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08~20年十三年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圖像信息題共享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1(19 南通)10.圖示電路中,電源為恒功率電源,工作時輸出的總功率大小恒定,R1為定值電阻.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下列表示通過R1的電流I1,通過R2的電流I2隨電流表示數的倒數變化的關系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由題意可知,電源為恒功率電源,工作時輸出的總功率大小恒定,即P=UI恒定不變,由于R1與R2并聯,故I=I1+I2,當電流表示數減小時(即增大),電源輸出電壓會增大,通過R1的電流I1會增大,此時通過變阻器R2的電流I2會減小,由于R1是定值電阻,所以圖像應為一條直線,R2是滑動變阻器,圖像應是曲線,故B選項正確,ACD錯誤。
2(19江西)17.處理物理實驗數據時,經常選用坐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所建立的坐標系符合物理要求的是
【答案】AD
【解析】
【詳解】圖像的畫法必須滿足物理量帶單位,同一坐標軸刻度需均勻分布;
A.橫軸為體積,縱軸為質量,有單位,刻度均勻,故A正確;
B.圖中沒有標注單位,故B錯誤;
C.圖中電流的坐標軸刻度不均勻,故C錯誤;
D.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路程,有單位,刻度均勻,故D正確;
3(19呼和浩特)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液體產生的壓強,密度一定時,其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可以用甲圖表示
B. 水平面上靜止的質量均勻、形狀為正方體的物體,其對水平面的壓強與其接觸面積的關系可以用乙圖表示
C. 對于不同物質,質量相同時,其密度與體積的關系可以用丙圖表示
D. 流體產生的壓強,其壓強與流速變化的關系可以用丁圖表示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跟液體深度成正比,圖中不是正比函數圖像。故選項錯誤。
B、水平面上靜止的質量均勻,形狀為正方體的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在壓力一定時,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跟受力面積成反比,圖中是正比例函數圖像。故選項錯誤。
C、對于不同物質,質量相同時,其密度與體積成反比,圖中是反比例函數圖像。故選項正確。
D、流體產生的壓強隨流速在增大而減小,圖中反映壓強隨流速增大而增大。故選項錯誤。
19
一 選擇題
1(19 南通)10.圖示電路中,電源為恒功率電源,工作時輸出的總功率大小恒定,R1為定值電阻.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下列表示通過R1的電流I1,通過R2的電流I2隨電流表示數的倒數變化的關系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詳解】由題意可知,電源為恒功率電源,工作時輸出的總功率大小恒定,即P=UI恒定不變,由于R1與R2并聯,故I=I1+I2,當電流表示數減小時(即增大),電源輸出電壓會增大,通過R1的電流I1會增大,此時通過變阻器R2的電流I2會減小,由于R1是定值電阻,所以圖像應為一條直線,R2是滑動變阻器,圖像應是曲線,故B選項正確,ACD錯誤。
2(19江西)17.處理物理實驗數據時,經常選用坐建立坐標系。如圖所示,所建立的坐標系符合物理要求的是
【答案】AD
【解析】
【詳解】圖像的畫法必須滿足物理量帶單位,同一坐標軸刻度需均勻分布;
A.橫軸為體積,縱軸為質量,有單位,刻度均勻,故A正確;
B.圖中沒有標注單位,故B錯誤;
C.圖中電流的坐標軸刻度不均勻,故C錯誤;
D.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路程,有單位,刻度均勻,故D正確;
3(19呼和浩特)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液體產生的壓強,密度一定時,其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可以用甲圖表示
B. 水平面上靜止的質量均勻、形狀為正方體的物體,其對水平面的壓強與其接觸面積的關系可以用乙圖表示
C. 對于不同物質,質量相同時,其密度與體積的關系可以用丙圖表示
D. 流體產生的壓強,其壓強與流速變化的關系可以用丁圖表示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液體壓強跟液體深度成正比,圖中不是正比函數圖像。故選項錯誤。
B、水平面上靜止的質量均勻,形狀為正方體的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在壓力一定時,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跟受力面積成反比,圖中是正比例函數圖像。故選項錯誤。
C、對于不同物質,質量相同時,其密度與體積成反比,圖中是反比例函數圖像。故選項正確。
D、流體產生的壓強隨流速在增大而減小,圖中反映壓強隨流速增大而增大。故選項錯誤。
18
一 選擇題
1 (18 嘉興) 15.圖像法是利用圖像這種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達各科學量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或規律的方法。下列從圖像中獲得的結論錯誤的是
答案 B
2 (18 江西) 16.如圖所示,圖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描述相應物理量不正確的是( )
A.
