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08~20年十三年中考試題分類匯編-大氣壓強共享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
1 ( 20 大連)14.(2分)如圖所示,U形彎管的兩端開口向下,左管的閥門關閉,右管中的活塞處于靜止,活塞和閥門之間的管內充滿水,左右兩管內水面的高度差為h。若將閥門打開,水會從左管流出來。已知活塞的橫截面積為S,重力為G,管外的大氣壓強為p0,水的密度為ρ.不計活塞與管壁的摩擦,則在閥門打開前( )
A.活塞下表面所受的大氣壓的力為p0S
B.活塞上表面所受的壓強為p0﹣
C.活塞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強差為ρgh
D.活塞所受的重力G一定小于ρghS
【分析】對活塞受力分析知:活塞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大氣壓力、豎直向下的水的壓力,根據力的平衡知識知:G+p水S=p0S;
(1)活塞下表面與大氣接觸,所受的大氣壓豎直向上的力為p0S;
(2)對活塞分析即可得出活塞上表面所受的壓強;
(3)若將閥門打開,水會從左管流出來,說明大氣壓小于水產生的壓強,即p0<p水+ρgh,此時與①比較即可得出活塞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強差和活塞所受的重力G與ρghS的關系。
【解答】解:對活塞受力分析知:活塞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大氣壓力、豎直向下的水的壓力,根據力的平衡知識知:G+p水S=p0S﹣﹣﹣﹣﹣﹣﹣①
所以活塞下表面所受的大氣壓豎直向上的力為p0S,故A正確;
由①式得:p水S=p0S﹣G,
活塞上表面所受的壓強為:p水=p0﹣,故B正確;
由①式得:p0=p水+﹣﹣﹣﹣﹣﹣②
若將閥門打開,水會從左管流出來,說明大氣壓小于水產生的壓強,即p0<p水+ρgh﹣﹣﹣﹣﹣﹣③
結合②③得,p水+<p水+ρgh,
所以<ρgh,即G<ρghS,故D正確;
活塞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強差為:
△p=p0﹣p水=p水+﹣p水=<ρgh,故C錯誤。
故選:ABD。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和非平衡力的知識即可解答,有一定的難度。
2 (20營口)11.小君對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 水壺的壺嘴與壺身構成連通器,靜止時水面總是相平的
B. 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是因為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C. 抽油煙機工作時是利用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的原理將油煙“吸”走的
D. 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嘴的“吸力”把飲料吸入嘴里
【答案】ABC
【解析】
【詳解】A.連通器中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是相平的,故A正確;
B.攔河大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是因為大壩下部所處的深度深,液體壓強大,故B正確;
C.抽油煙機利用氣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產生一個向外的氣壓差,將油煙“吸”走,故C正確;
D.吸管吸飲料利用的是大氣壓,吸管空氣被吸走后,形成真空狀態,在外面大氣壓的作用下,將飲料壓入管中,故D錯誤。
故選ABC。
3 (20常州)6.(2分)下列情景中,沒有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
A.杯中水不流出 B.用吸管吸飲料
C.用吸盤吊起玻璃板 D.堤壩上窄下寬
【分析】大氣壓的存在能夠解釋很多現象,這些現象有一個共性:通過某種方法,使設備的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出現了這種現象。
【解答】解:A、覆杯實驗,是大氣壓強托住了紙片,故A不合題意;
B、用吸管吸飲料時,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氣,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瓶中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上升通過吸管進入口中,利用大氣壓強,故B不合題意;
C、用吸盤吊起玻璃板,先把吸盤內的空氣排盡,是大氣壓強托住玻璃把玻璃吊起,故是利用大氣壓強,故C不合題意;
D、堤壩上窄下寬,是利用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沒有利用大氣壓,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大氣壓的有關問題,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要多注意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盡可能的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去試著解釋。
?
4 (20舟山)1.(3分)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緊貼在墻面
【分析】(1)用吸管吸飲料時,嘴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壓入嘴中。
(2)拔火罐時,罐內的氣壓小于罐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
(3)高壓鍋密封好,鍋內氣壓高于外面大氣壓,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高壓鍋內水的沸點高于100℃,高壓鍋與大氣壓無關。
(4)先趕出吸盤內的空氣,使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吸盤外的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緊緊壓在墻壁上。
【解答】解:
ABD選項中、吸飲料、拔火罐、吸盤吸在墻上這三項都是利用了大氣壓來完成的;而C選項中高壓鍋是根據氣壓越高沸點越高來工作的。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問題,本題難度不大,屬于常考題。
5 (20嘉興)3.(3分)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緊貼在墻面
【分析】(1)用吸管吸飲料時,嘴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被壓入嘴中。
(2)拔火罐時,罐內的氣壓小于罐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
(3)高壓鍋密封好,鍋內氣壓高于外面大氣壓,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高壓鍋內水的沸點高于100℃,高壓鍋與大氣壓無關。
(4)先趕出吸盤內的空氣,使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吸盤外的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緊緊壓在墻壁上。
【解答】解:
ABD選項中、吸飲料、拔火罐、吸盤吸在墻上這三項都是利用了大氣壓來完成的;而C選項中高壓鍋是根據氣壓越高沸點越高來工作的。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問題,本題難度不大,屬于常考題。
?
