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
更新時間:2022-02-16 10:39:40 文件大小:
805.89 KB |
界面語言:
簡體中文 |
運行環境:
/WinNT/2000/XP |
授權方式:
免費資源 |
下載次數: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物理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物理 八年級 第一學期 滬科版 熟悉而陌生的力
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力 第六章第一節
2 怎樣描述力 第六章第二節
3 彈力和彈簧測力計 第六章第三節
4 來自地球的力 第六章第四節
5 科學探究:摩擦力 第六章第五節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屬于“運動和相互
作用”這一主題。教學時應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經歷對知識的探究過程,發展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 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 用示意圖描述力。會測量力的大小。
活動建議:
? 用彈簧或橡皮筋制作簡易測力計
(二) 教材分析
1.知識框架
2.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本章主要學習力的概念、力的測量、力的三要素、力的表示方法,以及重力、彈力、摩擦力的基本知識。本章教材的編排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一般規律.本章首先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概括出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第一節);然后介紹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個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單位和力的示意圖(第二節)。在此基礎上,第三、第四,第五節分別介紹三種常見的力——彈力、重力和摩擦力。通過本章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跨入力學世界的大門。
(三) 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對于“力”,既熟悉又陌生。雖然在平時的生活、生產中經常談到力,但這時的知識只是關于力的“前概念”和經驗性認識。其中有一些是基本正確的,也存在不少不合理的觀念。因此學生學習熱情高、好奇心強。通過聯想與結構,方便開展較為專業的知識學習。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能結合具體問題描述力的作用效果;能通過生活中情境總結歸納力的初步概念,發展他們的初步概括能力。
2.了解力的三要素,能使用示意圖描述力,體會“力的示意圖就是對抽象的力的一種形象直觀的描述方法”。
3.通過常見事例并結合實驗了解彈力;能在常見的力現象中,指出哪些力是彈力。
4.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5.能說明重力產生的原因。
6.能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并能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簡單現象。
四、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單元作業設計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具有自主選擇性、不同形式的內容作業,注重基礎性和評價功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與挖掘。所設計的拓展型作業與實踐型作業,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力圖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體驗由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科特點。所設計的鞏固型作業以物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單元學習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教材系統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確定本單元的知識系統,目的在于檢查學生對基本知識與技能和有關物理概念理解程度,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統一提升,全面實現學科素養的目標。
五、 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力
(一)課前作業
題目編號 001 作業性質 活動作業 完成時長 5分鐘
具體
內容 題目 跟自己的同桌來一場“扳手腕”比賽,比一比誰的力氣大,再說說“力”是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涉及到力?
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