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寧夏自治區中考物理試題(解析版).docx
下載地址
資源介紹
1.下列估測中,最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A. 中學生所使用的課桌高度約1.2m B. 中學生步行速度約為4km/h
C. 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N D. 體感舒適的室溫約為35°C
【答案】B
【解析】
【詳解】A.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cm,所使用的課桌高度應為身高的一半,即80cm,故A不符合實際;
B.中學生步行速度約為1.1m/s,合為
故B符合實際;
C.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kg,重力約為500N,故C不符合實際;
D.人體感覺舒適的室溫在25°C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B。
2.優美的詩詞既是對生活和自然現象的生動描述,也與物理知識緊密聯系。下列古詩詞中涉及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中的笛聲是由笛管的振動產生
B.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C.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D.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花氣襲人”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
【詳解】A.笛聲是笛管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故A錯誤;
B.聞犬吠,知夜歸人,說明聲音傳遞信息,而不是體現聲音傳遞能量,故B錯誤;
C.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不是汽化,故C錯誤;
D.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又叫做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花氣襲人”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3.2020年6月21日,我國部分地區發生日食現象,圖是某地市民在發生日食現象時在地面上看到 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呈現的月牙形狀?下列四個選項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與該市民看到的現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倒影成畫
B. 民間藝術皮影戲
C. 白光通過三棱鏡
D. 水中筷子彎折
【答案】B
【解析】
【詳解】發生日食現象時在地面上看到的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呈現的月牙形狀,這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A.湖面倒影成畫,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民間藝術皮影戲,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白光通過三棱鏡,是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水中筷子彎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關于家庭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空氣開關“跳間”的原因,一定是發生了短路
B. 空氣開關“跳闡”后,可立即合上
C. 使用試電筆辨別零線和火線時,手不能接觸筆尾金屬體
D. 人體觸電時,漏電保護器可保護人體安全
【答案】D
【解析】
【詳解】A.空氣開關跳閘的基本原因是:所帶負荷超限了,一般情況是:短路或負荷過重,故A錯誤;
B.空氣開關“跳閘”,可能是發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找到原因后再閉合開關,故B錯誤;
C.使用測電筆辨別零線和火線時,一定要用手觸及筆尾的金屬部分,才能辨別出火線或零線,故C錯誤;
D.人體觸電時,漏電保護器會斷開,可保護人體安全。故D正確。
故選D。
5.如圖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質熔化規律”實驗時,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
A. 該物質在BC段處于液態 B. 該物質在BC段內能不變
C. 該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約4min D. 該物質是非晶體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物體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該過程中物體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物體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該過程持續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故B錯誤;
C.由圖可知,物體 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從第2min時開始熔化,第6min時完全熔化完,熔化時間一共持續了
6min-2min=4min
故C正確;
D.由圖可知,物體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是晶體,故D錯誤。
故選C。
6.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將一質量為50kg的物體,在10s內勻速向上提升2m,已知拉力300N?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 B. 拉力F的功率為60W
C. 人所做的額外功為300J D.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繩子的股數為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s=nh=2×2m=4m
故A錯誤;
B.拉力F的功率為
故B錯誤;
C.人所做的額外功為
故C錯誤;
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
故D正確。
故選D。
7.如圖甲所示,是某款手持式電子測溫儀,圖乙是它工作的原理圖,其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是熱敏電阻,用于靠近人體測溫,定值電阻R0,為保護電阻,顯示儀是由電流表或電壓表改裝而成?在測量人的體溫時,顯示儀的示數會隨被測者體溫的升高而變大,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顯示儀是由電流表改裝成的
B. 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 被測溫者體溫越高,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越大
D. 將R0更換為阻值更大的電阻,測相同溫度,顯示儀示數變大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乙結合題意分析可知,顯示儀是由電壓表改裝成的,故A錯誤;
B.因為測量人的體溫時,顯示儀的示數會隨被測者體溫的升高而變大,即熱敏電阻R兩端的電壓變大,結合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電壓的特點分析可知,此時R的阻值增大,即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確;
C.被測溫者體溫越高,熱敏電阻R的阻值越大,電路的總電阻增大,因為電源的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流變小,所以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越小,故C錯誤;
