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和機(jī)械自我綜合評價(一).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tǒng)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自我綜合評價(一)
[測試范圍:第六章 時間:4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對力的大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
A.托起兩個雞蛋用的力約為1 N B.螞蟻對樹葉的拉力約為100 N
C.拉開易拉罐的力約為2000 N D.吊車勻速吊起大型鋼件的力約為6 N
2.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①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②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
③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產(chǎn)生力的作用
④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
3.圖6-Z-1中所描述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的是 ( )
圖6-Z-1
4.如圖6-Z-2所示,甲、乙兩種擰緊螺母的方式,主要體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什么因素有關(guān) ( )
圖6-Z-2
A.力的作用點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以上三者都是
5.宇航員在太空軌道艙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就像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一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軌道艙中進(jìn)行體能鍛煉,下列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 )
A.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B.在跑步機(jī)上跑步
C.舉啞鈴 D.引體向上
6.如圖6-Z-3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 )
圖6-Z-3
7.如圖6-Z-4所示的機(jī)械中,屬于同一類杠桿的是 ( )
圖6-Z-4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如圖6-Z-5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這樣做 ( )
圖6-Z-5
A.省力,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變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變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9.如圖6-Z-6所示是某同學(xué)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杠桿始終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下列方法中一定不會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的是 ( )
圖6-Z-6
A.改變鉤碼懸掛點的位置 B.改變A處懸掛鉤碼的個數(shù)
C.改變B處拉杠桿的細(xì)線方向 D.改變B處拉杠桿的細(xì)線長度
10.如圖6-Z-7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力為G的木棒繞固定點沿逆時針方向緩慢轉(zhuǎn)動至水平位置,在木棒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6-Z-7
A.重力G不變,G的力臂不變 B.拉力F變大,F的力臂變小
C.拉力F不變,F的力臂變大 D.重力G變小,G的力臂變大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6分)
11.如圖6-Z-8所示的一些與物理相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中,圖 主要表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圖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圖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均選填“甲”“乙”或“丙”)
圖6-Z-8
12.如圖6-Z-9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 N,它的示數(shù)為 N。
圖6-Z-9
13.如圖6-Z-10甲所示是學(xué)校里面常用的一種移動指示牌,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乙所示,其中AB為指示牌牌面,CD和BE為支架(支架重力不計)。指示牌被風(fēng)吹倒時可看成杠桿,根據(jù)圖示風(fēng)向,則支點是 (填圖中字母)點,把風(fēng)力看成動力,那么阻力是 ,若增大CE、DE的長度,則它更 (選填“容易”或“不容易”)被風(fēng)吹倒。
圖6-Z-10
14.如圖6-Z-11所示是人抬起獨輪車車把時的簡化示意圖,此時獨輪車相當(dāng)于一個 (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體和車總重G為1200 N,則抬起車把的力F至少為 N。
圖6-Z-11
15.如圖6-Z-12所示是探究“使用滑輪組時拉力與物重的關(guān)系”的情形,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shù)為 ,此裝置既省力又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若鉤碼總重為1 N,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均不計,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
圖6-Z-12
三、作圖題(共10分)
16.(5分)如圖6-Z-13所示,杯子靜置在斜面上,請你畫出它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圖中O點表示杯子的重心)
圖6-Z-13
17.(5分)圖6-Z-14中AB是用輕繩懸掛的杠桿。①畫出該杠桿所受阻力F2的示意圖;②在A點畫出能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F1的示意圖,并標(biāo)出力F1的力臂L1。
圖6-Z-14
四、實驗探究題(共24分)
18.(12分)如圖6-Z-15所示是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請完成以下問題。
圖6-Z-15
(1)實驗前要把彈簧測力計在 (選填“水平”或“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
(2)實驗時要沿水平方向 拉動木塊,使拉力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
(3)圖乙中木塊上放砝碼是為了改變 的大小,此時實驗中用到的一種很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4)對比甲、丙兩次實驗的結(jié)果,你能得到的結(jié)論: 。
(5)小明又用圖甲實驗裝置以更大的速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需拉力是F4,那么F1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4。
19.(12分)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6-Z-16甲所示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圖6-Z-16
(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實驗時,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3)在杠桿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shù)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小明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
(4)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紅在杠桿上的A點處掛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yīng)在B點掛 個鉤碼,當(dāng)杠桿平衡后,將A點和B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一格,杠桿會 (選填“左側(cè)下降”“右側(cè)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5)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dāng)彈簧測力計在原位置逐漸向左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五、計算題(10分)
20.如圖6-Z-17所示,用滑輪組拉著重物沿豎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拉力F=300 N,滑輪重20 N,繩重及摩擦不計,求:
(1)重物的重力。
(2)重物移動1 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圖6-Z-17
?