物體的質量
B.
物體運動的路程
C.
用電器的電功率
D.
物體所受的壓強
【解答】解:
A、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密度與體積的乘積,即ρV,所以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物體的質量,故A正確;
B、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速度與時間的乘積,即vt,所以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物體運動的路程,故B正確;
C、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即UI,所以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用電器的電功率,故C正確;
D、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壓力與面積的乘積,即FS,而物體所受的壓強p=,所以圖中陰影部分面積不是表示物體所受的壓強,故D錯誤。
故選:D。
3 (18 青島) 3.下列關于圖象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如圖,表示在水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
B.
如圖,表示在液體凝固成晶體的過程中,溫度與放熱時間的關系
C.
如圖,表示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D.
如圖,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分析】首先對每個選項的圖象進行分析,密切所表達的函數關系,然后根據對有關物理規律的掌握,判斷圖象能否正確反映物理規律。
【解答】解:
A、液體在沸騰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即溫度不會再上升),故A錯誤;
B、在液體凝固成晶體的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保持不變;圖象中溫度整體呈下降趨勢,且有一段時間內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晶體凝固的特點,是晶體凝固的圖象,故B正確;
C、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圖象應為傾斜的直線,故C錯誤;
D、由圖象知,隨著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分析圖象問題時,首先要明確橫軸和縱軸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圖象變化規律,從圖象中正確、迅速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是我們需要提高的能力。
4 (18 呼和浩特) 10.如圖所示,其對應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用恒定不變的拉力F,沿斜面勻速向上拉木塊。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可用圖象①表示
B.乙圖,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測出多組動力臂L1和動力F1的數據,F1﹣L1的關系可用圖象②表示
C.丙圖,往量杯中勻速注水直至注滿。此過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可用圖象③表示
D.丁圖,彈簧測力計下掛一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體下降高度h之間的關系可用圖象④表示
【分析】(1)勻速直線運動在速度和時間圖象上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圖象;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解答;
(3)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所以據題目中量杯的形狀分析判斷即可解決;
(4)彈簧測力計示數F在入水前不變,逐漸入水時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物體完全入水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不變。
【解答】解:
A、用恒定不變的拉力F,沿斜面勻速向上拉木塊,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是定值,不隨時間變化,在v﹣t圖象上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圖象①正確,故A正確;
B、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動力F1和動力臂L1成反比,圖象②正確,故B正確;
C、在向量杯中勻速注水時,相同時間倒入水的質量相同;據圖可知,量杯的形狀是上寬下窄,所以水在量杯中增加的高度越來越小,則根據p=ρgh可知,量杯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的增加量也會越來越小,圖象③不正確,故C錯誤;
D、將物體從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在入水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不變(等于物重);逐漸入水時,因物體所受浮力增大,則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物體完全入水后,浮力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圖象④正確,故D正確。
故選:ABD。
【點評】此題考查了圖象問題,掌握兩坐標軸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5 (18 舟山) 6. 圖象法是利用圖象這種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達各科學量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或規律的方法。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結論錯誤的是( )
A.
ρ1>ρ2
B.
R1>R2
C.
υ1>υ2
D.
P1>P2
【分析】分析圖象,確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作出判斷,然后答題。
【解答】解:
A、根據ρ=可知,在物體的體積相同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由圖象可知ρ1>ρ2,故A正確;
B、根據R=可知,在電壓相同時,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小,由圖象可知R1<R2,故B錯誤;
C、根據v=可知,在時間相同時,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由圖象可知v1>v2,故C正確;
D、根據p=可知,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由圖象可知p1>p2,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根據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的規律是常見的出題方式,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圖象中去探究本質規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二 填空題
?
三 實驗題
?