D.將R0更換為阻值更大的電阻,測相同溫度,由于電路得總電阻變大,所以電流變小,熱敏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原來相比將變小,即顯示儀示數變小,故D錯誤。
故選B。
8.小明在老師指導下,利用自制水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如圖甲所示,利用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像距v和物距u的關系圖(實驗過程中水透鏡厚度不變)?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水透鏡的焦距是20cm
B.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物體應放在距透鏡10cm至20cm之間
C.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縮小的像后,若在水透鏡和物體之間放一凹透鏡,光屏應遠離水透鏡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
D.實驗后,若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鏡內注水,其焦距變長
選擇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C;理由:在水透鏡前加一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成的像遠離水透鏡,故應遠離水透鏡太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故選C。
【解析】
【詳解】A.由圖乙可知v=u=20cm時,u=2f=20cm,則f=10cm,故A錯誤;
B.水透鏡f=10cm,若要成清晰縮小的像,應將物體放到2f以外,距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故B錯誤;
C.在水透鏡前加一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成的像遠離水透鏡,故應遠離水透鏡才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故C正確,故選C;
D.用注射器向水透鏡內注水,透鏡會聚能力變強,焦距變短,故D錯誤。
故選C。
9.2020年4月22日,在中國海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前夕,075型兩棲攻擊艦 2號艦在上海某造船廠正式下水?如圖所示,這艘兩棲攻擊艦長約235米,寬約36米,排水量約為3.5×104噸,是中國海軍艦艇中尺寸僅次于航母的軍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軍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約為3.5×104N
B.軍艦受到的浮力和軍艦對水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C.此軍艦從長江駛入東海后,船體會下沉一些
D.直升機從軍艦上飛走后,軍艦所受浮力減小
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D,因為軍艦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當升機從軍艦上飛走后,軍艦的總重力減小,相應的浮力也減小
【解析】
【詳解】A.軍艦漂浮在海面上,重力等于浮力為
故A錯誤;
B.平衡力是一個物體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影響,軍艦受到的浮力,受力物體是軍艦,軍艦對水的壓力,受力物體是水,所以不符合平衡力的概念,故B錯誤;
C.東海的海水密度要大于長江的江水密度,根據 ,推導出 ,因為軍艦已知漂浮在水面,浮力相等,當液體的密度變大時,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小,船體會上浮一些,故C錯誤;
D.因為軍艦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當升機從軍艦上飛走后,軍艦的總重力減小,相應的浮力也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理由是因為軍艦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當升機從軍艦上飛走后,軍艦的總重力減小,相應的浮力也減小。
10.負壓魚缸是寧夏科技館的一件展品,如圖甲所示,其縱截面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整個魚缸只有投料口與大氣相通,魚缸內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從投料口流出,是因為受到_______作用,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強P=_______(深度用圖乙中的相關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 表示)。
【答案】 (1). 大氣壓 (2). ρ水gH
【解析】
【詳解】[1]負壓魚缸內的壓強低于外部大氣壓強,所以魚缸內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從投料口流出。
[2]水對魚缸底部的壓強
P=ρ水gH
11.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應用問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的任務目標?2020年5月5日18時,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如圖所示,是火箭首飛時的情景∶該火箭起飛后,火箭相對于發射架是________的;地面控制中心通過_______波向它發出指令;火箭升空過程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相當于四沖程內燃機的_______沖程?此過程,火箭箭體與空氣摩擦會發熱,這是通過_______改變箭體的內能?
【答案】 (1). 運動 (2). 電磁 (3). 做功 (4). 做功
【解析】
【詳解】[1]火箭起飛后,火箭與發射架之間的位置發生變化,故火箭相對于發射架是運動的。
[2]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地面控制中心通過電磁波向它發出指令。
[3]火箭是利用自身攜帶的燃料(推進劑),在發動機中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故火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相當于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
[4]火箭箭體與空氣摩擦會發熱,這是通過做功改變箭體的內能?
12.如圖是同學們常用的燕尾夾,AB=BC,當用力摁住C點打開該夾子時,可把______點看作支點,此時夾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答案】 (1). B (2). 等臂
【解析】
【詳解】當用力摁住C點打開該夾子時,AC是圍繞B點轉動的,故B為支點;由于AB=BC,故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13.小朋友在玩電動玩具車時,如果用手將其按住,不讓車輪轉動,很容易燒壞電動機,這是因為電動機線圈的電阻_______(選填“很大”或“很小”),此時通過電動機線圈的電流會_______(選填“很大”或“很小”),根據_______知,短時間內會在線圈中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線圈燒壞?
【答案】 (1). 很小 (2). 很大 (3). 焦耳定律Q=I2Rt
【解析】
【詳解】[1]因為電動機線圈是由銅線繞制而成的,電阻很小。
[2]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通過電動機線圈的電流會很大。
[3]根據焦耳定律Q=I2Rt知,短時間內會在線圈中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線圈燒壞?
