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物理中考題分類匯編13—《內能》.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一、單選題
1.(2021·河北省)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當觀察到熱水大面積變成紅色時,冷水中只有品紅周圍變成紅色。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合理的是
A. 溫度越高,分子質量越小
B. 溫度越高,分子體積越大
C. 溫度越高,分子間隔越小
D.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2.(2021·江蘇省南京市)以下描述中的“發熱”現象,其改變內能的方式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 鋸木頭鋸條發熱 B. 鐵絲反復彎折后發熱
C. 陽光下路面發熱 D. 搓手時手掌發熱
3.(2021·福建省)小華在家學做菜,廚房里菜香四溢,這個現象說明
A. 分子間存在空隙 B. 分子間存在引力
C. 分子間存在斥力 D. 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4.(2021·湖北省十堰市)小紅經常幫媽媽做飯,她發現廚房里有許多與物理有關的知識。在端午節幫媽媽煮粽子過程中,她總結的一些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A. 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是擴散現象
B. 煮粽子的過程是利用熱傳遞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內能
C. 用高壓鍋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D. 剝粽子時總有一些糯米粘到粽葉上,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
5.(2021·湖北省武漢市)如圖所示,運動員迎著飛來的足球奔跑,騰空躍起將足球頂出。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運動員在跑步階段運動狀態不變,在騰空階段運動狀態改變
B. 足球與運動員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足球的彈性勢能逐漸增大
C. 足球從被頂出至剛落地的過程中,足球機械能減小,內能增大
D. 足球對運動員的作用力與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6.(2021·湖南省長沙市)辣椒蘿卜是湖南人最喜歡的食品之一,制作辣椒蘿卜首先需將新鮮的蘿卜切條,然后將蘿卜條放在太陽下晾曬兩三天使其變成蘿卜干,再拌上剁辣椒和鹽,腌制8至10天即可食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曬蘿卜利用了太陽能來做功
B. 腌制好的蘿卜內外都又辣又咸,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C. 蘿卜干沒有內能
D. 蘿卜條變干是因為水升華了
7.(2021·湖南省常德市)如圖所示,是根據“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實驗數據繪制的a、b物質的溫度時間圖像,實驗中兩種物質的質量相同,初溫度相同,選用的加熱器相同,由圖像可知
A. 加熱相同時間,a物質吸收熱量多,比熱容小
B. 加熱時間相同,a物質的末溫度高,比熱容大
C. 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溫度升高慢,比熱容小
D. 吸收熱量相同,b物質的末溫度低,比熱容大
8.(2021·湖南省衡陽市)下列現象和推斷不符合實際的是
A. 現象:抽去玻璃板,兩瓶中的氣體都會變成紅棕色。推斷: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 現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推斷: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
C. 現象:棉花被點燃。推斷: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D. 現象:當塞子跳起時瓶內出現白霧。推斷: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9.(2021·廣東省深圳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人吃冰淇淋,感覺很涼爽熱傳遞
B. 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C. 酒精噴在手上感到涼快液化吸熱
D. 夏天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棍外有白霜凝華
10.(2021·重慶市)冬泳逐漸成為部分人們喜愛的鍛煉方式,關于冬泳的情景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冬季湖面上方出現少量“白氣”是液體汽化形成的
B. 水易流動且沒有固定形狀說明水分子間沒有作用力
C. 人體在水中覺得寒冷主要是做功改變了人體的內能
D. 在有風時出水后感覺特別冷是由于體表水蒸發吸熱
11.(2021·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正以新發展理念創建公園城市,讓市民可以出門見綠意,抬頭望雪山。對下列美好生活場景的分析,正確的是
A.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熱茶暖手,是通過做功改變手的內能
B. 夏天,龍泉戲水浸心涼;水比岸邊石頭涼,說明水的比熱容小
C. 秋天,新都賞桂滿城香;花香襲人,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
D. 冬天,郫都望雪西嶺上;山頂積雪常年不化,積雪的內能為零
12.(2021·青海省)下列實例,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 曬太陽 B. 搓手取暖
C. 用電褥子取暖 D. 向雙手哈氣取暖
13.(2021·江蘇省揚州市)小明到揚州世園會游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聞到花香,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B. 看到紅花,是因為紅花吸收了紅光
C. 水從高處落下形成瀑布,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D. 從多個方向能看到屏幕上的圖像,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二、填空題
14.(2021·江蘇省揚州市)在玻璃瓶內裝入約半瓶細沙,蓋上瓶蓋,包裹一層泡沫塑料,迅速振動瓶子幾十次,細沙溫度升高,這是用______ 方法使沙子內能增大,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 。如果換成水做該實驗,升溫不明顯是因為水的______ 大。
15.(2021·浙江省溫州市)“地漏”如圖甲是連接排水管道與室內地面的接口。“磁懸浮地漏”相對于傳統地漏具有較多優點,如排水速度可隨積水深度自動調節、在不排水時能密封管道等。
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臭氣會擴散到室內。從微觀角度解釋該現象:______ 。
磁懸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圖乙。
當密封蓋上方無水時,在磁體B作用下,磁體A將密封蓋頂起。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為______ 極。