四 計算題
6 (18 青島) 34.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規律如圖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從A點沿著足夠長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ν隨時間t均勻變化。實驗數據如下表
t/s 0 0.1 0.2 0.3 0.4 0.5 0.6
v/(m.s﹣1) 2.0 2.5 3.0 3.5 4.0 4.5 5.0
(1)根據表中數據,在圖乙中描點并畫出小球的v﹣t圖象。
(2)小球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v= 5m/s2t+2.0m/s ;
(3)如圖丙所示,以速度v1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矩形(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同樣,圖乙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也能表示這個小球在相應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s。上述小球從A點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的表達式為s= 2.0m/s×t+5m/s2t2 。
【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由描點法作圖;
(2)由上圖知,小球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一次函數關系,設為v=kt+b,將表中前2組數據,代入①得出k和b,得出小球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式;
(3)圖乙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這個小球在相應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s。根據梯形面積公式寫出在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的表達式為s。
【解答】解:(1)根據表中數據,在坐標系中找出對應的點,然后連接起來,如下圖1所示:
(2)由上圖知,小球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一次函數關系,設為v=kt+b﹣﹣﹣﹣①,將表中前2組數據,代入①式有:
2.0m/s=b﹣﹣﹣﹣﹣③
2.5m/s=k×0.1s+b﹣﹣﹣﹣﹣④
由③④得:k=5m/s2,
小球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式為:
v=5m/s2t+2.0m/s;
(3)圖乙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也能表示這個小球在相應時間t內通過的路程s,即如上圖2梯形ABCD的面積:
S梯形ABCD=(BC+AD)×CD×=(2.0m/s+5m/s2t+2.0m/s)×t×=2.0m/s×t+5m/s2t2,
s=2.0m/s×t+5m/s2t2。
故答案為:(1)如圖1所示;
(2)5m/s2t+2.0m/s;
(3)2.0m/s×t+5m/s2t2。
【點評】本題考查數據分析與描點法作圖和數學知識的物理中的運用,體現了與高中知識的銜接,難度較大。
17
一 選擇題
1 (17 牡丹江) 9.利用圖象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以下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水沸騰時溫度﹣﹣時間圖象
B.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時間圖象
C.
定值電阻電流﹣﹣電壓圖象
D.
電壓一定電流﹣電阻圖象
【考點】1I:沸騰及沸騰條件;6C:勻速直線運動;IF:歐姆定律.
【分析】要看清圖象中的橫坐標、縱坐標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據圖象形狀反映的物理規律,結合選項中物理量的含義,可解答此題.
(1)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變.
(2)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定值,與時間無關;
(3)定值電阻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4)電壓一定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解答】解:A、水沸騰前,吸熱溫度升高,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變,故A正確;
B、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定值,速度與時間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水平直線,故B錯誤;
C、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圖象為過原點的射線,故C錯誤;
D、電壓一定,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圖象為雙曲線的一支,故D錯誤.
故選A.
2 (17 南通) 10.(2分)如圖,D為電子元件,能起穩壓作用,即在一定條件下可保持其兩端的電壓UD不變,R為定值電阻,E為電壓可調的電源,當D起穩壓作用時,下列描述電路中的電流I、R消耗的電功率P隨電源電壓U總變化關系的圖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分析】(1)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寫出R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得出通過R的電流,根據數學知識分析對應 的函數圖象;
(2)根據R消耗的電功率:P=URI==U總2﹣U總+,根據二次函數知識確定正確答案.
【解答】解:(1)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R的電壓為:
UR=U總﹣UD,根據歐姆定律,通過R的電流,即電路中的電流:
I==﹣=×U總﹣﹣﹣﹣﹣﹣①,
?
因R和UD為定值,①式為I隨U總的變化關系式,可知,I與U總的變化關系為一次函數關系,A錯誤;
且I隨U總的變大而變大,故B錯誤;
(2)R消耗的電功率:
P=URI==U總2﹣U總+
?
此式為R消耗的電功率P隨電源總電壓U總變化的二次函數關系,由數學知識知,圖象為拋物線,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串聯電路的規律及歐姆和電功率公式的運用,關鍵是得出流I、R消耗的電功率P隨電源電壓U總變化關系的函數關系式,根據數學知識解決,體現了數學知識在物理中的運用.
3 (17 廣元) 6.用x,y分別表示兩個物理量,如圖所示圖象表示這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y表示物體受到的重力,則x表示該物體的質量
B.如果y表示物質的密度,則x表示由該物質構成的物體體積
C.如果y表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則x表示該物體運動的時間
D.如果y表示通過導體的電流強度,則x表示該導體的電阻
【考點】76:重力;28:密度及其特性;69:速度公式及其應用;I9:電阻.