14.在中國科技館“探索與發現"”展廳里,有一件十分神奇的展品—磁液寶塔,如圖甲所示?磁液是一種具有磁性的液體,它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固體磁性材料的磁性?磁液槽中有三個圓錐體,當用手轉動展臺下方的手柄時,磁液就會沿圓錐體爬升,手柄轉動速度越大,磁液爬升的速度也越大,如圖乙所示?手柄停止轉動后,爬上圓錐體的磁液會落回磁液槽?
請根據以上介紹,從力學或電磁學角度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詳解】當用手轉動展臺下方的手柄時,磁液就會沿圓錐體爬升,故提出問題:磁液為什么上升?
回答:由題意可知,轉動手柄時產生感應電流,電流通過電磁鐵產生磁場,從而使磁液沿圓錐體螺旋爬升。
15.人類正面臨能源危機,為了找到更節能的光源,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實驗發現下表中的IED燈和白熾燈在正常工作時,光照強度相同?請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LED燈正常發光時的電流是多大?
(2)LED燈正常發光時 電阻是多大?
(3)正常工作10h,使用LED燈比白熾燈要節約多少電能?
【答案】(1)0.5A;(2)48Ω;(3)
【解析】
【詳解】(1)由 可得LED燈正常發光時的電流
(2)由 可得LED燈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3)正常工作10h,使用LED燈消耗的電能為
正常工作10h,使用白熾燈消耗的電能為
節約的電能為
答:(1)LED燈正常發光時的電流是0.5A;
(2)LED燈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是48Ω;
(3)正常工作10h,使用LED燈比白熾燈要節約 的電能。
16.平衡車作為一種新興的代步工具,深受年輕人的喜歡,小明最近購入一臺平衡車,如圖所示。他仔細閱讀此款平衡車的說明書,主要參數如下:
(1)該平衡車在水平路面正常行駛時,對地面產生的最大壓強是多少______?(要有計算過程)
(2)該平衡車的電池充滿電后,所儲存的電能為______J。
(3)平衡車腳踏位置布滿花紋,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 (1). (2). (3). 增大摩擦
【解析】
【詳解】(1)當載重最大時,平衡車對地面壓強最大,此時壓力為
平衡車對地面的壓強為
(2)該平衡車的電池容量為2.5Ah,工作電壓為36V,充滿電后,所儲存的電能等于這些電能做的功
(3)平衡車腳踏位置布滿花紋,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式來增大摩擦。
17.寧夏中衛地區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當地特產壓砂瓜,被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如圖所示?每到種植季節,瓜農們把發了芽的西瓜種子種到覆蓋了砂石的土壤中,這樣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溫,保證芽苗在深夜不會被凍傷?請你根據以上材料所給信息,利用比熱容知識分析:為什么瓜農在土壤上覆蓋砂石后,能起到保溫作用?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詳解】砂石覆蓋后,白天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晚上可以凝聚水汽滲入土壤,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因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放熱能力強,白天土壤中的水分吸收熱量,晚上放出熱量,控制土壤溫度,能防止芽苗在深夜不被凍傷。
18.如圖所示,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標志牌,請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在同一道路上,對不同車型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
【答案】機動車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剎車時制動距離越大,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所以要限速行駛;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同車型的機動車輛質量不同,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動能越大,制動距離越大,質量小的車輛動能小,制動距離小,當制動距離相同時,不同車型限速就不同。
【解析】
【詳解】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所以,機動車質量一定,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剎車時制動距離越大,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所以要限速行駛;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同車型的機動車輛質量不同,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動能越大,制動距離越大,質量小的車輛動能小,制動距離小,當制動距離相同時,不同車型限速就不同。
19.小明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每次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每次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
(2)分析實驗現象可知,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的減小是因為受到_____的作用;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運動的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時,它的運動狀態將會_____?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運用科學推理法的實驗還有∶_______?