6 (20 衡陽) 7.(3分)下列現象不是利用大氣壓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機 B.盆景自動供水裝置 C.茶壺 D.吸飲料
【解答】解:A、活塞式抽水機工作時,是使其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水壓入抽水機內,進而實現把水從低處壓到高處的目的,利用了大氣壓。故A不合題意;
B、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上端不開口,底部雖然相互連通,它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故B不合題意;
C、茶壺的壺蓋上有小孔,壺嘴上端有口,壺身和壺嘴底部相連通,是連通器,故C符合題意;
D、用吸管吸飲料時,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氣,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瓶中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上升通過吸管進入口中,利用了大氣壓。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7(20上海)3.下列實例中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
A. 用釣魚竿釣魚 B. 用吸管吸飲料
C. 用硬棒撬石塊 D. 用溫度計測溫
【答案】B
【解析】
【詳解】AC.釣魚竿釣魚,硬棒撬石塊是杠桿原理,AC不符合題意;
B.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B符合題意;
D.溫度計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工作的,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 (20 湘潭) 12.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
B.用重物壓易拉罐,易拉罐變癟
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變癟
用空易拉罐體驗大氣壓時,手或其它物體不能對空易拉罐施加力的作用。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是手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A錯誤。
B、用重物壓易拉罐,易拉罐變癟,是重物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B錯誤。
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是地面給易拉罐一個力,改變了易拉罐的形狀,故C錯誤。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氣,易拉罐內的氣壓減小,易拉罐外面大氣壓大于易拉罐內部壓強,所以易拉罐受到向內的壓力大于向外的壓力,這兩個力的合力把易拉罐壓癟,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故D正確。
故選:D。
用易拉罐證明大氣壓的實驗還可以把易拉罐放在火上烤,然后易拉罐倒放用水封住易拉罐口,會看到易拉罐變癟,還可以往易拉罐中灌熱水,倒出熱水,易拉罐倒放用冷水封住易拉罐口,會看到易拉罐變癟,這兩個實驗也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
9 (20成都) 5.圖所示的現象中,沒有利用大氣壓的是( )
A. “吸盤”掛鉤貼豎直墻面上
B. 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
C. 用吸管將飲料“吸"入口中
D. 用硬紙片“托住”杯中的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吸盤掛鉤是靠空氣壓力固定的,把吸盤里的空氣壓出來,靠大氣壓力固定,故A不符合題意;
B.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肌肉,是靠手的推力而不是大氣壓,故B符合題意;
C.用吸管吸飲料時,吸管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入吸管,故C不符合題意;
D.因為大氣壓對紙壓力大于杯中水對紙的壓力,所以水流不出來,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 (20恩施)5.做如圖所示的實驗,小試管在水流出時不下落反而上升,主要依靠的是( )
A. 大氣壓強 B. 水的分子引力 C. 手的吸引力 D. 兩試管間的相互吸引
【答案】A
【解析】
【詳解】小試管受到自身重力、水對試管向下的壓力、大氣對試管向上的壓力三個力的作用,此時不下落而上升,說明大氣對試管向上的壓力大于小試管受到自身重力和水對試管向下的壓力,而大氣對試管向上的壓力是大氣壓強作用在小試管底部此時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1 (20瀘州)10.在瀘州市第35屆科技創新大賽上,某學生在現場展示了科創作品。他把橡膠管一端放入位置較低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另一端與塑料瓶蓋相連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許熱水搖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發現燒杯中的水通過橡膠管慢慢流入位置較高的瓶內,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塑料瓶中倒入熱水搖晃后倒掉,目的是讓瓶內空氣增加
B. 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目的是讓瓶內氣壓始終等于大氣壓
C. 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