【分析】根據圖象中圖線的形狀,得出橫坐標與縱坐標之間的關系:橫坐標變大時縱坐標不變.
【解答】解:A、重力與質量成正比;而圖線的形狀沒有反映正比關系;故A錯誤;
B、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體積無關,當體積增大時,密度不變;故B正確;
C、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而圖線的形狀沒有反映正比關系;故C錯誤;
D、通過導體的電流強度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而圖線的形狀沒有反映反比關系;故D錯誤;
故選B.
4 (17 衡陽) 11.物理研究中常用圖像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系,以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符合如圖表示的是
A.物質的密度和質量的關系
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C.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D.定值電阻的阻值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
【答案】B
【解析】A物質的密度是本身的一種屬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不是成正比關系;B在地球表面物體質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大,即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或者說重力與所對應質量比值是一個定值;C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發生改變,不受時間的影響;D電阻是本身的一種屬性,與電壓和電流無關,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有關系。故選擇B。
【考點】密度、重力、速度、電阻
5 (17 安徽) 12. 物理學中,一些物理量間的變化關系,常用圖像來表示,下列圖像表示正確的是
A.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與運動時間之間的關系
B.通過恒定電阻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
C.同種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其深度之間的關系
D.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隨物距u變化的關系
【答案】C[
【解析】
6 (17 江西) 18.如圖所示,是跳傘運動員在勻速下落過程中,下落的速度v、下落的路程s、重力做的功W和重力做功的功率P隨時間t變化規律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6C:勻速直線運動;69:速度公式及其應用;E8:功;FB:功率的概念.
【分析】明確圖象中的橫坐標和縱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據圖象的形狀判斷物理量間的關系或變化規律
【解答】解:
AB、跳傘運動員在勻速下落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v不隨時間變化,故在圖象中為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在s﹣t圖象中,勻速直線運動為傾斜的直線;故A正確、B錯誤;
C、根據W=Gh=Gvt,其中重力G、速度v是一定值,重力做的功W與時間t成正比,圖象為傾斜的直線,故C錯誤;
D、根據P=Fv=Gv,其中重力G、速度v是一定值,故功率P也為一定值,圖象為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故D正確.
故選AD.
?
?
二 填空題
?
三 實驗題
?
四 計算題
16
一 選擇題
1 (16陜西)3.下列圖象與描述的物理量間的關系,對應錯誤的是( )
A.
晶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
B.
液體沸騰前后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
C.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D.
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分析】先思考圖象中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是怎樣的,再看圖象中所反應的這兩個物理量的關系與這個關系是否吻合.
【解答】解:A、晶體在熔化前溫度升高,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熔化后吸熱溫度升高,所以C正確;
B、液體沸騰后,繼續吸熱,溫度不變,而圖中表示溫度降低、不變、降低,故B錯誤;
C、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故C正確;
D、物質的質量m與物體的體積V成正比,物體的m﹣V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圖乙圖象與物體的質量與體積關系關系相符,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了對m﹣﹣V圖象、晶體的熔化圖象、s﹣﹣t圖象的分析,關鍵是搞清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 (16宜昌)8.如圖所示.以下關于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圖為晶體熔化溫度隨時間變化圖象
B.
圖為勻速運動的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C.
圖為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圖象
D.
圖為定值電阻中電流與兩端電壓關系的圖象
【考點】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密度及其特性;勻速直線運動;歐姆定律的應用.
【分析】(1)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2)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一定,速度不隨時間變化;
(3)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4)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解答】解:A、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晶體在熔化時有確定的溫度,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而圖象中溫度發生了變化,圖象正確,不符合題意;
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一定,速度不隨時間變化.如果用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則圖象就是一條直線,圖象正確,不符合題意;
C、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用圖象表示應該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圖象正確,不符合題意;
D、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用圖象表示應該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圖象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3 (16河源)5.繪制圖象是對物理過程分析和實驗數據處理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
A.汽車的勻速直線運動圖象
B.鋁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
C.電阻一定時,通過它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關系圖象
D.海波的熔化圖象
【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像;密度公式的應用;歐姆定律的應用.