當密封蓋上方有水時,密封蓋下移,開始排水。積水越多,則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______ 。
16.(2021·安徽省)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熱容較小。初溫為、質量為50kg的砂石吸收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到______ 。砂石的比熱容為
17.(2021·江西省)厲害了,我的國年我國開啟了航天新征程,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并順利取回1731g月壤樣品。樣品的質量不會隨它的形狀、狀態、溫度和______ 的改變而改變。如圖所示,返回艙穿越大氣層時溫度升高,這是通過______ 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而導致的。
18.(2021·山東省泰安市)將蘋果放到紙箱里,在箱外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這是______ 現象。
19.(2021·山東省濟寧市)完全燃燒140g焦炭所放出的熱量有被初始溫度為、質量為10kg的水吸收,則水吸收的熱量為______ J,水的溫度將升高到______ 。,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
20.(2021·河南省)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如圖,手執毛筆豎直懸空靜止,若手握筆桿的力增大,筆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紙上寫字,筆運行中筆毫向左彎曲,此時筆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______ 選填“向左”或“向右”;書寫時能聞到淡淡的“墨香”,是由于墨汁分子在做______ 。
21.(2021·湖南省張家界市)張家界森林公園內風景優美,其中金鞭溪婉轉秀麗,下雨后溪邊升起了一層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那么霧的形成屬于______ 現象;水還有許多用途,如用水作為汽車發動機冷卻液是利用了水______ 的特點。
22.(2021·湖南省懷化市)安全、清潔、方便的太陽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廣泛利用。某太陽能熱水器內裝有質量為100kg、溫度為的水,在太陽照射一段時間后,水溫升高到,則水吸收的熱量是______ J,這些能量相當于完全燃燒______ 天然氣放出的熱量。
23.(2021·廣東省)固態、液態和______ 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______ 態。該物質由圖甲狀態變為圖乙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______ 。
24.(2021·海南省)“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禾下乘涼夢,其中水稻影子的形成是光的______ 現象;收獲的季節,三亞南繁基地飄來陣陣稻香,這是______ 現象。
25.(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端午節到了,家人團聚常食用咸鴨蛋。咸蛋的制作方法之一:在洗凈的鴨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鹽后用紙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后就變咸了,從分子運動的角度看,鴨蛋變咸屬于______ 現象。煮咸鴨蛋時,溫度升高,內能______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6.(2021·四川省自貢市)在探究“物質的放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分別用質量均為1kg的水和某種液體進行對比實驗,并用圖像對實驗數據進行了處理,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某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分析圖像可以得出:______ 選填“甲”或“乙”物質是某種液體,某種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 。
27.(2021·甘肅省武威市)宋代王安石梅花中有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為光發生了______ 反射,淡淡花香飄散在空氣中,這是______ 現象。
28.(2021·青海省)疫情尚未結束,防控不能放松。我們進入校園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毒的過程中:
能聞到酒精味;雙手涂抹得越均勻干的越快。請用物理知識解釋這兩種現象。
答: ______ ;
______ 。
29.(2021·黑龍江省大慶市)某商場自動感應門俯視圖如圖所示,以O為圓心半徑為2m的虛線圓為感應區,即當有物體進入虛線圓內時,寬度均為2m的兩扇感應門立即向兩邊以的速度勻速開啟。某次,商場工作人員推動寬為的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通過該門,貨物的中央始終在門的中心線s上,該過程中貨物受到的地面支持力與貨物受到的______ 是一對平衡力;推動貨物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摩擦生熱是通過______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方式來改變內能的;為能安全通過,工作人員勻速推動貨物的速度應不超過______ 。
30.(2021·山東省東營市)“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構成一個______ ,使液面總能保持相平。隔著很遠,人們能聞到茶香是因為______ 。
31.(2021·湖北省荊州市)為實現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啟動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體現了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關心關愛。小剛在接種新冠疫苗過程中,護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給他擦試手臂,周圍的人會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_ 現象,護士將液態疫苗吸進注射器是利用______ 完成的,疫苗進入注射器后,小剛透過注射器看見護士的手指變粗,這是______ 現象,注射器針頭很尖,可以______ 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強,輕松刺穿皮膚完成疫苗注射。
32.(2021·湖北省宜昌市)腌制咸鴨蛋需要較長的時間,鴨蛋逐漸變咸,這是______ 現象,而炒菜時加鹽可以很快使菜變咸,說明這種現象與______ 有關。
33.(2021·江蘇省泰州市)“端午節”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小明的媽媽在端午節用鐵鍋煮粽子是利用鐵的______ 好,煮粽子的過程是利用______ 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內能。
34.(2021·江蘇省揚州市)利用易拉罐做以下幾個小實驗;
如圖1,向空易拉罐中插入透明吸管,接口用蠟密封,在吸管內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體放在熱水中,可以看到油柱______ ,這是利用氣體的______ 制作簡易溫度計。