D. 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因為瓶內氣壓小于大氣壓
【答案】D
【解析】
【詳解】A.塑料瓶中倒入熱水搖晃后倒掉,塑料瓶內空氣受熱膨脹溢出,目的是讓瓶內空氣減少,故A錯誤;
B.塑料瓶內空氣受熱膨脹溢出,瓶內空氣減少,再用瓶蓋蓋住瓶口并擰緊,目的是讓瓶內氣壓始終小于大氣壓,故B錯誤;
CD.燒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較高的塑料瓶,是因為瓶內氣壓小于大氣壓,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12 (20蘇州)8.(2分)在燒瓶中注入剛剛沸騰的水,塞緊瓶塞,將燒瓶倒置,再用冷水澆燒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騰起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 )
A.沸騰過程需要吸熱
B.沸騰過程需要放熱
C.水的沸點與環境溫度有關
D.水的沸點與水面上方氣壓有關
【解答】解:在燒瓶中注入剛沸騰的水,塞緊瓶塞,將燒瓶倒置,再用冷水澆時,燒瓶中的水蒸氣液化,瓶內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所以會看到水重新沸騰,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3 (20威海)7.如圖所示,裝有常溫水的玻璃瓶中密封部分空氣,細玻璃管插入瓶中,玻璃管與瓶塞接觸部分不漏氣,下列關于細管中水柱桂液面升降情況,描述錯誤的是( )
A. 用力擠壓玻璃瓶,液面上升
B. 將玻璃瓶放入熱水中,液面上升
C. 在細管管口水平吹氣,液面下降
D. 提著玻璃瓶從十樓走到一樓,液面下降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用力擠壓玻璃瓶,瓶變扁容積變小,細管中水面高度上升,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將玻璃瓶放入熱水中,瓶內氣體受熱體積增大,壓強增大,外界壓強不變,在瓶內液面上升,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因此管內水柱的液面上升,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在細管管口水平吹氣,管上方空氣的流速增大,壓強減小,管中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液面上升,故C錯誤,符合題意;
D. 提著玻璃瓶從十樓走到一樓,瓶內空氣的壓強不變,而外界大氣壓隨高度的減小而增大,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液面下降,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4 (20西藏)6.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與大氣壓作用無關的是( )
A. 懸空塑料管里的水不會流出來
B. 塑料吸盤被緊壓在平滑的墻上
C. 用塑料吸管吸飲料
D. 鍋爐外面安裝水位計
【答案】D
【解析】
【詳解】A.水和紙被大氣壓托著,不會下落,利用了大氣壓,故A不合題意;
B.由于吸盤內的空氣減少,內部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緊壓在墻壁上,利用了大氣壓,故B不合題意;
C.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利用了大氣壓,故C不合題意;
D.鍋爐水位計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與大氣壓無關,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5 (20 百色) 6. 如圖所示為托里拆利實驗情景,要使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h變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 將玻璃管稍微傾斜放置
B. 將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
C. 換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實驗
D 將裝置到山頂上做實驗
【答案】D
【解析】
【詳解】A.若將玻璃管稍稍傾斜,但不能改變大氣壓的大小,又不能改變水銀柱的壓強,故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不變,不符合題意;
B.將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沒有離開液面,大氣壓的大小不變,管內外水銀面高度不變,不符合題意;
C.若換用更粗的玻璃管,既不能改變大氣壓的大小,又不能改變水銀柱的壓強,故都不能使管內外高度差變化,不符合題意;
D.將裝置到山頂上做實驗,大氣壓減小,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小,符合題意。
故選D。
16 (20 柳州) 9. 在玻璃杯中盛滿水,用張紙片蓋著,再倒過來,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這是因為( )
A. 紙片太輕 B. 杯中水太少
C. 紙片粘住了杯子 D. 大氣壓力托住紙片
【答案】D
【解析】
【詳解】杯內無氣體,杯內外產生了壓強差,外界大氣對紙產生了向上的托力托住了紙片。
故選D。
?
二 填空題
1 (20 重慶B) 9.英國科學家________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1643年6月,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最早通過實驗測量出了________的值。
【答案】 (1). 牛頓 (2). 大氣壓
【解析】
【詳解】[1]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意大利的科學家托里拆利利用裝有水銀的細玻璃管測出了大氣壓的值是1.013×105Pa。
?
