上的像變清晰,可在蠟燭與水透鏡之間適當位置安裝一個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由發散作用;此過程模擬的是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
故答案為:凹;近視眼。
物距減小時,像距應增大;凸透鏡的焦距越小,會聚能力越強;近視眼鏡是凹透鏡,根據對光有發散作用分析即可。
本題考查近視眼的形成以及矯正,難度不大。
24.【答案】解:
過入射點O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平面鏡與水平線夾角,所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據此在法線另一側畫出反射光線;
因為入射光線垂直于主光軸,發生反射時反射角和入射角均為,所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則反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反向延長過焦點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圖中的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度數,可求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度數,據此畫出反射光線;再根據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出折射光線。
在做透鏡的光路圖和光的反射光路圖時,關鍵是明確各個角的大小關系,注意光線為實線,法線為虛線。
25.【答案】解:畫出由S發出的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過凸透鏡后經過焦點;由S點發出的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兩條光線的交點就是S的像,如圖所示:
【解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三條特殊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從焦點發出的光線,過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
本題考查了利用三條特殊的光線來作圖,要知道由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通過像點。
26.【答案】解:根據題意可知,蠟燭的燭焰中心A在主光軸上距凸透鏡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如下圖所示:
畫一條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畫出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畫一條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另一側的焦點,兩條折射光線的交點即為端點B的像點,從向主光軸引垂線,焦點為,連接、即為物體AB的像,箭頭向下,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
根據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選兩條作出端點B經過凸透鏡后的像點,向主光軸引垂線即為物體AB通過凸透鏡后所成的像。
此題主要考查透鏡的光路圖,關鍵是掌握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27.【答案】解:
由玩偶點S反射的光線,其中通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這兩條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為S的像點,如圖所示:
【解析】由玩偶點S反射的光線通過光心、平行于主光軸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兩條出射光線它們看上去是由像點發出來的,所以兩條出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就是像點的所在位置。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作圖方法,利用好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是關鍵。
28.【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焦點,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如上圖所示。
【解析】在作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來作圖。
凹透鏡的特殊光線有三條: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反向延長通過焦點,指向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
29.【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如下圖所示:
【解析】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凸透鏡的光學特點作圖。
凸透鏡有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30.【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該光線入射到平面鏡,先畫出法線,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折射光線的特點過焦點畫出入射光線;
經凸透鏡折射后的折射光線入射點平面鏡,先畫出法線,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畫出反射光線。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光的反射定律的應用,注意畫法線要用虛線,屬于基礎題目。
31.【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解析】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凸透鏡的光學特點作圖。
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32.【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由此作出對應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凸透鏡的光學特點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的作圖: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33.【答案】縮小? 實? 照相機? 80? 右? 上? 下
【解析】解:
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將蠟燭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線處,根據光路可逆可知,將光屏移到右側80cm處,此時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的光線推遲會聚,像遠離凸透鏡,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遠離凸透鏡,即向右移動;
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
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將像向下移動,所以可將蠟燭向上移動,或蠟燭不動,將凸透鏡向下移動。
故答案為:縮??;實;照相機;;右;上;下。
根據像的位置判定光屏的移動方向;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的光線錯后會聚,像遠離凸透鏡,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判斷光屏的移動方向;
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像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要使像向下移動,將使蠟燭相對于凸透鏡向上移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考查了成像特點及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及應用,同時自己做一些總結,更有利于對成像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34.【答案】同一高度上? 照相機? 能? 近視
【解析】解: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調節到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是像距。如圖,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把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小穎借用物理老師的眼鏡繼續探究,他將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現像變模糊了,接著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動,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后又能觀察到清晰的像,說明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因此這只眼鏡是凹透鏡,判斷物理老師的眼鏡是近視眼鏡。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上;照相機;能;近視。