如圖2,在易拉罐中放入鹽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輕輕攪拌半分鐘,可以看到罐底出現“白霜”,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了______ 現象。
如圖3,將易拉罐底部開一圓孔倒出飲料,放入滴有酒精的小塊脫脂棉花,輕輕晃動易拉罐,把電火花發生器緊緊塞進孔中,按動按鈕,觀察到罐子飛出去了,這個過程與汽油機的______ 沖程能量轉化方式一致。
35.(2021·江蘇省連云港市)人騎電動自行車下坡時重力勢能______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到達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過程中,機械能______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剎車后很快停了下來,發現剎車片很燙,這是通過______ 的方式改變剎車片的內能。
三、實驗探究題
36.(2021·湖北省武漢市)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
加熱前,在一個燒杯中倒入240mL的水,為了使水和煤油的質量相同,需要在另一個相同燒杯中倒入______ mL的煤油。
用兩個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來加熱水和煤油,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整個實驗操作無誤。圖乙中,若圖線反映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則圖線______ 填序號可以反映煤油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加熱過程中,煤油的熱值______ 縝“變大”、“不變”或“變小”。
同時停止加熱,在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溫度降低的過程中,水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37.(2021·湖南省邵陽市)去年暑假小明在爸媽的陪同下去邵水河畔玩耍。他發現赤腳踩在水里清涼舒服,回到岸上踩在沙子上卻很燙,對此很好奇,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和沙子誰的吸熱本領大”。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質量 升高的溫度 加熱的時間s
沙子 50 20 120
水 50 20 200
此實驗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轉換為______ “升高溫度的多少”或“加熱時間的長短”。
分析實驗數據可得: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說明______ 選填“水”或“沙子”的吸熱本領大。
粗心的小明實驗完成后忘記熄滅酒精燈,發現燒杯中的水已經沸騰,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請讀出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_ 。
由小題可知當地氣壓______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標準大氣壓。
38.(2021·青海省)“水與食用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小紅在學習了比熱容的知識后,猜想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的吸熱本領大,為了驗證這一結論,他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取兩個相同的試管,分別裝入______ 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將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正確地插入盛有水和食用油的兩個試管內,并將實驗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甲所示。打開加熱開關,對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試管進行加熱,實驗過程中,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是______ 。
小紅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通過分析可知,在相同時間內______ 的溫度變化大,可得出______ 的吸熱本領大。
四、計算題
39.(2021·北京市)為了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小明在實驗室用兩個緊壓在一起的鉛柱做實驗,如圖所示,鉛柱A和鉛柱B所受的重力均為2N,兩個鉛柱接觸面的面積為,當懸掛重物所受的重力為20N時,兩個鉛柱沒有被拉開。于是,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小華觀測到該實驗室的大氣壓為,于是她認為兩個鉛柱之所以沒被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和上述數據,判斷小明做的鉛柱實驗能否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請寫出計算、推理過程和結論。
40.(2021·上海市)質量為2kg的水溫度升高,求吸收的熱量。
五、綜合題
41.(2021·山西省)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2020年,中國科技成就讓世人矚目,一大批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材料一月12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單機容量達10兆瓦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正式運行。該風力發電機采用雙驅電動變槳系統調節葉片方向,能最大限度捕獲風能。每臺每年發電約,可為國家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多清潔能源。
材料二月12日,鄭太高速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動車組采用全新鋁合金車體,超尖流線型車頭。相鄰鋼軌兩端采用了擠壓無縫焊接。中國高鐵將以更先進的技術確立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材料三嫦娥五號著陸器用鉆具“鉆取”約月球地下樣品,用采樣器“表取”約月球表面樣品。從取樣到封裝,歷經19小時。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大氣中拖著長長的尾焰將月球樣品成功帶回地球。
若每戶每年平均用電2000度,則每臺海上風力發電機每年發電可供______ 戶家庭正常使用。
嫦娥五號“表取”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后質量約為______ kg。嫦娥五號在大氣中拖著尾焰是通過______ 方式使其內能增加。
請你從以上材料中,提出一個相關的物理問題,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
溫馨提示:不得與第、問內容及以下示例重復。
示例:物理問題:風力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物理知識:電磁感應。
物理問題:______ ?