(20齊齊哈爾)15.(2分)小華同學用吸管“吸”飲料時,飲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高原地區需用高壓鍋才能將食物煮熟,是因為高原地區大氣壓低,水的沸點 (選填“低”或“高”)。
【解答】解:(1)用吸管吸飲料時,人嘴吸出了管中的空氣,吸管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進入口中;
(2)氣壓隨高度變化,高原地區海拔高,高處氣壓低,水的沸點低。
故答案為:大氣壓;低。
2 (20甘孜)21.小海和同學們參加研學旅行,汽車在公路上快速行駛時,小海發現窗簾從打開的窗戶向外飄,這是因為窗外的空氣流速較大,壓強_______( 選填“較大”或“較小");車行駛到山頂時,他發現密封的零食包裝袋鼓起來了,這是因為山頂上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_______( 選填“大”或“小”)造成的。
【答案】 (1). 較小 (2). 小
【解析】
【詳解】[1]小海發現窗簾從打開的窗戶向外飄,這是因為窗外的空氣流速較大,壓強較小,車內空氣流速小,壓強大。
[2]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密封的零食包裝袋鼓起來了,這是因為山頂上的大氣壓比山腳下的大氣壓小造成的。
3 (20樂山)19.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娟同學拿著自制氣壓計從峨眉山腳的報國寺爬到山上的金頂時,發現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h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 (1). 減小 (2). 增大
【解析】
【詳解】[1]高度越大,上方大氣層的厚度越小,空氣越稀薄。所以,高度越大,大氣壓越小。
[2]瓶內的氣體是封閉的。向上運動時,外界的氣壓減小,在里面氣體壓強的作用下,玻璃管內水柱會上升。
?
4(20海南)16.如圖所示,使用活塞式抽水機抽水時,它的柄是一個____ (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水的密度為1×103kg/m3,g取10N/kg,當大氣壓為1×105Pa時,抽水機抽水的最大高度是____m?
【答案】 (1). 省力 (2). 10
【解析】
【詳解】[1]由圖知道,它的手柄就是一個杠桿,且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使用時它的手柄相當于一個省力杠桿。
[2]由知道,水上升的最大高度
?
5 (20丹東)15.如圖,小明自制了一個氣壓計,瓶內氣體壓強______大氣壓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拿著此氣壓計從29樓下到1樓,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將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 (1). 大于 (2). 降低
【解析】
【分析】
知道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從29樓下到1樓,大氣壓變大,瓶內氣壓不變,所以水柱的壓強必須變小。
【詳解】[1]如圖水氣壓計的原理是:瓶內氣壓不變,它等于大氣壓和細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因此瓶內氣壓p內>p大氣壓。
[2]若拿著此氣壓計從29樓下到1樓,當高度降低,大氣壓升高,由于瓶內氣體密閉,且玻璃管很細,可近似認為瓶內氣體的壓強不變,所以細玻璃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會變小,則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6 (20長沙)14.(2分)中醫博大精深,拔火罐時,將小罐內的空氣加熱后,迅速倒扣在皮膚上,小罐被“吸”住,說明了 大氣壓 的存在;熬制中藥時,藥湯在沸騰過程中的溫度 不變 。
【分析】(1)拔火罐和吸盤的原理相同,都是通過大氣壓作用的結果。
(2)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解:(1)將小罐內的空氣加熱后,小罐內空氣由于熱膨脹排出一部分,迅速倒扣在皮膚上,小罐內火熄滅,溫度降低,空氣收縮,大氣壓強減小,小罐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吸在皮膚上。
(2)熬制中藥時,藥湯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大氣壓;不變。
【點評】本題通過中醫考查了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液體沸騰的特點,體現了生活處處皆物理。
?
?
7 (20 吉林) 12.小明同學在山頂喝完礦泉水后擰緊瓶蓋,把空礦泉水瓶帶回山底時發現瓶子變癟了。此現象說明大氣壓隨 高度 而變化。同時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形狀 。
【分析】(1)大氣壓跟高度有關,高度越高,氣壓越低。
(2)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發生形變;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解答】解:小明同學在山頂喝完礦泉水后擰緊瓶蓋,瓶內外壓強相同,把空礦泉水瓶帶回山底時發現瓶子變癟了,說明瓶內壓強小于瓶外壓強,可以判斷山頂壓強小于山下壓強,所以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到山下瓶內壓強小于瓶外壓強,瓶內外的受力面積相同,所以瓶外空氣對瓶子的壓力大于瓶內空氣對瓶子的壓力,所以把瓶子壓癟,所以力改變了瓶子的形狀。
故答案為:高度;形狀。
【點評】本題通過喝完水的空礦泉水瓶子考查了氣壓和高度的關系、力的作用效果等,還要注意裝水的瓶子不要隨意丟在山上,是因為形成水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容易出現火災。
?