【分析】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同種物質密度一定,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解:A、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如果用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路程,則圖象就是一條斜線,故A正確;
B、同種物質密度一定,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用圖象表示應該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而如果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則它所表達的意思就不是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故B錯誤;
C、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用圖象表示應該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而不是一條斜向下的直線.斜向下表示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在減小,這違背了歐姆定律,故C錯誤;
D、海波是晶體,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晶體在熔化時有確定的溫度,而圖象中并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故D錯誤.
故選A.
4(16青島)4.下列圖象中,正確的是( )
A. B.
勻速直線運動 非晶體的凝固
C. D.
晶體的熔化 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分析】分析圖象,確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圖象反應的物理量間的關系作出判斷.
【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縱坐標表示路程,橫坐標表示時間,路程不隨時間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圖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溫度不變,說明這是晶體的凝固圖象,故B錯誤;C、圖中溫度與時間成正比,說明隨著加熱,物體溫度升高,不是晶體的熔化圖象,故C錯誤;D、圖中是一條過原點的斜向上的直線,表示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故D正確.故選D.
【點評】根據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的規律是常見的出題方式,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圖象中去探究本質規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16德州)12.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象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t=2s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摩擦力是0
B.當t=3s時,物體受到摩擦力是7N
C.4﹣6s內,拉力F做的功是20J
D.2﹣4s內,物體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分析】(1)當物體靜止時,靜摩擦力與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當物體運動時,動摩擦力是不受推力大小影響的,只有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與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當物體受到的推力變大或變小時,摩擦力都不變.
(3)根據圖丙得出物體的速度,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計算物體通過的距離,根據圖乙讀出拉力大小,再利用公的計算公式計算做的功;(4)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在分析各個能量的變化時,根據各自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解答】解:A、由丙圖可知,前2s物體速度為零,仍處于靜止狀態,合力為零,則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由乙圖可知,物體所受拉力為3N,則可知摩擦力也為3N;故A錯誤;B、在t=3s時,由乙圖可知物體受到的拉力為7N,由丙圖可知物體正在做加速運動,此時摩擦力與拉力不平衡,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等于7N.故B錯誤;C、由丙圖可知,4s~6s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2m/s,則4s~6s內通過的距離s=vt=2m/s×2s=4m,由圖乙知,4s~6s時拉力F=5N,所以做的功為W=Fs=5N×4m=20J,故C正確.D、由丙圖可知,2﹣4s內物體正在做加速運動,其質量不變,高度不變,速度變大,則重力勢能不變,動能變大,所以物體的機械能變大.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及力的合成的應用,要求能熟練讀圖,并能結合運動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
二 填空題
?
三 實驗題
?
四 計算題
15
一 選擇題
1(15南昌市)8.如圖7所示,利用圖象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以下圖象大致描述正確的是
答案ACD
2 (2015江西)16. 如圖10所示,利用圖象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以下圖象大致描述正確的是
答案: ACD
3 (15菏澤)9.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水的物理量間的關系圖線中,正確的是( )
答案D
二 填空題
三 計算題
14
一 選擇題
1(14本溪)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象正確的是
答案:ACD
2 (14青島)13.(2014年山東青島)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鋁 鐵 銅 水 煤油
密度/(kg?m3) 2.7×103 7.9×103 8.9×103 1.0×103 0.8×103
比熱容/[J(kg?℃)] 0.88×103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長1m、橫截面積1mm2的導線在20℃時的電阻值/Ω 0.027 0.096 0.017 / /
A. 用同樣的酒精燈給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相同的時間后,發現水中的溫度計示數較高
B. 裝有煤油和水的兩個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可用圖象表示,其中圖線b表示的是煤油
C. 將質量相等的銅塊和鋁塊分別拉成粗細相同的銅線和鋁線,將它們并聯接入電路中,則通過銅線的電流較大
D. 用力分別勻速提升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提升的高度之比為3:2,所用的時間之比為5:9,則兩次拉力的功率之比為79:10
【答案】:BCD
3(14江西)15.(4分)(2014?江西)如圖所示,是我們常見的圖象,這種圖象如果在橫縱坐標加上適當的物理量及單位,可以用來描述( )
A. 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
B. 通電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
C. 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D. 勻速直線運動中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考點: 勻速直線運動;重力.
專題: 圖像綜合題.