物理知識:______ 。物理知識與問題對應,且沒有科學性錯誤均可得分
42.(2021·吉林省)用橡皮在桌面上快速摩擦幾下,摸一摸橡皮摩擦的部位,你有什么發現?請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時,分子的運動快,溫度低時,分子的運動慢,故當熱水大面積變成紅色時,冷水中只有品紅周圍的溶液變成了紅色。
故選:D。
根據分子的性質進行分析,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的運動與溫度有關.
本題考查了分子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2.【答案】C
【解析】解:
A、鋸木頭鋸條發熱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B、鐵絲反復彎折后發熱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C、陽光下路面發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
D、搓手時手掌發熱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綜上分析可知,其改變內能的方式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陽光下路面發熱。
故選:C。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個: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對照選項中的事例可做出判斷。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二者是等效的,但其實質不同,前者是能量的轉化,后者是能量的轉移。
3.【答案】D
【解析】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小明聞到廚房里飄出飯菜的香味,是飯菜分子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這一現象說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本題考查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的掌握,需要利用生活經驗來進行解釋。
4.【答案】D
【解析】解:A、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產生的擴散現象,故A說法正確;
B、煮粽子的過程是利用熱傳遞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內能,故B說法正確;
C、用壓鍋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故C說法正確;
D、剝粽子時總有一些糯米粘到粽葉上,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構成物質的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從而產生擴散現象。
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深入理解分子動理論的內容,知道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可解答此題。
5.【答案】C
【解析】解:A、運動員在跑步階段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因此,運動狀態改變;在騰空階段,其速度和方向改變,其運動狀態也改變,故A錯誤;
B、足球與運動員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包括擠壓形變和恢復形變兩個過程,因此足球的彈性勢能是先增大后減小的,故B錯誤;
C、足球從被頂出至剛落地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足球的機械能減小,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則內能增大,故C正確;
D、足球對運動員的作用力與運動員對地面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C。
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快慢與方向的改變;
彈簧性勢的大小與物體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
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則機械能減小,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本題通過足球運動場景,考查了對運動狀態的理解、對機械能及其轉化的分析、對平衡力的辨別等,屬力學綜合題,難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A、曬蘿卜時,蘿卜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加快水的蒸發,利用了熱傳遞改變內能,沒有利用太陽能來做功,故A錯誤;
B、腌制蘿卜時,辣椒分子、鹽分子進入到蘿卜中,使蘿卜變辣、變咸,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B正確;
C、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蘿卜干也具有內能,故C錯誤;
D、蘿卜條變干是因為蘿卜內的水蒸發汽化了,故D錯誤。
故選:B。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不同物質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具有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
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內能的概念、汽化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
7.【答案】D
【解析】解:
AB、由圖可知,加熱相同時間,由于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則物質吸收熱量是相同的,a的溫度升高的快,則a的比熱容小,故AB錯誤;
CD、吸收熱量相同,加熱的時間相同,b物質溫度升高慢,則b的比熱容大,故D正確,C錯誤。
故選:D。
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
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
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
本題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考查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的應用,為熱學中的重要實驗。
8.【答案】B
【解析】解:
A、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屬于擴散現象,說明氣體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因為玻璃和水接觸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間的距離在引力作用的范圍內,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該實驗不能說明分子之間無斥力,故B符合題意;
C、將活塞迅速下壓,壓縮氣體做功,使筒內的氣體內能變大,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的燃點,使棉花燃燒,故C不符合題意;
D、向燒瓶內打氣,當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膨脹對外做功,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水蒸氣液化形成白霧,說明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擴散現象證明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