光具座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調節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鏡成實像時,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能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情況: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或幻燈機;
近視眼鏡是凹透鏡,當近視眼鏡靠近凸透鏡時,會聚能力減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關鍵是將課本知識內容記憶清楚,仔細分析即可。
35.【答案】同一高度? ? 照相機? 左
【解析】解: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圖甲可知:物距像距,則,即焦距為;
圖乙中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在照相機上;當蠟燭遠離透鏡,光屏要靠近透鏡,即向左移動。
答案為:同一高高度;;照相機;左。
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使焰心、光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物距像距時,測焦距;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在照相機;當蠟燭遠離透鏡,光屏要靠近透鏡,即蠟燭和光屏的移動方向相同。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屬于基本實驗考查,難度不大。
36.【答案】同一高度上? 照相機? 沒有? 右
【解析】解: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圖可知,物距,像距,已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能夠說明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有一只蒼蠅落在透鏡上,透鏡的其他部分仍能透過光線,則光屏燭焰所成的像完整,由于經過透鏡的光線減少,像的亮度變暗,蒼蠅不會成像,光屏上沒有蒼蠅的像;
小明將一副遠視眼鏡的鏡片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地方。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物近像遠像變大,將蠟燭向右移動適當距離,光屏上即可重新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上;照相機;沒有;右。
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物距大于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根據這個原理制成;
物體有無數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條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
遠視眼眼鏡是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理解和掌握,基礎題目。
37.【答案】等大? A? 會聚? 遠視眼
【解析】解: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等于像距,為,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
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在圖中應將蠟燭和光屏都向左移動;
向左移動光屏又發觀清晰的像,說明透鏡對光線起了會聚作用,則該透鏡為凸透鏡,常用矯正遠視眼。
故答案為:等大;;會聚;遠視眼。
根據物距與像距的關系確定像的性質;
當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近視眼是晶狀體變厚,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用凹透鏡矯正;遠視眼是晶狀體變薄,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用凸透鏡矯正。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光學內容的難點,要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系,對規律進行總結。
38.【答案】同一高度? 55? 縮小? ? 發散? 近
【解析】解:點燃蠟燭后,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這樣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圖乙知,當蠟燭在刻度尺的25cm處,,,,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根據折射現象的可逆性,處,即移動透鏡至55cm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現倒立縮小實像;
如圖甲所示,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像移動到光屏的上方,要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將蠟燭向上移動、將光屏向上移動、將凸透鏡向下移動,能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實驗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往凸透鏡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上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現象說明凹透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近視眼的矯正與上述成像過程類似。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縮小;;發散;近。
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根據光的可逆性分析解答;
根據物與像移動方向相反定調節方法;
近視眼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要求,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凸透鏡、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同時還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應用,要注意理解應用。
39.【答案】同一高度? ? 縮小? 照相機? 近視眼
【解析】解: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實驗前應將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調整到同一高度處;
由甲圖知,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所以焦距為;
小聰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此時的物距為,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用是幻燈機;
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物體遠離透鏡,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此時像在光屏的前方,相當于近視眼。
故答案為:同一高度;;縮?。徽障鄼C;近視眼。
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實驗前應將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調整到同一高度;
根據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定義進行判斷,焦距是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
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根據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近視眼的成因是像呈在視網膜的前方。
本題考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能根據實驗中物距與像距的變化,判斷成像的特點與規律是解答的關鍵,同時需要掌握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40.【答案】? 主光軸上? 放大? 投影儀? 靠近? 前方
【解析】解:較遠處的光經過凸透鏡折射,會經過焦點,故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動,接著小明把蠟燭點燃,并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
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為,且:,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日常生活中的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規律制成;