8 ( 20 株洲) 22.(1)小明為了觀察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帶上一個外殼比較薄而軟的空礦泉水瓶,在高山上擰緊瓶蓋,使瓶里空氣密封,然后坐車從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腳,發現瓶子變癟了,如圖所示。可知:海拔越低,大氣壓越______ (填“高”或“低”)。
(2)較冷的冬天,仍取一個這樣的瓶子,在里面裝上小半瓶溫度較高的熱水,立即擰緊瓶蓋,使瓶里空氣密封,待瓶里熱水冷卻后,發現瓶子變癟了。可知:其它條件不變時,溫度越低,瓶內氣壓越______ (填“高”或“低”)。
【答案】 (1). 高 (2). 低
【解析】
【詳解】(1)[1]小明帶上一個外殼比較薄而軟的空礦泉水瓶,在高山上擰緊瓶蓋后瓶內和瓶外的氣壓相等,坐車從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腳,發現瓶子變癟了,是因為在山腳時,瓶外的氣壓大于瓶內的氣壓,瓶子被壓癟了,故海拔越低,大氣壓越高。
(2)[2]瓶子變癟了,是由于瓶內的氣壓小于瓶外的氣壓,大氣壓壓癟的,故它條件不變時,溫度越低,瓶內氣壓越低。
?
三簡答題:
1(20青海)24.在鐵桶內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鐵桶就變扁了。請用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這一現象。
【答案】見解析
【解析】
【詳解】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水沸騰時,大量的水變成水蒸氣;然后把桶口堵住,再澆上冷水,由于桶內水蒸氣遇冷液化,使得鐵桶內的氣壓減小,桶內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
(20黔南州)12.某學習小組在研究大氣壓隨海拔高度變化的情況時,查閱到如下資料∶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大氣壓/kPa 101 90 80 70 62 54
(1)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
(2)海拔3 km處的大氣壓值與_________m高的水柱產生的壓強相等;
(3)在海拔1km處,10 m2水面受到大氣壓力是_____N。
【答案】 (1). 減小 (2). 7 (3). 9×105
【解析】
【詳解】(1)[1]由表格數據可知,海拔越高大氣壓值越小,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增加而減小。
(2)[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海拔3km處的大氣壓值為70000Pa,根據p=ρgh可知,產生這么大壓強的水柱的高度為
(3)[3]在海拔1km處的大氣壓為p'=90000Pa,則壓力的大小為
F=p'S=90000Pa×10m2=9×105N
一 選擇題
1(19懷化)13. 下列關于大氣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B.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大面增大
C.水的沸點隨大氣壓強的增大面降低
D.托里拆利在做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中,測得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是76mm
【解答】解:
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故A正確;
B、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B錯誤;
C、水的沸點隨大氣壓強的增大而升高,故C錯誤;
D、托里拆利首先用實驗的方法測出了大氣壓值,測得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是760mm,故D錯誤。
故選:A。
2(19淄博)7.下列有關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解釋正確的是
A. 斧頭具有很薄的刃,是為了增大壓力
B. 用吸管吸飲料,利用了大氣壓
C. 風箏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受到空氣的浮力
D. 拉桿箱下安裝輪子,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減小摩擦
【答案】B
【解析】
【詳解】A、斧頭具有很薄的刃,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斧頭對物體的壓強,故A錯誤;
B、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把飲料吸入人的口腔,是利用了大氣壓,故B正確;
C、風箏是利用風箏上下方空氣的流速不同產生的升力升空的,不是因為受到空氣的浮力,故C錯誤;
D、拉桿箱下安裝輪子,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D錯誤。
3(19隨州)6.(2分)以下現象不能用大氣壓強的知識解釋的是( )
A.醫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藥瓶中的藥水
B.“拔火罐”過程中,罐體緊緊吸在人體皮膚上
C.柴油機工作時把空氣吸進氣缸
D.兩個表面平整、干凈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后,他們會“粘”在一起,很難將它們拉開
【分析】大氣壓的應用大多是利用內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斷是否是大氣壓的應用,要注意有沒有形成這個“氣壓差”。
【解答】解:A、醫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是注射器內部的氣壓減小,大氣壓將藥液壓入注射器,故A不符合題意;
B、“拔火罐”過程中,棉花燃燒消耗罐內的氣體,里面氣體壓強減小,火罐內氣體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故B不符合題意;
C、柴油機的吸氣沖程時,活塞向下運動,氣缸內氣體的體積變大,氣壓減小,大氣壓將空氣壓進氣缸,故C不符合題意;
D、兩個表面平整、干凈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后,他們會“粘”在一起,很難將它們拉開是利用分子引力,不是大氣壓的作用,故D符合題意。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