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改變內能的方法、液化現象,屬于基礎題目。
9.【答案】C
【解析】解:A、人吃冰淇淋,人放出熱量,感覺很涼爽,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人的內能,故A正確;
B、冬天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手的內能,故B正確;
C、酒精噴在手上,酒精汽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吸收熱量,手感到涼快,是汽化吸熱,故C錯誤;
D、夏天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棍溫度很低,從周圍空氣中吸收熱量,空氣中的水蒸氣放出熱量,由氣態變為固態附著在冰棍的周圍,是凝華現象,故D正確。
故選:C。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是內能的轉移。
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由固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這三種物態變化需要吸收熱量;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由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固,這三種物態變化需要放出熱量。
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汽化吸熱和凝華放熱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判斷是做功還是熱傳遞,關鍵是看能量是發生了轉化還是轉移。
10.【答案】D
【解析】解:A、冬季湖面上方出現少量“白氣”是湖水蒸發成的水蒸氣上升時溫度降低變成小水珠,形成白氣,這是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故A錯誤。
B、水易流動且沒有固定形狀說明液體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故B錯誤。
C、人體在水中覺得寒冷,是因為人體溫度高于水的溫度,人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感到冷,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錯誤。
D、在有風時出水后感覺特別冷,是因為人體表面空氣流速速度大,體表水蒸發成水蒸氣快,蒸發吸收熱量,所以人感到特別冷,故D正確。
故選:D。
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
由于液體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所以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
改變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體表面上空氣流動速度,從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本題考查了液化和汽化、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改變內能的方式、分子特點等,是比較基礎的習題。
11.【答案】C
【解析】解:
A、熱茶暖手,手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手的內能,故A錯誤;
B、水的比熱容比石頭的比熱容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變化小、石頭的溫度變化大,所以水比石頭要涼一些,故B錯誤;
C、我們能聞到酒的花香味,是因為香味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引起的,屬擴散現象,故C正確;
D、任何物體都有內能,山頂的積雪也具有內能,故D錯誤。
故選:C。
改變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
水的比熱容比較大,質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比較小;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這一運動的外在表現就是擴散現象的產生;
任何物體都有內能。
本題考查了比熱容、改變內能的方法、以及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綜合性較強,但難度不大,是中考常見的題型。
12.【答案】B
【解析】解:A、曬太陽屬于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故A錯誤;
B、搓手時克服摩擦做,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故B正確;
C、用電褥子取暖屬于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故C錯誤;
D、向雙手哈氣,手吸收熱量,屬于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故D錯誤。
故選:B。
做功與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
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方式的判斷,知道內能改變過程中發生的是能量的轉化還是能量的轉移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3.【答案】C
【解析】解:A、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花的香味分子運動到空氣中,進入人們的鼻孔,使人在遠處就感覺到了香味,故A錯誤;
B、看到紅花,是因為紅花反射了紅光,故B錯誤;
C、水從高處流下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C正確;
D、屏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銀幕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進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們都能看到,因此光在屏幕上發生漫反射,故D錯誤。
故選:C。
根據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它的體積很小,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當我們嗅到香味,主要是因為分子運動;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所決定,而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它的色光的顏色所決定;
物體從高處落下,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一束平行光射向物體的粗糙表面,經反射后,反射光線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
本題考查分子運動、物體的顏色、能量的轉化以及光的反射,是一道綜合題。
14.【答案】做功? 保溫? 比熱容
【解析】解:迅速振動瓶子幾十次,細沙溫度升高,這是用做功方法使沙子內能增大;
空氣、塑料、水瓶塞、泡沫、木頭導熱性能差,是熱的不良導體,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
水的比熱容大,在質量相同、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升高的低,溫度變化不明顯。
故答案為:做功;保溫;比熱容。