教師詳解詳析
1.A
2.A [解析]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離開物體而獨立存在的,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故①②正確;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不一定產(chǎn)生力的作用,比如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不發(fā)生擠壓、推拉等作用,就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兩個物體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如磁體能吸引鐵釘,故③④錯誤。
3.A [解析] 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其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改變,所以其運動狀態(tài)不變,故A正確;正在環(huán)島上行駛的汽車,其運動的方向時刻改變,所以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B錯誤;正在加速升空的火箭,其速度不斷增大,所以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C錯誤;正在草坪上自由滾動的足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其速度會越來越小,所以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D錯誤。
4.A
5.A [解析] 沒有重力,不影響用力拉彈簧,所以可以用彈簧拉力器健身;沒有重力,宇航員對跑步機(jī)就沒有壓力,也就沒有摩擦力,無法在跑步機(jī)上跑步;沒有重力,宇航員可以用很小的力舉起啞鈴,起不到鍛煉的作用;沒有重力,宇航員的身體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體向上,起不到鍛煉的作用。
6.D
7.B [解析] 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定滑輪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開瓶器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所以天平和定滑輪屬于同一類杠桿。
8.A [解析] 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使用動滑輪時能省力,但不能改變施力的方向。
9.D
10.B [解析] 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由于G不變,重力的力臂L2變大,力F的力臂L1變小;由FL1=GL2可得,F一定變大,故B正確。
11.丙 甲 乙 12.0~5 3.4
13.C 指示牌的重力 不容易 [解析] 根據(jù)圖示風(fēng)向可知,當(dāng)指示牌的D端與地面分離時,支點為C點,示意圖如圖所示:
把風(fēng)力看成動力,則阻力為是指示牌的重力;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G·CE=F·L,
因此若增大CE、DE的長度,則它更不容易被風(fēng)吹倒。
14.省力 400
[解析] 由題圖可知,獨輪車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屬于省力杠桿;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且動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可知,F1=(F_2 L_2)/L_1 =(1200N×1)/3=400 N。
15.2 可以 0.5
16.如圖所示
17.如圖所示
18.(1)水平
(2)勻速緩慢
(3)壓力 控制變量法
(4)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等于
19.(1)右
(2)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便于測量力臂
(3)F1L1=F2L2
(4)6 左側(cè)下降
(5)變大
[解析] (1)實驗前杠桿左端下沉,右端上翹,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實驗時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且便于測量力臂。(3)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F1L1=F2L2。(4)設(shè)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即4G×3L=FB×2L,解得FB=6G,需掛6個鉤碼;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若A、B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一個格,則左側(cè)4G×2L=8GL,右側(cè)6G×L=6GL,因為8GL>6GL,所以杠桿左端會下降。
(5)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力的方向不與杠桿垂直,則該力的力臂變短,會使得拉力變大。
20.(1)由圖可知,n=3,
根據(jù)滑輪組的省力特點可知,F=1/3(G+G動),
則重物重力:G=3F-G動=3×300 N-20 N=880 N。
(2)繩子移動的距離:s=nh=3×1 m=3 m。
相關(guān)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xí)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lián)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yè)暨升學(xué)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zhàn)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xiàn)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fù)習(xí)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