【答案】 (1). 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2). 阻力 (3). 不變 (4). 探究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
【解析】
【詳解】(1)[1]在三次實驗中,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2)[2]由題知,實驗中通過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變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的減小。
[3][4]根據實驗現象知:木板上小車受到的阻力更小,則小車運動的距離更遠,速度減小的更慢;推理可得:若小車運動中不受任何阻力,它將保持恒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即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運動狀態將會不變;這用到了科學推理法,在研究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中也用到了此方法。
20.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_____,這是為了比較_____;實驗中點燃蠟燭A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小明完成實驗后,在老師的幫助下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乙所示,他將右側貼有半透膜的玻璃板用夾子固定在量角器上,把形如“7”的未點燃的生日蠟燭C?D分別插在鋪有方格紙的泡沫板的a、b處,透過普通玻璃看不到蠟燭C清晰的像,透過貼膜玻璃能看到蠟燭D清晰的像,他透過貼膜玻璃能看到蠟燭D清晰的像是因為__________;
(4)請你說出實驗改進后的優點(至少說出兩點)∶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 完全相同 (3). 像與物的大小 (4). 使蠟燭A的像更清晰 (5). 貼膜玻璃前光線暗一些 (6). 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便于比較物與像的大小
【解析】
【詳解】(1)[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以及方便觀察像,用透明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鏡完成實驗。
(2)[2][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需要選用的兩支蠟燭完全相同。
[4]實驗中點燃蠟燭A后比較亮,黑暗的環境和蠟燭的對比度大,使蠟燭A成的像更清晰。
(3)[5]普通玻璃比貼膜玻璃對光的反射要好一些,反射的光線多一些,導致貼膜玻璃比普通玻璃前光線要暗一些,所以透過貼膜玻璃能看到蠟燭D清晰的像。
(4)[6]鋪上方格紙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用形如“7”的未點燃的生日蠟燭做物體便于比較物與像的大小。
21.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約為10Ω∶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連線不得交又_________。
(2)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現小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則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如圖乙所示的 關系圖像,根據圖像信息∶
①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W;
②小燈泡的實際功率隨實際電壓的増大而______(填“増大”“減小”或“不變”);
③發現燈泡電阻是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答案】 (1). (2). 小燈泡被短路 (3). 0.5 (4). 增大 (5). 小燈泡的電阻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
【詳解】(1)[1]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電流表應串聯于電路中,因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阻約10Ω,故通過小燈泡的最大電流為
則電流表量程應選擇0~0.6A,即將電源正極與電流表0.6A接線柱相連;因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故變阻器的B接線柱應與小燈泡的左接線柱相連,電路圖如下所示。
(2)[2]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路,發現小燈泡不發光,電壓表無示數,說明小燈泡被短路,則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燈泡被短路。
(3)①[3]由圖乙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5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0.2A,故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②[4]由圖乙知,當小燈泡 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也增大,由 知,小燈泡消耗的實際功率增大,故小燈泡的實際功率隨實際電壓的増大而增大。
③[5]發現燈泡電阻是變化的,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小燈泡的電阻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2.75%的醫用酒精可以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小剛從網上購置了兩瓶某品牌75%的醫用酒精,說明書如圖甲所示,小剛查到75%的醫用酒精密度為0.87g/cm3,于是想通過測量該酒精的密度來鑒定其產品是否合格∶
(1)小剛取適量該酒精進行實驗∶
①為使測量結果更準確,以下實驗操作步驟合理順序是____(用字母表示)?
A.計算酒精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52.4g
C.在燒杯中盛適量的酒精,用天平測出酒精和燒杯的總質量
D.調節天平平衡
E.將燒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讀出其體積,如圖乙所示
②測量酒精和燒杯總質量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總質量為____
g,該酒精的密度是______?
③根據測量結果,小剛能否鑒定該產品是否合格?并說明理由?______
(2)在學完浮力的知識后,小剛又想到可以利用彈簧測力計,水?燒杯?細線和小石塊來測量該酒精的密度,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a.用細線將小石塊綁好,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測力計示數F1
b.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其浸沒在水中,讀出測力計示數F2
c.算出小石塊的體積V石
d.在擦干水的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酒精,將已擦干的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使其浸沒在酒精中,讀出測力計示數F3
根據上述操作步驟,請你幫助小剛推導出該酒精密度 的表達式______(表達式用測量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 表示,推導過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
【答案】 (1). DCEBA (2). 105.2 (3). 0.88g/cm3 (4). 根據測量結果,小剛能鑒定該產品是合格的,理由是: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該酒精密度的測量值0.88g/cm3與75%的醫用酒精密度為0.87g/cm3的標準相符合 (5). ρ水
【解析】
【詳解】(1)[1][2][3][4]為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實驗操作步驟合理順序是:DCEBA;測量酒精和燒杯總質量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總質量為105.2g,所以酒精的質量為
m=105.2g-52.4g=52.8g
由圖乙知酒精的體積為60cm3,所以酒精的密度為
= = =0.88g/cm3
根據測量結果,小剛能鑒定該產品是合格的,理由是: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該酒精密度的測量值0.88g/cm3與75%的醫用酒精密度為0.87g/cm3的標準相符合。
(2)[5]小石塊在水中的浮力為
F水=F1-F2=ρ水gV排=ρ水gV石
小石塊的體積為
V石=
小石塊在酒精中的浮力為
F酒=F1-F3=ρgV排=ρgV石=ρg
所以酒精的密度為
ρ= ρ水
===================
百度云盤提取碼:wlok
和彩云提取碼:rk6N
====================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