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空氣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本題考查改變內能的方式、物體的導熱性能以及比熱容的有關之知識,難度不大。
15.【答案】臭氣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N? 積水越多,密封蓋收到的壓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
【解析】解:擴散的微觀解釋原因為:臭氣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磁體A下端為N極時,磁體A需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才能密封住排水口,故磁體B受到向下的排斥力,故B上端也為N極;
當沒有水時,磁體的排斥力將排水口密封住,當水越多,水對密封蓋的壓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排水口越大,排水越容易。
故答案為:臭氣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N;積水越多,密封蓋收到的壓力越大,排水口下降越多。
擴散產生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本題可以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結合力的平衡可以得出結論。
本題主要考查擴散的微觀解釋,磁場力及力的平衡,屬于基礎題型。
16.【答案】100
【解析】解:由得砂石升高的溫度:
,
砂石的末溫。
故答案為:100。
知道砂石的質量、砂石的比熱容,根據可計算砂石升高的溫度,再計算砂石的末溫。
本題考查了吸熱公式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
17.【答案】位置? 做功
【解析】解: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會隨著形狀、狀態、溫度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樣品的質量不會改變;返回艙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返回艙和大氣摩擦生熱,返回艙表面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
故答案為:位置;做功。
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改變物體的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式是等效的。
本題考查了質量、改變內能的方法,屬于基礎題。
18.【答案】擴散
【解析】解:在箱外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擴散。
不同物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本題考查了生活中的擴散現象,屬于基礎題目。
19.【答案】? 70
【解析】解:焦炭的質量,
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
水吸收的熱量:
;
由得水升高的溫度:
,
水的末溫。
故答案為:;70。
知道焦炭的質量和焦炭的熱值,利用公式可計算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由題知,水吸收的熱量;
知道水吸收的熱量、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根據可計算水升高的溫度,再計算水的末溫注意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
本題考查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公式、吸熱公式、效率公式的應用,計算時注意沸騰特點。
20.【答案】不變? 向左? 無規則運動
【解析】解:手執毛筆豎直懸空靜止,若手握筆桿的力增大,筆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在紙上寫字,筆運行中筆毫向左彎曲,說明筆毫是向右運動的,此時筆毫所受摩擦力會阻礙筆毫向右運動,故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寫毛筆字時聞到淡淡的“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不變;向左;無規則運動。
毛筆保持豎直靜止在手中,處于平衡狀態,符合二力平衡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毛筆受到手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終等于毛筆的重力;
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現象是擴散現象。
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難度不大。
21.【答案】液化? 比熱容大
【解析】解: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中用水來冷卻。
故答案為:液化;比熱容大。
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22.【答案】?
【解析】解:水吸收的熱量:;
,根據可知這些能量相當于完全燃燒天然氣的體積:。
故答案為:;。
知道水的質量、比熱容和升高的溫度,根據吸熱公式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求出了水吸收的熱量,由題知,利用計算需要完全燃燒天然氣的體積。
本題考查了吸熱公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熱公式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
23.【答案】氣態? 液? 熔化
【解析】解: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是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液態。圖甲表示物質處于固態,圖乙表示物質處于液態,由圖甲固態變為圖乙液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熔化。
故答案為:氣態、液、熔化。
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固態時分子間間隙小,排列整齊和緊密;液體時分子間間隙變大,排列不規則;氣態時分子間間隙最大,排列雜亂無章。
物質的三態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液體變為固態叫凝固;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本題考查物質的三態即三態變化,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
24.【答案】直線傳播? 擴散
【解析】解:水稻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三亞南繁基地飄來陣陣稻香,這是由于稻香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直線傳播;擴散。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兩種物質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是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擴散現象,屬于基礎題。
25.【答案】擴散? 增加
【解析】解:鴨蛋變咸是鹽分子運動到鴨蛋中,這是擴散現象。
煮咸鴨蛋時,鴨蛋的質量和狀態不變,溫度升高,鴨蛋的內能增加。
故答案為:擴散;增加。
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是擴散。
物體內能跟物體的溫度、質量和狀態有關,在質量和狀態一定時,物體溫度升高,物體的內能增加。
本題通過腌制鴨蛋和煮鴨蛋考查了擴散和內能,體現了生活處處皆物理。
26.【答案】乙?