分析: 從圖象上可以看出,該圖象反應的物理量之間成正比關系,然后根據各選項之間的關系選擇即可.
解答: 解:由圖象可知,橫坐標表示的物理量和縱坐標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關系;
A、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
B、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其兩端電壓無關,不能用該圖象描述;
C、物體的重力和質量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
D、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可以用該圖象描述.
故選ACD.
點評: 本題考查不同量之間的關系,理解圖象中物理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4(14南昌)7.(2分)如圖所示,是我們常見的圖象,這種圖象如果在橫縱坐標加上適當的物理量及單位,可以用來描述( )
A.彈簧的伸長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 B.通電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
C.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D.勻速直線運動中路程與時間的關系
答案:ACD.
5(14福州)15.(14福州)如圖所示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像中,描述錯誤的是
答案:D
二 填空題
?
13
1(13深圳)24.(2分)汽車勻速直線上坡的過程中,各物理量隨時間變化關系正確的是( )
??
答案:?D.
?
?
2(13十堰)28.下列圖像中,正確反映物理量之間關系的是
[來源:Zxxk.Com]
答案:A
12
?一 選擇題?
1(12孝感)5.下列物理圖象所表示出的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錯誤的是( )
A. 圖甲為某物體的路程與時間關系,由圖象可知,該物體運動的速度為10m/s
B. 圖乙為某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由圖象可知,該物質的密度為2.5g/cm3
C. 圖丙為某導體中電流跟它兩端電壓的關系,由圖象可知,此導體的電阻為5Ω
D. 圖丁為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質量關系,由圖象可知,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9.8N/kg
答案:A
?
2(茂名市12)6.物理規律除了用文字和公式表述外,還可以用圖像直觀地表示。如圖2 所示圖像中,描述正確的是
A.圖甲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圖乙表示物體所受到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C.圖丙表示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D.圖丁表示導體的電阻不隨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答案:B
?
3 (2012大連)11.如圖3所示,把鐵塊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緩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虛線處。加水過程中,鐵塊受到浮力。則在加水的全過程中,容器底對鐵塊的支持力F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是
答案:C
?
?
4(12重慶)7.如圖所示是A、B兩定值電阻的U—I圖像,由圖像中信息可知( )
A.若將A、B兩電阻串聯在某電源兩端,則B兩端的電壓大
B.若將A、B兩電阻串聯在某電源兩端,則B的實際功率大
C.若將A、B兩電阻并聯在某電源兩端,則通過A的電流大
D.若將A、B兩電阻并聯在某電源兩端,則A的實際功率小
答案:D
?
?
?
?
二 填空題?
?
1 ?(2012寧夏)31.根據下面提供的圖、文信息,簡要寫出其所揭示的物理規律。
A ;B ;
C ;D 。
答案: 31、A 擴散(或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B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 氣壓減小沸點降低(答成“壓強”減小、沸點降低可得分,若學生不理解而說成“大氣壓”減小不得分)、 D 利用大氣壓把飲料壓進嘴里(學生能表述出與之相同的意思可得分)
?
?
2(12年麗水)9.世界首臺220千伏超導限流器已于2011年在我國電網中并網運行,這是我國超導產業在電網行業應用的重大突破.超導限流器能有效限制電網的短路電流(電路能夠承受的最大電流,用I1表示)、減少短路電流對電網設備的損壞、維護國家電網的穩定.如圖甲是它接入電網后的電路圖,圖乙是它的電阻R隨電流I的變化關系.
(1)當電路正常工作時,超導限流器的電阻為 歐,對電路沒有影響;
(2)根據圖乙分析可知,當電網在某處發生短路,電流達到I1時,超導限流器 ,保證電流穩定在正常范圍,從而使電網保持在穩定狀態.
答案為:(1)0;(2)電阻瞬間增大到R0.
?
3(12常州)29.根據古文《論衡?是應篇》中的記載:“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學術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樣并印刷在郵票上.
(1)如圖(甲)所示,當磁勺在正確指南時,其A 端為該磁體的 (N/S)極.
(2)1952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嘗試制作一具司南.如(乙)所示,制作人員根據天然磁石的磁感線分布,將磁石的 (B/C/D/E)處打磨成磁勺的A 端.