近視眼鏡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故拿去眼鏡,將光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說明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故答案為:;主光軸上;放大;投影儀;靠近;前方。
較遠處的光經過凸透鏡折射,會經過焦點,此時透鏡和光屏之間的距離等于該凸透鏡的焦距大小;
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動,接著小明把蠟燭點燃,并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
將蠟燭移動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為,且:,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日常生活中的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規律制成;
近視眼鏡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據此分析拿去眼鏡,將光屏移動的方向;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此題考查模擬“視力的缺陷與矯正”的實,重點考查了焦距的測量、器材組裝、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等知識,有一定難度。
41.【答案】倒立? 照相機? B? 40? 近視
【解析】解:
當燭焰、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標尺上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出現一個清晰倒立的實像,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成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
此時物距為,此時,即------
像距,此時--------
綜合得
故選B;
蠟燭與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動,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時的像距即此時的像距與原來的物距相等,根據光路的可逆性,此時的物距,所以此時凸透鏡的位置在處,蠟燭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僅將圖中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即近視眼鏡,使光線延遲會聚。
故答案為:倒立;照相機;;;近視。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是投影儀的原理。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確定其焦距的范圍;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知道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同時知道凸透鏡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規律可做出判斷。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做到靈活應用。
42.【答案】? 光屏到凸透鏡? 物距與凸透鏡焦距的關系? 短
【解析】解:
如圖甲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光斑為凸透鏡焦點,
則凸透鏡的焦距;
由乙、丙兩圖和題意可知,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保持不變,凸透鏡的焦距改變時,需調整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所以,小麗研究的問題是:當凸透鏡成實像時,保持光屏到凸透鏡距離不變,探究物距與凸透鏡焦距的關系。
人的眼睛在看清遠近不同物體時,眼球的前后距離是不變的,即像距不變,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實現的,與上述規律相同;
由乙、丙兩圖和題意可知,在像距不變時,若凸透鏡的焦距增大,則物距也應增大,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由此可知,當人眼觀察近處物體時物距減小,則晶狀體的焦距應變短。
故答案為:;光屏到凸透鏡;物距與凸透鏡焦距的關系;短。
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此點為凸透鏡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為焦距;
由乙、丙兩圖和題意可知,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保持不變,凸透鏡的焦距改變時,需調整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現清晰的像,據此分析小麗研究的問題;
人的眼睛看清物體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形狀來實現的,晶狀體相當于全自動變焦鏡頭。由乙、丙兩圖和題意可知,在像距不變時,若凸透鏡的焦距增大,則物距也應增大,據此解答。
本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解題的關鍵是根據乙、丙兩圖得出“像距不變時,物距與凸透鏡焦距的關系”。
43.【答案】縮小? 倒?
【解析】解: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由題意可知,透鏡焦距:,原來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距v:,所以;
把凸透鏡換成一個焦距為的凸透鏡:,
保持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即若能在光屏上成像,像距仍然是v,此時,,需,這與原來的相矛盾;
所以無論怎樣移動蠟燭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故選:;
通過凸透鏡光心的光不改變傳播方向,虛像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焦點,所以凸透鏡的位置及SA的折射光線如下圖所示。
故答案為:縮小;倒;;如解答圖所示。
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把凸透鏡換成一個焦距更大的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成實像時像距大于凸透鏡的焦距,據此分析作答;
根據透鏡的特殊光線,確定凸透鏡的位置;再根據透鏡成像的原理,確定SA的折射光線,并作圖。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運用規律來逆向判斷成像情況,并根據成像原理來作圖,這就要熟練掌握規律的內容,做到靈活應用;通過對成實像時像距的分析作出判斷是本題的關鍵。
44.【答案】相同? 放大? 投影儀? 晶體? 39? 吸熱
【解析】解: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由圖甲可知,平行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到一點,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焦距為:;蠟燭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處,物距:,,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投影儀;
由圖乙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故該物質是晶體;
由圖丙可知,液柱向下讀數值變小,故液面指示溫度在以上,分度值為,示數為;
物質的熔化過程是吸熱過程。
故答案為:相同;放大;投影儀;晶體;39;吸熱。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根據平行光經凸透鏡折射過焦點判斷凸透鏡的焦距;時,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投影儀;
掌握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別: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溫度計讀數時先觀察溫度計的分度值、0刻度線看不到零刻度線時,根據液柱判斷溫度高低,再根據液面位置讀數;
物質的熔化過程是吸熱過程。
本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物質熔化實驗,考查凸透鏡的焦距測量,器材安裝,成像規律以及溫度計的讀數、晶體熔化時的特點等,是一道基礎題。
45.【答案】縮小? 照相機? 完整
【解析】解:由圖可知,此時,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若遮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凸透鏡的上半部分仍能會聚光線,在光屏上成像,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完整的像。
故答案為:縮小;照相機;完整。
當凸透鏡成實像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為照相機;
若將凸透鏡的一部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