【解析】解: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示可以看出,乙液體的溫度降低的快,甲液體溫度降低慢,則甲的放熱能力強,甲是水,乙是某種液體;
由圖可知:液體的初溫是,放熱15分鐘后水的末溫是,乙的末溫度是,
水放出的熱量:;
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放出相同的熱量,根據可知,液體的比熱容為:
。
故答案為:乙;。
選同樣的加熱時間,甲和乙吸熱相同,根據溫度變化的多少判斷,溫度變化多的比熱容小,溫度變化少的比熱容大,據此分析判斷;
根據可求出水放出的熱量;根據放熱公式求出某種液體的比熱容。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放熱公式的掌握和運用,能從溫度時間圖像得出相關信息是本題的關鍵。
27.【答案】漫? 擴散
【解析】解:能從不同方向看到作者畫在紙上的梅花,是因為光照到花上發生了漫反射;
淡淡墨香飄散在空氣中,是因為墨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漫;擴散。
鏡面反射是平行光線射到物體表面上時,反射光線仍是平行的,射向了同一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體表面粗糙時,反射光線的方向變得是向各個方向反射。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物體,發生的是漫反射。
不同物質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分子的運動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氣味、顏色的變化來體現。
理解分子動理論內容,明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區別,可解答此題。
28.【答案】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增大了洗手液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
【解析】解:聞到酒精味,這是擴散現象,說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雙手涂抹得越均勻干的越快是通過增大洗手液的表面積來加快蒸發的。
故答案為: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增大了洗手液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速。
本題考查了分子動理論、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屬于基礎題。
29.【答案】重力? 做功? 1
【解析】解: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豎直向上的地面支持力與貨物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推動貨物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這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
由題可知,貨物的寬度為,感應門打開的寬度至少為40cm,可知每扇運動的距離為,
感應門運動的時間:
物體的運動時間:;
貨物的運動速度:。
故答案為:重力;做功;1。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由題可知,要使貨物安全通過感應門,則貨物到感應門處時,感應門打開的寬度至少為40cm,其運動的時間和物體的運動時間相同,由速度公式解題。
本題考查的是速度的一般運算、改變內能的方法、平衡力的辨別,基礎性強,難度不大。
30.【答案】連通器? 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解析】解:茶壺的壺嘴與壺身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構成一個連通器;
隔著很遠,人們都能聞到茶香是因為發生了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故答案為:連通器;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若內部裝有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保持相平的;
分子運動速度和物體的溫度有關系,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
本題考查了擴散現象以及連通器的應用等知識點,體現了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1.【答案】擴散? 大氣壓? 光的折射? 增大
【解析】解:護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給他擦試手臂,周圍的人會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注射器能將藥液吸入針筒是因為針筒內的氣壓較小,外界大氣壓把藥液壓入針筒;
疫苗進入注射器后,此時的注射器相當于是一個凸透鏡,護士的手指在一倍焦距之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護士給病人扎針時,使用的注射器針頭很尖,這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從而容易將針頭扎進人的皮膚。
故答案為:擴散;大氣壓;光的折射;增大。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大氣壓的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呼吸、注射器吸藥液、吸管吸飲料、抽水機等等;
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本題考查了擴散現象、大氣壓的應用、光的折射、增大壓強的方法,屬于基礎題。
32.【答案】擴散? 溫度
【解析】解:腌制咸鴨蛋時,鴨蛋變咸這是擴散現象,是鹽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炒菜時往菜里加鹽,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咸菜時,很長時間菜才會變咸,這是因為炒菜時菜的溫度比較高,使分子無規則運動加快了,即表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故答案為:擴散;溫度。
物體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而且分子運動的快慢和物體的溫度高低有關系,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因此,分子的這種運動又叫做分子熱運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熱運動概念的理解,屬于識記性內容,比較簡單。
33.【答案】導熱性? 熱傳遞
【解析】解:用鐵鍋煮粽子是利用鐵的導熱性好;
粽子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煮粽子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內能的。
故答案為:導熱性;熱傳遞。
鐵容易導熱;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
本題考查了鐵的導熱性和改變內能的方法,屬于基礎題。
34.【答案】上升? 熱脹冷縮? 凝華? 做功
【解析】解:在吸管內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體放在熱水中,罐內氣體受熱膨脹,可以看到油柱上升,這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制作簡易溫度計;
罐底出現“白霜”,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了受冷直接變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
電火花打火時,酒精氣體燃燒對外做功,使罐子飛出去,因此酒精燃燒后產生的燃氣的內能轉化為罐子的機械能,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能量轉化方式一致。
故答案為:上升;熱脹冷縮;凝華;做功。
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進行分析;
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現象;
電火花打火時,酒精氣體燃燒膨脹做功,使盒蓋飛出去,因此將內能轉化為盒蓋的機械能;在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中,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
本題考查熱脹冷縮現象、物態變化、以及能量的轉化問題及內燃機工作原理及過程,屬于基礎題目。
35.【答案】減小? 不變? 做功
【解析】解:人騎電動自行車下坡時,人和車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