(3)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確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盤上,使磁勺水平自由轉動直至最終靜止,但磁勺A 端總不能正確指南.將粗糙木盤換成較光滑的青銅盤才略有改善.這是因為磁勺和盤子之間的 力影響了實驗效果.
(4)為達到理想的指向效果,制作人員將磁勺靠近一電磁鐵,如圖(丙)所示.閉合開關S,磁勺和電磁鐵相互吸引,由此增加磁勺的磁性.H為電源的 極.
(5)歷史上真有這樣的司南嗎?仍是眾說紛紜.一種觀點認為或許古代的磁勺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制作的磁勺要更 (輕/重),從而有更好的指向效果;另一種觀點認為除非今后出土了司南實物,才能真正下結論.
答案為:(1)S;(2)D;(3)摩擦;(4)正;(5)輕.
?
三 計算題
?
?
?
?
?
?
?
11
1(11舟山)16.科學研究中常用圖像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系,以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不符合如圖所示的是
A.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B.物質的密度與質量的關系
C.同一導體中通過的電流與該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
D.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答案:A
2(11威海)6、有關圖中圖像的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說明同種物質的密度和質量成正比
B、圖乙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C、圖丙是描述晶體熔化過程的圖象
D、圖丁表明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
答案:B
?
3(11武漢)16.下列圖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答案:C
?
4(11泉州)10.如圖4所示,描述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
答案:C
?
5(11株洲市)14.光敏電阻的阻值隨著光照的強弱而改變。“光強”是表示光的強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強,光強越大,光強符號用E表示,國際單位為坎德拉(cd)。實驗測得光敏電阻的阻值R與光強E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強的增強而變大
B.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強的增強而變小
C.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強的增強先變大后變小
D.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強的增強先變小后變大
答案:B
9
一 選擇題
1(09綿陽)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 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以判斷
A.0 ~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內,小車受到的合力不為零
D.Ss~7s內,小車受到的合力不為零
?
2(09義烏)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A 20歐姆”字樣。以下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當開關S閉合后,通過小燈泡L的電流I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R的關系的是D
3(09德州)用圖像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規律,圖1中用來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09濰坊)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勻速直線運動
C.0s~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5(06咸寧)繪制圖象是對物理過程分析和實驗數據處理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的圖象中,正確的是
6 (09武漢)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0?,定值電阻R0為5?。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發現能使電流表(“0~0.6A”或“0~3A”)和電壓表(“0~3V”或“0~15V”)的指針同時達到滿刻度線。則R0的電功率與電流的關系圖像可能是( C )
//分析電功率圖像,罕見!
7(09衡陽)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圖8中能正確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間關系的圖像是 C
二 綜合題
1(09臺州)半導體和金屬的導電能力隨溫度的變化特點是不同的,因此,利用它們制成的元件在生活中也各有各的用途。
(1)一個由某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加熱器,通電后,加熱器在發熱的同時,也在向外界放熱。圖甲為發熱功率P發熱和散熱功率P散熱與溫度t之間關系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加熱器工作時的穩定 溫度為 70 ℃。當溫度稍高于穩定溫度時,P發熱 < P散熱(填“>”、“=”或“<”);此時發熱功率繼續減小,可推知,元件的電阻在繼續 增大 。
(2)如圖乙是由某金屬材料制成的電阻R隨攝氏溫度t變化的圖像,若用該電阻R與電源(電壓為3伏)、電流表(量程為0~5毫安)、電阻R′串聯起來,連接成如圖丙所示的電路。用該電阻R做測溫探頭,把電流表的刻度改為相應的溫度刻度,得到一個簡單的“金屬電阻溫度計”。電流刻度較大處對應的溫度刻度較 小 ;請通過計算說明,若R′=450Ω,則圖丁中指針所指處對應的溫度數值為多少?
2(09貴陽)如圖20甲所示,當開關S接a時,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根據測出的電流、電壓值,畫出了定值電阻R0的U—I圖像;當開關S接b時,同樣根據測出的電流、電壓值,畫出了燈泡L的U—I圖像,如圖20乙所示。
(1)求定值電阻R0的阻值;
(2)將R0與燈L串聯接在6V的電源兩端時,求燈絲的實際電阻值;
(3)將R0與燈L并聯接入電路并調節電源電壓,當 R0消耗的電功率為4.9W時,燈L恰好正常發光,求燈L的額定電功率。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