到達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過程中,人和車沒有發生彈性形變,不具有彈性勢能,機械能等于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人和車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不變,重力勢能不變,故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不變,機械能不變。
剎車時車輪和剎車片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故答案為:減小;不變;做功。
重力勢能大小跟質量、被舉的高度有關。被舉的高度一定時,質量越大,重力勢能越大;質量一定時,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動能大小跟質量、速度有關。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之和。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本題通過人騎電動車考查了重力勢能、動能、機械能的變化,還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等,體現了生活處處皆物理。
36.【答案】300? ? 不變? 大于
【解析】解:水的體積:;水的質量:;
煤油的質量;煤油的體積:;
可觀察圖象,在加熱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的溫度變化量大,故的吸熱能力弱。又因是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圖象,水的比熱容又大于煤油的比熱容,故為煤油;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所以加熱過程中,其熱值大小不變;
由可知: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所以在質量和放出熱量相同的情況下,比熱容與降低的溫度成反比,故水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大于煤油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故答案為:;;不變;大于。
利用公式求出水的質量,再利用求出煤油的體積;
水的比熱容大于煤油的比熱容,實驗中水和煤油質量相同,在加熱相同時間時,觀察圖象中溫度變化大的吸熱能力弱,為煤油;熱值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的大小無關;
根據熱量計算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此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物質吸熱能力、熱值及比熱容的理解,比較難,應當理解。
37.【答案】加熱時間的長短? 水? 98? 小于
【解析】解:實驗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熱量的多少轉換為加熱時間的長短;
由表格中數據知,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熱量,說明水的吸熱本領大;
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準了上面第8個小格處,其示數為;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此時沸點低于,所以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故答案為:加熱時間的長短;水;;小于。
使用相同的酒精燈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
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
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
溫度計的讀數:首先確定零上還是零下,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各代表的示數,從小數字讀向大數字;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有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溫度計的讀數、沸點等,重點考查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的應用和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為熱學中的重要實驗。
38.【答案】質量? 67? 食用油? 水
【解析】解:實驗中使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相同的熱量,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的大小,應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質量相同;
由圖乙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示數為;
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變化小,食用油的溫度變化大,說明水的吸熱本領大。
故答案為:質量;;食用油;水。
根據控制變量法知實驗中需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初溫度相同、質量相同;
根據溫度計的分度值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判斷水與食用油比熱容大小的方法:
可判斷兩種物質在升高相同溫度的情況下,所用時間的多少。用時較多的,說明吸收的熱量多,則吸熱本領較大。
可判斷兩種物質在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升高溫度的多少。溫度升高較多的,則吸熱本領較小。
本題主要考查對如何用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來比較不同物質比熱容吸熱能力大小的了解,要掌握兩種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
39.【答案】解:以B為對象受力分析如下圖????????????????????????????????????????????????????????????????????????????????????????????????????????????????????
因為;僅靠大氣壓也能使鉛塊無法被拉開,所以小明的實驗無法證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解析】根據題意分析知道:鉛塊B受到四個力,向上的大氣壓力、分子引力,向下的鉛塊本身重力、重物對鉛塊的拉力。而且鉛塊處于平衡狀態,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總大小相等,根據題目所提供數據算出大氣壓力、鉛塊本身重力、重物對鉛塊的拉力,進行比較分析可結論。
解答物理力學問題受力分析非常關鍵。
40.【答案】解:水吸收的熱量為:J.
答:水吸收的熱量為J.
【解析】由公式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本題考查學生直接應用公式計算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難度不大。
41.【答案】? ? 做功? 動車組采用超尖流線型車頭的原因是什么? 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解析】解:
每臺風力發電機每年發電約,每戶每年平均用電2000度,
設每臺海上風力發電機每年發電可供n戶家庭正常使用,則戶;
用采樣器“表取”約月球表面樣品,帶回地球后位置發生改變,由于質量的大小與位置無關,所以樣品的質量不變,仍為;
嫦娥五號在大氣中運動時要克服摩擦做功,使其溫度升高、內能增大,這是通過做功方式使其內能增加;
物理問題1:動車組采用超尖流線型車頭的原因是什么?
物理知識1: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物理問題2:風力發電機工作時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物理知識2: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故答案為:;;做功;動車組采用超尖流線型車頭的原因是什么;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根據總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分析;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根據題中的信息找出物理問題并解釋,可從減小空氣阻力、能量轉化等方面考慮。
本題主要考查了質量屬性、改變內能的方法、減小空氣阻力的方法等,屬于基礎題。
42.【答案】答:用橡皮在桌面上快速摩擦幾下,橡皮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摸一摸橡皮摩擦的部位,會感覺摩擦的部位的溫度較高。
【解析】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本題考查了改變內能的方式,屬于基礎題。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